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佛山市顺德区陈登职业技术学校教 案2004 2005 学年第二学期教案名称 统计基础知识 授课教师 林晓玲 授课班级 04物流管理班 第 一 周(第 1讲第1、2节) 课 题课程介绍、统计的含义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 使学生对本课程有一个基本认识;2、 掌握统计的含义及三者之间的关系;3、 理解统计研究的对象;4、 了解统计研究的特点。教学重点统计的含义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统计研究的对象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课程介绍、课程要求、讲授新课 1-1 统计的含义与特点一、统计的含义1、含义:包括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方面的内容。(1)、统计工作:指从事统计业务活动的单位对各方面的数据资料进行采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活动过程。(2)、统计资料:即统计信息,是统计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的总称。(3)、统计学:是阐明如何去采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是人们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2、三者的关系:(1)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2)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统计学是以对客观事物总体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三、统计研究的特点(一)数量性(二)总体性(三)质的规定性 质的规定性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一定条件下某事物的数量表现,而且是与一定的质密切结合起来的。(四)社会性(五)变异性、课堂小结1、统计的含义及三者之间的关系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3、统计研究的特点、课外作业1、简述统计的含义,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2、统计的三大职能是什么?3、统计总体的特点有哪些?【课后记】:本课程概念较多并且比较抽象,对于学生而言比较难理解,讲课时应该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实物,多举例。第 一 周(第 2讲第3、4节) 课 题统计概述及总体和总体单位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统计的职能;2、了解统计工作的过程和研究方法;3、理解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4、掌握统计总体的特点。教学重点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教学难点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1、知识点复习2、课前小测验 (1)统计的含义包括 、 和 三方面的内容。 (2)统计学属于 科学。、讲授新课四、统计的三大职能例如:我校为了解学生的健康情况,进行学生体检,有一位同学的乙肝体检结果如下:项目 结果 参考范围乙肝表面抗体 + 阳(+)阴(-)(一)信息职能(二)咨询职能(三)监督职能五、统计工作的过程(一)统计设计(二) 统计调查(统计数据采集)(三)统计整理(统计数据整理)(四)统计分析(统计数据分析)(五)统计预测(统计数据提供和管理)六、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一)大量观察法(二)统计分组法(三)综合指标法(四)经济模型法(五)统计推断法1-2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一)概念1、统计总体:是统计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所构成的整体。简称为总体。2、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体,简称为单位或个体。举例说明 1、研究乐从镇水腾管理区2004年股份社的分红情况 总体是乐从镇水腾管理区的全体股民 总体单位是乐从镇水腾管理区的每一位股民 2、研究2004年乐从钢铁市场的钢铁销售情况 总体是乐从所有的钢铁企业。 总体单位是乐从的每个钢铁企业思考题 辨析下列统计活动中,什么是统计总体,什么是总体单位?1、统计我班同学的身高状况全班同学是统计总体每个同学是总体单位2、期末统计我校班风状况全校所有班级是统计总体每个班级是总体单位(二)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关系1、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物,也可以是事件或现象。2、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两者可以相互转换。3、总体所包括的单位的个数有的是有限的,有的是无限的,即总体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三)统计总体的特点 1、同质性构成统计总体的各个单位,必须在某些点上是同性质的。这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前提条件。2、大量性只有从大量客观现象之间的关联中,才能发现客观现象发展的规律性。这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充分条件。3、差异性构成同一统计总体的各个单 位,虽然在某些点是同性质,但在其他方面必定有差异。这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思考题:辨析下列统计活动中,体现统计总体的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的分别是什么?