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工具外壳的测量和修模.doc_第1页
电动工具外壳的测量和修模.doc_第2页
电动工具外壳的测量和修模.doc_第3页
电动工具外壳的测量和修模.doc_第4页
电动工具外壳的测量和修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动工具外壳的测量和修模摘要:针对电动工具外壳筋条的测量和修模问题,介绍了如何利用CMM测量和指导修模,并经过理论与实践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关键词:外壳筋条,CMM,测量,修模在电动工具的设计中,外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它是用来固定马达定子的.一般在壳体内壁布一些筋条,用来卡紧定子.如下图一所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马达定子卡得过紧不利于定子压装,降低生产效率;如卡得过松或与设计要求错位,则会造成马达擦铁而导致失效.所以各筋条的位置很重要.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塑料收缩率的影响, 各筋条的位置很难一次到位,需要经图一 外壳过多次调整.本文试图利用CMM来测量和指导修模,快速有效地调整模具.在此讨论的对象是整体外壳,对于分离式外壳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A基准B基准中心轴线C基准轴承孔内侧中心轴线图二 基准体系平行筋条(4处)D基准中心截面下面以图一所示零件为例进行分析.该机型外壳内壁有12条筋,宽1mm,机壳较深,其设计基准如下: 设计要求如下: A基准面 0.05 B 基准 E70.175A0.025 C基准 E21.055A0.025 E0.1 M A B 周向筋条(8处) E49.80(+0.1/0) E0.1 M B-C A 平行筋条(4处) 44.0A0.05 0.1 B-C A D图三 辅助夹具简图由于塑料件容易变形,故自由状态下和装配状态下有较大差异.因此我们模拟实际装配并制作夹具来辅助测量.实际装配时,以B基准外圆定位,A基准面为接触面,外壳与齿轮箱通过4个自攻螺钉联接.根据装配要求,辅助测量夹具设计如下图三: 要求上端板上下面平行度为0.03,上平面平面度为0.03 调试时按如下步骤进行:1. A基准平面度 利用CMM测量,对被测点做好记号,以便与测量结果对应.确保实际平面度符合要求.2. B基准尺寸利用CMM测量,椭圆度要在0.05mm内.如有差异,可与上一步一并修正后转下一步.3. C基准尺寸和位置度 C基准的位置度实则是相对于B基准圆的同轴度,由于同轴度没有方向,故习惯上我们使用位置度来表示.当然,它也含有垂直度的意思,不过该轴承孔的孔深较浅,可忽略不计. 以A,B,D基准体系(加D基准是为了定方向,以便确定中心位置的偏差方向),用辅助夹具来夹持外壳,利用CMM测量C基准的尺寸和位置度.C基准内侧有6个突出的圆弧面,测量时在各面上取一点,共6点,用CMM圆程序模拟得一圆.当然,所取6点并不一定在圆上,CMM会给出模拟圆直径,圆心位置和最大最小偏差点.然后,借助CAD,绘出理论边界和实际位置,并对最大最小点进行补偿.从该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各点实际位置和理论位置的差异.如果要修模,我们可以根据以上得出的差值用逼近法来修正.4. 筋条的位置 以B-C,A,D基准体系,用辅助夹具来夹持外壳. 由于被测筋条较长,筋条位置受垂直度影响较大,故选取筋条上中下三个截面测量(Z=-45,Z=-65,Z=-85),然后比较各截面的位置差异.另外,用CMM很难直接测量周向半径,因为CMM只能直接得到探测球的中心位置,它还需要补偿探测球的中心到触点的距离.然而一般情况下CMM只能补偿X向或Y向的距离,在周向测量时需要给一角度,但是筋条很窄,如果给定角度测量,探头很可能偏掉.故还是用圆程序测量.以下是各筋条(3个样件)的实际测量值:8条周向筋标准: 49.80(0/+0.1)位置度:DIA. 0.1ItemSizePositionX(-45)Y(-45)PositionSizeX(-65)Y(-65)PositionSizeX(-85)Y(-85)Position150.4117-0.0234-0.03810.089 50.2675-0.0193-0.04350.095 50.2251-0.0326-0.01950.076 250.4117-0.0488-0.01690.103 50.2552-0.0215-0.01240.050 50.2523-0.045-0.01090.093 350.4013-0.0364-0.01640.080 50.2548-0.0264-0.01980.066 50.2314-0.0549-0.00880.111 Average50.408 (0.036)(0.024)50.259 (0.022)(0.025)50.236 (0.044)(0.013) 4条平行筋标准:43.90(-0.05/+0.05)Position:0.1 编号尺寸位置度 (前2,7号)X_l(-45)X_r(-45)PositionSizeX_l(-65)X_r(-65)PositionSizeX_l(-85)X_r(-85)Position144.3338-22.282722.0511-0.231644.2112-22.24321.9682-0.274844.1707-22.261821.909-0.3528244.3731-22.286522.0866-0.199944.2549-22.229322.0256-0.203744.1741-22.217521.9566-0.2609344.354-22.219422.1346-0.084844.2163-22.184722.0317-0.15344.164-22.181221.9828-0.1984均值44.35363-22.2628722.090767-0.172144.227467-22.21922.0085-0.210544.1696-22.2201721.949467-0.2707编号尺寸位置度 (后1,8号)X_l(-45)X_r(-45)PositionSizeX_l(-65)X_r(-65)PositionSizeX_l(-85)X_r(-85)Position144.3215-22.195622.1259-0.069744.1858-22.165222.0206-0.144644.1636-22.177621.986-0.1916244.3622-22.266722.0955-0.171244.2178-22.21422.0038-0.210244.1803-22.214621.9638-0.2508344.3241-22.313822.0103-0.303544.2157-22.266321.9494-0.316944.1613-22.280321.881-0.3993均值44.33593-22.258722.077233-0.1814744.206433-22.2151721.99127-0.223944.1684-22.2241721.9436-0.28057由于筋条顶面(Z=-45mm)处有拔模斜度,故Z=-45处截面数据仅做参考.对中截面和底截面的数据取平均值,如下:周向筋: 直径 E50.2477 实际位置 X=-0.0333 Y=-0.0192平行筋: 前方(2,7号) X=-22.2196 Y=21.9788 后方(1,8号) X=-22.2197 Y=21.9674绿线代表实际位置,黑线代表理论位置 图 四YX0根据图示测得各筋的偏差如下:PHASE 1注:第5,9条筋是椭圆度的极大点位置Adjust10.0289 0.00020.0174 0.00030.1610 0.10040.1694 0.10050.1922 -0.0381 0.00060.2120 0.15070.2696 0.20080.2697 0.20090.2367 0.5626 0.500100.1989 0.150110.2055 0.150120.1857 0.100模具调整方案:图 五 模芯简图图五所示是模芯俯视图,外侧多边形环座是模芯加工时的辅助夹具.一般情况下,模具制造商会用整体电极来加工模芯,但是在筋条较多而且长的情况下,由于整体电极加工速度慢,电极筋条模板磨损较大,从而导致偏差.在本例中,实际采用单电极加工各筋,利用多边形环座来定位,每边与所在筋条位置垂直.多边形环座通常采用快丝线切割加工,加工精度不高,各边到中心的距离会有差异,故其加工完后需精确测量各边到中心的距离,并编号,作为加工筋条时的参考.如右图六所示,这是某个模芯在加工时的情形.该模芯有四条筋,故其辅助夹具是四边形,每边作为电极调零用,然后根据每边到中心的实测值调整进刀量.图 六 模芯筋条加工 第一次调整后,按照上述步骤测量结果如下(测3个,取平均值):PHASE 2Adjust10.02958020.04983注:第9,11条筋是椭圆度的极大点位置周向筋: 直径 E50.0063实际位置 X=-0.0708 Y=-0.0664平行筋: 前方 X=-22.0703 Y=21.9998 后方 X=-22.1184 Y=21.9796030.17510.140.16470.150.11620.0560.0664070.12030.180.16840.19-0.01880.1197 0.05100.03790110.0398-0.1163 0120.08950第二次调整后, 测量结果如下(测3个,取平均值):PHASE 3注:每个零件椭圆度的极大点位置不一致,该例中有3,5,9,11号筋条为极大值,故认为筋条的椭圆度呈随机性变化,模具尺寸对零件的影响已到极限.从实测值看,数据已在范围内.因此可认为模具调试结束.周向筋: 直径 E49.8238实际位置 X=-0.0508 Y=-0.0724平行筋: 前方 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