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单项业务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1页
《中级财务会计》单项业务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2页
《中级财务会计》单项业务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3页
《中级财务会计》单项业务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4页
《中级财务会计》单项业务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级财务会计单项业务题及参考答案单项业务题:根据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1货币资金的核算:拨付备用金,后报销;存出投资款委托证券公司购买债券;例题:(1)备用金的核算。某批发商业企业对储运部门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财会部门根据核定的定额,付给储运部门5000元,用于市内日常小额运费开支。一周后储运部门凭运费发票到会计部门报销,金额为3800元。请编制拨付备用金和储运部门报销备用金的分录。拨付备用金时:借:备用金储运部门 5000贷:库存现金 5000储运部门报销备用金时:借:销售费用储运部门 3800贷:库存现金 3800(说明:非定额制度时,与借支和报销差旅费相似)(2)存出投资款的核算。某企业为了获取短期收益,将闲置的资金100000元用于证券投资。并委托证券公司购买某公司债券76000元,准备短期持有。请编制向证券公司划出资金以及委托证券公司购买债券的分录。向证券公司划出资金时: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00000贷:银行存款 100000委托证券公司购入债券时: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76000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760002.产品销售业务:收到销售商品的货款存入银行;销售商品一批(有现金折扣)货款尚未收到;销售商品收到商业汇票;销售产品一批已预收货款余款尚未结清;例题:(1)A公司收到甲企业前欠货款58500元,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 58500贷:应收账款 58500(2)某企业赊销一批商品,货款100000元,规定的划款条件为“2/10,n/30”。增值税率为17%,代垫运费为3000元。应收账款采用总额法进行核算。借:应收账款 120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000 银行存款 3 000(3)某企业向甲公司销售商品一批,货款100000元,增值税17000元,并收到甲公司承兑的商业汇票一张,面值117000元。借:应收票据 117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000(4)甲企业2010年4月20日销售商品一批给乙企业,价款10000元,增值税1700元。乙企业4月10日已预付货款10000元。借:预收账款 11 7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3.结转销售产品的成本;例题:4月30日,甲企业结转已售商品成本100000元。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000贷:库存商品 1000004.坏账核算:坏账准备的计提;确认坏账损失;收到上年底已作为坏账注销的应收账款存入银行;例题:A企业2008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余额为600000元,该企业按应收账款余额的3%计提坏账准备。假定2008年末“坏账准备”账户无余额。2009年5月发生坏账损失10000元。2009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550000元,2010年3月收到已确认坏账的应收账款5000元。编制有关分录。2008年末借:资产减值损失 18000贷:坏账准备 18000 2009年5月借:坏账准备 10000贷:应收账款 100002009年末(550000*3%-18000+10000=8500)补提坏账准备时:借:资产减值损失 8500贷:坏账准备 8500 2010年3月收回已注销的坏账时:借:应收账款 5000贷:坏账准备 5000借:银行存款 5000贷:应收账款 50005存货的核算:开出银行汇票用于材料采购;从外地购进材料款已付材料未到,后材料运到并验收入库;结转产品生产用原材料超支差异;计提存货跌价损失;结转本月直接生产领用材料的成本;期末盘亏原材料原因待查;上月购进并已付款的原材料今日到货并验收入库(按计划成本核算);期末集中一次结转本月入库原材料的成本超支差异;期末结转本月发出原材料应负担的超支额;例题:(1)甲企业向A公司购买原材料,货款10000元,增值税1700元,用银行汇票支付。借:在途物资 1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 11700(2)甲企业5月10日向B公司购买原材料,货款20000元,运杂费1000元,增值税34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到达。5月15日材料到达,并验收入库。5月10日,支付货款时:借:在途物资 21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贷:银行存款 244005月15日验收入库时:借:原材料 21000 贷:在途物资 21000(3)期末结转本月生产领用原材料超支差异,本月领用原材料计划成本10000元,超支差异率1%。借:生产成本 1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1000(4)月末,A企业存货成本20000元,可变现净值为18000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账户期初无余额。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2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00(5)本月生产甲产品领用A材料5000元。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5000 贷:原材料A材料 5000(6)甲企业月末盘亏A材料一批,原因待查。该批原材料成本10000元,应负担的增值税为1700元,计提减值准备500元。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11200 存货跌价准备 500贷:原材料A材料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700(7)上月购进并已付款的原材料今日到货并验收入库(按计划成本核算)。该批原材料实际成本98000元,计划成本100000元。(思考:若计划成本为95000元的分录。)借:原材料 100000 贷:材料采购 98000 材料成本差异 2000(8)期末集中一次结转本月入库原材料的成本超支差异5000元;借:材料成本差异 5000贷:材料采购 5000(9)期末结转本月发出原材料应负担的超支额,超支差异率为1%,发出材料计划成本为100000元,其中,生产领用60000元,管理部门领用20000元,销售部门领用10000元,在建工程领用10000元。