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创新研究.pdf_第1页
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创新研究.pdf_第2页
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创新研究.pdf_第3页
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创新研究.pdf_第4页
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创新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创新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代号学校代号 11799 学学 号号 2007600040 分分 类类 号号 C93 密密 级级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文题目 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创新研究论文题目 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创新研究 论文作者 王雪梅 论文作者 王雪梅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靳俊喜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靳俊喜 教授 教授 学科专业 企业管理学科专业 企业管理 研究方向 营销管理与策划 研究方向 营销管理与策划 学位授予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 论文提交日期 论文提交日期 2009 年年 4 月月 20 日日 答辩日期 答辩日期 2009 年年 6 月月 5 日日 2009 年 4 月 20 日 2009 年 4 月 20 日 学校代号 11799 学 号 2007600040 密 级 重庆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创新研究 学位申请人姓名 王雪梅 导师姓名及职称 靳俊喜 教授 培 养 单 位 商务策划学院 专 业 名 称 企业管理 论文 提交 日期 2009 年4 月 论文 答辩 日期 2009 年6 月 答辩委员会主席 梁云 教授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I 摘 要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 国外直接投资曾在推动东道国的资本供应 技术进步 扩大 贸易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招商引资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 各地方政 府为引入外来资金 都加大力度完善招商环境 但各地区招商成效差距仍很大 究其原 因 与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密切相关 依据招商引资相关理论 本文归纳总结了影响各地区招商引资成效的因素有 自然 环境 基础设施 人力资本 产业规划及发展现状 地区优惠政策 地方政府服务功能 等 完善政府服务功能的基础是理顺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 而整个招商引 资管理运作体系涉及招商引资组织机构 招商引资信息管理 招商引资载体 招商引资 运作流程 招商引资人员配备及激励机制 外部功能配套等方面 本文围绕如何完善重庆地区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展开研究 首先阐述了目前重庆 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现状 并得出它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 在组织结构方面 多头管 理 横向协调困难 纵向不能实现统筹管理导致各区县项目布局规划不合理 第二 信 息管理方面 对内没有实现各区县信息共享 对外为外商提供的项目信息不完整 第三 在载体方面 区县缺少重大项目支撑 区县项目布局不合理 第四 运作流程方面 按 照政府职能运作 涉及部门多 流程复杂 第五 人员配备及激励机制方面 招商人员 专业化水平低 激励机制不合理导致引进项目层次低 第六 外部配套功能方面 不注 重城市合作 不注重整合中介 高校等部门资源 招商网络覆盖面小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文对比了国内外 东西部地区的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并借鉴了它们处理上述问题的 有效措施 按照重庆地区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创新的目标 本文提出重庆地区招商引 资管理运作体系创新思路 创新条件 并最终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项目为中心的招商引 资管理运作体系 关键词 重庆 招商引资 管理运作体系 创新 II Abstract In the wav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plays a positive role on the capital supply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the expansion of trade The importance of investment attracts more and more country s attention In order to attract investors to invest into the cities local governments carry out a number of investment incentives and promotion measures but have different results It is closely bound up to the attracting trade and investment system of local government Based on trade and investment promotion theory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various factors including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frastructure human capital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regional policy and service functions local governments which will impact the effectiveness of