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一、填空题:1、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3、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4、比较空气和水的异同: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但是(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5、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6、(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7、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8、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同),各地的(冷热程度)也就不一样,(冷热)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风)。9、(地球表面空气的冷热不均)是形成自然风的主要原因。10、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11、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12、(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13、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占据空气体积(78%)的(氮气)。1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15、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16、(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17、污染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空气污染严重时,会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18、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19、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二、判断题(正确的说法画“”,错误的说法话“”)1、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2、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 ()3、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4、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6、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7、在大自然中,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着的。()三、问答题:1、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答:不能(开始会滴入几滴)。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瓶口,空气出不来,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2、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答:应把食物放在冰块的下方。因为冰块周围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沉,不断下沉的冷空气包围住要冷却的物体,从而达到尽快冷却的目的。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题一、填空题: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3、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37),水烧开时的温度是(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4、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6、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7、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8、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9、(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10、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11、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12、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13、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在气体和液体中,热主要是靠(对流)的方式传递的。14、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15、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16、(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17、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18、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19、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体积)。20、不同物质具有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21、水和沙子相比,(沙)吸热和散热的速度快。22、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散热也(快)。23、(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24、(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25、(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26、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凝结)。27、水的蒸发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动)和(周围温度)有关。二、判断并改错。1、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应改为“绝大多数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3、夏天架电线不要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绷断。()4、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5、云和雾就是水蒸气。()应改为“云和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聚在一起的极小水滴。”6、颜色深浅不同的物体吸热都一样。( )应改为“颜色深的物体比颜色浅的物体吸热快”7、物体加热以后体积会膨胀。( )应改为“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8、铁垫圈受热体积会变大。(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题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3、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4、声音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5、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是(气体)。6、“伏罂而听” 的意思是:人趴在地上,耳朵对着坛子,通过倾听从地下传来的挖掘声来确定方位。运用的科学道理是:挖掘声通过土壤和岩石这些固体向四面八方传播,传到坛子后引起坛壁的振动,又引起坛内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把声音传到了人的耳朵。7、耳朵分为 (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8、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等构成,内耳由(耳蜗)等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9、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10、声音传递的路径为:声源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11、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耳廓收集声波后,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12、(噪声)是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13、(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14、保护自己听力的方法:(捂住耳朵)、(离开噪声区)、(戴上耳塞)、(控制物体发声)。15、减少噪声的方法:(汽车上安消声器)、(公路两旁栽树)、(市区设置禁鸣区)、(公路和机场远离居民区)等。16、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17、声音的强弱与(声源的振幅和距离)有关。声源(振幅)越大,声音越强;距离声源(越近),声音越强。18、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19、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物体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紧、短、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较高,即(振动快),声音高。一、我学到的科学知识1、说话声音大小是音量不同的表现,男高音和男低音是音调不同的表现,演奏吉他时,琴弦细、紧、短时比粗、松、长时声音来得高。2、声音在液体、气体、固体中都能传播,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各个方向的。3、各种物体只要振动,就会发出声音,我想让声音停止必须设法让物体停止振动。4、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有妨碍的声音称为噪声。例如汽车喇叭声、纺织机器的轰鸣声、轮船的汽笛声等。它和废水、废气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5、当物体快速振动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变高,当物体振动减慢时声音就变低。6、我们听到的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我们听到的水声是水振动发出的声音,我们听到的锣声是锣面振动发出的声音。7、校园里的美妙声音有琴声、读书声、鸟叫声等。二、我研究科学的能力1、判断(1)一个听力有障碍的人,骂他几句也没关系,反正他听不到。 ()(2)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对话必须用无线电话。 ()(3)每个人都会制造噪音,我们应该养成在公共场所低声交谈的习惯。()(4)1816年,英国医生兰尼克利用声音传播发明了听诊器。()2、选择(1)、说话声音大小是(A)不同的表现,男高音和男低音(B)不同的表现,演奏吉他时,琴弦细、紧、短时比粗、松、长时声音来得(C)。A、音量 B、音调 C、高 D、强(2)、把敲响的音叉放在水面上,会看到(C)。A、水面十分平静 B、水会向一个方向流动 C、水花四溅,水面出现一圈圈波纹(3)下列材料中,声音在( C )中传播速度快。A、空气 B、水 C、钢铁3、简答敲小鼓时,纸屏架上吊着的小球会出现什么现象?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答:(1)、小球会振动。 (2)、 这是因为敲鼓时,鼓声冲击纸屏,使纸屏振动,从而引起纸屏上吊着的小球振动。4、我对“伏罂而听”的解释。“伏罂而听”的意思是:制作一个大腹小口的坛子罂,派一个听觉灵敏的人去听从地下传来的挖掘声,以确定方位。“伏罂而听”中的科学道理:(1)、声音能在固体、气体中传播。(2)、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各个方向的。(或者说是向着四面八方的。)其中的声音主要是借助土地、坛子传入侦察兵的耳朵的。5、连线题把人耳的主要部分名称与它们的功能用线连接,然后标出人耳各部分听到声音的先后次序。(6)听神经 收集声波(5)耳蜗 把声音信号报告给脑(2)外耳道 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受的信号(1)耳廓 传递振动(3)鼓膜 传送声波(4)听小骨 产生振动三、我掌握的科学方法1、我使一只食品保鲜袋发出声音的方法有 4 种。主 要 的 做 法方式1.揉、搓保鲜袋2.绷紧保鲜袋,放在唇间吹3.吹足气后用指头弹击保鲜袋4.来回抖动保鲜袋2、写出制作“土电话”的方法,并分析它是怎样传声的?(6分)答:制作材料: 两个纸杯、一根长线、两根牙签制作过程:(1)、找两个纸杯,在每个杯底戳一个小洞。(2)、找一根长线,穿过两个杯底的洞,在线头处捆上一小段牙签或打个结。这样一个土电话就做成了。传声原因:当人对着纸杯说话时,纸杯的底部就会振动起来,振动被细线传送到另一个纸杯的底部,这个纸杯底部的空气也振动起来,于是,对方就能听到声音了。3、通过玩弹橡皮筋活动,我对“弦”的音调高低的认识。