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名贵花卉.ppt_第1页
第九章 名贵花卉.ppt_第2页
第九章 名贵花卉.ppt_第3页
第九章 名贵花卉.ppt_第4页
第九章 名贵花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名贵花卉 第一节多浆植物第二节室内观叶植物第三节兰科花卉第四节木本花卉 第一节多浆植物 要点 多浆植物植物的分类与特点栽培管理要点 一 概述 广义的多浆植物指茎 叶特别粗大或肥厚 含水量高 并在干旱环境中有长期有长期生存力的一群植物 约1万余种 多数为多年生草本和木本 主要科 仙人掌科 景天科 萝藦科 番杏科 大戟科 龙舌兰科 百合科主要形态特征 薄璧组织发达 表皮被蜡毛 刺或角质层 C4循环 二 仙人掌科多浆植物 一 叶 多退化 二 茎 肉质片状茎 扁平茎 球形或柱形 三 根 无主根 侧根发达 四 刺座 棱 疣状突起 五 花 无蓝色 六 果实 浆果 种子 金琥 昙花 蟹爪兰 三 其他科多浆植物 原产地多为干旱地区 形态 分类 叶多肉茎多肉茎干状多肉植物 一 繁殖 1 扦插 适于易生子球类 浅植扦插2 嫁接 1 砧木 2 时间 初夏 3 嫁接方式 平接 楔接 4 嫁接后管理 伤口愈合前遮荫 水不能溅到切口上 二 栽培管理 1 温度 20 300C2 光 多喜充足阳光 昙花要半荫条件3 水分 注意冬春控水4 土壤 弱酸性5 肥 思考 1 多浆植物对环境如何要求 2 多浆植物的繁殖方式和技术要点 番杏科 生石花 大戟科 三角霸王鞭 景天科 日本景天 第二节室内观叶植物 要点 1 室内观叶植物的概念和特点2 繁殖与栽培养护3 观叶植物的装饰作用与要求4 识别常见的室内观叶植物 一 概念 室内观叶植物 指适宜在室内环境条件下较长期正常生长 以观叶为主 有较高观赏价值 用于室内装饰与造景的花卉 二 室内观叶植物的特点 1 观赏特点观叶形叶色 龟背芋观叶赏花 凤梨 红掌观叶赏姿 酒瓶兰 发财树 2 生态特点喜温暖喜湿润喜荫或耐荫 三 室内观赏植物的选择和摆放 结合 植物本身的生态要求和生长特点室内不同位置的环境条件选择 种类 摆放时间 摆放位置 室内植物对光照的要求极耐荫种类 一叶兰 虎耳草耐半荫种类 文竹 吊兰中性种类 花叶芋 棕竹阳性种类 变叶木 室内植物对温度的要求耐寒类 3 100C半耐寒类 10 160C不耐寒类 16 200C 室内植物对水分的要求耐旱类不耐旱类中性类耐湿类 四 室内观叶植物的繁殖与栽培 一 繁殖方法营养繁殖 扦插 分株 压条等 种子繁殖孢子繁殖组织培养 二 栽培基质持水性好 不易积水通透性好 充足供养疏松轻便 养分丰富清洁卫生 无病虫害 三 栽培容器满足植物生长外形美观 轻便与植物形 色搭配与室内环境相协调 四 栽培养护环境因子管理 光照 温度 水分 株形控制 整形 转盆 叶片管理 保持清洁 五 常见室内观叶植物 蕨类 Ferns 凤梨类 Bromelia 棕榈类 Palms 竹芋科 Marantaceae 天南星科 Araceae 一 蕨类 Ferns 多数原产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 喜温暖 阴湿环境 宜疏松肥沃 排水良好的土壤 孢子或分株繁殖 