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教学目标:1 指导朗读,感受词风。通过反复朗读,开启想象,加深对内容的理解。2 知人论文,把握内容。走进诗人内心,探知诗人复杂的情感波澜。3 观照人生,参照感悟。感受评价诗人形象,培养升华爱国情感。教学重点:分析诗人内心世界,感知诗人情感波澜,总结人物形象。教学难点:体会典故中蕴涵的深层涵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培养学生爱国思想教学时数:15课时课前预习:1 自己查找本词的背景资料2 了解文中提到的人物相关事迹,写成简短介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以诗歌大串烧的形式导入,调动学生兴趣。同学们,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辛弃疾的词两首。在开始讲课之前,我们先做一个对接诗歌游戏,。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问: 这些都是谁的词?辛弃疾,看来大家对他的词积累不少,今天我们在此基础上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学习他的另一首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板书课题: 京口北固亭怀古二 倾情朗读,疏通文意1、 自由朗读(要求学生解决字音 生词,找出韵脚)风流:这里指英雄遗风,即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创伟绩带来的意义上的影响,所谓流风余韵。气吞万里:豪气简直能吞没万里江山,形容气概非凡。草草:本来是杂乱不齐的样子,这里引申作草率马虎。北顾:回头向北望。可堪:哪堪,怎堪,也就是怎能忍受的意思。韵脚左、住、虎、顾、路、鼓、否。厌声韵。师:同学们刚才都积极尽情的朗读了。那么,你们想不想听听老师朗读呢?2、示范朗读(要求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师:你们认为读得怎么样? 3、质疑 (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师:出色的朗读往往是建立在正确的理解的基础上的。下面就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并把你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可以和你旁边的同学讨论解决,也可以和我一起探讨。可能提出的问题:怎样理解“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为什么是 “43”年什么是“神鸦社鼓”4、学生朗读读(要求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师:疏通了文意,了解了内容.下面请一位同学饱含激情地朗读这首词。哪位同学愿意来尝试一下呢?点评:三 分析内容,探究诗人内心情感世界,总结诗人形象师:大家对这首词有了印象式了解,下面我们做深入的探讨。了解一个人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是知道他心里所想的。那我们就看看诗人呈现给我们的是怎样内心世界?又是如何呈现的?问题设计:1 词中写了哪几个人物?2 他们都有怎样的人生风云?辛弃疾借抒写他们的人生风云要表达自己内心何种情感?请联系词的创作背景揣摩分析总结他的内心情感?3 总结人物形象(设计思路:通过层层推进,由易到难,分析典故,对全词有深入把握,对辛弃疾内心复杂情感有全面了解,感受到他痛苦而无奈心灵煎熬,认识到他复杂情感中核心因素爱国。为总结人物形象做好铺垫)要求:按照四人一组,合作探究,自选人物,写下要点。明确:1 五个人物:孙权 刘裕刘义隆 拓跋焘 廉颇(板书)师:我们将透过这五位人物,打开一扇心窗,看到一个世界,品味一颗心灵的甘苦。2 请一学生介绍自己查找的背景资料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辛弃疾六十四岁时,被召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这以前,辛弃疾被迫退居江西乡间已有十多年了。起用他的是执掌大权的韩侂胄。因为那时蒙古已经崛起在金政权的后方,金政权日益衰败,并且起了内乱。韩侂胄要立一场伐金的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1204),任他作镇江知府。镇江在那时濒临抗战前线。辛弃疾初到镇江,努力作北伐的准备。他明确断言金政权必乱必亡。他又认为:南宋要取得对金作战的胜利,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他曾对宋宁宗和韩侂胄提出了这些意见,并建议应把对金用兵这件大事委托给元老重臣。这无疑是包括辛弃疾在内的。可是韩侂胄一伙人不但不能采纳,反而有所疑忌不满,他们借口一件小事故,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开禧元年(1205)索性把他调离镇江,不许他参加北伐大计。辛弃疾二十三岁从山东起义南来,怀着一腔报国热情,在南方呆了四十三年,开始遭到投降派的排挤,现在又遭到韩侂胄一伙人的打击,他那施展雄才大略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 北固亭是京口(镇江)名楼,登楼可望已属金国的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请各学习小组,选一个人物来研究 (1) 孙权 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吴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作者内心:辛弃疾以 英雄 一词赞颂他,表示自己对他的仰慕和向往。渴望能建立像他那样的功业,抵御外敌,同时也渴望能遇到像孙仲谋那样的明君。 舞谢歌台 一句,是说英雄事业的流风余韵,已经没有了。表达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对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的怨愤。(2) 刘裕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却以京口为基地,平定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建立了宋。他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曾两度北伐,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地方。(补充材料:辛弃疾远在乾道元年( 1165 年)呈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里,明白指出出兵北伐,应取道山东 - 因为山东之民劲勇,敌守备简略。 不得山东,则河北不可取,不得河北,则中原不可复。) 作者内心:在当时韩侂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反映了其内心既羡慕向往他的英雄业绩,又有希望碰到刘裕这样能采用他的正确战略意图的国君。 (3)刘义隆 刘裕的第三子,史称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自践位以来,有恢复河南之志 ”(见资治通鉴宋纪 )。他曾三次北伐,都没有成功,特别是元嘉二十七年(450)最后一次,失败得更惨。用兵之前,他听取彭城太守王玄谟陈北伐之策,非常激动,说 :“闻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见宋书王玄谟传 。但是宋文帝急于事功,头脑发热,听不进老臣宿将的意见,轻启兵端。结果不仅没有得到预期的胜利,反而招致北魏拓跋焘大举南下反攻。