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曲轴的加工工艺设计.doc_第1页
柴油机曲轴的加工工艺设计.doc_第2页
柴油机曲轴的加工工艺设计.doc_第3页
柴油机曲轴的加工工艺设计.doc_第4页
柴油机曲轴的加工工艺设计.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 I 摘要摘要 曲轴是汽车发动机的关键零件之一 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发动机的质 量和寿命 曲轴在发动机中承担最大负荷和全部功率 承受着强大的方向不断变化 的弯矩及扭矩 同时经受着长时间高速运转的磨损 因此要求曲轴材质具有较 高的刚性 疲劳强度和良好的耐磨性能 发动机曲轴的作用是将活塞的往复直 线运动通过连杆转化为旋转运动 从而实现发动机由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输 出 本课题仅 175 型柴油机曲轴的加工工艺的分析与设计进行探讨 工艺路线 的拟定是工艺规程制订中的关键阶段 是工艺规程制订的总体设计 所撰写的 工艺路线合理与否 不但影响加工质量和生产率 而且影响到工人 设备 工 艺装备及生产场地等的合理利用 从而影响生产成本 所以 本次设计是在仔细分析曲轴零件加工技术要求及加工精度后 合理 确定毛坯类型 经过查阅相关参考书 手册 图表 标准等技术资料 确定各 工序的定位基准 机械加工余量 工序尺寸及公差 最终制定出曲轴零件的加 工工序卡片 关键词 关键词 发动机 曲轴 工艺分析 工艺设计 Abstract II A Abstractbstract Crankshaft is one of the key parts of a car engine its performance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quality and life of automotive engines Crankshaft bearing the greatest load in the engine and all power under strong direction changing moment and torque while withstand the wear long high speed operation thus requiring high rigidity crank materials fatigue strength and good wear resistance The role of the engine crankshaft is reciprocating piston linear motion into rotary motion through the connecting rod enabling the engine from the chemical energy into mechanical energy output This issue only 175 diesel engine crankshaft machining process analysis and design are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of process routes is the key process planning stage of development is the process to formulate the design rules The writing process route is reasonable or not will not only affect the processing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but also affect the workers equipment technical equipment and production facilities such as the rational use thus affecting production costs Therefore this design is a careful analysis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crankshaft machining precision the rationally determine the rough type through access to relevant reference books manuals diagrams standards and other technical data to determine the process of locating datum machining allowances process dimensions and tolerances culminating in a crankshaft machining processes card Keywords Engine Crankshaft Process Analysis Process Design 目 录 III 目目 录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 录 III 第一章 概述 1 1 1 汽缸体 1 1 2 曲轴箱 1 1 3 曲轴箱 1 第二章 曲轴工艺设计 3 2 1 分析零件图 3 2 1 1 零件的作用 3 2 1 2 零件的工艺分析 3 2 2 确定生产类型 3 2 3 确定毛配 3 2 3 