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应该注意的知识点一、 反应热1、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反应热。放出热量的反应叫放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反应叫吸热反应(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新物质生成,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并可以以热能、电能或光能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当能量以热的形式表现时,我们把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2、符号:H(大吸小放)3、单位:kJ/mol4、计算依据:H=生成物的总能量 - 反应物的总能量= H (生成物) - H(反应物)H=反应物的总键能 生成物的总键能5、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要标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不特别注明,即表示在101kPa和298K。 (2)要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因为物质在不同的聚集状态下所具有的能量是不相同的,对同一反应来说,物质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H)的数值不同。 (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而是表示物质的量,所以,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相同物质发生的同一个化学反应,当化学计量数改变时,其H也同等倍数的改变,但H的单位不变,仍然为kJ/mol。若将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颠倒,则H的数值和单位不变,符号改变。 (4)热化学方程式一般不需要写反应条件,也不用标“”和“”。因为聚集状态已经表示出来了,固态用“s”液态用“l”,气态用“g”。 (5)H要标注“+”或“-”,放热反应H为“-”,吸热反应H为+”.6、盖斯定律: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成几步完成,反应的总热效应相同,这就是盖斯定律。盖斯定律的应用实际上是利用热化学方程式的加减。(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7、(1)常见的放热反应有:可燃物的燃烧,酸碱中和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 (2)常见的吸热反应有:大多数分解反应,以碳、氢气、一氧化碳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铵盐与碱的反应。二、燃烧热 定义:在101kPa下,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kJ/mol二、 中和热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时的反应热。注意事项:(1) 必须是“稀溶液”,因为浓溶液在稀释过程中会放出热量,影响中和热。(2) 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中的水合热,物质的溶解热,电解质电离所伴随的热效应。(3)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起反应生成水,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这部分不属于中和热。(4) 稀的强酸和稀的强碱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若是弱酸或弱碱参与反应,则由于他们的电离要吸收热量,其热量的数值会小于57.3 kJ/mol.1.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0。若将1.0mol的通入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辽宁2009)A. 5% B. 17% C. 25% D.33%2.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辽宁2009) 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实验反应温度/Na2S2O3溶液稀H2SO4H2OV/mLc/(molL-1)V/mLc/(molL-1)V/mLA2550.1100.15B2550.250.210C3550.1100.15D3550.250.2103.将氢氧化钠稀溶液滴加到醋酸稀溶液中,下列各图示意混合溶液有关量或性质的变化趋势,其中错误的是(辽宁2009)4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2009海南)物质XYZ初始浓度/molL-10.10.20平衡浓度/molL-10.050.050.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B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5已知:则的H是A. -824.4kJ B. -627.6 kJC. -744.7 kJ D. -169.4 kJ6.(14分)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的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C分别表示 、 ,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 ,理由是 ;(2)图中H= KJmol-1;(3)V2O5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氧化SO2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 ;(4)如果反应速率(SO2)为0.05 molL-1min-1,则(O2)= molL-1min-1、(SO3)= molL-1min-1;(5)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 KJmol-1,计算由S(s)生成3 molSO3(g)的H (要求计算过程)。7. 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2009安徽)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8. 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2009福建) 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w.w.w.k.s.5.u.c.o.m A. 增大增大 B. 实验和的相等 C. 增大增大 D. 增大,增大9. 已知:2H2(g)+ O2(g)=2H2O(l) H= -571.6KJ mol-1 CH4(g)+ 2O2(g)CO2(g)2H2O(l) H= -890KJ mol-1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695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009全国2)A11 B13C14 D23答案B10. (15分) (2009全国2)w.w.w.k.s.5.u.c.o.m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1)根据左表中数据,在右图中画出X、Y、Z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t/minX/molY/molZ/mol01.001.000.0010.900.800.2030.750.500.5050.650.300.7090.550.100.90100.550.100.90140.550.100.90(2) 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 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3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_;(4)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X的转化率等于_;(5) 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改变实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得到Z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则曲线、所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分别是: _ _ _11.25 ,101 k 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H+(aq) +(aq)+(aq)+2OH(aq)=BaSO4(s)+2HO(1);H=57.3 kJ/molB.KOH(aq)+H SO4(aq)= KSO4(aq)+HO(I); H=57.3kJ/molC.C8H18(I)+ O (g)=8CO (g)+ 9HO; H=5518 kJ/molD.2C8H18(g)+25O (g)=16CO (g)+18HO(1); H=5518 kJ/mol12.(10分)甲酸甲酯水解反应方程式为:(2009广东) 某小组通过实验研究该反应(反应过程中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起始量如下表:甲酸甲酯转化率在温度T1下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1)根据上述条件,计算不同时间范围内甲酸甲酯的平均反应速率,结果见下表:请计算1520min范围内甲酸甲酯的减少量为 mol,甲酸甲酯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min-1(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2)依据以上数据,写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在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3)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则该反应在温度T1下的K值为 。