生长期保证充足水分和较高的空气湿度 避免阳光直射 越冬温度在50C以上 可盆栽 切叶 装饰山石盆景 铁线蕨 鸟巢蕨 鹿角蕨 二 凤梨类 Bromelia 原产中南美洲 喜温暖 湿润 耐荫 忌强光 宜疏松 富含腐殖质土壤 组培或分割吸芽繁殖 生长适温在18 250C 开花期温度不低于180C 100C以上越冬 生长期经常保证叶筒内有水 并可灌入稀薄液肥 冬季温度低于18适温在18 250C 开花期温度不低于180C时 叶筒内不可有水 以盆栽为主 观叶赏花 彩叶凤梨 水塔花 三 棕榈类 Palms 喜高温 湿润环境 不耐寒 需较耐荫 忌强光直射 宜疏松肥沃 排水良好的土壤 播种或分株繁殖 夏季多浇水 置于阴湿环境中 冬季移入温室内 5 100C越冬 优良的室内观叶植物 袖珍椰子 孔雀竹芋 银心吊兰 文竹 海芋 银后万年青 第三节兰科花卉 要点 1 兰科花卉的生态习性2 地生兰与气生兰的区别3 洋兰与国兰在栽培管理 繁殖方面的区别 一 应用 盆栽 切花 单子叶植物中最大科之一 约1000属 2万多种 二 生物学特性 1 叶 细长线性 春兰 肥厚呈厚革质 卡特兰 棍棒状 棒状万带兰 2 茎 直立茎 根状茎 假鳞茎3 根 圆柱状 有真菌与其共生4 花 果实 三 按生态习性的分类 1 附生兰 养料来源 雨水 露水 雾 如万带兰 蝴蝶兰 石斛 卡特兰 虎头兰 文心兰 2 地生兰 大多数原产于寒带和温带 如兜兰 中国兰 大花蕙兰3 腐生兰 天麻 多产于热带或亚热带 国兰中的素心类 指花茎 花萼 花瓣及唇瓣为同一色 四 国兰栽培 一 分株繁殖 具假鳞茎 季节 早春开花类秋季进行 夏花早春分株 5 8月不能分株 分株前的准备工作 控水分株 马路 部位 具3个假鳞茎上盆 具有新芽的部位向着盆沿 建兰 墨兰排水层要厚 二 栽培管理 1 用盆 紫砂盆 作开花培育用大盆 2 盆栽用土 林下腐殖土 塘泥 煤渣 风化岩石等 3 栽培场所 空气流通 清新 场地四周多树木 水池 4 基本设施 温室 荫棚5 浇水量 依种类不同而异 五 洋兰栽培 一 发现 二 应用1 卡特兰 大花蕙兰 蝴蝶兰 盆花 切花 2 兜兰 盆花 3 石斛 切花 泰国为主要生产国 4 万带兰 庭院栽植 三 种类附生类 石斛 虎头兰 文心兰地生类 大花蕙兰 四 栽培基质泥炭藓 树皮块 椰子壳等 五 繁殖1 分株繁殖 4 5个假鳞茎一段 2 扦插繁殖不带花芽的茎或花芽未发育的茎2 3节一段 2 3个月后 节间发根长芽 3 4年后开花3 其他繁殖方法 组织培养 六 栽培管理 1 温度 原产热带 越冬温度在18 210C 如卡特兰 原产亚热带 越冬温度在12 150C 如蝴蝶兰 原产暖温带 越冬温度在5 100C 如大花蕙兰 2 光照 属半喜荫植物喜光强度由高到低 万带兰 石斛 卡特兰 蝴蝶兰 兜兰 蝴蝶兰 石斛DendrobiumnobileLindl 建兰Cymbidiumensyifolium 墨兰Cymbidiumsinense 春兰Cymbidiumgoeringii 大花惠兰Cymbidiumhybridum 文心兰 第四节木本花卉 要点 传统名花的观赏应用 牡丹 一 木本花卉的特性1 生物学特性 形态结构 根据它们的形态特点不同 又可以把它们分为以下类型 乔木类 树体高大 6 10米 主干高大明显 可再细分为伟乔 大乔 中乔 小乔四个等级 灌木类 树体矮小 6米以下 