1 零件的工艺分析 3 2 3 2 零件的工艺分析 3 2 3 3 画铸件 加工图纸 附件 3 第三章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5 3 1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5 3 1 1 选择表面加工方法 5 3 1 2 确定工艺过程方案 5 3 2 选择加工设备而被与工艺装备 7 3 2 1 选择机床 7 3 2 2 选择夹具 7 3 2 3 选择刀具 8 3 2 4 选择量具 8 3 3 确定工序尺寸 8 3 4 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10 3 4 1 工序 070 粗车短头 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10 3 4 2 工序 130 钻孔 14 2 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11 3 4 3 工序 220 铣 K 面 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12 3 5 填写工艺规程卡 14 3 5 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 14 3 5 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 15 总 结 16 谢 辞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 19 附件清单 21 目 录 IV 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 曲轴是发动机上的一个重要的旋转机件 装上连杆后 可承接活塞的上 下 往复 运动变成循环 旋转 运动 曲轴主要有两个重要加工部位 主轴颈 和连杆颈 主轴颈被安装在缸体上 连杆颈与连杆大头孔连接 连杆小头孔 与汽缸活塞连接 是一个典型的曲柄滑块机构 发动机工作过程就是 活塞 经过混合压缩气的燃爆 推动活塞做直线运动 并通过连杆将力传给曲轴 由曲轴将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 而曲轴加工的 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发动机整体性能的表现 发动机机体是构成发动机的骨架 是发动机各机构和各系统的安装基础 其内 外安装着发动机的所有主要零件和附件 承受各种载荷 机体组主要由 气缸体 曲轴箱 气缸盖等零件组成 1 11 1 汽缸体汽缸体 水冷发动机的气缸体和上曲轴箱常铸成一体 气缸体一般用灰铸铁铸成 气缸体上部的圆柱形空腔称为气缸 下半部为支承曲轴的曲轴箱 其内腔为曲 轴运动的空间 在气缸体内部铸有许多加强筋 冷却水套和润滑油道等 1 21 2 曲轴箱曲轴箱 气缸体下部用来安装曲轴的部位称为曲轴箱 曲轴箱分上曲轴箱和下曲轴 箱 上曲轴箱与气缸体铸成一体 下曲轴箱用来贮存润滑油 并封闭上曲轴箱 故又称为油底壳 油底壳受力很小 一般采用薄钢板冲压而成 其形状取决于 发动机的总体布置和机油的容量 油底壳内装有稳油挡板 以防止汽车颠动时 油面波动过大 油底壳底部还装有放油螺塞 通常放油螺塞上装有永久磁铁 以吸附润滑油中的金属屑 减少发动机的磨损 在上下曲轴箱接合面之间装有 衬垫 防止润滑油泄漏 1 31 3 曲轴箱曲轴箱 气缸盖安装在气缸体的上面 从上部密封气缸并构成燃烧室 它经常与高 温高压燃气相接触 因此承受很大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 水冷发动机的气缸盖 内部制有冷却水套 缸盖下端面的冷却水孔与缸体的冷却水孔相通 利用循环 水来冷却燃烧室等高温部分 缸盖上还装有进 排气门座 气门导管孔 用于安装进 排气门 还有进 气通道和排气通道等 汽油机的气缸盖上加工有安装火花塞的孔 而柴油机的 气缸盖上加工有安装喷油器的孔 顶置凸轮轴式发动机的气缸盖上还加工有凸 轮轴轴承孔 用以安装凸轮轴 气缸盖一般采用灰铸铁或合金铸铁铸成 铝合金的导热性好 有利于提高 压缩比 所以近年来铝合金气缸盖被采用得越来越多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2 而作为发动机上的一个重要的旋转机件 曲轴 其加工方法仍有一般 轴的加工规律 如铣两端面 钻中心孔 车 磨及抛光 但是曲轴也是有它的 特点 它由主轴颈 连杆轴颈与连杆轴颈之间的连接板组成 其结构细长 曲 拐多 刚性差 因而安排曲轴加工工艺应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 在曲轴的机械加工中 采用新技术和提高自动化程度都不断取得进展 目 前 国内较陈旧的曲轴生产线多数由普通机床和专用机床组成 生产效率和自 动化程度相对较低 粗加工设备一般采用多刀车床车削曲轴主轴颈及连杆轴颈 工序质量稳定性差 容易产生较大的加工应力 难以达到合理的加工余量 精 加工普遍采用 MQ8260 等普通曲轴磨床进行粗磨 半精磨 精磨 抛光 通常靠 人工操作 加工质量不稳 尺寸一致性差 现在加工曲轴粗加工比较流行的工 艺是 主轴颈采用车拉工艺和高速外铣 连杆颈采用高速外铣 而且倾向于高 速随动外铣 全部采用干式切削 在对连杆颈进行随动磨削时 曲轴以主轴颈 为轴线进行旋转 并在一次装夹下磨削所有连杆颈 在磨削过程中 磨头实现 往复摆动进给 跟踪着偏心回转的连杆颈进行磨削加工 当然 目前国际上还有更加先进的曲轴加工工艺和机床设备 只钻一对质 量中心孔 选用日本的 Mazak 五轴联动的数控机床进行一系列的加工 类似这 