为了确定我国国有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从全国的国有工业企业中,抽选出有代表性的一万个企业,这些企业的行业不同、规模不同、资金使用也不同。、课堂小结1、统计的职能2、统计工作的过程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4、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的概念5、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关系(总体与个体不是固定不变的、总体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6、统计总体的特点(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课外作业1、简述统计的含义,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2、统计的三大职能是什么?3、统计总体的特点有哪些?4、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 )。 A、调查单位 B、标志值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5、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课后记】:总体与总体单位这两个概念比较难理解,学生很容易将总体特征误认为统计研究的总体或总体单位。第 二 周(第 1 讲第1、2节) 课 题统计基本概念(指标和标志)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 掌握指标和标志的概念、种类2、 了解指标体系的概念3、 掌握指标和标志的区别和联系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指标和标志的概念、种类教学难点指标的种类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课前复习1、知识点复习2、课前小测验 (1)统计总体的特点有、。 (2)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 A、差异性 B、综合性 C、社会性 D、同质性 (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总体单位是( )。 A、每一户 B、每一个人 C、每个地区的人 D、全国总人口、讲授新课二、标志与指标 (一)统计标志 1、概念: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例:性别、年龄、民族、职工人数、营业额 2、分类 品质标志:表明属性特征,用文字表示 例:性别、民族 数量标志:表明数量特征,用数字表示 例:年龄、企业数、营业额 3、标志表现:指所属的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 或数值。 例:男、女、17岁、55人、800万元(二)统计指标 1、概念: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数字资料。(包含概念和数值) 例:2003年乐从股民人均分红1517元 指标六要素:时间、空间、名称、单位、计算方法、数值课堂思考题判断下列统计概念哪些是标志?哪些是指标?1、某同学的身高2、营销一(1)班同学的平均身高3、在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时,某个工业企业生产工人人数 4、对某市工业企业状况进行调查,该市设备台数 2、种类 (1)按说明总体现象的内容的性质不同分类 A、数量指标(总量指标、绝对指标)反映规模大小、数量多少,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标志值总量 例:企业数、工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 B、质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用相应的数量指标进行对比所得到的反映经济现象的平均水平和相对水平的指标。 例:大学升学率、平均分(2)按其作用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分类 A、绝对指标:反映总体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的指标,是最基础的指标。 例:营业额 B、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对比有结果 例:升学率、出生率 C、平均指标:是表明总体单位数量分布一般水平或集中趋势的代表值。 例:平均分、平均工资、单位成本课堂思考题判断下列指标的类型1、 营销一(1)班的学生数为56人2、2、2003年乐从工农业总产值为50.95亿元,增长4.83亿元,增长8.61%。3、某村2004年股民人均分红21517元。三、统计指标体系 1、概念:指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一个整体。 2、分类 (1)基本统计指标体系 A、国家统计指标体系 B、行业统计指标体系 C、地方统计指标体系 D、基层统计指标体系 (2)专题统计指标体系四、标志与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1)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是表明总体特特征的。 (2)标志可以用数量表示为数量标志,也可以用文字表示为品质标志;而指标都是用数量来表示。 2、联系 (1)统计指标是建立在相应的总体单位及其标志值的基础上的,它们是相应的各个总体单位及其数量村志值的汇总与综合。 (2)不同研究目的和任务下,指标与标志可以相互转换。、课堂小结 标志的概念及分类 指标的概念及分类 统计指标体系 指标与标志的区别和联系、课外作业 1、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 A、劳动生产率 B、工资 C、年龄 D、文化程度 2、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 A、商品零售额 B、职工人数 C、计划完成百分数 D、合同履约率 E、企业经济类型 3、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是固定不变的。