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宽带网络建立智能化小区.doc_第1页
利用宽带网络建立智能化小区.doc_第2页
利用宽带网络建立智能化小区.doc_第3页
利用宽带网络建立智能化小区.doc_第4页
利用宽带网络建立智能化小区.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利用宽带网络建立智能化小区利用宽带网络建立智能化小区 摘摘 要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 智能住宅己应运而生 本文 在对智能小区的内涵 特征及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阐述后 给出了智能社区系统的总 体方案 并用以太网作为宽带接入方案 实现对停车场 业主进出通道 自行车停车场等设 施进行先进的 智能化的 可伸缩的集中式管理系统 智能小区的设计应遵循 技术和功能 匹配 设备和技术匹配 设备和设备匹配 并且利用现代建筑技术及现代计算机 通信 控制等高新技术 把物业管理 安防 通信等系统集成在一起 并通过通信网络连接物 业管理处 为小区住户提供一个安全 舒适 便利的现代生活环境 关键词 关键词 智能小区 以太网 管理系统 匹配 Abstract With the widespread us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intellige f was born This article on intelligent community of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sumsupthe explains the intelligence community system for the overall scheme with Ethernet as broadband access scheme implementing a car the owners access bicycle parking facilities for advanced and intelligent scalable centralized management system Intelligent Community of the design should follow the technical and functional matching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matching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match and the use of modern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and modern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and control high tech property management security communications and other systems integrated in together and through communications network to connect the property management office for district residents to provide a safe comfortable convenient modern living environment Keywords Intelligent District Ethernet Management system Match 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I 页 目录目录 1 前言前言 1 2 2 整体方案设计整体方案设计 2 2 1 智能小区服务与管理系统基本组成 2 2 1 1 信息服务与物业管理中心 2 2 1 2 通讯接入网 2 2 2 需求特点描述 3 2 3 设计原则 3 3 3 具体方案设计具体方案设计 5 3 1 小区智能化系统分层结构 5 3 2 小区智能化系统的构成 6 3 2 1 安全防范系统 7 3 2 2 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7 3 2 3 信息网络子系统 7 3 3 智能小区系统网络结构需求分析与设计 7 3 3 1 接入网的概念及分类 8 3 3 2 宽带接入的实现方案 8 3 3 3 智能小区以太局域网设计方案 9 4 4 智能小区子系统及产品说明智能小区子系统及产品说明 11 4 1 楼宇可视对讲系统 11 4 1 1 系统组成 系统功能说明及特点 11 4 1 2 体统设备介绍 11 4 2 周界红外对射及闭路监控系统 12 4 2 1 周界防盗报警系统 12 4 2 2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13 5 5 各系统网络各系统网络 IPIP 地址划分地址划分 14 6 6 结论结论 16 7 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7 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1 