借:生产成本 6000 管理费用 2000 销售费用 1000在建工程 1000贷:材料成本差异 100006证券投资的核算:以银行存款购入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收益);出售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股票一批其中含有持有期内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委托证券公司按面值购入债券一批计划持有至到期;持有至到期投资本期确认应收利息已收取;例题:(1)甲企业5月10日以银行存款购入乙公司股票10000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该股票每股市价为5.2元(其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股利0.2元/股),另支付交易费用2000元。5月15日又用银行存款购买丙公司股票20000股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该股票每股市价为6元,另支付交易费用3000元。试编制甲企业购买乙公司、丙公司股票的分录。5月10日,购买乙公司股票时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50000应收股利 2000投资收益 2000贷:银行存款 540005月15日购买丙公司股票时: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23000贷:银行存款 123000(2)5月31日,甲企业购买的丙公司20000股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股票每股市价为6.2元,成本价为6元/股。(思考:若期末估价为5.7元/股时的分录)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00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00(3)出售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股票一批,价款50000元,该批股票成本为45000元,公允价值变动10000元。借:银行存款 5000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0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45000公允价值变动 10000 投资收益 5000或:借:银行存款 50000投资收益 500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45000公允价值变动 100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00贷: 投资收益 10000(4)A公司委托证券公司按面值1000元购入债券100张,计划持有至到期。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100000贷: 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00000(5)A公司持有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的债券,本期确认应收利息为2000元,并已收取;确认利息收入时:借:应收利息 2000贷: 投资收益 2000 实际收到利息时:借:银行存款 2000贷:应收利息 20007确认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收益;例题:A公司持有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甲公司股票,2008年4月,甲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200万元,A公司持股比例为10%,(甲公司发放的股利均来自A公司投资后形成的净利润)借:应收股利 200000贷:投资收益 2000008固定资产核算:购入设备投入使用款项已付;结转报废固定资产的清理净损失(收益);支付报废设备清理费用;例题:(1)A公司购买一台不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价款50000元,增值税8500元,另外支付运杂费等1000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新税法规定固定资产增值税允许抵扣)借:固定资产 51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贷:银行存款 59500(2)结转报废固定资产的清理净损失5000元;(若为清理净收益,则计入营业外收入) 借:营业外支出 5000贷:固定资产清理 5000(3)用银行存款支付报废设备清理费用1000元;借:固定资产清理 1000贷:银行存款 10009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将一栋自用仓库整体出租;对出租的办公楼计提折旧;例题:(1)A企业将一栋自用仓库出租,该仓库原值为1000000元,已计提折旧600000元,出租后仓库采用成本模式核算。借:投资性房地产 1000000累计折旧 600000贷:固定资产 1000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600000若转换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则见以下例题:企业1月将自用仓库整体出租,原价30万元,已提折旧20万元。资产转换用途后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租赁期开始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15万元。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时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150000累计折旧 200000贷:固定资产 300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0000转换日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时,即上题中租赁期开始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8万元。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8000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00累计折旧 200000贷:固定资产 300000(2)B企业对出租的办公楼计提折旧5000元。借:其他业务成本 5000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500010.无形资产的核算:出售一项无形资产收入已存入银行;摊销自用商标价值;计提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例题:(1)A企业出售一项无形资产20000元,已存入银行,该无形资产成本80000元,已计提摊销60000元,计提减值准备10000元。出售无形资产营业税税率为5%。