( ) 4、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 5、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 ) 6、品质标志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 )【课后记】:指标与标志这两个概念比较难理解,学生很容易将两者互相混淆。第 二 周(第 2讲第3、4节) 课 题变异和变量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 掌握变异和变量的概念及分类2、 理解变量值的概念3、 了解统计数据的量化尺度4、 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教学重点变异、变量和变量值的概念教学难点变异、变量和变量值的概念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课前复习1、标志是说明( )属性和特征的。2、( )是说明总体特征的。3、标志分为( )标志和( )标志4、统计指标按其说明总体现象的内容的性质不同,可分为( )指标和( )指标5、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 A、商品零售额 B、职工人数 C、性别 D、文化程度 6、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A、平均数 B、相对数 C、绝对数 D、相对数和绝对数、讲授新课五、变异与变量(一) 概念(二)1、统计中的标志与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这种差异称作变异,变异是普遍存在的,这是统计的前提条件,有变异才有统计,没有变异就用不着统计。如性别标志表现为男、女,年龄标志表现为不同的年岁,劳动生产率标志表现为不同的生产水平等2、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表现称作变量值。课堂练习研究我班统计课的考试成绩Q1:统计课成绩是一个变量吗?A:是的。每一个同学的成绩都不同,而且每个同学每次考试的成绩也不同。Q2:如果统计课成绩是一个变量,那它的变量值是什么?A:是每一个同学每次考试的具体分数。(二)变量的种类1、变量按其变量值是否连续分为连续型变量与离散型变量。连续型变量的数值都是连续不断的,相邻两值之间可取无限数值。其数值要用测量或计算的方法取得。离散型变量的数值都是不连续的整数值,其数值的取得只能用计数的方法。例如:零件数20件、21件、22件、23件等身高1.60公分、1.61公分、1.62公分等2、变量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性变量。确定性变量是指变量值的变动受制于某种决定性因素,致使其沿着一定的方向变动。随机变量是指影响变量值变动的因素很多,其变量值的变动无确定方向,有偶然性。思考题1、研究农民生活状况。“农民的纯收入”( )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随机变量 D、不确定变量2、在下列各项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 A、职工人数 B、平均年龄 C、平均工资 D、总产值 E、设备台数六、统计数据的量化尺度统计数据按量化尺度的不同,通常可分为四种1、测量值用量具测量得出的数据。2、计数值以清点就可以得出的数据3、排序数据用顺序等次来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4、分类数据通过分类获得,说明总体单位所属的类别。课堂小结1、变异和变量的概念2、变量的分类3、统计数据的量化尺度、课外作业1、变量按其变量值是否连续分为( )与( )2、变量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 )和( )3、研究农民生活状况。“农民的纯收入”( )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随机变量 D、不确定变量4、在下列各项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 A、职工人数 B、平均年龄 C、平均工资 D、总产值 E、设备台数【课后记】:变异和变量这两个概念比较好理解,一般的同学都能理解。第 三 周(第 1、2 讲) 课 题第一章复习课 型复习课教学目标进一步巩固统计基础知识和六个基本概念教学重点六个基本概念教学难点六个基本概念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主要知识点复习1、统计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学是以对客观事物总体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3、统计研究的特点(了解)4、统计的三大职能5、统计工作的过程6、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了解)7、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 总体与总体单位(总体的特点)(2) 标志与指标(概念、种类、标志表现、变量值)(3) 变异与变量(变量的概念及分类)、课堂练习1、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A差异性 B综合性 C社会性 D同质性2、在全国人口普查中,总体单位是( )。A每一户 B每一个人 C每个地区的人 D全国总人口3、某班有50个学生,某学期英语考试全班总分达3375分,除以50人之后,求出的平均成绩是( )。A对50个变量求平均数 B 对50个标志求平均数C对50个指标求平均数 D对5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4、在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时,某个工业企业生产工人人数这个概念是指( )。A数量指标 B数量标志 C变量 D标志总量 5、下列各项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A性别 B年龄 C职务 D民族 E工资6、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有( )。