reg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 promotion A perfect service functions is based on the smoothly managing and acting system of local government system which involves trade and investment promotion organization structur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arriers processes staffing and investment incentives external support functions and so on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how to improve Chongqing attracting trade and investment system First of all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ongqing attracting trade and investment system and finds out it has some problems The first one relates to the terrible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which results in overlapping management no cooperation of various functional departments and the government agencies which leads to the unreasonable layout of the various districts and counties The second is abou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the internal not all districts and counties can share information In the external the project information provided for the foreign investor are incomplete The third one is about the carrier The districts are lack of significant supporting projects and the projects layout is unreasonable The fourth is about operational flow which involves many departments and complex processes according to the oper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Fifth in the staffing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the low nonprofessional investment personnel and the unreasonable incentive mechanism lead to an irrational low level projects Sixth in the external support functions because some resources such as city cooperation intermediaries and universities are not paid more attention The trade and investment promotion range is limited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issues the managing and acting system in China is compared to that of foreign countries the eastern is compared to the western in China Then this paper III learns from them to deal with the issues above In accordance with innovation objectives of attracting trade and investment promotion managing and acting system in Chongqing this paper comes up with some innovative ideas and innovation conditions and eventually builds up the attracting trade and investment promotion managing and acting system having the projects as center and leading by government Keywords Chongqing Trade and investment promotion Managing and acting system Innovation IV 目 录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I 摘 要摘 要 II ABSTRACT III 目 录目 录 V 第 1 章 导言第 1 章 导言 1 1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 1 1 研究背景 1 1 1 2 研究意义 2 1 2 国内外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研究综述 2 1 2 1 招商引资效应理论 2 1 2 2 提升地区招商引资优势相关理论 3 1 2 3 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相关研究 3 1 3 论文框架及创新点 6 1 3 1 论文框架 6 1 3 2 论文创新点 7 1 4 论文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7 1 4 1 论文研究方法 7 1 4 2 论文研究思路 8 1 5 本文需要界定的概念 8 1 5 1 招商引资 8 1 5 2 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 8 第 2 章 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分析第 2 章 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分析 10 2 1 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现状 10 2 2 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4 第 3 章 