(4)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温度为T2(T2大于T1),在答题卡框图中画出温度T2下甲酸甲酯转化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预期结果示意图。13已知有相同容积的定容密闭容器甲和乙,甲中加入和各0.1mol ,乙中加入HI 0.2mol,相同温度下分别达到平衡。欲使甲中HI的平衡浓度大于乙中HI的平衡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A甲、乙提高相同温度 B 甲中加入0.1mol He,乙不变C甲降低温度,乙不变 D 甲增加0.1mol ,乙增加0.1mol 14.下图表示反应,在某温度时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2009年全国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第6后,反应就终止了B.的平衡转化率为85%C.若升高温度,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D.若降低温度,v正和v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少15.已知:2CO(g)+O2(g)=2CO2(g) H=-566 kJ/molNa2O2(s)+CO2(g)=Na2CO3(s)+ H=-226 kJ/mol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的燃烧热为283 kJB.右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2Na2O2(s)+2CO2(s)=2Na2CO3(s)+O2(g) H-452 kJ/mol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1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的绝对值均正确)(2009重庆)A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 kJ/mol(燃烧热)B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中和热) CS(s)+O2(g)=SO2(g);H=-296.8kJ/mol(反应热) D 2NO2=O2+2NO;H=+116.2kJ/mol(反应热)17.已知H2(g)、C2H4(g)和C2H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1、-1411.0kJmol-1和-1366.8kJmol-1,则由C2H4(g)和H2O(I)-反应生成C2H5OH(I)的H为(2008宁夏) A.-44.2kJmol-1 B.+44.2kJmol-1 C.-330kJmol-1 D.+330kJmol-118.(14分)(2008宁夏) 已知可逆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 1 molL-1, c(N)=2.4 molL-1 ;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此时N的转化率为 ; (2)若反应温度升高,M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 4 molL-1,c(N)= a molL-1;达到平衡后,c(P)=2 molL-1,a= ; (4)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c(M) = c(N)= b 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 。19.已知:4NH3(g)+5O2(g)=4NO(g)+6H2O(g). H= -1025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2008全国1)20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2008四川)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H2283.0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T1碘化氢的量时 间T2 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燃烧热2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2(g) I2(g) 2HI(g),在温度T1和T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2008四川)AT1T2,H0 BT1T2,H0CT1T2,H0 DT1T2,H022. 对于平衡,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2008天津)A.升温增压 B.降温减压C.升温减压 D.降温增压23.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2008北京)SiCl4(g)+2H2(g)=Si(s)+4HCl(g);mol(Q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 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 kJC.反应至4 min时,若HCl浓度为0.12 mol/L,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 mol/(Lmin)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 kJ时,生成的HCl通入100 mL 1 mol/L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24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 + H2(g)CO(g) + 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物质的量 物质 实验CO2H2COH2O甲a mola mol0 mol0 mol乙2a mola mol0 mol0 mol丙0 mol0 mola mola mol丁a mol0 mola mola mol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 (CO)的大小顺序是(2008全国2)A乙丁丙甲 B乙丁甲丙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25. (15分)(2008全国2)红磷P(s)和Cl2 (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 (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表示生成lmol产物的数据)。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l ) P 和Cl2反应生成PCl3 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 2 ) PCl5分解成PCl3 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温度T1时,在密闭容器中加人0.80 mol PC15,反应达平衡时PC15还剩0.60 mol,其分解率1等于_;若反应温度由Tl升高到T2,平衡时PC15的分解率2为,2_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工业上制备PCl5通常分两步进行,先将P和Cl2反应生成中间产物PCl3 ,然后降温,再和Cl2反应生成PCl5原因是 _;(4)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 PCl5的H3_,P和Cl2一步反应生成1 mol PCl5的H4_H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PCl5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最终生成两种酸,其化学方程式_。答案:1 B 2 D 3 D 4 C 5 A 7 C 8 D 9 B 11 B 13 C 14 B 15 C 16 C 17 A 19 C20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经济函数类题目及答案
- 2025四级真题及答案
- 医学装备三级管理制度及耗材管理试题及答案
- 四川省实验幼儿园托管班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 护理三基考试试题试题库
-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管理技能习题(含答案)
- 2025新网银行社会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西安市养老保险经办处招聘见习生(10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育儿素材思维题目及答案
- 大专机械考试题及答案
- 房屋清洁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高级政工师理论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耳前瘘管的护理小讲课
- 冠心病危险因素管理
- 高速安全知识
- 人工呼吸笔试题及答案
- 《C语言程序设计(第2版)(微课版)》全套教学课件
- 指向社会责任的“海水稻渗透现象”主线式情境教学实践
- MZ-T 《殡葬公共服务网络平台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 2025年游泳馆设施维护承包合同
- 《数据采集与处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