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本科(专科起点)专业规则说明一、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规格:汉语言文学本科(专科起点),二年制,三年业余学习,最短学习年限不低于两年半。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胜任文化、宣传、教学、管理、秘书等工作,具有较宽阔的文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良好的汉语言文学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在业务知识与能力方面:要求能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原理,能较扎实地掌握汉语和文学的基础知识并具有相邻学科的有关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具有较强的文学分析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能阅读和检索古典文献,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学位目标:文学学士学位。二、课程模块设置本专业共设置7个模块,分别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通识课、专业拓展课、实践课、补修课。三、课程设置本专业同时还设置有师范方向。(一)公共基础课该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为11学分,模块设置学分为18学分。 1统设必修课:开放教育学习指南、计算机应用基础(本)、英语(1)、英语(2)。2选修课:学位论文指南、学位外语共7学分。(二)专业基础课该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含师范方向)为14学分。模块设置学分(含师范方向)为26学分。1统设必修课:现代汉语专题、古代汉语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中国现代文学专题。2选修课:言语交际、中国文化概观、西方文化概观。(三)专业课该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含师范方向)为22学分。模块设置学分:汉语言文学为34.5学分,师范方向为42.5学分。1统设必修课(1)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外国文学专题、中文学科论文写作、文论专题。(2)师范方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外国文学专题、教育学、心理学。2省必修课:(1)汉语言文学专业:艺术欣赏(汉本)(2)师范方向:中学语文教学研究3选修课(1)汉语言文学专业:美学专题、比较文学概论、汉语修辞学。(2)师范方向:中文学科论文写作、文论专题、汉语修辞学、比较文学概论、艺术欣赏(汉本)。(四)通识课该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为0学分,模块设置学分为2学分。非统设选修课程: 地域文化(本)。(五)专业拓展课该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为0学分,模块设置学分:汉语言文学为10学分,师范方向为9学分。1汉语言文学专业:社会心理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精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2师范方向:社会心理学、教学媒体及应用、法学基础知识。(六)实践课实践课包括“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统设必修,共8学分,由省电大根据中央电大制定的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组织实施。该环节不得免修。(七)补修课补修课是对于在注册试点本科(专科起点)专业学习中,部分不具备相同专业专科学历的学生的必修课程,由省级电大组织考试,并计入毕业总学分。本专业及各方向需补修的课程是:汉语基础、中国文学基础、外国文学基础,共12学分。(八)统设必修课参加中央电大统一考试,选修课参加中央电大或省级电大考试。(九)课程实践环节成绩记入课程学习成绩,没有完成课程实践环节的不能取得课程学分。(十)相似课程不宜兼修,如兼修,只计其中一门课程的学分。(十一)专业规则表中各课程开设学期是根据专业知识结构提供的课程先修、后续关系确定的,供学生选课时参考。中央电大据此提供各学期课程教学支持服务。四、毕业规则本专业(含方向)各模块毕业最低学分依次是:公共基础课:11学分专业基础课:汉语言文学(含师范方向)18学分专业课:汉语言文学(含师范方向)25学分通识课:2学分专业拓展课:3学分实践课:8学分补修课:12学分本专业最低毕业总学分为71学分,各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之和为47学分。五、学位规则本专业及各方向均有三门课程为学位课程。学位课程申请学位的学生必修。汉语言文学(含师范方向)为“现代汉语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学位授予:凡符合条件的中央电大开放教育本科(专科起点)汉语言文学(含师范方向)专业毕业生,即(一)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完成各教学环节,获得毕业资格;(二)学位课程考试成绩分别达到70分以上(含70分),其他各科成绩达到60分以上(含60分);(三)通过北京地区成人本科学士学位英语统一考试;均由武汉大学授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文学学士”学位证书。学位申请要求见本专业学位授予实施细则。六、课程说明(一)公共基础课模块(略)(二)专业基础课模块1.现代汉语专题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含师范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初步具备观察和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现代汉语基础理论的理解,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拓宽专业知识面,培养研究兴趣,加深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认识,不断提高运用语言的水平,从而使学生的语文修养更上一层楼。本课程教学内容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法解读、语音、语汇、语法、文字、网络语言六个专题组成。与专科阶段的现代汉语课程和本科阶段的语言学概论课程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2.古代汉语专题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含师范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有关汉字形体学基本知识,认识汉字的形体特点,了解汉字形体演变的特点和一般规律,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辨析汉字形体的能力,为今后学习汉字学以及从事汉语言文字的教学和研究奠定基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讲授汉字形体特点、构造和演变的基础知识,3.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学时,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含师范方向)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已有中国当代文学的基础上,通过研读有代表性的当代作家作品以及重要文学现象,进一步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成果,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学史观,提高学生独立分析作家特色与文学现象的能力,以及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按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重点讲授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现象:1“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2王蒙与反思革命的文学;3“样板戏”与当代的“戏剧实验”;4“朦胧诗”与当代诗歌的探索;5池莉、刘震云与新写实小说;6王安忆、铁凝与女性写作;7莫言与新时期乡土小说;8余华与先锋小说;9当代散文的多样化;10金庸与武侠小说;11白先勇与台湾小说;12余光中与台湾诗歌。4.