国内外典型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比较研究第 3 章 国内外典型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比较研究 16 3 1 国外典型地区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 16 3 1 1 美国芝加哥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 16 3 1 2 英国伦敦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 17 3 1 3 新加坡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 18 3 2 国内东部地区典型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 19 V 3 2 1 江苏苏州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 19 3 2 2 香港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 20 3 3 国内西部地区典型的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 21 3 3 1 四川成都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 21 3 3 2 陕西西安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 22 3 4 国内外 东西部地区的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对重庆地区的启示 23 3 4 1 国内外 东西部地区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评价 23 3 4 2 国内外 东西部地区的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对重庆的启示 30 第 4 章 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的创新目标与思路第 4 章 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的创新目标与思路 32 4 1 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的创新目标及思路 32 4 1 1 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创新总目标 32 4 1 2 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创新分目标及思路 32 4 2 合理构建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的基本要求 34 第 5 章 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创新研究第 5 章 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创新研究 36 5 1 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36 5 2 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过程中的组织体系 37 5 2 1 重庆市市级招商引资组织体系 37 5 2 2 重庆市招商局内部组织体系 38 5 3 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机制 41 5 3 1 重庆市招商引资管理运作机制概述 41 5 3 2 重庆市招商引资组织体系及任务 42 5 3 3 重庆市招商引资活动运作流程 44 5 3 4 重庆市招商引资活动外部体系构建 45 研究结论与展望研究结论与展望 48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49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2 致 谢致 谢 53 VI 重庆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1 章 导言 1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 1 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持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招商引资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将发挥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能力增强 规模扩大 优化区域经济的 资源配置 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促进竞争市场环境的发育 传播先进的经营管理 思想和方法 推动政府职能的转换等等 1 环顾国内经济发达地区 无论是苏州还是深 圳 所有后来居上的经济发迹 其秘诀必然是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不仅可以弥补地方发 展资金不足 引进先进技术 设备与人才 而且还可以学习丰富的管理经验 增加出口 就业和税收 进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管理机制创新 2 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 为落后地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可能 世界的第一 二 三产业转移分别实现了日本 亚洲四小龙 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腾飞 21 世纪初开始的第四轮产业转移 我国沿海 地区产业对外扩展和转移 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要素成本的显著上升 将会逐步给西部带 来实质性的产业转移机遇 但是企业可以有两种选择 就地升级或向外地转移 包括向 西部地区转移 向东南亚地区转移 因西部地区相对于沿海地区有土地 厂房 劳动力 原材料等方面的成本优势及部分技术优势等综合成本优势 这给中国西部地区招商引资 带来优势 3 但与此同时西部地区存在交通基础设施欠发达 铁路运输瓶颈问题突出 缺乏保税物流设施等导致物流成本高 产品制造时效性弱 配套服务不完善等问题给产 业向西部转移带来挑战 西部地区将面临着与粤东 西省及东南亚部分国家招商引资的 激烈竞争 重庆市也将面临西部地区其他地方政府的激烈竞争 同时 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创造了良好契机 2008 年 8 月 中国 共产党重庆市第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批准 