样的新技术 目前国内汽车发动机曲轴的加工还处于研究阶段 从经济效益和 加工难度上考虑这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对于新技术 新工艺的追求是不会止步 的 这就需要我们当代的青年和科技工作者的不断努力 第二章 曲轴工艺设计 3 第二章第二章 曲轴工艺设计曲轴工艺设计 2 12 1 分析零件图分析零件图 2 1 12 1 1 零件的作用零件的作用 曲轴是汽车发动机中的重要零件 它与连杆配合将作用在活塞上的气体压 力变为旋转的动力 传给底盘的传动机构 同时 驱动配气机构和其它辅助装 置 曲轴在工作时 受气体压力 惯性力及惯性力矩的作用 受力大而且受力 复杂 同时 曲轴又是高速旋转件 因此 要求曲轴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具有良好的承受冲击载荷的能力 耐磨损且润滑良好 2 1 22 1 2 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工艺分析 曲轴图样的视图 尺寸 公差和技术要求齐全 正确 零件选用材料为 QT800 2 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 韧性和塑性 切削性能良好 结构工艺性比 较好 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一般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 该零件没有很难加工的 表面 上述各表面的技术要求采用常规加工工艺均可以保证 2 22 2 确定生产类型确定生产类型 已知零件的年生产纲领为 120000 件 零件质量 3 76kg 由 机械制造工艺 及设备设计指导手册 表 15 2 可确定其生产类型为大量生产 故初步确定工 艺安排的基本倾向为 加工设备以自动化和专用设备为主 通用设备为辅 机 床按流水线或自动线排列 广泛采用专用量具 量仪和自动检验装置 这样生 产效率高 2 32 3 确定毛配确定毛配 2 3 12 3 1 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工艺分析 根据零件材料确定毛坯为铸件 并依其结构形状 尺寸大小和生产类型 毛坯的铸造方法选用金属模机械砂型铸造 根据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设计指 导手册 表 15 5 铸件尺寸公差等级采用 CT9 级 2 3 22 3 2 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工艺分析 根据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设计指导手册 表 15 7 取加工余量为 MA G 级 查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设计指导手册 表 15 8 确定各表面的铸件机械 加工余量 对于金属模机械砂型铸造 根据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设计指导手册 表 15 9 铸件最小孔的直径 故本零件上的孔不铸出 2 3 32 3 3 画铸件 加工图纸 附件 画铸件 加工图纸 附件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4 第三张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5 第三章第三章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3 13 1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3 1 13 1 1 选择表面加工方法选择表面加工方法 根据各表面加工要求和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 查 机械制造 工艺及设备设计指导手册 表 15 32 表 15 34 选择零件主要表面 依次为从 长头到短头 的加工方法与方案如下 M36X2 螺纹 粗车 IT12 精车 IT6 割槽 33X4 8 IT11 车 螺纹 M36X2 1 8 圆锥面 粗车 IT12 半精车 IT10 铣键槽 12N9 IT8 磨削 IT6 45 圆柱面 粗车 IT12 半精车 IT10 磨削 IT6 抛光 IT5 50 圆柱面 粗车 IT12 半精车 IT10 割槽 47X2 2 粗磨 IT7 精磨 IT6 60 圆柱面 粗车 IT12 半精车 IT10 K 面 铣 IT9 钻孔 4 8 IT12 铰孔 4 8 IT9 钻孔 2 M10 IT12 攻丝 2 M10 45 连杆颈圆柱面 粗车 IT12 半精车 IT10 粗磨 IT7 精磨 IT6 抛光 IT5 14 2 斜孔 钻 IT12 5 斜油孔 钻 IT12 抛光 IT8 60 圆柱面 粗车 IT12 半精车 IT10 50 圆柱面 粗车 IT12 半精车 IT10 粗磨 IT7 精磨 IT6 40 圆柱面 粗车 IT12 半精车 IT10 割槽 38 5X3 IT10 铣键槽 5N9 IT8 粗磨 IT7 精磨 IT6 19 孔 钻孔 18 5 IT12 铰孔 19 IT8 M6 螺纹 钻孔 2 5 IT12 攻丝 2 M6 3 1 23 1 2 确定工艺过程方案确定工艺过程方案 1 1 拟定方案 拟定方案 由于各表面加工方法已基本确定 现按照 先粗后精 先主后次 先 面后孔 基准先行 的原则 初步拟定两种工艺过程方案 见表 1 