借:银行存款 20000累计摊销 60000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0000贷:无形资产 800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000营业外收入 9000(2)本月摊销自用商标价值5000元借:管理费用 5000贷:累计摊销 5000(3)本月计提无形资产减值损失10000元;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00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0000 二、计算题(共12分) 1.2007年1月2日甲公司以*万元购入一批同日发行的*年期、到期一次还本、按年付息的公司债券计划持有至到期,该批债券票面利率*%,实际利率*%,面值总额为*万元,付息日为每年的l月2日。甲公司于每年末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投资收益。购入时发生的其他相关费用略。 要求计算甲公司对该项债券投资的下列指标:(1)购入时发生的债券溢价或折价(即利息调整额);(2)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的2007年度投资收益、分摊的债券溢价或折价、应收利息;(3)2007年末该项债券投资的账面价值。例题:溢价购入的情形:2007年1月2日甲公司以1 08.9 808万元购入一批同日发行的10年期、到期一次还本、按年付息的公司债券计划持有至到期,该批债券票面利率3%,实际利率2%,面值总额为100万元,付息日为每年的l月2日。甲公司于每年末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投资收益。购入时发生的其他相关费用略。 要求计算甲公司对该项债券投资的下列指标:(1)购入时发生的债券溢价或折价(即利息调整额);(2)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的2007年度投资收益、分摊的债券溢价或折价、应收利息;(3)2007年末该项债券投资的账面价值。参考答案:(1)购入时发生的债券溢价=1089808-1000000=89808(元)(2)2007年度: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利息收入)=2007年初债券摊余成本实际利率=10898082%=21796.16(元)按照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10000003%=30000(元)分摊的溢价=30000-21796.16=8203.84(元)(3)2007年末该项债券投资的账面价值=1089808-8203.84=1081604.16(元) 例题:折价购入的情形:2007年1月2日甲公司以91.8 891万元购入一批同日发行的10年期、到期一次还本、按年付息的公司债券计划持有至到期,该批债券票面利率3%,实际利率4%,面值总额为100万元,付息日为每年的l月2日。甲公司于每年末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投资收益。购入时发生的其他相关费用略。 要求计算甲公司对该项债券投资的下列指标:(1)购入时发生的债券溢价或折价(即利息调整额);(2)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的2007年度投资收益、分摊的债券溢价或折价、应收利息;(3)2007年末该项债券投资的账面价值。参考答案:(1)购入时发生的债券折价=1000000-918891=81109(元)(2)2007年度: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利息收入)=2007年初债券摊余成本实际利率=9188914%=36755.64(元)按照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10000003%=30000(元)分摊的折价=36755.64-30000=6755.64(元)(3)2007年末该项债券投资的账面价值=918891+6755.64=925646.64(元)2. 2009年1月2日C公司以每股*元的价格购入S公司*股普通股作为长期投资,占S公司总股本的20%。当年S公司实现税后利润*万元,年末宣告分配现金股利*万元,股利支付日为2010年3月6日。2010年S公司发生亏损*万元。 要求分别采用成本法、权益法计算C公司的下列指标:(1)2009年、2010年度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2)2009年末、2010年末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例题:2009年1月2日C公司以每股10元的价格购入S公司20万股普通股作为长期投资,占S公司总股本的20%。当年S公司实现税后利润200万元,年末宣告分配现金股利100万元,股利支付日为2010年3月6日。2010年S公司发生亏损80万元。 要求分别采用成本法、权益法计算C公司的下列指标:(1)2009年、2010年度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2)2009年末、2010年末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参考答案:成本法下:(1)2009年年末S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时,C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0020%=20(万元),2010年不确认投资收益;(2)2009年末、2010年末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取得股票时的成本=20万股10元/股=200(万元)权益法下:(1)2009年年末S公司实现利润时,C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20020%=40(万元)2010年S公司发生亏损时,C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损失=8020%=16(万元)(2)2009年末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2010+40-100*20%=240-20=220(万元)2010年末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220-16=204(万元)3. 3月1日A商品结存数量*件、单价*元;3月2日发出*件;3月5日购进*件、单价*元;3月7日发出*件。 要求分别采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加权平均法计算3月份A商品的发出成本、期末结存成本。例题:3月1日A商品结存数量100件、单价20元;3月2日发出80件;3月5日购进300件、单价22元;3月7日发出250件。 要求分别采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加权平均法计算3月份A商品的发出成本、期末结存成本。参考答案:(1)先进先出法下:发出存货的成本=8020+2020+23022=1600+400+5060=7060(元) 结存存货成本=7022=1540(元)(2)移动加权平均法下:3月5日购进商品时的平均单价=(2020+30022)/(20+300)=21.88(元),则本月发出材料成本=8020+25021.88=7070结存存货成本=10020+30022-7070=2000+6600-7070=1530(3)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下:存货平均单价=(10020+30022)/(100+300)=21.5(元)则发出存货的成本=(80+250)21.5=7095(元)结存存货成本=10020+30022-7095=1505(元)4. 