中共重庆市委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 的决定 确定将重庆建设成内陆开放示范区 为重庆利用外资提供了政策支持 招商引资是以 引进企业 引进资金 引进技术 引进人才 为主要内容 是地方 政府吸引外部资源实现本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4 是后发地区推行经济赶超战略 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地方政府吸引外部资源实现本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是实施 增量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 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 西部大多 数地区招商引资都以政府为主导 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是指招商引资各项活动由政府部 门进行计划 组织 实施和推动 目标责任明确 严格考核 各方协作的招商引资领导 和工作体系 这种招商引资体系见效快 社会效应大 这种招商引资体系 在重庆市的 运作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 基层地方政府间为招商引资不惜 1 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创新研究 血本 恶性竞争 基层政府在招商项目上报过程中出现重报 瞒报 谎报等现象 投资 商在投资项目时存在投机行为 甚至部分地区没有专门的招商引资管理机构 对招商引 资缺乏有效管理 有关招商的信息不足及滞后 以致招商时机延误 同一招商项目多头 管理 项目开发缓慢 采用的招商方式成本高 见效不明显及招商人员积极性不高等情 况 所以重庆市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创新尤为必要 1 1 2 研究意义 招商引资活动是实现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 提高招商引资效率就意味 着早日实现地方经济腾飞 本文围绕如何完善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展开研究 旨 在提高重庆的招商引资效率 对促进重庆地区经济腾飞很有实践意义 1 2 国内外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研究综述 国外招商引资理论研究主要围绕投资区域 投资者和招商者三者间的关系 按侧重 点不同进行分类 西方学者对招商引资理论的阐述主要围绕国际投资理论进行的 从招 商引资角度进行的理论研究不多 但有许多理论可以为招商引资对经济的促进效应提供 理论支撑 1 2 1 招商引资效应理论 本文认为投资乘数理论 哈罗德一多马理论 两缺口理论 资源禀赋理论等为评价 招商引资正负效应提供理论基础 凯恩斯提出的乘数理论认为一个部门投资增加 必然引起相关的另一部分投资的增 加 形成连锁影响 进而使另一部门的收入 就业增加 哈罗德一多马理论强调投资对调节供需的作用 认为投资不仅能够形成生产能力 而且能带来社会总需求的变化 1966年 美国学者钱纳里 Chenery 斯特劳特 Strout 提出了著名的缺口平衡 理论 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持经济的一定增长速度 投资与储蓄之间的差额同 进口与出口之间的差额必须保持平衡 发展中国家储蓄不能满足投资需要就要向国外寻 找投资 即引入外资 这是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 瑞典经济学家柏蒂尔 俄林 Bertil Ohlin 提出的资源禀赋理论认为 市场上商 品的价格随购买力增加而提高 一国若无国外资本输入 商品价格相对偏低 若有外资 输入 流通中的货币量自然增加 造成物价上涨 这样就可用较少的商品换回投资国较 多的商品 从而使招商国获得商品交换的优势 促进招商国经济发展 同时 M 阿布兰莫维奇 Abramowitz 和索洛等人认为外商投资对当地技术进步有 贡献作用 并得到了索洛余值法的验证 2 重庆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国内的大部分学者如 江小涓 吕光明 李杰等认为招商引资能全面促进经济的 乘数效应 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 31 另有一部分中国学者如 战明华 李连成 张玉波 邹昭唏等认为吸引资带来了包括加剧地区和产业结构偏差 增大金融风险 对内资产生 挤出效应 及威胁我国经济安全等负面效应等负面效应 以上理论证明招商引资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对技术进步有 推动作用 35 这为重庆将招商引资作为推动重庆经济发展的动力提供了理论基础 同时 也要警戒招商引资负面效应的出现 1 2 2 提升地区招商引资优势相关理论 从改善地区招商环境 打造地区招商优势来看 相关理论有国际生产理论 内部化 理论 工业投资区位理论 20世纪70年代由英国经济学家邓宁 John Dunning 提出的国际生产理论指出各地 招商引资 必须明确自己的区位特征 需求和招商对象 邓宁认为影响投资商区位选择 的因素可归纳为五种 市场因素 成本因素 投资环境 贸易障碍 一般因素 4 英国学者巴克来 Buckley 和卡森 Casson 提出了跨国公司市场内部化理论 这一理论指出广阔的市场是吸引外来投资商的关键 韦伯的工业投资区位理论认为投资者之所以投资甲地而不投资乙地是因为甲地工 业企业成本最低 韦伯认为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构成是 地皮成本 建筑物 机器及其它 固定资产的成本 获取原料 动力 燃料的成本 劳动力成本 运输成本 利率 固定 资产折旧率等 他经过研究认为 土地价格 固定资本 利率和固定资产折旧率对于投 资者而言 成本基本稳定 只有原材料价格 劳动力成本和运输成本三者是所有工业投 资的区域性区位要素 并最终得出地区的吸引力与集聚函数值成正比 与工业区位重和 主要运输价格成反比 以上这些理论指导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采取如下措施 分析自身区位特征 有针对性的招商 若当地运输成本高就要开辟本土市场吸引外来投资商 招商必须有一 定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 才能形成集聚效应 1 2 3 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相关研究 中国国内的招商引资理论是在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国内学者对招商引资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招商引资的策略 招商引资的方式 招商引资带来的效益及弊端 招商引资 主体的探讨 招商引资的模式等几个方面 也有部分学者结合地方实际分析地方招商引 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产生原因并就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对政府主导的招商引资管理运 