(1)、弹拉紧的橡皮筋,我发现: 音调变高。(2)、弹变短的橡皮筋,我发现: 音调变高。(3)、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我发现: 弹粗橡皮筋时音调低,弹细橡皮筋时音调高。4、生活中,人们采取哪些措施减少噪音?(至少举出三例)答:(答案不唯一)例如(1)减少噪音源;(2)在家中安装双层玻璃窗;(3)多用木质家具以吸收噪音。5、开动脑筋,想办法使矿泉水瓶中的豆粒声音变小或消失。(至少写出三种方法)答:(答案不唯一)例如(1)在瓶外使用吸声材料松松的包裹;(2)在里面装上满满的水使振动不能发生;(3)在里面装上有孔的柔软材料使振动不能发生等。四、我的科学实践1、让我们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状态,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实验名称: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答案不唯一,还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实验)实验材料:尺子、小鼓、鼓槌、豆子实验过程:(1)、一手压住尺子,另一手弹拨,我们会听到尺子发出嗡嗡的声音,同时会看到尺子在振动。(2)、鼓面上放些豆子,敲击鼓面,我们会听到鼓面发出咚咚的声音,同时看到鼓面上的豆子在振动。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隔着沙子、水和空气,听一听铅笔轻轻敲击桌面的声音,并将它们按照传播声音的效果从好到差进行排序。实验名称:探究沙子、水和空气传播声音的效果。实验材料:三只分别装有沙子、水和空气的塑料袋,铅笔实验过程:(1)、把桌面整理干净,分别将装有沙子、水和空气的塑料袋平放在桌上,一只耳朵轻轻地贴在袋子上,捂住另一只耳朵。 (2)、在距离一臂远处,用铅笔上的橡皮轻轻敲桌子,用耳朵认真倾听。实验结论:沙子传播声音的效果最好,其次是水和空气。3、计实验研究声音是向什么方向传播的?实验名称:声音是向什么方向传播的?(答案不唯一,还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实验)实验材料:铅笔实验过程:用钢笔敲击桌面的中心,我们不论站在桌子的哪个方向,都能听到铅笔敲击桌子的声音。实验结论: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各个方向的(或四面八方)。4、动手做科学:利用身边的材料,试做一件小乐器,弹一段简单的乐曲。制作名称:制作一件小乐器。(答案不唯一,还可以制作其它乐器)制作材料:大小一样的瓶子七个、水、金属棒、音高标签制作过程:(1)依次在七个瓶子中从少到多装上不同量的水,用金属棒敲击瓶子,调试音高。(2)在各个瓶子上贴上音高标志。(3)用金属棒弹奏乐曲。制作评价:这就是我制作的一件小器“水琴”。它的优点主要有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一、我学到的科学知识1、人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2、加工食品中漂亮的颜色是色素,它是一种添加剂,可以改变食品的外观和口味。3、为了安全饮食,蔬菜水果要充分浸泡和清洗,要多吃绿色食品,少食腌制食品等。4、购买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5、通过给指纹分类,我们发现主要有弓形、箕形、斗形三种指纹。6、在人的身体里有一个近七米长的消化系统,其中消化道是用蠕动方式使食物前进的。7、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8、油脂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脂肪,供给我们能量和保持体温,但不能多吃。9、吃馒头时,感觉有甜味,这是馒头中淀粉变成糖的缘故。10、排序和分类是整理资料的常用方法,其中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瑞典生物学家林奈设计了“双名法”给生物分类,亚里士多德根据动物的外形和行为把动物分成了三类。二、我研究科学的能力1、判断(1)食物中的蛋白质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供给维生素。 ()(2)水果可以代替蔬菜。 ()(3)加工食品能长期保存,所以我们应该多吃。 ()(4)吃饭时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消化。 ()2、选择(1)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的食物是( B )A.鸡蛋 B.芹菜 C.馒头(2)下列材料中,导热性能最强的是(C),最弱的是(B),居中的是(D)。A.木板 B.棉质毛巾 C.金属把手 D.瓷砖 E.玻璃瓶3、用线把下面的食物和它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连结起来。芹菜 牛肉 苹果 米饭 豆浆 玉米蛋白质 矿物质 维生素 碳水化合物油盐糖 (每天不超过25克)豆、奶类(每天250克) 鱼、虾、肉、蛋类 (每天125200克)4、根据所学知识,填写食物金字塔。(7分)对照食物金字塔,科学分析自己的饮食情况。我的优点:营养种类齐全,数量足。我的不足:营养比例不平衡,如油盐糖较多,蔬菜较少。我的改进方法:注意营养的科学搭配,多吃蔬菜、水果等。三、我掌握的科学方法1、填写人体的消化器官名称,并写出食物的“旅行”路线。(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2、你认为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好?(至少举出3例)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机动车驾驶培训行业当前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外卖O2O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支部工作手册讲解课件
- 支气管哮喘吸入剂
- 操场跑道课件
- 播音主持社团课件
- 2025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医院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班理论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公共管理学真题含答案
- 撞人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医学技术专业讲解
- 唯奋斗最青春+课件-2026届跨入高三第一课主题班会
- 共青团中央所属事业单位2024年度社会公开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分级护理制度》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中喀斯特地貌说课课件
- 气候变化与健康课件
- 公司电脑配备管理办法
- 2025年中国花盆人参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娱乐直播培训课件下载
- 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非常详细
- 临沂在编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