作者内心: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主要是告诫韩侂胄,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反映辛弃疾内心对统治者草率从事的担忧,及对借北伐为一己谋私利的行为的愤怒。(4)拓跋焘 永嘉二十七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反攻刘宋时,曾率领东路的北魏远征军到达瓜步山,并在瓜步山上建行宫,后来成为一座庙宇。拓跋焘小字佛狸,所以民间把它叫做佛狸祠。这所庙宇,南宋时犹存。(补充材料:辛弃疾在词里摄取佛狸祠这一特写镜头,则是有其深刻寓意;它和上文的“烽火扬州”有着内在的联系,都是从“可堪回首”这句话里生发出来的。四十三年前,完颜亮发动南侵,曾以扬州作为渡江基地,而且也曾驻扎在佛狸祠所在的瓜步山上,严督金兵抢渡长江。以古喻今,佛狸很自然地就成了完颜亮的影子。)作者内心:作者的心情是沉重忧怨的,忧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民众安于异族统治;怨民众愚昧,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又有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愤恨。(5)廉颇廉颇是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赵国出力。廉颇本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破强秦,使赵国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面前, 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但结果赵使还报赵王说: 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玉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作者内心:由古人看到自己人生现实写照,心中涌现无限悲愤,有志不得伸,有才不得用,真是龙困浅滩,虎落平阳。命虽如此,但仍不忘渴望为国效力的撕心裂肺般的呼唤!师:通过分析,我们真实的感触到了他那波澜起伏泣血滴泪的内心世界,热风一般的痴狂,惊涛一般的起落。那么,同学思考一下,他为什么羡慕?为什么愤怒?为什么怨恨?为什么悲痛?因为主导它们的,都是像山一般的执著坚毅的爱国之情。“我的眼里为什么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板书总结:羡慕 悲痛 怨恨 激愤爱国4 人物形象师:走进了辛弃疾的内心,感知了一颗心所承载的之多之重!一个活生生形象跃然纸上,呈现在我们面前!同学们,那就赶紧抓住,描绘下来!学生分析总结:(提示关键词:年暮失意 壮志未酬 积极用世 爱国诗人)四 感受形象,升华情感师:我们纵观辛弃疾的一生,他用四十多的时光,苦苦守望着一个先天注定残缺的梦,一个始终不会开花结果的幼葩。带给他的,是心灵上的伤痕累累,是折戟饮恨的离开人世,他的选择,是对还是错?问题设计:1 同学们,你们会像他那样用大量时光去追求一个不能圆的梦吗?2 你怎样评价看待辛弃疾的人生追求?在现代社会还需要吗?(设计思路:通过问题,形成一场小型辩论赛。引导形成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赞成,一是反对,通过两者充分辩论,真切感受爱国主义的伟大,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升华情感)作以下设想:1 不赞成的理由:人生选择不止一样,道路是多样的。 可以学习陶渊明,做一个饮酒赏菊,超然世外的隐士;也可学习李白,做一个“人生在世不得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洒脱之人。何必活这么累?古代士子不是也崇尚“穷则独善其身”吗?尤其在现代社会,以追求物质利益作为最大原则,没有收获的事,很少有人愿意做。(补充资料:辛弃疾的田园之梦:辛弃疾意识到自己“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论盗贼札子),所以早已做好了归隐的准备,并在江西上饶的带湖畔修建了园榭,以便离职后定居。果然,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四十二岁时,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此后二十年间,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一向很羡慕啸傲山林的隐逸高人,闲居乡野同他的人生观并非 没有契合之处。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他是受老庄思想影响很深的,曾自述“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感皇恩)。老庄哲学让他暂时忘怀世间的烦恼,贴近自然与日常生活,感受并在词中表现“一壑一丘”中所蕴涵的哲理与美感。如清平乐写农家生活的情调: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西江月遣兴写自己放旷的生活: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2 赞成的理由:爱国主义精神虽“艰难苦恨繁霜鬓”,但却要“去留肝胆两昆仑”。活得无怨无悔,坦坦荡荡! “士不可以不弘毅”“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只要努力奋斗过,充实的活过,又何必在乎是否摘到过成功之花,何况成功本来就是多元的。现代社会,尤其需要这种精神!物质欲的泛滥,让很多人只记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求私利,不择手段,丧失人格。忘了我们还需要精神,还需要境界!国家利益 民族大义最高的境界!坦坦荡荡 踏踏实实为人的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而不衰的核心力量,流淌在每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塑造了民族脊梁,造就了志士仁人!有屈原 杜甫 林则徐等等。我们又怎能轻视?总结:辛弃疾与他们最大的不同,那些人注重的是自我的完善,强调个体,而辛则以民族大义国家利益做为自己人生的航标。(补充资料:有关辛弃疾的爱国主义评价辛弃疾心忧天下的思想意识是伴随着先辈光复北方的嘱托而深植于他的骨髓之中的,他认为个人的得失与安危都轻于鸿毛,不能因为个人的利益而忘却了国家。辛词初论更认为:从辛弃疾的作品中,特别是从其词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乡村与城市说课稿3
- 2025塑料管道购销合同
- 2025贷款协议合同号按月付息
- Unit 1 I hope that you can join us one day.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3.1.1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2025《建筑材料采购与应用专用合同》
- 淮南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2025年的租赁合同与买卖合同解析
- 2025设备租赁合同(模板工程)完
- 2025年智能保温杯销售代理合同
- QB/T 2660-2024 化妆水(正式版)
- 围手术期病人管理
- 垃圾中转站运营管理项目整体服务方案
- 血常规报告单
- 《昆山反杀案》课件
- 电路检查记录表
- 前牙黑三角的树脂充填
- 华为质量管理评估模型(31个评估要素和评估报告)
- 模具凸凹模工艺文件工序卡
- 储备店长培训工作流程-课件
- 药品效期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