A厂房面积 B职工人数 C产值 D原材料消耗量7、对某市工业企业状况进行调查,得到以下资料,其中统计指标是( )A该市职工人数400000人 B某企业职工人数4000人C该市设备台数75000台 D全市产值40亿元 E某企业产值200000元8、下列各项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A全国人口数 B年龄 C平均工资 D钢铁产值4、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9、某地有1000个工业企业,如果要考察该地工业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1000个工业企业 B、1000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C、1000个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D、1000个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的工资10、某小组学生数学考试分别为60分、68分、75分和85分。这四个数字是()A、标志 B、指标 C、变量值 D、变量11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为()绝对数绝对数和相对数绝对数和平均数相对数和平均数12、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值是标志的数值表现,所以:_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 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 、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13、用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_、数量标志、品质标志、数量指标、质量指标14、在工业普查中( ) 、所有工业企业是统计总体 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 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 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15、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16、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直接转化为统计指标。( )17、统计科学是先于统计工作而发展起来的。( )1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 )、单元测验【课后记】:经过复习,大部分同学对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对于基础部分应该多做练习,这样才能熟能生巧。第 三 周(第 3、4 讲) 课 题统计数据的采集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 掌握专门组织调查的方式2、 了解统计调查中数据采集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专门组织调查教学难点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采集和整理 本章学习要点 统计数据的来源 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 统计分组 统计数据的显示方法第一节 统计数据的采集一、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原始资料)(一) 专门组织的统计调查统计调查就是根据调查的任务和要求,采取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地及时搜集各项反映社会经济活动和科学试验成果的原始资料的过程。它是取得统计数据的重要手段。A、按调查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B、按调查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1、统计调查方式(1)统计报表统计报表是指由政府机关或统计调查的组织机构按照统一的要求自上而下地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调查方法。 缺点:耗时耗人力物力,渐渐少用。(2)普查普查是为了了解某种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状况,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搜集得来的数据较全面、较细致而又精确。 例如:我国的五次人口普查。(3)重点调查重点调查是在调查总体中,选择少数重点单位(在总体中举足轻重的那些单位)进行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优点:了解情况比较详细,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4)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观察,并根据其观察结果,从数量上来推算总体数量的一种调查方法。 适应于对总体不可能或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而又必须掌握全部总体指标数值的情况。 (5)典型调查典型调查也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在对被调查对象经过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从中选出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研究调查,借以认识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一种调查方法。 缺点:带有主观性。2、统计调查中数据采集的基本方法(1)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法是调查人员深入到现场进行观察、计量或测量以取得资料。