某项固定资产原值*元,估计折旧年限*年,预计净残值*元。要求: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各年折旧率与前4年折旧额; 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各年折旧额。例题:某项固定资产原值125000元,估计折旧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5000元。要求: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各年折旧率与前4年折旧额; 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各年折旧额。参考答案:(1)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各年折旧率=2/5100%=40%第1年折旧额=12500040%=50000(元)第2年折旧额=(125000-50000)40%=30000(元)第3年折旧额=(125000-50000-30000)40%=18000(元)第4年折旧额=(125000-50000-30000-18000-5000)/2=11000(元)(2)年数总和法下:第1年折旧额=(125000-5000)5/15=40000(元)第2年折旧额=(125000-5000)4/15=32000(元)第3年折旧额=(125000-5000)3/15=24000(元)第4年折旧额=(125000-5000)2/15=16000(元)第5年折旧额=(125000-5000)1/15=8000(元)三、综合题(共13分)1. 某零售商场为一般纳税人,销售额实行价税合一。本月1日销售商品*元,本月末有关账户(调整前)资料如下:“商品进销差价”账户期末余额*元;“库存商品”账户期末余额*元;“主营业务收入”账户本月净发生额*元,与“主营业务成本”账户一致。要求:(1)计算本月应交的销项增值税和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对计算结果保留个位整数)。 (2)编制本月1日销售商品的会计分录。(3)编制月末结转已销商品进销差价和销项增值税的会计分录。例题:1. 某零售商场为一般纳税人,销售额实行价税合一。本月1日销售商品58500元,本月末有关账户(调整前)资料如下:“商品进销差价”账户期末余额5000元;“库存商品”账户期末余额11700元;“主营业务收入”账户本月净发生额1170000元,与“主营业务成本”账户一致。要求:(1)计算本月应交的销项增值税和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对计算结果保留个位整数)。 (2)编制本月1日销售商品的会计分录。(3)编制月末结转已销商品进销差价和销项增值税的会计分录。参考答案:(1)本月应交的销项增值税=1170000/(1+17%)17%=100000017%=170000(元)本月商品的进销差价率=5000/(11700+1170000)100%=0.42%本月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11700000.42%=4950(元)(2)本月1日销售商品的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 58500贷:主营业务收入 58500(3)月末结转已销商品进销差价会计分录借:商品进销差价 4950贷:主营业务成本 4950月末结转已销商品销项增值税的会计分录借:主营业务收入 1700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00 2. 某公司对坏账核算采用备抵法,并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第一年12月31日“坏账准备”账户余额*元。第二年10月将已确认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元作为坏账处理,当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万元,坏账准备提取率为*%;第三年6月收回以前年度已作为坏账注销的应收账款*元,当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万元,坏账损失估计率由原来的*%提高到*%。 要求: (1)计算第二年末、第三年末应补提或冲减的坏账准备金额; (2)对第二、三年的上述相关业务编制会计分录。例题:某公司对坏账核算采用备抵法,并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第一年12月31日“坏账准备”账户余额20000元。第二年10月将已确认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30000元作为坏账处理,当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00万元,坏账准备提取率为1%;第三年6月收回以前年度已作为坏账注销的应收账款30000元,当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50万元,坏账损失估计率由原来的1%提高到2%。要求: (1)计算第二年末、第三年末应补提或冲减的坏账准备金额; (2)对第二、三年的上述相关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参考答案:(1)第二年末应补提坏账准备金额=10000001%-20000+30000=20000(元);第三年末应补提坏账准备金额=15000002%-10000-30000=-10000(元),即应冲减的坏账准备为10000元。(2)第二年10月确认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 30000贷:应收账款 30000第二年年末补提坏账准备时:借:资产减值损失 20000贷:坏账准备 20000第三年6月收回以前年度注销的坏账时:借:应收账款 30000贷:坏账准备 30000借:银行存款 30000贷:应收账款 30000第三年末冲减坏账准备金时:借:坏账准备 10000贷:资产减值损失 100003. 某公司于7月26日销售商品一批,售价*元,增值税*元,收到购货单位签发并承兑的商业汇票一张,面值为*元、期限6个月,不带息。9月26日,公司持该商业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贴现率为9%,带追索权。要求: (1)计算该商业汇票的贴现期、贴现息和贴现额(列出计算过程);(2)分别编制收到商业汇票、将该汇票贴现的会计分录。例题:某公司于7月26日销售商品一批,售价50000元,增值税8500元,收到购货单位签发并承兑的商业汇票一张,面值为58500元、期限6个月,不带息。9月26日,公司持该商业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贴现率为9%,带追索权。要求: (1)计算该商业汇票的贴现期、贴现息和贴现额(列出计算过程);(2)分别编制收到商业汇票、将该汇票贴现的会计分录。参考答案:(1)该商业汇票贴现期=6-2=4(个月) 贴现息=585009%/124=1755(元) 贴现额=58500-1755=56745(元)(2)收到商业汇票的分录:借:应收票据 58500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0 汇票贴现时的分录:借:银行存款 56745财务费用 1755贷:应收票据 585004. 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