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肠梗阻11例诊治体1.doc_第1页
炎性肠梗阻11例诊治体1.doc_第2页
炎性肠梗阻11例诊治体1.doc_第3页
炎性肠梗阻11例诊治体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炎性肠梗阻11例诊治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方法回顾分析近期经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1例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1)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57天(2)症状以腹胀为主,腹痛相对轻,部分患者有少量肛门排气排便,体征虽典型,但较少发生绞窄(3)虽有机械性因素,但多为腹腔内炎症致广泛肠粘连引起,应先试行保守治疗(4)多数病例采用保守疗法多可治愈。治疗期间应严密观察,如出现肠坏死、腹膜炎征象时则及时中转手术。 关键词 炎性肠梗阻 术后早期 诊治体会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I),为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之一(一般指术后2周),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 所造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肠梗阻。临床上与粘连性肠梗阻不易区分,容易误诊。现将我院近期收治患者治疗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共有11例, 男7例, 女4例, 年龄3175岁。平均46岁, 均有腹部手术史,。手术类型:胃癌手术2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1例;阑尾切除术4例(均为化脓或坏疽性阑尾); 胆囊切除术1;结直肠癌手术1例; 脾切除术1例,。 其中合并高血压者3例;糖尿病者2例;支气管炎者1例;既往有手术史者3例。本组患者术后发生肠梗阻时间为术后615d。 本组7例以腹胀、腹痛和腹部轻压痛为主;5例有恶心、呕吐;4例停止肛门排气排便;4例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1例有肠鸣音亢进;1例可见肠型;3例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曾一度恢复并进饮食,后出现肠梗阻症状。X线腹部平片7例表现为阶梯状液平面的典型的机械性肠梗阻征象;6例患者腹部CT示病变区域肠壁水肿,扩张均匀,无高度扩张肠管 肠腔与腹腔有积液。 2治疗与转归 , 21 方法 本组11例均采用保守疗法. 西医治疗措施包括: (1)禁饮禁食 (2)持续胃肠减压,灌肠(3) 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4)肠外营养支持 (5)合理使用用激素, 地塞米松5mg 静脉注射(6)合理使用生长抑素奥曲肽肌肉注射,用量为0. 10. 2 mg ,每8 h 次,疗程不超过7 d;(7)合理使用抗生素选用抑制肠道细菌的抗生素,如替硝唑或克林霉素,疗程7 d(8)改善肠道微循环丹参针剂0. 40. 8g/d、2七叶皂苷20mg/d(9)适当下床活动 (10)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手术。 中医治疗措施包括: 将以下:厚朴15g,枳壳15g,桃仁10g,赤芍15g,大黄20g,芒硝15g(冲服)日1剂,加水400ml煎至200ml(水温约40度)分两次经胃管内注入,夹闭胃管1h,并可分两次做保留灌肠至肠梗阻缓解后,排气排便停中药。治愈标准肛门恢复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24h胃肠减压引流量400ml且没有胆汁。腹部不胀,触按柔软,恢复饮食后肠梗阻症状不再出现。 结果10例患者均经经禁食胃肠减压、抗炎、营养支持应用生长抑素肾上腺激素等保守治疗后均治愈。1例病人治愈后17个月发生机械性肠梗阻并再次手术治愈,其余病人未再进行手术治疗,无复发者。平均治愈时间为18d,无1例肠坏死。讨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定义与诊断:炎性肠梗阻是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生在腹部手术后早期,91%患者在2周内,临床上并不少见。由于腹部手术创伤,广泛分离肠管粘连、长时间的肠管暴露以及其它由于手术操作所造成的肠管损伤。无菌性炎症如腹腔内积血、积液或其它能够导致腹腔内无菌性炎症物质的残留。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这种肠梗阻同时具有机械性与动力性因素,但无绞窄情况。只要治疗正确,肠壁的水肿容易消退,保守治疗容易奏效,所以保守治疗为首选。早期诊断尤为重要总结如下:(1)绝大多数病例在手术后1-2周内起病。手术过程对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影响较大。于术后早期肠蠕动恢复后,37天再度出现肠梗阻症状。(2)症状以腹胀为主,腹胀一般为对称性,腹部叩诊多为实音,腹痛相对较轻。(3)呕吐、停止排气排便、体征典型,但较少发生绞窄。(4)多数为腹腔内炎性病变引起。(5)CT检查可以显示肠壁水肿、增厚、粘连,肠腔积液积气。肠管均匀扩张和腹腔内渗出等现象(6)保守治疗大多有效。 治疗 对于术后早期肠梗阻的治疗,由于肠梗阻是腹腔内的炎症所致。肠壁水肿、有炎性渗出,肠袢间可互相粘连,腹腔内广泛的粘连又难以用手术来解决,故强行分离,有可能造成肠壁的损伤,引起肠瘘等危险。所以基本上倾向于保守处理。EPII的病程一般较长需加强营养支持,长期禁食及胃肠减压可导致营养不良造成低蛋白血症,导致肠壁水肿,最终影响肠蠕动功能的恢复。给予利尿剂,排出体内过多水分,减轻肠壁水肿及肠腔渗出。病人的消化液,渗出液,大量流失加重水电解质紊乱。并可聚于肠腔内加剧了肠壁的水肿和肠腔扩张,也使肠功能的恢复受到影响,故稳定内环境并给予生长抑素减少胃肠胰液分泌,减轻肠壁水肿,改善肠壁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应用胰岛素可促进肠黏膜对葡萄糖的应用,加速肠功能恢复。鼓励下床活动, 促进胃肠功能恢复。EPII是肠壁的一种炎症反应,应用广普抗生素和甲硝唑。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可促进肠道炎症和水肿的消退。中药治疗:经胃管注入大承气汤及应用复方大承气汤水煎剂保留灌肠。在病人胃肠功能恢复后,停胃肠减压。当日仍禁饮食,如无腹胀第2天开始饮水,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第3d进流质饮食,逐渐进半流质饮食、普食。主张保守治疗并不是绝对不手术。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反复对照。如出现体温升高,腹痛、腹胀加剧,腹部固定性压痛,呕吐,肠鸣音消失,肠绞窄、肠坏死、腹膜炎的征象。应及时行手术治疗,提防误将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为炎性肠梗阻。其中老年人腹壁肌肉萎缩, 反应能力差, 缺乏典型的症状及及体征,可导致延误病情。 【参考文献】1黎介寿.认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性.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8(7):387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