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学时,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含师范方向)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已有中国现代文学的基础上,通过研读有代表性的现代作家作品以及重要文学现象,进一步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成果,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学史观,提高学生独立分析作家特色与文学现象的能力,以及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按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重点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10个文学大师的重要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现象:1五四小说;2五四新诗;3二三十年代的散文;4现代话剧;5三十年代小说的三大流派;6三四十年代的长篇小说;7现代女作家的小说;8通俗文学;9三四十年代的诗歌;10解放区文学。5.言语交际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含师范方向)的必修课程。本课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注重学生语言素养和言语交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词语的修辞技巧、句子的运用艺术、修辞格分析、言语艺术、语体风格探析,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6.中国文化概观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含师范方向)的选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各方面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貌,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他们对中国古代语言文学的理解。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中国的历史地理、典章制度、天文历法、宗教民俗、思想文化、科学艺术等。7.西方文化概观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含师范方向)的选修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欧美主要国家的文化常识,包括地理位置,发展简史、主要节日、风俗习惯、主要宗教、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文学常识等。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三)专业课模块1.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学时,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含师范方向)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一些古代的重要文学现象和代表作家、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引发他们对文学研究的兴趣。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古代诗歌研究、古代散文研究。2.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学时,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含师范方向)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一些古代的重要文学现象和代表作家、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引发他们对文学研究的兴趣。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古代小说研究、古代戏曲研究。3.外国文学专题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含师范方向)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20世纪欧美文学史和这一时期重点作家作品。内容包括现实主义在20世纪的发展;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各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流派的特征、代表作家作品介绍;重点作家作品按专节讲授,包括萧伯纳、托马斯曼、布莱希特、海明威、肖洛霍夫、帕斯捷尔纳克、卡夫卡、奥尼尔、艾略特、乔伊斯、吴尔夫、福克纳、萨特、加缪、贝克特、罗伯格里叶、海勒、布尔加科夫、加西亚马尔克斯。4.中文学科论文写作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必修课程及师范方向的选修课程。本课程旨在指导学生如何写作中文学科论文。主要内容有:上编通论,讲授学术论文及毕业论文概况、毕业论文选题、资料的收集及整理、行文。下编分科指导,讲授文学理论、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语言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学科论文写作的选题、应注意的问题、文选及点评。5.文论专题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必修课程及师范方向的选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已有中国文学、外国文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研读较有影响的有代表性的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专题,了解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和西方文艺思想的简单发展脉络,从而加深对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的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讲解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庄子的“言不尽意”说、刘勰的通变篇、严羽的“妙悟”说、王国维的“境界”说、古希腊的“模仿”说、康德的“天才”说、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说、什克洛夫斯的“陌生化”理论、伊瑟尔的“隐含的读者”说等几个专题,概括归纳中西文学理论的基本特点,以此把握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的理论成果。6教育学(这两门课是师范方面的必修课,应当由中央电大提供课程说明,我们不敢拟定)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方向的必修课程。7心理学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方向的必修课程及非师范方向的选修课程。8艺术欣赏(汉本)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省必修课程及师范方向的选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主要艺术门类的艺术特征,初步掌握欣赏艺术的主要方法,通过欣赏实践提高文化欣赏品味。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除艺术引论统涉全课外,先后有建筑、绘画、雕塑、工艺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戏曲、摄影、电影等11个艺术门类的赏析,每个艺术门类赏析一般分为语言特征、具体作品赏析和欣赏方法三个有机的组成部分。9美学专题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选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较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美学理论、美学史和门类美学,培养学生一定的研究美学的能力和兴趣,提高其审美水平。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讲解美的本质和审美关系,美感,美的存在形态和表现形态,艺术美,审美活动,美育。