(2)报告法报告法是被调查单位利用各种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作为依据,向有关单位提供统计资料的方法(3)访问法访问法是调查机关通过口头、邮寄、网络、报刊和杂志等方式,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取得第一手资料的统计调查方法。主要包括面对面调查、电话调查、邮寄调查、网络调查、在报纸杂志刊登问卷的调查方法(4)文献法文献法是指通过查阅文献来收集资料的方法(5)问卷法问卷法按调查表格填写者的身份分为“自记式”和“他记式”。按传递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报刊问卷、邮政问卷、送发问卷、访问问卷等问卷法按调查表格填写者的身份分为“自记式”和“他记式”。按传递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报刊问卷、邮政问卷、送发问卷、访问问卷等3、统计调查方案 我校的市场营销实训室(小卖部)本学期提出要改善经营状况,更好地服务广大师生,想了解师生们的需求和对小卖部的经营建议,假如由你来负责设计这个调查方案。你应该怎样做?(1)确定调查的目的: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想得到什么样的资料?了解师生们的需求和对小卖部的经营建议(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对象(向谁调查)即是总体:陈登职校所有师生调查单位(谁提供资料)即总体单位:每一位师生。(3)确定调查提纲和调查表调查提纲指调查的项目,包括被调查单位的标志和有关情况。如学生的性别、年龄、爱好、零用钱情况。将调查项目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表格上,就称为统计表(4)确定调查时间和期限调查时间:资料所属的时间调查期限:从搜集资料到报送资料的时间调查单位和报告(填报)单位:有时一致,有时是不一致的。(5)确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二、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了解)查阅公开出版物向政府统计机构咨询向其他机构咨询上网查询、小结 统计数据的来源 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 统计分组 统计数据的显示方法【课后记】: 本节课都是实践性的内容,学生兴趣较浓。第 四 周(第1讲第1、2节)课 题统计数据的整理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 了解统计数据整理的意义2、 掌握统计数据整理的步骤、审核与汇总3、 掌握统计汇总的技术4、 掌握统计分组的作用及分组方法5、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统计汇总的技术、分组方法教学难点分组的作用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课前复习、讲授新课一、统计数据整理的意义和内容(一)意义1、使零散的资料系统化、条理化、标准化并能形成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2、能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特征和全貌,认识、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和发展变化规律。(二)统计数据整理的步骤 1、设计方案(前提) 2、资料审核(前提) 2、资料分组(关键) 4、统计汇总(中心) 5、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成果)一、统计数据的审核与汇总(一)审核的内容 1、汇总前的审核(1)数据的完整性(2)数据的时效性(3)数据的准确性 2、汇总后的审核复计审核、表表审核表实审核、对照审核(二)统计数据的汇总1、统计汇总的组织形式(1)逐级汇总(2)集中汇总2、统计汇总的技术(1)手工汇总A、划记法(用点、线、划“正”字)例:某班20名学生统计科考试成绩如下:56 60 64 64 68 70 75 75 76 78 78 79 79 83 84 84 85 88 90 98 采用划记法汇总如下B、过录法(将资料过录到事先设计好的表格中,然后进行汇总计算)某班20名学生统计科考试成绩如下:56 60 64 64 68 70 75 75 76 78 78 79 79 83 84 84 85 88 90 98 采用过录法汇总如下按成绩分组过录 计算60以下6075 7585 85以上5660 64 64 68 707575 76 78 7879 79 83 84 8485 88 90 9856 326 791 361合计1534C、折叠法 D、卡片法(2)电子计算机汇总三、统计分组(一)、统计分组的概念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区分为若干个不同类型或性质的组成部份的一种统计方法(二) 统计分组的作用(三)1.划分现象的类型例表1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情况(%)2.表明现象的内部结构例表2 某地近几年农业总产值情况 单位:亿元可以揭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例表 3 某地区副食店的年销售额与流通费用情况(三) 分组标志的选择的原则(四)1、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分组标志(应选择与研究目的有密切联系的标志作为分组标志)例如:反映企业特征的标志有( 所有制、总产值、职工人数、流动资金、固定资产 )若要研究企业规模大小,可选哪些分组标志 ? (总产值、职工人数、固定资产 )若要研究企业不的经济类型,可选哪些分组标志? (所有制)3、 选择能够反映现象本质的标志4、例:反映研究职工的标志有 (工资、职业、家庭人均收入)那么研究职工生活水平时应选择( )标志 (家庭人均收入)3、考虑现象所处的历史条件或经济条件例如:研究工业企业的规模,在以手工操作为主的条件下,可选择职工人数作为分组标志,而在现代化生产条件下,则需选择固定资产作为分组标志(四)统计分组的方法1、按品质标志分组2、按数量标志分组(五)统计分组体系1、平行分组体系简单分组总体按一个标志分组平行分组体系总体同时采用几个简单分组形成的分组体系2、复合分组体系(交叉分组体系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重叠分组,就叫复合分组。多个复合分组组成的体系就是复合分组体系。 【课后记】: 本节课的内容比较贴近生活,学生接受较好。