1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6 表 1 1 工艺过程方案 方案 方案 工序号工序内容工序号工序内容 毛坯 毛坯 10 按铸件要求检验 10 批量毛坯抽检 20 热处理 20 铣两端面 30 批量毛坯抽检 30 钻中心孔 B5 40 铣两端面 40 检测曲轴硬度 方案 方案 工序号工序内容工序号工序内容 50 钻中心孔 B5 50 粗车短头 依次为 40h6 50k6 60 60 检测曲轴硬度 60 粗车长头 依次为 M36X2 1 8 圆锥面 45h9 50m6 60 70 粗车短头 依次为 40h6 50k6 60 70 精车短头 依次为 40h6 50k6 60 80 粗车长头 依次为 M36X2 1 8 圆锥面 45h9 50m6 60 80 精车长头 依次为 M36X2 1 8 圆锥面 45h9 50m6 60 90 车开档 粗车连杆颈 45 90 割槽 38 5X3 割槽 33X4 8 割槽 47X2 2 100 精车短头 依次为 40h6 50k6 60 割 槽 38 5X3 100 车开档 110 精车长头 依次为 M36X2 1 8 圆锥面 45h9 50m6 60 割槽 33X4 8 割槽 47X2 2 110 粗 精车连杆颈 45 120 精车连杆颈 45 120 钻孔 14 2 130 钻孔 14 2 130 钻斜油孔 5 140 钻斜油孔 5 140 钻孔 18 5 铰孔 19 150 钻孔 18 5 铰孔 19 150 修正中心孔 160 修正中心孔 160 粗磨两端主轴颈 50 170 按工艺要求进行中间检验 170 粗磨连杆颈 45 180 粗磨两端主轴颈 50 180 铣键槽 5N9 第三张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7 190 粗磨连杆颈 45 190 铣键槽 12N9 200 铣键槽 5N9 200 铣 K 面 210 铣键槽 12N9 210 钻铰 4 8 220 铣 K 面 220 钻攻 2 M10 230 钻铰 4 8 230 钻攻 2 M6 240 钻攻 2 M10 240 精磨主轴颈 50k6 50m6 磨 45h9 250 钻攻 2 M6 250 精磨连杆颈 45 260 精磨主轴颈 50k6 50m6 磨 45h9 260 磨 1 8 圆锥面 270 精磨连杆颈 45 270 车螺纹 M36X2 280 磨 40h6 280 油孔 5 抛光 290 磨 1 8 圆锥面 290 在 N 处打厂标及检验标记 300 车螺纹 M36X2 300 探伤 方案 方案 工序号工序内容工序号工序内容 310 油孔 5 抛光 310 清洗 320 探伤 320 氮化 330 检验各相关尺寸 330 抛光连杆颈 油封档 340 在 N 处打厂标及检验标记 340 清洗 检验 包装 360 氮化 370 按氮化工艺要求检验 380 抛光连杆颈 油封档 390 清洗 检验 包装 2 2 方案论证 方案论证 方案 的优点在于基本遵循粗精加工划分阶段的原则 方案 的不足之处 是加工过程中的检验太少 不利于控制曲轴的加工质量 根据以上分析 确定方案 为曲轴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 3 23 2 选择加工设备而被与工艺装备选择加工设备而被与工艺装备 3 2 13 2 1 选择机床选择机床 考虑到大量生产 尽量选用高效机床 工序 070 080 090 100 均为圆柱面的车削加工 用 GSK6136 2 广州 数控车床加工方便且效率高 工序 180 190 260 270 280 290 均为圆柱面的磨削加工 用 J4M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8 M1420A 500 万能外圆磨床加工方便且效率高 其余表面加工均采用通用机床 如 C6140 卧式车床 X5330B 数显万能 钻铣床等 3 2 23 2 2 选择夹具选择夹具 考虑到大量生产 均采用专用夹具 3 2 33 2 3 选择刀具选择刀具 在车床上加工的工序 均采用 YG6 硬质合金外圆车刀 并尽量采用成形 车刀 在铣床上加工的工序 铣平面选用 YG6A 硬质合金圆盘铣刀 铣键槽选 用键槽铣刀 在磨床上加工的工序 磨主轴颈选用砂轮 P600X63X305 C46K2B35 其 外径为 600mm 厚度为 63mm 内径为 305mm 磨连杆颈选用砂轮 P600X25X305 C46K2B35 其外径为 600mm 厚度为 25mm 内径为 305mm 在万能钻铣床上加工的工序 均选用麻花钻和机用丝锥 3 2 43 2 4 选择量具选择量具 工序 070 粗加工可选通用量具 现按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选择量具 粗车 40h6mm 至 mm 查 互换性技术测量应用手册 表 5 1 1 0 25 0 8 41 知计量器具不确定度允许值 U1 0 029mm 查 互换性技术测量应用手册 表 5 1 2 选择分度值 0 02mm 的游标卡尺 其不确定度 U 0 02mm U3 故应乘孔深修正系数 k1f 0 915 则 f 0 37 0 45 X0 915mm r 0 34 0 41mm r 按钻头强度决定进给量 根据 切削用量简明手册 表 2 8 当灰铸铁 硬度大于 213HBS d 14 2mm 钻头强度允许的进给量 f 1 0mm r 按机床进给机构强度决定进给量 根据 切削用量简明手册 表 2 9 当灰铸铁硬度大于 210HBS d 14 5mm 机床进给机构允许的轴向力为 8830N 时 进给量为 0 81mm r 从以上三个进给量比较可以看出 受限制的进给量是工艺要求 其值为 f 0 34 0 41mm r 根据 Z5125 钻床说明书 选择 f 0 36mm r 2 决定钻头磨钝标准及寿命 由 切削用量简明手册 