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课程标准.doc_第1页
《外国文学》课程标准.doc_第2页
《外国文学》课程标准.doc_第3页
《外国文学》课程标准.doc_第4页
《外国文学》课程标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国文学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110013 课程名称 外国文学 英文名称: Foreign Literature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 126学时 授课学时:116学时 实践学时:10学时 学分: 7学分适用对象 汉语言文学本科(师范类、非师范类、对外汉语)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过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欧美各国文学发展的线索及其规律;掌握各种思潮、流派及代表作家作品,树立全方位的文学意识,提高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鉴赏、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本课程主要讲述从古代到20世纪欧美文学的发展概况,重点突出人文主义、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文学思潮流派及代表作家作品。先修课程: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等。后续课程:东方文学比较文学20世纪西方文论等。(二)课程基本理念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学发展的过程及规律;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正确评价外国文学思潮、流派与作家创作;运用正确的文学批评方法去解读、鉴赏外国文学作品。吸收世界文化精华,获得开放性的眼光与胸襟,使学生灵活掌握现代思维方式,以树立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意识。同时,也为学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及其它文化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三)课程讲授的设计思路1. 在保证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对讲授次序、课时分配、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方式、方法可以根据专业教学计划作适当的调整。综合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课本剧表演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上,明确上课的重点和难点,突出课程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能力目标。并在课后布置相关的课后思考题和课后实践项目,及时反馈教学效果。2. 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运用VCD、视频等现代教学手段来加强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在教学过程应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布置课程练习、指导课外实践活动和推荐参考书等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自学、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3. 教师授课时针对有争议的问题注意介绍不同的观点及依据,也谈自己的看法,开拓学生的视野,启发他们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对一些长期争议的问题组织讨论,如哈姆雷特问题,安娜卡列宁娜的问题等,以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注意和东方文学,尤其是中国文学比较,使学生能站得更高,能用世界文学眼光看问题;注意科研情况,随时把本学科科研的最新成果向学生介绍,让学生了解科研前沿的动态;平时的作业等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4. 本课程分为欧美文学与亚非文学两个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是欧美文学部分,亚非文学部分将由限选课东方文学完成。课时分配如下:教 学 单元讲授(学时)实训(学时)合计(学时)第一章古希腊古罗马文学628第二章欧洲中世纪文学44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4216第四章17世纪文学44第五章 18世纪文学628第六章19世纪初期文学1212第七章19世纪中期文学18220第八章19世纪后期文学1414第九章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6218第十章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2222合 计11610126二、 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各国文学发展的线索及其规律;掌握各种思潮、流派及代表作家作品,树立全方位的文学意识,提高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鉴赏、分析和评价的能力。(二)具体目标、引导学生阅读外国名著,培养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养成思考的习惯,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掌握其社会价值,并联系社会实际指导社会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的创造性,使学生不仅仅停留在对外国文学一般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培养学生收集有效信息、独立思考、评价分析、口头表达、文字处理、协调合作等综合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3)课程内容与要求第一章 古希腊、古罗马文学1、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古希腊、罗马文学发展概况及所涉及作品的基本内容;理解古希腊、罗马文学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掌握古希腊神话和悲剧的特征,深入分析荷马史诗的思想艺术价值。2、教学内容第一节 古希腊文学概述(1)古希腊文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成就。(2)古希腊抒情诗、寓言、散文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文艺理论思想。