页 1 前言前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人类开始迈入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平台 的智能化社会 智能化的浪潮席卷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历史趋势 其 中正在兴起的智能小区建设热潮 反映和适应了国际社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要求 是 21 世纪的新概念住宅 智能小区是近年来产生并迅速崛起的一种新型住宅 它是建筑艺术 生活理念与信息技 术 电子技术等现代高科技的完美结合 智能小区为住户提供了一种更加安全 舒适 方便 快捷和开放的智能化 信息化生活空间 同时 它依靠高科技 实现了回归自然的环境氛围 促进了优秀的人文环境发展 并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 实现小区物业运行的高效化 节能化 和环保化 它不仅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综合标志之一 而且也是人 类社会住宅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我国 目前虽然关于智能化小区的定义有不少 但还没有一个完善的智能化小区 的定义 2001 年 国家建设部住宅产业办公室提出一个关于智能化小区的基本概念 住宅小区智能化是利用 4C 即计算机 通信与网络 自控和 IC 卡 通过有效的传输 网络 将多元的信息服务与管理 物业管理与安防 住宅智能化集成 为住宅小区的服 务与管理提供高技术的智能化手段 以期实现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务与管理 提供安全舒 适的家居环境 这仅仅是一个现阶段关于智能化小区的基本概念 随着新技术 新成 果的产生和应用以及我国人民住宅状况的发展变化 智能化小区的内涵也会有相应的变 化 智能化小区 大厦 是利用现代建筑技术及现代计算机 通信 控制等高新技术 把物业管理 安防 通信等系统集成在一起 并通过通信网络连接物业管理处 为小区 住户提供一个安全 舒适 便利的现代生活环境 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2 页 2 2 整体方案设计整体方案设计 智能化住宅小区通信网络是小区内综合信息服务 小区与外界广域网连接 小区智能物 业管理物理平台 构建小区通信网络平台 要考虑网络提供综合信息与资讯服务能力 网络 先进性 扩展性 性价比以及开发商 用户 对投资费用承受能力 2 12 1 智能小区服务与管理系统基本组成智能小区服务与管理系统基本组成 从智能小区基本概念中我们引出了组成智能小区综合服务与管理系统的三个重要组成部 分 即提供多元信息服务和公共物业管理中心 提供多元信息传输网络 小区接入网 以 及提供家庭安全 自动化和通讯的智能化系统 2 1 12 1 1 信息服务与物业管理中心信息服务与物业管理中心 智能小区的信息服务与物业管理中心 事项小区内每一个家庭提供公共服务的设施 通 常住宅小区的开发商负责建设 时也要得到政府在咨询和通讯方面提供相关服务的支持 智 能区 服务与管理中心 其主要服务与管理包括以下两项的内容 即综合信息与咨询服务和 公共物业管理 2 1 22 1 2 通讯接入网通讯接入网 智能小区的通讯接入网是建立智能化家庭 小区综合规律中心和外界广域网进行信息交 互的纽带 小区通讯接入网是智能小区最基本的投资项目之一 小区通讯接入网的实施方案 直接关系到小区开发商的投资费用和今天小区再通讯与网络方面的现代化程度 以及提供综 合信息与资讯服务的能力 小区通讯接入网的建设应充分考虑到不同住宅小区的实际情况 包括住宅小区的等级档 次 所面向用户的知识层次等等 不能搞一刀切 一般说来 小区通讯接入网的建设可以通 过两种方式来实现 其一 是 充分利用现有家庭通讯接入网的资源 提升和完善现有接入网的技术性能 来满足用户传输中 低速数据和图象的需求 该方案的最大优点在于一次性投入成本 但 后期的升级费用庞大 该方案以较低的成本 复杂的技术来实现用户部分低速数据和图象的 需求 而用户对高速数据和图象的需求则需要以技术的更新为基础 系统的断升级为代价来 实现 其二 是控制网络和数据网络各自单设网 高速度 高质地完成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和 数据信息的传输和处理 在系统高度可靠的基础上 留有数十年的用户需求发展数量 虽然 比第一种方式具较大地一次性投资 但运行期间不需要较大的设备 系统的升级 很好地保 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3 页 护了用户的投资 2 22 2 需求特点描述需求特点描述 智能住宅小区局域网一般涵盖若干标准用户住宅楼 小区管理控制中心 小区公共会所 小区物业管理公司以及区内各类集团用户 并以一定方式与小区智能控制网连接 网络设计要求采用可靠 先进 成熟技术 所有信息点具有交换能力 支持虚网划分 支持多媒体应用 能进行良好网络管理 具有良好扩充性和升级能力 2 32 3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智能化系统设计时符合以下原则 实用性和经济性 先进性和成熟性 可靠性与安全性 