表 2 12 当 d 14 2mm 时 钻头后刀面最大磨损量取为 0 8mm 寿命 T 60min 3 决定切削速度 由 切削用量简明手册 表 2 15 当 f 0 36mm r 时 Vt 13m min 切削速度的修正系数为 kTv 1 0 kcv 1 0 klv 0 85 ktv 1 0 故 v vt kv 13X1 0X1 0X0 85X1 0m min 11 1m min n 1000v d 248 8r min 根据万能数显钻铣床说明书 可考虑选择 n 272r min 但因所选转数较计算 转数为高 会使刀具寿命下降 故可将进给量降低一级 即取 f 0 28mm r 也 可选择较低一级转数 n 195r min 仍用 f 0 36mm r 比较这两种方案 第 方案 f 0 28mm r n 272r min nf 272 0 28mm min 76 16mm min 第 方案 f 0 36mm r n 195r min nf 195 0 28mm min 70 2mm min 因为第一方案 nf 的乘积较大 基本工时较少 故第一方案较好 这时 Vc 12m min f 0 28mm r 第三张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13 3 3 计算基本工时 计算基本工时 1 2 f m v L t 式中 L l y l 47mm 根据 切削用量简明手册 表 2 29 入切量及超 切量 y 6mm 则 L 47 6mm 53mm 故 tm 0 70min 3 4 33 4 3 工序工序 220220 铣 铣 K K 面 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面 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1 1 选择刀具 选择刀具 1 根据 切削用量简明手册 表 1 2 选择 YG6A 硬质合金刀片 根据 切削用量简明手册 表 3 1 铣削深度 p 4mm 时 圆盘铣刀直径 d 为 80mm a 为 60mm 但已知铣削宽度 ae 为 70mm 故应根据铣削宽度 ae 49mm 选择 d 80mm 由于采用标准硬质合金圆盘铣刀 故齿数 z 12 表 3 12 2 铣刀几何形状 表 3 2 由于铸铁硬度大于 200HBS 故选择 r 60 r 30 r 5 8 假定 cmax 0 08mm 10 s 10 1 5 2 2 选择切削用量 选择切削用量 1 决定铣削深 p 由于加工余量不大 故可在一次走刀内切完 则 p h 3mm 2 决定每齿进给量 fz 根据 切削用量简明手册 表 3 3 当使用 YG6A 铣床功率为 4 5KW 时 fz 0 20 0 30mm z 取 fz 0 30mm z 3 选择铣刀磨钝标准及刀具寿命 根据 切削用量简明手册 表 3 8 由 于铣刀直径 d 80mm 故刀具寿命 T 180min 表 3 8 4 决定切削速度 Vc 和每分钟进给量 Vf 切削速度 Vc 可根据 切削用量简 明手册 表 3 27 中的公式计算 也可直接由表中查出 根据 切削用量简明手册 表 3 27 的公式进行计算 各修正系数为 kMv 0 72 ksv 0 8 见表 1 28 kv kMv ksv 0 576 故 Vc 14 5m min n 58r min 根据其说明书选择 n 60r min Vfc 235mm min 因此实际切削速度和每齿进给量为 vc d n 1000 3 14 80 60 1000m min 15m min fzc Vfc n z 235 60 12 mm z 0 33mm z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4 3 3 计算基本工时 计算基本工时 1 3 f m v L t 式中 L l y l 40mm 根据 切削用量简明手册 表 3 25 入切量及超 切量 y 17mm 则 L 40 17mm 57mm 故 tm 0 32min 其余工序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见工序卡片 3 53 5 填写工艺规程卡填写工艺规程卡 3 5 13 5 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 产品 型号 零件图 号 175 5 4 文 件 编 号淮安信息学院淮安信息学院 机械加工工机械加工工 艺过程卡片艺过程卡片 产品 名称 175 柴油机 零件名 称 曲轴 共 1 页 第 1 页 材 料 牌 号QT800 毛 坯 种 类 铸件 毛坯外 形尺寸 见毛坯图每毛坯件数 1 每台 件数 备 注 工 时工序 号 工 名 序 称 工 序 内 容 车 间 工 段 设 备 工 艺 装 备 准终 单件 铸造铸 热处理热 10铣粗铣两端面金工X5330B专用铣夹具 20钻钻中心孔金工X5330B专用钻夹具 30车粗车长短头C6140专用车夹具 40车精车长短头数车专用车夹具 50钻 钻孔 14 2 钻斜油孔 5 钻孔 18 5 金工 X5330B专用镗夹具 60铰铰孔 19金工X5330B专用铰夹具 70磨粗磨两端 50磨工M1420AX500双顶针 80铣铣键槽 5N9 12N9 铣 K 面金工X5300B专用铣夹具 第三张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15 90钻铰钻铰 4 8金工X5300B专用钻夹具 100钻钻攻 2 M10 2 M6金工X5300B专用钻夹具 110磨 精磨 50k6 50m6 45h9 等 磨工M1420AX500双顶针 120车车螺纹 M36X2车工C6140专用车夹具 工种名 称 合 计 施工令号 准终工 时 实施日期 工时 汇总 单件工 时 设 计 日期 校 对 日期 审 核 日期 标准化 