主干低矮 丛木类 树体矮小丛生而无明显主干 藤木类 也就是木质藤本植物 生长发育 木本花卉的个体生命周期主要包括了幼年 成年 老年直道干枯死亡等几个阶段 年生长周期则明显分为休眠期 常绿木本花卉表现为生长缓慢期 和生长期 常绿木本花卉则表现为快速生长期 2 生态学特性 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对水分条件的要求 对养分条件的要求 对光照条件的要求 二 木本植物的栽培1 梅花的栽培技术 1 繁殖方法 最常用的方法为嫁接 砧木常用梅 桃 杏 山杏 P sibirica davidiana 等实生苗 2 栽培管理 梅花的栽培无特殊要求 应选择适宜环境才能生长良好 2 牡丹的栽培技术 1 繁殖方法 牡丹常用分株 嫁接法繁殖 也可播种 扦插和压条 近几年正研究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以适应大面积生产的需要 2 栽培管理a 栽培地点 选择光照充足 地势高燥 排水良好 土质肥沃的沙壤土作为栽培用地 b 栽植时期 一般在秋季 寒露前后 结合分株 待伤口阴干后栽植 使土壤与根系紧密接触 栽后浇一次水 c 浇水 牡丹根系有较强的抗旱能力 在年降水量500mm以上的地区 一般干旱不需浇水 但特别干旱时应浇水 d 施肥 牡丹喜肥 施用腐熟的堆肥 厩肥 油饼等最为适宜 e 植株管理 牡丹干性弱 一般采用丛状树形 每株定5 7个主枝 其余枝条疏除 f 病虫害防治 牡丹主要病害有褐斑病 红斑病 锈病 炭疽病 菌核病 紫纹羽病等 主要害虫有根瘤线虫 蝼蛄 天牛等 要注意及时进行防治 g 催延花期技术 我国唐代就已有牡丹促成栽培的技术 现在已基本实现周年开花栽培 促成栽培的关键之一是植株的花芽必须基本形成 二是植株已经具有一定的营养基础 三是给予适宜的环境条件 3 杜鹃的栽培技术 1 繁殖栽培 杜鹃类可用播种 扦插 压条及嫁接等法繁殖 a 播种法 现今大量的园艺品种多为经杂交而育成 故掌握播种法十分必要 杜鹃杂交容易 为提高结实率可行人工辅助授粉 b 扦插法 用此法繁殖能早日获得大苗 但有些优良品种成活率较低 通常长期栽培的杜鹃类多用此法 c 嫁接法 由于杜鹃枝条脆硬 故多用靠接 落叶性杜鹃可在3 4月进行 常绿性杜鹃可在落花后进行 d 压条法 不易扦插成活者可用本法 e 分株法 丛生的大株可行分株 2 栽培管理a 栽培场地 地栽场地应注意不能积水 土壤酸性为宜 盆栽场地忌水泥地 室外场地应注意排水防涝 b 培养土配制 杜鹃属喜酸植物 根据多年栽植经验 以园土30 沙20 6 泥炭289 6 椰糠或锯木209 6 珍珠岩2 效果较好 c 盆的选用与上盆为使杜鹃根系透气和降低成本 一般选用圆台体状瓦盆 加之杜鹃根系浅 扩张缓慢 因此应适苗适盆 以免浇水失控 d 浇水与施肥杜鹃花的浇水主要根据天气 植株大小 盆土干湿 生长发育的需要灵活掌握 e 修剪与整形盆栽杜鹃花应从幼苗期及时进行修剪 以加快植株成形和矮化 f 花期调控杜鹃花芽分化之后 移入20 的环境中15 20d可开花 品种间差异较大 g 病虫害防治杜鹃常见的病害是褐斑病 主要发生在梅雨季节 是引起落叶的主要原因 4 山茶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