作体系的研究 在招商引资的效应方面 武伟认为招商引资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是提升城市 功能的关键 仲鹭勃认为招商引资是后发地区推行经济赶超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 3 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创新研究 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萧政指出除经济因素外 稳定可靠的组织机构和城 市化的发展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 要因素 在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运作中应起的作用方面 李达昌在论文 谈政府在现阶段招 商引资中的职能定位 中强调西部各省区的招商引资离不开政府的积极作用 越是边远 的地方越需要加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力度 越需要政府更多地承担一些责任 甚至更 多地介入招商引资的一些具体活动 宋东升 何平 2006 认为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 吸引外资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 政府的作用功不可没 因为我 国的招商活动一般都是政府主导的行为 政府举办的各种招商活动对招商引资工作起到 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黄晓玲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 招商引资工作一直是我国政府的一项 重要职能 尽管招商引资工作的任务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但是招商引资的内容和观念发 生了很大变化 从第一阶段针对经济特区的 以优惠政策为主被动招商的行政审批阶段 到第二阶段 政府观念发生转变 由被动变主动 组织各类招商活动形成政府全面组织 推动的招商引资阶段 到目前部分沿海城市调整招商观念 进行体制创新 设定目标招 商引资市场的投资促进阶段 1 招商过程中的政府功能方面 仲鹭勃认为由于传统发展观和政绩观的影响使地方政 府主导的招商引资模式存在很多急功近利的行为 所以地方政府要通过提供高效公共服 务和打造良好市场秩序来吸引投资 吴国弊 沈健认为政府应该借鉴上海招商引资工作 机制中的有益经验 推动中介机构发展 扩大招商成果 武伟认为浦东在经济转型期可 以尝试从招商领域 招商体系 政府服务 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完善招商引资工 作 32 季建林认为美国吸引外资最多 不仅局限在基础设施好 交通通讯先进 科技水 平发达 市场开放程度高等因素 它与美国政府 尤其是美国地方政府在吸引外资中的 功能 作用 做法 措施密切相关 张传国总结了昆山在对台招商引资方面积累的成功 经验 开发区建设 政府优质服务 制度规范与产业配套 马庆国 柳宏志应用因子分 析方法 构建了中国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服务效能与投资环境评价体系 并以中国东部七 个发达城区为例进行了综合评价 得出服务效能是招商引资活动的第一竞争力 服务质 量 服务政策 服务机制 服务体系与服务效果直接决定着招商引资的服务效能 姚忠 臣认为要实现开发区的招商引资管理运作 会涉及到招商引资管理体系结构既招商引资 操作系统 招商引资管理体系结构的组成要素包括 区位环境因素 城市功能因素 产 业要素 科技要素 人力资源要素 区域政策要素 金融要素 区域品牌要素 招商引 资操作系统模块包括 组织机构模块 信息模块 载体 项目 模块 行为方式模块 激励机制模块等 陈国权提出招商引资中既要重视提高引外项目质量 又要重视资源的 节约利用 闰红珍指出明确引资导向 拓宽招商渠道 改善投资环境 增强自身吸引力 是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 刘庆斌认为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具有四重角色 是投资环 境的营造者 招商引资活动的组织领导者 提供招商引资信息 规划招商引资重点项目 4 重庆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组织对外宣传推介 组建招商团队 协调招商引资活动 投资项目的合作者 市场秩序 的监管者和维护者等 在招商引资中要发挥提供信息 设定政策 遴选项目 宣传推介 促成合作 便捷服务 维护权益 奖励表彰等八项作用 1 王瑛认为目前西部地区尚未 取得产业集群的发展绩效 主要原因是存在政策支持 服务平台 高级资源 产业势能 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劣势 33 为此 西部招商引资需要营造产业集群新格局 具体对策为 进行科学规划与管理 引导产业集群形成 着力培育龙头企业 加快产业集聚速度 大力 发展园区经济 强化产业集聚效应 选准招商项目 增强产业集群发展后劲 构筑公共服 务和创新平台 支撑产业集群全面发展 加强投资环境建设 营造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针对招商引资工作内容而言 在我国 以李微微 胡向荣 孔令文等为代表首次较 为系统的提出了招商引资涉及的内容和应采用具体策略 谭立元 洪锦兰认为招商管理 运作过程中要设定招商部工作职责 设计招商部组织结构 设计招商方案 开展招商宣 传 组织招商会 进行招商谈判与签约 开辟招商渠道 管理合同等 谭立元认为招商 引资管理涉及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管理工作 管理工具 管理工作流程 招投标管理等内 容 郑建军在 世界各国招商引资综述 中提到许多发达国家政府为促进招商引资 成 立了相关的投资促进机构 并论证这些招商机构的运行促进招商引资在当地蓬勃发展 为引进外资 广大发展中国家90年代以后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纷纷成立各层次的外 资服务管理机构 但对具体投资机构组织构成如何运行没有深入探讨 在选择招商模式 方面 李志起归纳的模式有 拍卖型 体验型 借势型 样板型 扫荡型 公关型 事 件型 参会型 整合型等多种类型 5 政府应结合载体特点选用适当类型 就目前政府主导的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存在的问题方面 任闻宇通过对成都市龙 泉驿区招商引资中政府管理运作体系的研究发现 体制混乱 部门间关系不清 多部门 职能与人员不相配 缺乏科学考核 监督机制 领导换届频繁 发展侧重点不明 政绩 观主导 招收目标任务不科学 IT技术支撑落后 网站功能不完善 6 曹新瑜认为目前 各地区招商引资考核激励措施存在是考核标准不统一 奖励标准悬殊 有失平衡 奖罚 不对等上下考核不衔接等问题 提出从改变考核方法 注重调控 注重公平 注重监督 等方面来规范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中的考核激励 