日期 会 签 日期 3 5 13 5 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 材料 牌号 规格 QT 800 工序名称 粗精车零件号 K180 5 4 毛坯种类 铸每车轴数量 左右各 1零件名称 曲轴 淮安信息学 院 机械加工工 序卡 设备 普通车床 数控车床 冷却液 新型长效环保金属 加工油 工序号 070 120 工 步 工 步 内 容 设备 名称 夹 辅具 刀具 及辅 具 量 具 走 刀 次 数 走刀 量 mm r 转速 r min 1 粗车短头 端面 刀 10 36 500 2 粗车长头 10 36 500 3 粗车连杆颈 普 通 车 床 拨盘 顶尖 装夹 外圆 刀 切槽 刀 游标卡尺0 150mm 0 300mm 10 36 500 4 精车短头 20 15500 1000 5 精车长头 50 15500 1000 6 精车连杆颈 数 控 车 床 专用 夹具 高效 专用 刀具 游标卡尺 外径千分尺 塞规 锥度量规 通止规 20 15500 1000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6 产品 过程特 性 规范 公 差 样本容 量 频 率评价测量技术 控制 方法 反应计划 外圆 0 025 0 09 10 每班千分尺 首 自 巡检 调整 孔 0 01 10 每班塞规 首 自 巡检 调整 编制 日期 校对 日期 批准 日期 总总 结结 近六个月的毕业设计即将结束 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 我学到了许多东西 不仅仅是从书本上学到的 并且从课外的书籍中也学到了很多 真的可以说是 受益匪浅 在这同时不仅增长了知识 还有很多的心得体会 我觉得要不断提高自己对相关软件的应用能力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 计算 机的辅助设计已经取代了过去的手工画图 计算机的造型功能完成了复杂曲面 的设计 并通过 CAM 技术进行加工 现在设计的软件有 Pro E UG solidworks CAD 等等 加工软件有 CAM CIMture UG 等 在这样 的社会发展形势下 作为一名机械设计技术人员 只有掌握好这些有力的工具 才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 只有做到快速造型 快速出图 快速加工才能适应现 代制造的发展要求 我的这个毕业设计课题是进公司后根据定的 这对我来说是一大挑战 因 为我从来没有做过 看都没看过 一点思路都没有 不知道到底要定什么课题 好 想了许久 才定下这个课题 来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 现在 回想起来 感觉自己真的有点辛苦 一边上班一边写论文 因为刚进企业所以工作肯定要 放在首位 所以论文写的可能不是那么完美 通过对这次的毕业论文的设计 我遇到很多的问题 自己也解决了很 多问题 这不仅仅是对我毕业设计的鼓励 更是对我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信心 所以我要做到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惜 第三张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17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8 第三张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19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陈明主编 机械制造工艺学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07 2 陈宏钧主编 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第 2 版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08 3 王茂元主编 机械制造技术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08 4 丁柏群 王晓娟主编 汽车制造工艺技术 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8 08 5 曾东建主编 汽车制造工艺学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09 6 林杰伦主编 内燃机工作过程数值计算 M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86 7 周泽华主编 金属切削原理 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8 吴国华主编 金属切削机床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6 9 马幼祥主编 机械加工基础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4 10 孙业保主编 车用内燃机 M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 11 谢云臣 赵英才 发动机曲轴工艺设备选型的可拓评价研究 J 汽车技术 2006 25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