第 四 周(第 2 讲第3、4节) 课 题频数分布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 了解频数分布和分布数列的概念2、掌握变量分布数列的种类3、掌握组距数列中的主要概念教学重点变量分布数列的种类和组距数列中的主要概念教学难点开口组组中值的计算教学手段多媒体、复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四、频数分布(一)频数分布和分布数列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中所有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形成总体中各单位数在各组间的分配称为频数分布又称次数分布。 表8 某班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10040合计75253010男女比重(%)绝对数(人数)按性别分组各组组别比率或频率次数或頻数 将各组组别与各组次数依次排列而形成的数列叫次数分布数列,简称分布数列。(二)变量分布数列的编制1、变量分布数列的种类(1)按分组标志不同可分为品质数列和变量数列表4 某班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10040合计75253010男女比重(%)绝对数(人数)按性别分组变量数列:按数量标志分组(例书表2-2、表2-3)(2)按各组变量值有无区间可分为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 单项式分组:是按照每个变量值分别列组而编制的。(适用于离散型变量或变量值较少的情况)例如,某生产车间2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资料如下:117 108 110 112 137 122 131 118 134 114 128 128 122 125122 125 125 127 120 117要点:一个变量值为一组 适用于离散变量 适用于变量值较少的情况单项式分组不适合单位数较多、组数较多的情况。组距式分组是将全部变量值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并将这一区间的变量值归为一组,形成组距式变量数列。主要概念A、下限、上限:上限:每组的最大值下限:每组的最小值B、组距:上限与下限的差额。组距=上限一下限C、开口组、闭口组闭口 开口0-60 60以下 (下开口)60-70 60-7070-80 70-8080-90 80-9090-100 90以上(上开口)D、组中值:“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组中值=(上限+下限)/2下开口组:有上限无下限下开口组组中值=上限-临组组距/2上开口组:有下限无上限上开口组组中值=下限+临组组距/2、课堂练习按日产量分组工人数(人)频数频率上限下限组距组中值50件以下550601060702570803080902290件以上8合计100、小结、作业【课后记】:本节课理论知识不太多,学生上课气氛较好。第 五周(第 1讲第1、2节) 课 题变量数列的编制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变量数列的编制教学重点数列的编制教学难点数列的编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复习、课前小测验“统计分布数列”课前小测验题班级: 姓名: 学号: 1、某企业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根据资料填写下表。按日产量分组工人数(人)频数频率上限下限组距组中值50件以下5节胜利50601060702570803080902290件以上8合计100、讲授新课(3)等距数列和异距数列 等距数列:是指在组距数列中,各组组距相等的数列。异距数列:是指在组距数列中,各组组距不相等的数列。 (4)按相邻两组变量值上、下限是否采用同一个值分为连续数列和不连续数列 连续数列:采用“上限不在组内”的原则2、变量数列的编制步骤:(1)按原始资料数值的大小的顺序排列(2)确定组距、组数等(3)确定组限(每组的上下限) 现有某车间5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的资料如下: 117,108,110,112,137,122,131,118,134,114,124,125,123,127,120,129,117,126,123,128,139,122,133,119,124,107,133,134,113,115,117,126,127,120,139,130,122,123,123,128,122,118,118,127,124,125,108,112,118,121例:、按原始资料数值大小的顺序排列50合计113041231115213911294122111411372128112111131135312721202112213421261119111021332125311821081131312431171107人数(人)零件数(吨)人数(人)零件数(吨)人数(人)零件数(吨)人数(人)零件数(吨)将上述资料排序得到表10:2、计算组距、组数全距最大值-最小值=139-107=32吨组距和组数的关系表现为,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与组数之间成反比关系。即: 组距=全距/组数(3)确定组限、课堂练习习题集P19,6题、小结【课后记】: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不太善于动脑筋。教师对学生难理解的部分需要讲两次以上。第 五 周(第 2讲第3、4节)课 题统计数据的显示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统计表的意义、结构和种类2、学会如何设计统计表3、了解几种常用的统计图,并学会这些统计图的作法教学重点统计表和统计图的作法教学难点设计统计表,作出统计图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采摘了草莓回来、整理出好的、坏的或者大的、小的之后,通过什么来体现这一整理的结果呢?可以把不同的草莓分开摆放。草莓可以这样,那么我们的统计数据应该通过什么形式来显示出来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一、统计表(一) 统计表的意义统计表是用来表示经过汇总加工后的综合统计资料的一种表格形式。 (二) 统计表的结构1、形式上分为: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数字资料2、内容上分为:主词、宾词以下表为例加以说明:表 13 某市某年人口的产业分布人口数绝对人数(万人)比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40050030033.341.725.0合计1200100.0(三) 统计表的种类1、按作用不同可分为:(1)调查表(2)整理表或汇总表(3)分析表 2、按主次是否分组及分组程度可分为 :(1)简单表(2)简单分组表表的主词栏按某一个标志进行分组的统计表 。(3)复合分组表。按两个及两个以上标志进行重叠分组的统计表。(四) 统计表的设计宾词指标的设计1、简单设计:指标进行几种分组以后在表中平行排列,每一项指标的数字资料都是彼此分开计算的,也称为宾词指标的平行设置。2、复合设计:指标进行几种分组以后在表中层叠起来放置的形式,也称宾词指标的层叠设置。(五) 编制统计表应该注意的问题1总标题要简明扼要,并能确切说明表中的内容。 2上下两端的端线应当用粗线,其他线条一律用细线。 3左右两端习惯上均不划线,采用开口式。 4. 指标数值应有计算单位。 5. 表中需有“合计”一栏,一般列在表的最后一行。 6. 对某些资料必须进行说明时,应在表的下面注明。 二、统计图常用的几种统计图:(1)条形图(2)线形图(曲线图)(3)平面图(方形图、圆形图、三角形图和多边形图)、课堂小结1、统计表的结构(形式、内容)2、统计表的种类 (简单表、分组表和复合分组表)3、统计表的设计、课外作业习题集P13:二、23、24、25、26【课后记】:1、统计数据的显示这一节的理论知识比较简单,突出几个学习重点,学生很容易掌握;2、统计数据的显示比较难,难在实际操作当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要点。鉴于职中学生的基础比较差,所以不是很适合做这个方面的设计。不过还是给出一些简单的题目让一些程度比较好的学生试试。第 六 周(第 1讲第1、2节) 课 题复习课 型复习课教学目标复习第二章内容, 教学重点巩固知识教学难点考前复习的效果的加强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 、知识点复习1、统计调查方式 (1)统计报表 (重点是区分普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及典型调查)(2)普查(3)重点调查(4)抽样调查(5)典型调查2、统计分组的方法(1)按品质标志分组 (2)按数量标志分组3、数列按分组标志不同可分为品质数列和变量数列变量数列(1)可分为单项变量数列和组距变量数列(2)按各组变量值有无区间可分为连续数列和不连续数列关于组距变量数列的基本问题:上限:每组的最大值下限:每组的最小值组距=上限一下限组中值=(上限+下限)/2例:某个分组中 6070这一组其中60为下限,70为上限,组中值为65等距数列:是指在组距数列中,各组组距相等的数列。异距数列:是指在组距数列中,各组组距不相等的数列。、课堂练习练习册P1315、评讲练习【课后记】: 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还可以,但对于一些理解的内容则掌握较差第 六 周(第 2讲第3、4节) 课 题测验课 型测验课教学目标复习第二章内容, 教学重点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教学难点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教学手段试卷【教学过程】: 、自由复习(学生提问,教师解答)、测验统计学第二章测验卷 班级: 姓名: 学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 20 分)1、普查是为了了解某种现象在一定 上的状况,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 _调查。2、按照选择的分组标志不同,分布数列可分为 和 ;按照组距是否相等,组距数列可分为 和 。3、统计表的构成从内容上看,可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对象,称为 ;另一部分是说明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称为 。4、统计表按其主词是否分组和分组的程度可分为 、 分组表和 。二、单选题(每空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国营工业企业生产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源抗疫测试题及答案
- 行政处罚考试试题及答案
- 车床考试题及答案
- 烟火经济面试题及答案
- 有机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德育工作总结
- 22.2.2配方法(教学课件)数学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 六年级英语下册Unit8Readingsigns练习(含答案)沪教牛津版(深圳用)
- 五年级上册英语单元测试卷-Unit3whatwouldyoulike人教PEP(含答案)
- 纸类垃圾焚烧处理方案(3篇)
- 治污减霾监理新版细则
- 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答案)
- 渝20TJ11 浮筑楼板隔声保温系统构造 难燃型改性聚乙烯复合卷材(蜂窝型)DJBT 50-143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1-2023年三年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分类汇编:首字母填空(含答案)
- 2023-2024年全国卷英语双向细目表
- 节日期间纪检监督检查记录表
- (完整word)600习题《工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2020.1.6
- GB 29518-2013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还原剂尿素水溶液(AUS 32)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之严贡生、严监生》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 中医药法宣讲余课件
- 2022年郑州城市职业学院辅导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