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义 不饱和树脂原料2.doc_第1页
吴良义 不饱和树脂原料2.doc_第2页
吴良义 不饱和树脂原料2.doc_第3页
吴良义 不饱和树脂原料2.doc_第4页
吴良义 不饱和树脂原料2.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氧树脂及其主要原料工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二)作者:吴良义的博客发表于:2009-12-29 11:05:11点击:426 复材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1.4.2世界环氧氯丙烷现状及发展预测141.4.2.1世界环氧氯丙烷的生产能力及其发展预测2007年,全世界环氧氯丙烷的总生产能力达到约174.0万ta,其中北美地区的生产能力为46.0万ta,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26.4%;西欧地区的生产能力为28.7万ta,约占16.5%;中东欧地区的生产能力为19.6万ta,约占的11.3%;亚洲地区的生产能力为79.7万ta,约占45.8%。世界环氧氯丙烷的生产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生产能力集中在美国、我国大陆、德国和俄罗斯,合计生产能力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71.3%。二是生产能力更趋集中在少数跨国公司。全球生产能力主要为陶氏化学公司、Hexion专用化学品公司和索维尔公司三大生产厂商所控制。其中,陶氏化学公司的生产能力为48.0万ta,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27.6%,分别在美国和德国建有生产装置;Hexion专用化学品公司的生产能力为17.5万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0.1%,分别在美国和荷兰建有生产装置;索维尔公司的生产能力为9.2万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5.3%。三是工艺路线比较单一,主要采用丙烯高温氯化法进行生产。四是我国的产能近几年发展迅速,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环氧氯丙烷生产国家,生产能力达到47.1万ta,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27.1%。预计到2012年全世界环氧氯丙烷的总生产能力将超过230.0万ta。2007年世界(不含我国大陆)主要的环氧氯丙烷生产厂家情况见表4。1.4.2.2世界环氧氯丙烷的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2007年,世界环氧氯丙烷的总消费量约为112.0万t,其中北美地区的消费量为23.3万t,约占总消费量的20.8%;西欧地区的消费量为25.7万t,约占总消费量的22.9%;中东欧地区的消费量为3.0万t,约占总消费量的2.7%;亚洲地区的消费量为60.0万t,约占总消费量的53.6%。产品主,要用于生产环氧树脂和合成甘油,其中生产环氧树脂消费环氧氯丙烷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82.1%,合成甘油的消费量约占4.0%,其他方面(包括弹性体、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树脂、缩水甘油醚、表面活性剂、阻燃剂和季铵盐等)的消费量约占13.8%。预计今后几年,世界环氧氯丙烷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6.0%的速度增长,2012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150.0万t。其中美国和西欧地区需求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2.0%-2.5%,而亚洲地区需求量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约12.0%。2007年世界主要地区环氧氯丙烷的消费情况见表5。美国2007年,美国环氧氯丙烷的总消费量约为23.3万t,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20.8%,其中,生产环氧树脂消费环氧氯丙烷16.8万t,约占国内总消费量的72.1%;生产聚酰胺环氧氯丙烷(PAE)树脂消费量为4.2万t,约占总消费量18.0%;生产环氧氯丙烷弹性体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1.7%,其他方面(包括缩水甘油醚、表面活性剂、阻燃剂和季铵盐等)的消费量为0.4万ta,约占总消费量的8.2%。预计今后几年,美国环氧氯丙烷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2.4%的速度增长,2012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26.2万t。西欧2007年,西欧环氧氯丙烷的总消费量约为25.7万t,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22.9%,其中,生产环氧树脂消费环氧氯丙烷21.8万t,约占国内总消费量的84.8%;合成甘油消费2.5万t,约占总消费量的9.7%;其他方面(包括缩水甘油醚、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树脂、表面活性剂以及环氧氯丙烷弹性体等)的消费量为1.4万t,约占总消费量的5.5%。预计今后几年,西欧地区环氧氯丙烷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1.8%的速度增长,到2012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28.1万t。西欧地区环氧氯丙烷的消费构成及预测见表6。