10汉语修辞学本课程2学分,课内学时36,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含师范方向)的选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汉语修辞知识,提高言语交际素质和汉语运用能力。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主要讲授汉语修辞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包括修辞及修辞学的基本范畴,各种修辞手段和修辞手法的结构、功能,汉语修辞的基本规律,以及话语组织,话语协调,话语修辞评价的具体操作技巧,汉语修辞研究的历史等。11.比较文学概论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含师范方向)的选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关于比较文学这个新学科的基础知识,并尝试运用比较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解读中外文学作品,提高认识文学现象、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讲解比较文学的基本原理,介绍比较文学的方法(包括影响研究、平行研究、文化研究、阐发研究、跨学科研究),评述比较文学与20世纪西方文论的关系等。12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方向的省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新的语文教育理论,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就语文教学的重点问题,分专题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介绍语文课程改革的新成果,具体内容包括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语文学习方法指导,语文教学设计,阅读与阅读教学,作文与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语文知识教学,语文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本课程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研究性和实践性.(四)通识课模块(五)专业拓展课模块1社会心理学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含师范方向)的选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较为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和基本知识,自觉地应用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观察、解释社会现象与人的行为,以更好地适应社会,有效地解决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本课程主要讲授个体社会化、人际关系、社会知觉与认知、社会动机、社会感情、社会态度、群体心理、传播与社会心理等内容。2讲演与口才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方向的选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理论指导下对学生进行演讲与口语表达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在生活、工作中口语运用的能力,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巧的训练,增强专业所需的演讲与口语表达能力,并具备一定的语言应变能力。本课程主要讲授演讲与口才的理论知识与技巧,并进行富有成效的技能训练。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精读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选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从小学到专科阶段已经学习过相当数量的古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导下的更高层次的精心阅读,重点掌握文学史上主要作家的部分代表作,以培养高尚情操,增进爱国热情,提高文化素质,从而对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文学遗产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并为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和古代小说戏曲专题的学习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本课程内容包括从先秦至清末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优秀文学作品,包括诗歌、辞赋、散文、骈文、词、散曲、杂剧、小说等多种体裁。在学生自主研读的基础上,教师就作品的要义及艺术特色给予评析。4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选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所选文学作品的认真研读,掌握其要义和艺术特色,达到对现当代文学成就的深一层认识,并提高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按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脉络精选有代表性作家若干名篇,包括诗歌、散文和小说等体裁的作品,在学生自主研读的基础上,教师就作品的要义及艺术特色给予评析。5法学基础知识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方向的选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提高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水平,增强法制观念,并获得运用法律的一定能力。本课程主要讲授法的基本理论知识、我国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内容及国际法等基本原则和规范等内容。(六)补修课模块1汉语基础本课程4学分,开设一学期。本课程的课程特点:按照古代汉语基础、现代汉语基础顺序开设,这两个部分的教学内容相对独立,在课时分配上大体平衡。本课程带有基础和常识性质,既考虑到与电大专科阶段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强调其常识性的知识点,又考虑到补修课程时间短、学生学习任务重的特点,因此突出常识性内容。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作为补修课程,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汉语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对于古今汉语的概貌有个基本的认识,为本科阶段的正常学习打下基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现代汉语部分包括现代汉语语音、文字现代汉语词汇、现代汉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洗车店防水装修合同范本
- 管道拆迁补偿协议书范本
- 银行存钱协议书模板模板
- 私人钢结构厂房合同范本
- 篮球馆员工合同协议模板
- 父亲赠与女儿房产协议书
- 砍伐树木后要栽树协议书
- 船舶股份转让合同协议书
- 环卫特种车租赁合同范本
- 鹤壁买房定金协议书模板
- 第三章 科学研究与科学方法论
- 山东黄金归来庄矿业有限公司归来庄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项目融资计划书
-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
- YY/T 0595-2020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YY/T 0287-2017 应用指南
- LS/T 1222-2020粮食干燥机系统工艺设计技术规范
- GB/T 26636-2011动植物油脂聚合甘油三酯的测定高效空间排阻色谱法(HPSEC)
- GB/T 19869.1-2005钢、镍及镍合金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 GB/T 1796.4-2017轮胎气门嘴第4部分:压紧式无内胎气门嘴
- 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篇专项练习及答案
- 上海高一数学教材电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