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绿洲品牌优势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doc_第1页
发挥绿洲品牌优势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doc_第2页
发挥绿洲品牌优势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doc_第3页
发挥绿洲品牌优势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doc_第4页
发挥绿洲品牌优势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挥绿洲品牌优势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绥宁县人民政府县长 罗建南绥宁县地处湘西南边陲,境内林壑幽美、生态良好、四季如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一块没有被污染的神奇绿洲”。作为生态旅游资源大县的绥宁,如何发挥“绿洲”品牌优势,尽快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产业,是全县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加强森林生态建设,夯实生态旅游基础绥宁县森林生态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县现有活立木总蓄积量154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6%。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树种22种,珍稀动物17种,特别是国家二类保护树种长苞铁杉群落和穗花杉群落为世所罕见。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茫茫原始次生林闻名国内外,素有“天然物种基因库”、“天然盆景园”、“天然氧吧”之称。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我县始终围绕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从生态资源保护和培育入手,切实加大森林生态建设力度。首先,全面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全县已界定生态公益林127万亩,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保护小区2个。必须进一步争取和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逐步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逐步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进一步扩大生态林保护范围,继续对县域内天然阔叶林和公路、河道、水库、城镇等周围第一山脊的森林实行全封闭保护。发挥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品牌示范效应,实施全面禁伐、护林员巡护制度,完善火警火灾联防制度,有效保护森林生态。其次,加强森林资源培育。我县坚持“砍一块、造一块、管护一块、成林一块”的原则,全面落实造林责任制。近五年共完成人工造林31.94万亩、幼林抚育75.96万亩、楠竹丰产培育15.32万亩。要继续加大植树造林奖补力度和责任追究力度,严格造林项目管理,大力推进社会化造林,不断扩大绿地面积。“十二五”期间力争完成造林25万亩,残次林改造20万亩,落实封山育林45万亩,全面消灭县域内所有荒山荒坡。积极规划实施碳汇林建设工程,发展碳汇林10万亩。全县森林蓄积量保持在1500万立方米以上,有效提高林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确保青山永在、绿水长流,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打下坚定的基础。三要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对排污企业执法检查力度,强化对造纸、矿山、冶炼行业的清理整顿和环境监控,严格审批山砂、河沙、碎石、矿石开采项目,严禁毁林开矿、办厂,努力维护全县森林生态平衡。同时,要适应现代生态经济和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加快县域产业调整步伐,进一步提高竹木加工准入门槛,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等接续替代产业,从根本上解决县域经济过于依赖林业的问题,逐步形成有利于维护森林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的县域产业新体系。二、挖掘民族民俗文化,增添生态旅游魅力绥宁历史上系苗疆要区,是“巫傩文化”重要发源地,民俗独特,人文鼎盛,拥有丰富而独具魅力的民族民俗文化。必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切实搞好民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开发工作,全面打造生态旅游新亮点。一是挖掘整理好民族民俗文化遗产。近年来,我县加大财政投入,对民族民俗文化重大项目的实施、民族民俗文化珍贵资料的征集、民间传统文化艺人的培养等方面予以必要的经费保障。已先后挖掘整理出唱土地、逗春牛、侗笛双吹、迎客歌、板登龙等20多个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体节目。整理各种民间故事340余个,收集民间山歌3000余曲。苗族“四八”姑娘节成功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打铜钱、钹舞、剪纸、苗族插绣、草龙舞、青钱柳茶、苗族婚俗-哭嫁等列入省级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县有18人被确定为市级非遗传承人。今后要继续加大对民族民俗文化的深度挖掘,采用邮册、光碟等形式对民族民俗文化进行包装、推介,精心打造民族资源品牌和民俗文化品牌。二是认真开展好民族民俗文化活动。进一步突出地方文化特色,着力把苗族“四八”姑娘节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品牌做大做强,使之发挥出品牌效应和葡萄串效应。依托“四八”姑娘节等传统节会,进一步规范和组织对山歌、斗春牛、舞龙灯、上刀山、闯火海等民族民俗文化活动,提升民族文化品位。支持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文艺表演队伍,集中向游人推介少数民族民俗、饮食、服饰等,展示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让游人领略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增强绥宁生态旅游吸引力。三是合理保护利用好文物古迹。我县现有古文化遗址900余处,古建筑500余座,摩崖石刻300余处,民族风情浓郁的古村苗寨11处。寨市古镇成功申报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大园古苗寨、邓小平征战绥宁指挥所旧址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要在保持原有风貌特色的前提下,对古代文化遗址、古建筑、古风雨桥、古护林禁碑、黄桑上堡古国、大园古苗寨进行必要的修缮、标识。同时,依法对辖区内现有文物文宝进行普查、搜集、整理和研究,及时建立文物文宝档案。要采取电视讲座、文物图片展览等形式,普及文物知识,扩大文物宣传,使之真正成为地方文化传播基地、人文旅游资源聚集基地。三、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增强生态旅游接待能力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决定旅游接待能力强弱,更是左右旅游市场的重要砝码。一要完善旅游规划。根据绥宁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我县已基本形成了“一线、三点、四块”的旅游产业发展布局,即以黄桑至寨市的黄金线路为中心,以关峡大园、上堡古国和寨市为三个支点,以寨市、花园阁、神坡山、普照寺为核心的四大板块。开发了黄桑生态历险游、花园阁水上休闲游、苗族“四八”姑娘节民族风情游、寨市历史文化名镇观光游、古建筑群科考游五大旅游线路。要进一步加强景点策划和规划控制,形成森林生态、民族民俗特色鲜明的旅游整体形象。二要全面打造旅游景区外围通道。近年来,我县举全县之力大办交通、办大交通,对重点旅游区的主干道全部进行了硬化,共完成通乡公路改造135公里,通村水泥路759公里。特别是包茂、洞新高速与绥宁连接线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江万公路已经开工,途经绥宁的靖武高速列入全省高速公路建设规划,2011年底即将开工。随着这些干线交通项目的建成,我县北入中原腹地,西进大西南,南达东南沿海都变得畅通无阻;同时也极大地便利了游客入境绥宁旅游。下一步要重点抓好寨市至黄桑、黄桑至坪溪、上堡至长安营、枫香至黄桑等景区外围公路建设,形成内外畅通的旅游交通网络。三要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抓好四星级宾馆、景区路牌路标、森林木屋度假区、休闲苗庄、“四八”姑娘节文化展示园、上堡古国影视基地、寨市古城保护和开发、森林生态文化展示园和花园阁水上乐园建设,努力做到设施配套齐全、布局合理、便捷安全,与自然景观相协调,与游客需求相适应。四、精心开发旅游商品,扩大生态旅游经济效益旅游商品的开发,是提高旅游经济效益最直接的手段。要充分依托生态和民俗资源优势,重点开发体现绥宁特色的剪纸、苗绣、布伞、纸扇等传统工艺品,加大对苗王贡米、雕花蜜饯、茶油、农家腊肉、冬笋罐头、万花茶等土特产品精深加工力度。要对开发生产旅游商品的重点企业给予一定的贷款贴息扶持;对进行新产品研制开发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给予一定的新产品研制资金补助,加快发展旅游商品加工业。扩大旅游经济效益,还必须加大宣传促销,大力开拓旅游市场。要全面落实旅游宣传“六个一”,即制作一份统一的解说词、一本故事书、一张宣传光碟、一套画册、一张旅游线路图和一个旅游网站。通过宣传促销,突出我县“神奇绿洲”、“国家生态示范区”、苗族“四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