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 遵循 技术和功能匹配 设备和技术匹配 设备和设备匹配 具体 是 1 功能需求确定系统范围 小区智能化系统绝不是技术越高越好 功能越全越好 应该有一个功能和技术的极限 以满足小区市场定位要求和经济性来设定 因此 重要的是系统可靠性和经济性 要防止技术 和功能的过剩 2 操作维护方便 智能化系统应该采用先进技术产品 但必须充分注意到这些产品面对的是文化程度 技 术水平 年龄档次不同的人群 必须考虑产品的方便操作和维护 产品必须具备使用操作简 单方便的特点 并且易于维护和更换 许多直接面向住户的设备应该具有 傻瓜式 特点 最好有语音提示 3 匹配原则 功能和需求的匹配功能和需求的匹配 小区智能化系统方案设计必须从小区的市场定位出发 从需求实际出发 严格把握各子系 统功能和需求的匹配 功能的过剩势 必将造成系统复杂和经济浪费 而各子系统间的功能不 匹配 不仅造成经济浪费 还会引发系统的不可靠 技术和设备的匹配技术和设备的匹配 小区智能化系统方案设计 必须从功能需求的实际出发 合理考虑各子系统所采用的技术 和设备的匹配 这一点十分重要 这要依靠技术人员对小区智能化系统功能的理解和各种技 术设备的了解 作出合理的设计 硬件和软件的匹配硬件和软件的匹配 智能小区是由诸多子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集合组成 软件和硬件必须匹配 只有硬件而无合 适的匹配软件 将不能发挥硬件的功能作用 可靠性可靠性 系统可靠性是第一位的 在技术方案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性 尤其是涉及到 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4 页 整个小区的计算机网络 现场总线系统的安全性 和涉及家庭安防的产品可靠性是第一位的 经济性经济性 系统经济性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必须追求高的性能 价格比 在考虑系统方案时 必须进行成本分析 为大而全 一味降低设备档次而造成诸多遗留问题 的例子很多 先进性先进性 小区智能化系统应优先采用先进的技术产品和设备 只有这样作 才能与技术发展潮流相 吻合 才能保证系统与后继技术产品衔接 保证系统功能的完善和可持续发展 采用落后的技 术和产品 势必面临产品被淘汰的烦恼 开放性开放性 智能小区的功能实现是靠多个子系统集成完成 各子系统的模块化结构和系统的开放性 将十分的重要 只有系统的开放性 才有利于系统的扩展和功能的扩大 因此 在系统选择时 要 充分考虑这一点 要充分注意解决不同子系统产品和设备的接口和协议的 标准化 使它们 之间达到 互操作性 接口应当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 网络接口 系统和应用软件接口 实 现与未来设各的更多互连和互操作 且能方便地融于全球信息网络中 功能可扩展性功能可扩展性 智能化系统将分期建设 在系统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 智能小区将向小区内住 户提供一住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服务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 尤其是信息技术 的高速发展 更有必要考虑小区建设时的技术可持续发展问题 否则不仅将为小区住户未来 带来不便 很可能将影响住房卖点 在系统规划上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可扩展性 要整体考 虑管线的预留与未来扩展的需求 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5 页 3 3 具体方案设计具体方案设计 3 13 1 小区智能化系统分层结构小区智能化系统分层结构 采用层次结构思想可以对小区智能化 系统进行如下分层 如左图所示 在智能 小区系统中 每一层由完成相同功能的不 同实体构成 对等实体间按照同层协议进 行通信 相邻层间采用标准接口进行通信 每一层都要为上一层提供标准服务 各层 之间彼此独立 形成有机整体的独立模块 采用层次结构不仅有利于系统的分块设计 调试 更重要的是为系统集成和系统升级 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建筑环境层是智能化系统层次结构的 最低层 其实体是安置综合布线系统所需 的各种空间和支架 包括接线问的配线架 空间和墙面尺寸 托线架 线槽 竖井和相应的线架等 协议是这些实体相应的标准 接口 则是线缆与线槽 线架一一对应 线架与接线空间和墙面尺寸一一对应 传输介质层的功能是为通信网络提供比特流传输介质 其实体为广义的综合布线系统和 无线通信信道 其协议是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安防施工系统标准和无线通信信道标准 接口 是向通信网络提供服务的通信连接 通信网络层的功能是为自动控制层实现其功能提供通信网络 其实体包括各种总线网络 及相关网络设备 电话网及有线电视网 局域网和广域网等 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互联协议为 计算机网络协议 低层控制总线网络协议取决于低层控制总线形式 其向上的接口是存在于 传感控制设备 