日本2007年,日本环氧氯丙烷的总消费量约为11.23万t,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0.0%,其中,生产环氧树脂消费环氧氯丙烷9.05万t,约占国内总消费量的80.6%;合成甘油消费0.68万t,约占总消费量的6.1%;其他方面(包括缩水甘油醚、离子交换树脂、表面活性剂以及环氧氯丙烷弹性体等)的消费量为1.50万t,约占总消费量的13.3%。预计今后几年,日本环氧氯丙烷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0.5%的速度增长,2012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11.5万t。日本环氧氯丙烷的消费构成及预测见表7。1.4.2.3世界环氧氯丙烷投资扩建、新建动向由于生产环氧树脂的原料ECH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需求上涨,造成供应紧张。陶氏化学公司15及其附属公司下辖的环氧产品业务部于2007年12月1日或按照合同条款所准许的日期开始调高旗下环氧氯丙烷在亚太区、印度、中东及非洲的售价。在以上地区每吨售价调升100美元。目前,甘油法ECH生产工艺装置成为投资建设热点。由天然资源为原料生产环氧树脂的新技术为生物柴油使用率攀升所产生的大量副产物)甘油找到了用途。陶氏和Solvay公司都宣布了投建采用甘油生产环氧氯丙烷技术的新工厂的计划,而非基于丙烯的传统的石油化工路线。陶氏的这项甘油转环氧氯丙烷(GTC)专利技术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极大的成本和环境友好优势,该工艺只需一半的氯且减少了环境污染。去年陶氏在其德国北部的Stade工厂建设了一个这项技术的独立示范装置。近期,其与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上海天原集团华胜化工有限公司签署关于为其在上海化学工业区拟建的2座工厂提供原料的供应合同。这2座工厂分别年产10万t液体环氧树脂(LER)和年产15万t GTE,将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投产。陶氏表示地点和原料合作伙伴的选择是其中国GTE和液态环氧树脂工厂启动的关键的里程碑。Solvay公司的新厂所采用的甘油由法国本地生物柴油制造商提供,该工艺采用一种新系列的催化剂并包含了数项专利应用。日本的该种工艺实验厂已陆续开始运转。其中包括位于茨木县的Asashi Glass和Adeka Corp.公司所属的合资公司鹿岛化学品公司(Kashima Chemical)的年产200t的实验厂。该公司目前拥有基于丙烯工艺,采用丙烯作为原料的5.2万t的ECH生产装置,其产品供应日本国内及海外市场。此外,日本最大的ECH生产商Daiso16公司也将在其国内的水岛(Mizushima)工厂建设该种工艺日产1t的实验厂。Daiso公司现已占有日本国内ECH市场50%的份额。由于ECH的需求上涨,今年3月,Daiso公司将其松山(Mat2suyama)工厂的ECH及其衍生物的产能扩大到1万t/a。2.中国环氧树脂和其主要原料的工业现状及预测2.1 中国环氧树脂工业现状及预测2.1.1我国环氧树脂生产能力、产量和表观消费量目前我国环氧树脂的生产厂家已经超过150多家,2007年生产能力达到约95.0万ta,是世界总生产能力的41.3%;2007年环氧树脂的产量约为65万t左右,比上年增长25%左右;表观消费量比2006年增长10%,环氧树脂用量高达92万t,是世界表观消费总量的44.44%,其中自给超过2/3。2008年国内环氧树脂消费量达100万t以上,是世界表观消费总量的50%以上,比2007年增长12%。另据环氧树脂行业协会统计,2008年我国环氧树脂用量为80万t,比2007年下降了13%。2008年我国环氧树脂产出66.6万t,年平均开工率57.5%左右。年耗双酚A约48万t左右,耗环氧氯丙烷38万t左右。近几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与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环氧树脂产业也迎来蓬勃发展高峰,年生产和消费量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一跃成为全球环氧树脂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我国已成为全球环氧树脂最大的生产国、产出国和消费国1。1997-2007年中国环氧树脂产量、进口量和表观消费量变化趋势见图1。2.1.2我国环氧树脂进出口量和平均成交价分析172007年进口环氧树脂28万t,出口环氧树脂10.8万t 。2008年1-8月份我国环氧树脂进口量也达到了18.3万t,出口环氧树脂10.8万t。进口价格只是出口价格的79%。进出口价格都在逐年上涨,但进口价格上扬幅度远高于出口价上扬的幅度。2008年1-8月同比2007年环氧树脂进口量见图3。2008年全年进口环氧树脂24.22万t,出口环氧树脂10.86万t。2.1.3 我国环氧树脂进口来源地172008年1-8月环氧树脂主要进口国家(地区)及数量见表9,从中可以看出,台湾省是环氧树脂主要的来源地。其次是来于韩国、美国和中国的出口保税区然后在进口内销。2.1.4我国环氧树脂进出口海关关区172008年环氧树脂主要进出口海关关区见图4和图5。从中可以看出,上海和黄埔是主要的关区,同时也说明高品质环氧树脂主要应用地区是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广东省等。2.1.5我国环氧树脂出口国家(地区)及数量172008年1-8月环氧树脂主要出口国家(地区)及数量见表102.1.6我国环氧树脂工业展望2007-2009年,中国国内不少新增扩建环氧树脂产能项目仍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我国环氧树脂行业达到了新、改、扩建的高潮,一些万t级的工厂陆续建成投产,新增产能超过20万t/a。据业内人士估计,预计2010年我国环氧树脂消费量将达到110-150万t。两年将平均年增长5%-10%。将需求双酚A约71.5-100万t。至2008年底101家合计生产能力达115.8万吨,不完全统计规划拟建环氧树脂装置能力约150万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