冀聚良 2007 指出地方政府在招商引 资中存在着参与过多 监管不到位 乱作为 决策不当 政策偏差等一些不容忽视或回 避的问题和弊端 究其原因在于地方政府不合理的政绩考核标准 在有限任期内追求短 期政绩 在招商引资中的约束机制不健全 中介组织发育不健全和计划经济体制产生的 行为惯性 是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7 熊泽森也认为西部地区政府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中 存在 1 统一摊派 流于形式和追求数字 不求效果 2 舍近求远 3 坐地损草 即所引进企业违反产业政策 破坏环境 4 违反税法 税收减少 37 5 圈地运动导 致国土资源流失 6 招商引资体制混乱 部门关系不清 7 网站内容不完善等 8 信息匮乏 7 保继刚 左冰认为在项目招商过程中因东道地区与投资者的权力关系不平 等 信息不对称以及地方官员绩效考核制度不合理导致的投资者的投资制度性机会主义 5 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创新研究 行为 刘世锦认为西部地区同时还存在产业缺乏规划 金融管理不规范 优惠政策难落 实 招商引资行为不规范等问题 针对上述政府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中的问题部分学者做了策略性探讨 冀聚良 2007 提出地方政府应转变理念 优化环境 加强监管 强化引导等招商引资对策 保继刚 左冰认为政府应 1 改革以GDP为指标的官员绩效考核制度 建立起科学的地方官员绩效 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 通过正确的方向引导 规范官员们的行为取向和模式 防范 官员将招商引资作为政治工具与个人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2 建立健全投资监控制度 防范投资者通过夸大投资规模进行制度套利和违背承诺等 签约后机会主义 行为 可 以借鉴国外的相关制度 3 探索招商引资的新模式 土地入股等 何龙斌认为 我国招商引资己进入新的阶段 旧的按政府职能划分的招商引资模式 已难以适应巨变的环境 他提出应认清外部不断变化的环境 提出招商引资途径创新的 市场化 网络化 专业化和科学化等趋势 根据C一PMBOKZOO6对项目化管理的定义 项 目化管理可以应对快速多变的环境 组织任务的经常变化 可根据任务的具体需要动态 地定义业务流程和配置资源 而传统的基于稳态的业务流程而构建的职能化组织显然不 能满足这些需要 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 1 影响地区招商引资成效的因素包括 自然环境 基础 设施 人力资本 产业规划及发展现状 地区优惠政策 地方政府服务功能等 36 2 完善地方政府的服务功能的关键是理顺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 3 整个招 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涉及招商引资组织机构 招商引资信息管理 招商引资载体 招商 引资运作流程 招商引资人员配备及激励机制 外部功能配套等方面 4 西部地区以 政府为主导的面向职能的招商引资管理运作模式效率低下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项目为 中心的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可以更好的适应外部环境及招商引资发展趋势 1 3 论文框架及创新点 1 3 1 论文框架 本文第1章回顾了有关招商引资和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的相关研究成果 解释了 各地方政府积极招商引资的原因及通过哪些方面打造地方招商引资优势 为本文后续从 不同方面完善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2章介绍了目前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运行现状 并得出它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 在组织结构方面 多头管理 横向协调困难 纵向不能实现统筹管理导致各区县 项目布局不合理 第二 信息管理方面 对内没有实现各区县信息共享 对外为外商提 供的项目信息不完整 第三 在载体方面 区县缺少重大项目支撑 区县项目布局不合 理 第四 运作流程方面 按照政府职能运作 涉及部门多 流程复杂 第四 人员配 备及激励机制方面 招商人员专业化水平低 激励机制不合理导致引进项目层次低 第 6 重庆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五 外部配套功能方面 不注重城市合作 不注重整合中介 高校等部门资源 招商网 络覆盖面小 第3章通过对国内外 东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取得突出成效的美国芝加哥 英国伦敦 新加坡及国内东部沿海城市苏州 香港 深圳与西部城市成都 西安的招商引资管理运 作体系进行比较分析 对国内外 国内东西部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进行评价 并得到 解决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存在问题的有益启示 第4章在借鉴国内外其他地区招商引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重庆招商引资管 理运作体系创新的目标 创新的思路 并结合重庆实际情况提出构建合理招商引资管理 运作体系的基本要求 第5章主要是在第4章的创新思路的指导下 首先介绍了创新的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 作体系的影响因素 后面两节具体介绍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涉及的内容及招商引资 管理运作体系具体运作流程 1 3 2 论文创新点 借鉴国内外 东西部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地区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的成功之处 提 出能够解决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存在问题的相对完善的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 以政府为主导项目为中心的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 1 4 论文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1 4 1 论文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搜集 鉴别整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相关文献 科学认识目 前招商引资的研究现状及方向 