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部应急预案演练.doc_第1页
二分部应急预案演练.doc_第2页
二分部应急预案演练.doc_第3页
二分部应急预案演练.doc_第4页
二分部应急预案演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铁十六局集团赣龙铁路一项目部二分部 消防演练消防演练记录演练时间演练地点进口钢筋加工棚演练项目进口钢筋加工棚失火参演人员刘广勤、谢永录、梁立泰、崔玉斗、万斌、赵耀、李洪磊、任智才演练过程记录:一、活动名称 消防应急预案演练二、时间2011年4月00日00:0000:00三、参加人员组长:一班(灭火器):进口2人 二班(消防砂):进口2人三班(消防桶):进口2人四班 (疏散):赵耀 架子队负责人 五班 (救护):梁立泰 黄艳飞电工:进口电工1人四、记录2011年4月00日00:00,假设钢筋加工棚着火(人工点燃可燃物),消防应急抢险队施工消防钩、灭火器、水、消防砂进行灭火。安质环保科:万斌给消防应急抢险队讲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上下颠倒数次拔出保险消,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按下压把扫射。注意按压把时,一定要一只手拿牢灭火器,另一只手抓紧喷嘴,且不得颠倒使用。1、配电房发生火灾、电器故障短路引起火灾扑救方法:在现场的施工人员立即切断电源;发现险情的施工人员立即向值班人员报告;在现场的施工人员必要时拨打“119”报警电话;在现场的施工人员可用干粉灭火器或其他阻燃材料进行扑救;正确使用灭火器,灭火器应对准着火部位根部喷射;灭火工作完毕后,现场的施工人员及值班人员宋远见要保护好火灾现场;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调查事故原因,核实火灾损失,查明事实。2、柴油火灾的扑救方法:在现场的施工人员切断柴油来源渠道;发现险情的施工人员立即向领导报告;在现场的施工人员必要时拨打“119”报警电话;在现场的施工人员用干粉灭火器进行扑救;正确使用灭火器,灭火器应对准着火部位根部喷射;灭火工作完毕后,现场的施工人员保护好火灾现场;灭火一般可用水、湿被、沙土等,最好的灭火器材是灭火机和干粉灭火剂。在现场的施工人员或架子队长崔玉斗、安质环保科长万斌立即用电话通知消防部门;架子队长及值班人员宋远见立即通知人员疏散;为了制止事故不再扩大和抢救受伤人员而采取必要的措施外,应保护好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3、人员疏散和紧急救护措施:疏散引导组:赵耀妥善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地带;人员疏散应立即离开被火灾围困现场,从火灾较小的地方疏散;救护组:组织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妥善的救治;调查联络组:与附近医院联系,救治伤病员;抢险及伤亡处理组:崔玉斗立即组织抢险队伍,进入应急状态,控制事故蔓延发展;调查联络组:谢永录及时联络救援人员,车辆和物资;救援、运输队及时、稳妥地疏散现场人员,正确快速地引导救援、救护车辆;救护队对伤员正确施救;保护事故现场;死亡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报告分部经理。4、各级组织总体要求:义务消防队立即奔赴现场,迅速判明起火、爆炸位置;根据不同的火灾、爆炸性质、燃烧物质、采取正确的灭火方法,使用正确的灭火设施和器材;合分工执行各自职责;安消防队伍到达火场后,参加灭火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公安消防机构总指挥员统一调动,执行火场总指挥的灭火命令;灭火工作完毕后,保护好火灾、爆炸现场,单位防火组织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调查事故原因,核实火灾损失,查明事故责任,处理善后事宜。5、灭火器:存放于通风处,不可日晒或雨淋灭火器,禁止高温下存放;定期检查灭火器压力指针,指针低于绿区或一经开启,必须送合法维修单位维修或再次充装。此次演练耗用1.5小时,整体评价还比较成功,做到了组织有力、指挥得当、判断准确、所用措施有效。各小组行动及时、有条不紊,大家齐心协力将进行了一次消防演练,使参加演习的人员做到心中有数,各尽其职,互相配合,统一协调,同时也充分认识到应急演习的重要性和抢险的步骤,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险情抢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附:消防演练相片记录人:万斌专 职 安 全 员 现 场 讲 解模 拟 起 火 现 场现 场 灭 火突泥应急预案演练记录演练时间:2009年4月15日9:0011:00演练地点:天平山隧道出口演练项目:突泥应急预案演练演练人员:陈钊、余金凯、荆凯、陈钊、祝天河、郭明宇、余金凯、万金明、荆凯、兰作稽、吴金田、王知君、孙宝杰、陈登科、张玉志孙宝义 高博 林昌宜 廖诗图 张军社准备工作:1、人员教育:对所有参加演习人员讲解整个演习过程及注意事项,进行各项分工,介绍各种器械的使用方法。 2、人员分工:现场负责人:陈钊 通讯联络员:祝天河 安全防护抢险组:余金凯、荆凯 应急行动组:荆凯、万金明 、林昌宜、 廖诗图疏散引导组:余金凯、郭明宇 交通运输组:王知君物资供应组:兰作嵇 设备保障组:吴金田 现场救护组:陈登科 外部协调组:孙宝杰演习过程:2009年4月15日9:00整,演练正式开工。假设天平山隧道出口掌子面发生突泥,洞内值班人员张军社迅速疏散、引导洞内施工人员撤离掌子面到安全地段,值班人员张玉志通过电话向工区负责人王知君汇报险情。同时值班室将险情电话报到项目部,项目经理马上率领指挥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半小时内赶到现场组织抢险。一接到险情报告,项目部立即通过对讲机、手机等联系方式组织工程抢修组、救护组、运输队、物资组、架子队长、工班长、工人进入应急状态,将救护车辆、工程车辆按先后顺序进洞抢险救人,控制事故蔓延。并且在每一个避车洞安排一人,通过对讲机联系,指挥车辆进出。救护组、运输队及时、稳妥地疏散现场人员,正确快速地引导救援、救护车辆。救护小组及时通知临桂县人民医院作好抢救准备。工地医生在洞内对假定受伤的人员进行了初步的有效的处理,并随救护车辆一起将假定的伤员及时送到医院抢救,随时将伤员的病情向指挥机构通报。待假定伤员被救出洞后,工程抢修组、物资组组织人员将洞内机械、物资撤到安全地带,将抢险用的物资(200无缝钢管、42钢管、22钢筋、钢筋网、钢拱架、I18工字钢等)、机具(装载机、挖掘机、自卸车、电焊机、氧炔焊等)分批运进洞内,并组织架子队长、班长、工人进行突泥处的有效支护、清理,由测量工程师在断面附近设置监控测量点,收集围岩的收敛变化情况,待稳定后组织人员恢复生产。此次演练耗用2小时,整体评价还比较成功,做到了组织有力、指挥得当、判断准确、所用措施有效。各小组行动及时、有条不紊,大家齐心协力将隧道突泥处的抢救进行了一次演练,使参加演习的人员做到心中有数,各尽其职,互相配合,统一协调,同时也充分认识到应急演习的重要性和抢险的步骤,为隧道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险情抢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记录人:郭明宇隧道突泥救援预案演练总结整个演过程共用时2小时,演练较成功,达到了本次演练的目的,但也发现了在整个演练过程中的几点不足之处。1 施工人员在救援过程中不严肃,意识不到位,在救援中有相互开玩笑的现象2 医务人员需加强培训。3 抢救人员分工及职责不明确。4 演练步骤要有序,演练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