通信网络设备和智能节点实体中的 将信息组成特定网络帧结构及反向拆装 的功能模块 自动控制层实现对小区公共设施 安防设施 住户多表计量等设备的自动控制 其实体 包括传感控制设备 通信监控设备和智能节点实体设备等 这一层中存在各种各样的设备 其自动控制的统一接口和协议对系统集成和互联以及以后的升级是极为重要的 这是小区智 能化系统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管理应用层直接面对用户 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 其实体主要有安防 子系统 物业管理子系统和网络信息管理子系统 管理应用层的标准保证了小区智能化系统 的功能集成和软件界面的集成 对于用户而言 小区智能系统的集成都体现在应用层的集成 用户并不关心低层如何工作 所关心的只是应用层为其所提供的服务 用 户 安全防范系统 物业管理系统 信息网络系统等 自动控制层 传感控制设备 通信网络设备 网络层 电话网 有线电视网 局域网 广域网 传输层 综合布线系统 无线通信系统 建筑环境层 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6 页 3 23 2 小区智能化系统的构成小区智能化系统的构成 小区智能化系统总体上是构建在网络基础上 以信息传输通道为物理集成的多功能管理 与监控系统 并与CATV 公共交换网 互换网等联网使用 主要由安全防范子系统 综合信 息管理子系统和信息网络子系统三部分构成 如图3 1所示 智 能 化 小 区 信 息 网 络 子 系 统 信 息 管 理 子 系 统 安 全 防 范 子 系 统 周界防范系统 闭路电视监视系统 VOD 视频点播 综合物业管理系统 公共设施管理系统 停车场管理系统 远程抄表系统 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系统 宽带网络接入系统 有线电视网络系统 程控电话系统 小区告诉宽带数据网络系统 家庭安防报警系统 电子巡更系统 对讲与防盗门控制系统 图 3 1 小区智能化系统组成结构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子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 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网 络子系统 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7 页 3 2 13 2 1 安全防范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 该系统为住户提供住宅内和小区内的安全保障 它改变了传统住宅的自我保护方法 例 如安装防盗门 防盗窗栏杆等 通过物业管理中心 利用科技手段 由物业管理中心和公安 部门为住户提供安全保证服务 安全防范子系统功能主要包括 出入口管理及周界防越报警 闭路电视监控 对讲 可视对讲与防盗门控制 周界巡更 家庭安防报警 3 2 23 2 2 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为住户和物业管理中心提供各种与信息有关的服务 是智能小区信息运转的中心 信息管理子系统主要包括 远程抄表与管理 车辆出入与停车管理 供电设备 公共照明设备 电梯 供水等主要公共设备的监控管理 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系统 物业管理系统 3 2 33 2 3 信息网络子系统信息网络子系统 该子系统是整个小区智能化系统集成的硬件网络平台 该子系统的构成质量直接决定了 系统的性能和扩展空间 信息网络子系统主要包括 有线电视网系统 高速宽带数据网系统 宽带光纤接入网 电话网 3 33 3 智能小区系统网络结构需求分析与设计智能小区系统网络结构需求分析与设计 小区智能化系统的核心是社区网络的建设 通过社区网络 社区管理员不但可以对社区 进行现代化的物业管理 还可以为社区用户提供一些增值服务 比如高速工nternet访问 网上社区 网上超市 网络图书馆 远程医疗 网上学校 股票网上实时交易和视频点播等 社区服务 智能化社区网络属于园区网络 与传统园区网络相比最大不同点是 智能化社区网络是 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8 页 一个公用的运营网络 其设计应包括以下5个方面 1 社区网络控制中心的设计 包括工nternet接入方式 网管技术选择和核心交换路 由设备的选择等 2 基础物理传输网络设计 包括物理线路和传输协议等 3 网络逻辑设计 包括路由服务和网络流量控制等 4 网络运营管理平台设计 包括基于用户的认证 计费 网络安全和服务质量等 5 Internet服务网络平台设计 包括防火墙和服务器负载均衡等 3 3 13 3 1 接入网的概念及分类接入网的概念及分类 根据我国接入网技术体制的定义 接入网是由业务节点接口 SNI 和相关用户一网络 接口 U NI 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 如线路设施和传送设施 所组成的为传送数据或电信业 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 接入网可以被看作与业务和应用无关的传送网 接入网的分类有多种方法 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两种 