同时通过对国外和东西部地区政府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 系的相关文献研究明确各地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的特征 分析比较法 比较国内外经济学者对招商引资理论的不同认识 及国内外 东西部 地区不同的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 分析各招商引资管理体系的合理性 弊端及应用条 件 借鉴它们的成功经验最终得到解决重庆市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存在的问题的方式 方法 经验总结法 在相关理论和案例的指导下 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 通过进一步的分 析归纳 抽象概括出适合重庆市的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 案例分析法 以重庆开县和巴南区招商引资中政府运作体系的情况为例分析其成功 经验及不足之处 借此深入提出的创新的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实地调查法 研究者本人亲临开县 巴南区进行调研活动 了解第一手当地招商引 资体系的相关资料 并记录下来归整 为论文后续分析提供有力的依据 7 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创新研究 1 4 2 论文研究思路 图 1 1 本文研究思路 本文首先对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现状分析 找出存在的问题 通过借鉴国内 外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地区招商管理运作体系的成功经验 提出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 系创新的总目标和分目标 以此为指导 提出解决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问题的方 法 1 5 本文需要界定的概念 1 5 1 招商引资 本文所指招商引资是广义的招商引资 它包括三个阶段 前期自身形象塑造 中 期用当地的经济资源同投资者投资行为结合或交换 后期为投资商提供后续服务 1 5 2 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 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指地方政府为吸引外来投资 成立招商引资管理机构对招商 8 重庆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资过程中涉及的要素进行统筹管理 以保障整个招商引资管理运作过程中各相关功能 机构有效配合 顺利运转的组织运作体系 整个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涉及招商引资组 织机构 招商引资信息管理 招商引资载体 招商引资运作流程 招商引资人员配备及 激励机制 外部功能配套等方面 9 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创新研究 第 2 章 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分析 2 1 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现状 从重庆直辖以来 实际利用外资连年攀升 至 2007 年攀升至 12 2 亿美元 10 年 间增长了 3 亿美元 这与重庆目前推行的招商引资管理体系密切相关 8 如图 2 1 所示 首先 就重庆招商引资的组织结构而言 重庆市的招商引资管理机构包括重庆市发 展和改革委员会 重庆经济委员会 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 重庆北部新区管委会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投资促进服务机构包括 重庆市外商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重庆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 重庆外商服务有限公司 重 庆 WTO 事务咨询中心 图 2 1 重庆市级招商引资管理机构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国外资金利用处负责研究对外开放 利用外资的战略 方针及重大政策 组织编制利用外资中长期规划 负责编制实施利用外资年度计划 含 境外投资计划 负责间接利用外资审批 核准 备案 外商直接投资和境外投资项目 核准 负责办理利用国外贷款 外商直接投资项目进口设备免税 外商直接投资项目购 买国产设备退税工作 负责全市开发区 园区 清理 设立审批 政策协调等综合管理 工作 负责联系或办理属我委管理的引进国外 境外 智力工作 经济合作处负责全市 引进外资项目的宏观管理和协调工作 编制全市直接利用外资计划 协调做好全市重点 10 重庆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进外资项目工作 负责全市引进外资项目的征集 筛选 储存和建库工作 管理和运 用市引进外资项目库 受市政府委托 对外发布招商信息 公布市政府计划引进外资项 目和招商意向 引资政策 对外商直接投资进行政策导向 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对外招商 洽谈活动 为投资者 招商项目单位提供咨询服务 协助办理外商投资项目的审批 核 准 重庆市经济委员会的外经外事处负责工业系统国内外招商引资和利用外资改造工 业企业工作 负责全市新设立生产型外商投资企业的审批 备案和转报工作 协调解决 生产型外商投资企业运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贯彻实施国家利用外资有关政策 并研究 起草有关地方涉外政策法规 负责全市产业损害调查工作 综合管理生产企业进出口工 作 组织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和境外投资 负责工业系统招商引资工作 参与生产企业 进出口政策落实协调工作 会同有关部门承办我市与外国政府 地区 及团体之间双边 多边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中的外事工作 负责因公出国 出境 团组的管理工作 工业园 区处组织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和 退二进三 项目的对接 负责指导全市非公有制经济 和区县经济的协调发展 负责区县的担保 典当 融资 产权交易等综合服务体系的建 设 负责全市典当行业管理和全市信用担保行业的指导管理 组织协调三峡库区搬迁企 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 组织工业园区 典当和信用担保等方面有关人员的业务培训 重庆市对外贸易委员会的外资管理处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外商投资的法律 法规 和方针政策 宏观指导全市利用外资工作 