1 根据支持业务能力的不同 可以分为宽带接入和窄带接入 宽带与窄带的一般划分 标准是用户网络接口的速率 即将用户网络接口上最大接入速率超过2Mbps的用户接入称为 宽带接入 对最小接入速率则没有限制 窄带接入系统是基于支持传统的64Kbps的电路交换 业务发展而来的 对以IP为主流的高速数据业务支持能力差 宽带接入系统则是以分组传送 方式 为基础 2 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 可以分为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 其中 有线接入还可以进一 步划分成基于铜线传输的接入网 基于光纤传输的接入网以及光纤与铜混合的接入网 3 3 23 3 2 宽带接入的实现方案宽带接入的实现方案 对于接入网的建设 很长一段时间性以来都是通过对电视网 电话网的改造来提供综合 业务 即所谓的 三网合一 由于这些网络在设计之初并未考虑到支持多种业务的情形 因此改造的难度很大 同时改造后的接入网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对多种业务的支持能力 总 会出现或大或小的缺陷 新建设的接入网则摆脱了 改造时代 可以根据现有的宽带接入 网技术直接进行接入网的设计 目前 比较成熟的可供住宅小区使用的宽带接入的实现方案主要有 DDN接入小区 Eth ernet接入户 DDN接入小区 HFC接入户 Ethernet接入小区 Ethernet接入户 ADSL 直接入户 表3 1 智能社区网络接入技术比较一览表 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9 页 由于小区类同于校园 所以采用校园网技术建立小区信息网络是一种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建筑物之间采用光纤 室内采用综合布线系统中的UTP 非屏蔽双绞线 接入方式是一种很 好的选择 采用FTTB 光纤到大楼 UTP接入方式和校园网技术建设智能小区可以做到很好 的资源共享 降低投资 3 3 33 3 3 智能小区以太局域网设计方案智能小区以太局域网设计方案 住宅小区局域网一般要求涵盖小区内所有住宅楼 小区公共会所 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和 小区管理控制中心任务 并且要求与小区内的现场控制网络集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网络设 计要求采用可靠 先进 成熟的技术 所有信息点具有交换能力 支持多媒体应用及虚拟网 络的划分 必须具有良好的网管系统 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和升级能力 住宅小区网络采用 4 层结构 1 系统中心 小区管理控制中心 2 区域中心 3 住宅楼 计入 技术 比较 实现功能介入成本 元 户 难易程度 越多 越难 安全性 越多 越难 接入速度主要连接 设备 适用对象综合比较指 数 以太 网技 术 任何网上 应用 1000 10Mbps 100Mbps 交换机 网卡 新建小区 无线 局域 网技 术 网络应用 可能会受 到带宽及 信号干扰 影响 视无线网 卡的价格 而定 用 户越多成 本越低 1Mbps 11Mbps 无线 AP 无线 增益器 无线网卡 任何类型社 区 特别适 用于无法布 线或满足在 社区内随时 随地访问网 络的客户需 求 有线 电话 网络 数据 传输 技术 网络应用 可能会受 到带宽影 响 视 Cable Modem 的价 格而定 用户越多 成本越低 10Mbps 以下 线缆调制 解调器 线缆调制 解调头端 设备 已经建成并 适用的社区 数字 电话 线路 传输 技术 网络应用 可能会受 到带宽影 响 800 10Mbps xDSL 路 由器 网 卡 滤波 器 可室 内上网 任何类型的 社区 无需 重新布线 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10 页 4 住宅用户 网络的拓扑结构采用星型结构 小区区域中心的设置应根据小区的规模和用户楼宇的分 布情况 为便利网络的设计和管理 可将整个小区分为若干个区域 每个区域设一个区域中 心 管辖若干幢相邻的楼宇 根据小区网络应用的要求 小区局域网主干采用千兆以太网主干交换机 在各区域中心 设置工作组交换机 配置 1000MbpsFX 上联端口 通过光纤与主干交换机连接 构成一个千 兆以太骨干网 每个区域内 各楼宇设备间设置 100 10Mbps 交换式集线器 交换式集线器 通过 100MbpsTX 上联端口经超 5 类双绞线 光纤与工作组交换机连接 乳沟需要也可通过 100MbpsTX 端口经楼内超 5 类综合布线连接用户 一般采用 5 类双绞线 这样系统主干交 换机与工作组交换机之间可提供高达 1000Mbps 的传输速度 工作组交换机向各楼宇提供 100Mbps 的传输速度 每个最终用户可独享 10Mbps 的通信带宽 所以整体结构为 1000Mbps 100Mbps 10Mbps 小区局域网络通过 ADSL 或 Erhernet 方式接入 Internet 小 区以太网络的整个构成如图 3 2 所示 通信 数据服务器网管 监控 中心交换机 楼宇交换机 单元集线器 家庭网关 路由器 防火墙 Internet 家庭网络 图 3 2 智能小区以太局域网 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11 页 4 4 智能小区子系统及产品说明智能小区子系统及产品说明 本文主要介绍以下三种子系统及其设备选择 1 楼宇可视对讲系统 2 周界红外线防盗系统及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3 保安巡更管理系统 4 14 1 楼宇可视对讲系统楼宇可视对讲系统 本系统设置是让住户了解来访客人情况 对话和图像来确定是否让来人进门 为提高住 宅安全防盗能力和住户安全以及免除客人来访时跑上跑下麻烦 通常单元楼栋门厅处设置了 一道常锁大门 住户可以使用钥匙或密码 或非接触式 IC 卡 开锁进出 来访客人则需门 外访客对讲机和住户对讲取同意后才可以进入大门 楼宇可视对讲系统分 1 非保全型可 视对讲系统 2 保全型可视对讲系统 同时亦可分联网型和非联网型 当为联网型时小区 内设置有管理中心 非联网型各楼栋为独立系统 4 1 14 1 1 系统组成 系统功能说明及特点系统组成 系统功能说明及特点 系统由门口可视主机 住户可视分机 系统电源 视频分配器 电锁及闭门器组成 可视对讲系统是普通对讲系统功能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影像传输通道 门口对讲机上装有 广角微型摄像头 以监视来客 视频信号直接专线分配送入住户装有 4 寸扁平显像管住户对 讲机 对讲门口机内上装有照明用红外发光二极管 摄像头采用低照度 0 5lx CCD 器件 可以做到无外加照明也能清晰观察来客 来访客人可门口可视主机操作键盘 访问住户 来 访客人和住户通话内容保密 住户话机按键打开门锁 门口机有密码设置 密码开锁 每单 元可独立设置密码 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 容量大 2 设备少 连线简单 3 系统维护方便 任何一部分出现故障不会影响其它部分正常工作 4 质量好 价格低 4 1 24 1 2 体统设备介绍体统设备介绍 1 数字式对讲门口机功能特点 WRT 332BKZ 1 主机采用超薄型体 面板为不锈钢板 美观豪华 结构坚固 2 主机按键采用金属铸造 确保按键使用寿命 面板以发光二极管照明便于夜间选号 操作 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12 页 3 开锁方式多样 住户密码开锁 门卫遥控开锁 IC 卡开锁方便主客进出 4 客人来访时 所按房门主控器上显示 以使客人叫号准确 5 采用软编码方式 不受楼宇结构影响 用户编号可以是数字 6 安装方便 楼层对讲主干电缆为 3 芯 加可视同轴视频线和供电 2 芯线 通话内容保 密 2 对讲分机功能特点 WRT 332KS 对讲分机为 4 寸黑白显示屏 超薄型壁挂方式 外型美观 1 待机时 任何时间按监视键都可监视门口情况 再按一次关闭显示 2 主机或门口机叫通室内机时 室内机会发出电子铃声并启动显示屏显示访客景像 摘机可进行通话 按开锁键可开启电控锁 呼叫对讲时有效 3 紧急情况下 按报警键都可报警到管理中心 4 经济 美观 实用 5 视频分配器 采用 8 路视频分配器 分配放大效果好 确保图像清晰稳定 6 闭门器 采用日本产品 PH7002 具有质量稳定可靠特点 4 24 2 周界红外对射及闭路监控系统周界红外对射及闭路监控系统 现代社会进步 经济繁荣 但社会治安问题也日趋严重 各种盗窃案 抢劫案日有所闻 居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是安全防范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有 由主动红外探测器和控制主机组成 安全防范领域里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CCTV SYSTEM 位举足轻重 它可以即时传送活 动图像信息 值班人员遥控装置 还可控制前端摄像机 改变摄像角度 方位 镜头焦距等 实现对现场大范围观察和近距离特写 并可录像设备进行记录取证 4 2 14 2 1 周界防盗报警系统周界防盗报警系统 主动红外与被动红外相比具有可靠性高 外界环境干扰少等优点 我们选用主动红外作 为周界探测器 当控制中心控制主机进入报警状态后 如有窃贼翻墙进入小区时 双光束红外探测器探 测到信号 并将信号传输回控制主机 控制主机接受到信号后 控制主机键盘上红灯就会亮 接着发出声音报警 保安人员就可以情况及时处警 以保护居民安全 目前 国际及国内市场上 防盗预警系统设备及产品五花八门 有美国 ADEMCO FBI C我们设计系统能对小区周边区域 小区出入口等重要场所进 行监控和录像 本系统以画面处理器为主要设备 画面处理器主进行多路实时长延时录像和 显示 本设计从性价比最优角度考虑 周边设备采用日本 台湾监控设备 实施系统优化组 合 科学连接 对重要要害部位进行全方位监控 达到功能齐全 图像清晰 监控部位实现 全面录像 回放画面清楚 设置科学 合理 主控室能观察各监控点现场情况 实现监控指 挥 实用 经济 可靠原则 设计如下系统 本系统监控部分前端由 8 台彩色摄像机组成 其中有 2 台为带云台摄像机 终端设备 由 1 台视频处理器 1 台 AG 6124 长延时录像机 1 台 21 监视器 或电视机 2 台 PIH303 室外云台和 1 台 PIH308 云台控制器等设备组成 5 5 各系统网络各系统网络 IPIP 地址划分地址划分 局域网中的 IP 地址规划要考虑到子网的规模及日后的扩展和维护等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