参与拟订吸收外商投资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负责合同外资 实到外资统计工作 负责外商投资企业合同 章程的审批 负责产品出 口型和技术先进型外商投资企业的确认和考核 办理我市外商投资企业到其他省市设立 分公司或其他省市外商投资企业来渝设立分公司的审核备案 负责 三个一百 工作机 制的日常工作 牵头组织部门联席会议 协调解决外资企业的问题 负责组织市级相关 部门开展外商投资联合年检工作 负责推动全市外商投资环境改善工作 负责重庆市政 府外商投诉协调中心的日常工作 负责联系服务重庆北部新区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 重庆高新技术开发区 农轻纺 IT 综合 机电 化医等代表处分别负责相关行业的招 商工作 重庆北部新区管委会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 会分别负责各产业园区区内的招商引资工作 重庆外商投资促进服务中心隶属于重庆市对外经济委员会 是重庆市人民政府对外 商实行 一站式 服务的指定代理服务机构和对外服务的 窗口 是外商办事处和分 支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机构 重庆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由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 会主管 是由在重庆市民政局登记注册 由在渝外商投资企业及港 澳 台同胞和海外 侨胞投资企业为主 联合组成的全市性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团体 重庆外商服务有 限公司是市政府指定的为外国企业及其驻渝办事处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专业机构 重庆 11 重庆招商引资管理运作体系创新研究 WTO 事务咨询中心是在市 WTO 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的集公益性 服务性和知识密集性于 一体的 WTO 事务咨询机构 重庆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 志愿者团队 重庆市外商投资促进中心 与重庆市外商 投资企业协会秘书处合署办公 高级顾问团 办 公 室 投资 服务 部 会员 联络 部 投诉 协调 及培 训部 国际 交流 服务 部 人力 资源 服务 部 图 2 2 重庆外商投资促进中心组织机构图 重庆市下辖 40 个行政区县 自治县 有 19 个区 21 个县 每个区县均成立了招 商引资机构 如重庆市开县招商局 重庆沙坪坝区招商引资项目小组等 重庆各区县的 招商引资形成了以各地方政府为主展开的资金 技术竞争 目前重庆有 51 个产业园区 分属不同的区县管理 没有重庆市招商局等类似机构统筹重庆的招商引资工作 每个产 业园区都设有相应的招商处 尽管这种招商引资机制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但是不 可避免的导致了各自为战 散乱 本位主义的局面 造成区县 工业园区 企业之间多 头招商 恶性竞争的不良现象 9 重庆市各招商引资机构在各级政府直属领导下开展工 作 上一级招商机构对下一级招商机构的约束指导力不强 第二 信息管理方面 重庆招商引资信息传播载体主要是网站 负责招商引资相关 信息的发布 网站包括由重庆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主办的投资重庆网站 重庆外籍人士生活网 重庆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网站以及重庆市外商投资促进中心的门户网站重庆市外商投 资促进中心网站等 投资重庆网包括重庆概况 重庆优势 重庆产业 产业园区 招商 项目 投资信息 投资意向 投资指南 留言板等板块 其中详细介绍了重庆地区的投 资环境 本地的资源和优势 本地区的风土人情 但是没有对重庆及周边地区的市场和 重庆本地区投资的外商企业发展状况的介绍 对招商项目的介绍也只是属于菜单式的简 单 描 述 同 样 由 重 庆 市 发 展 和 改 革 委 员 会 负 责 成 立 的 重 庆 招 商 网 源更新速度慢 经常半个月才更新一次 项目搜索功能根本起不到搜索效果 网站的网 上服务功能也不完善 如网站基本不能实现电子政务功能 各数据信息缺乏连贯性 数 据性信息缺乏 因为重庆缺乏统一的信息管理中心负责信息的收集和发布 所以不同级 12 重庆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别政府招商网站之间栏目设计差异大 网站建设不规范 域名和网名称谓差异大 不利 于投资者搜寻记忆 重庆市各招商网站之间以及招商网站没有与相关政府部门 协会网 站实现有效链接 各区县对有关投资商的信息互相隐瞒 甚至制造虚假信息 第三 在载体方面 重庆很多区县以引资多少万元 引资多少企业作为招商目标 重庆引进的大项目少 产业配套能力弱 与工业特别是支柱工业结合不够紧密 未能形 成核心产业群 为了引资不记成本 导致引来的项目层次低 而且各地工业园区产业结 构雷同 最终导致重庆产业布局和规划难以实现 产业之间配套能力也相当差等问题 重庆市近年来也吸引了 93 家世界 500 强企业 但很多项目的产业链条短 要求配套的 能力低 且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 产业低端化 产业链条短且深度低 配套能力弱 项 目单一 基本属于零打碎敲类型 难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更谈不上形成核心产业群 招商引资方式还比较落后 主要是在项目包装方面 项目策划的深度不够 对自身优势 缺乏科学的认识 项目策划由于没有与市场 资源 生产要素 能源保障 产业配套 政策等招商优势资源进行系统整合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招商引资的成功率 即使引来 投资商 投资的项目层次水平也比较低 在开展招商引资宣传推广方面 区县多以印发 招商项目册 召开信息发布会和参加经贸洽谈会等传统方式被动招商 真正把握招商引 资内在规律的新型招商方式运用不够 围绕新型工业化实现地区经济结构调整 可持续 发展的 有针对性的 战略性的招商引资明显不足 第四 运作流程方面 重庆招商引资工作由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 重庆市发 展和改革委员会与重庆市经济委员会分工负责 同时有重庆市建设委员会 重庆市国有 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海关 重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重 庆市环境保护局 重庆市规划局 重庆市国家税务局 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重庆市 地方税务局 重庆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 重庆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重庆市国土资源 和房屋管理局 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