(3)古希腊文学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对欧洲文学发展的深远影响及重大意义。第二节 神话(1)古希腊神话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 (2)神的故事主要涉及到开天辟地、神的产生、神的故事、神的谱系、人类的起源等内容;神的故事中的旧神与新神;“奥林波斯神统”。 (3)英雄传说的起源;赫拉克勒斯等英雄的事迹及意义。 希腊神话“人神同形同性”的特点;马克思认为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第三节 荷马史诗(1)荷马史诗的形成过程。 (2)荷马史诗的基本内容与主要人物。 (3)荷马史诗的思想与艺术成就。 第四节 戏剧(1)悲剧与喜剧的起源。(2)戏剧的繁荣与奴隶主民主制的关系。 (3)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的创作。(4)希腊悲剧的典范俄狄浦斯王。 (5)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及其阿卡奈人等作品。 第五节 古罗马文学概述(1)古罗马文学发展分期。(2)神话、喜剧;奥古斯都时代三大诗人。 (3)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 (4)古罗马文学在文学史上所起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文学1、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欧洲中世纪文学的四种主要类型;辩证认识欧洲中世纪文学的价值;了解但丁的生平与创作情况,掌握神曲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2、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述(1)中世纪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2)教会文学与圣经、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市民文学与市民戏剧。 第二节 但丁(1)生平与创作:新生、飨宴、论俗语、帝制论。 (2)神曲的基本内容;主题思想;其思想与艺术上的两重性。 (3)但丁在西方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学1、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文学的发展概况,掌握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了解塞万提斯的生平与创作,分析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与艺术成就;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与创作分期,分析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 2、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述 (1)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2)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彼特拉克的歌集与薄迦丘的十日谈。 (3)法国文艺复兴的特点及人文主义文学的两种倾向、拉伯雷的巨人传。 (4)西班牙文艺复兴的特点;维伽及羊泉村;流浪汉小说。 (5)英国的人文主义文学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乔叟、托马斯.莫尔、斯宾塞;“大学才子派”。 第二节 塞万提斯(1)生平与创作。(2)堂吉诃德的情节、人物(堂吉诃德、桑丘)、艺术成就。第三节 莎士比亚生平与创作:(1)戏剧创作的三个时期及各时期的重要作品。 (2)哈姆莱特所反映的时代特点。(3)哈姆莱特形象分析。 (4)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莎士比亚化”。 第四章 十七世纪欧洲文学1、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十七世纪英、法两国文学发展概况及重要作家的创作情况。掌握弥尔顿失乐园的思想内容和古典主义的基本特征。掌握莫里哀的创作分期,分析伪君子中答丢夫形象及该剧的艺术成就。 2、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述(1)十七世纪欧洲文学的政治、思想、文化背景。(2)英国文学及弥尔顿的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 (3)法国古典主义产生的基础及古典主义的特征。(4)古典主义悲剧:高乃依的熙德、拉辛的安德罗马克与费德尔;布瓦洛的诗的艺术;拉封丹的寓言诗。 第二节 莫里哀(1)生平与创作:早期的太太学堂,中期的伪君子、悭吝人、恨世者、乔治.党丹,后期的史嘉本的诡计等。 (2)伪君子中答丢夫的形象。(3)剧本的民主倾向;艺术成就。 第五章 十八世纪欧洲文学1、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18世纪文学的主要成就、特点和影响,理解启蒙主义文学和狂飙突进运动文学的思想和艺术特征,了解歌德的生平、思想、创作分期,掌握浮士德的思想内容,分析其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2、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1)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启蒙运动与启蒙主义;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2)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笛福与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与格列佛游记;菲尔丁的“散文滑稽史诗”及汤姆.琼斯;感伤主义。 (3)法国启蒙文学:勒萨日的吉尔.布拉斯;四大启蒙作家:孟德斯鸠、伏尔太、狄德罗、卢梭的创作;卢梭对浪漫主义的影响。 (4)德国文学:莱辛在德国民族文学发展中的奠基作用;“狂飙突进运动”;席勒的阴谋与爱情。 第二节 歌德(1)生平与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 (2)浮士德的基本内容;浮士德精神。(3)浮士德与靡非斯特形象分析;浮士德的艺术成就。 第六章19世纪初期文学1、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浪漫主义文学的历史背景、在各国的发展概况及重点作家的生平、创作分期理解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把握唐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雨果作品的人道主义和浪漫主义特色。2、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述(1)浪漫主义运动的历史背景及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2)各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概况:英国的“湖畔派”及雪莱的创作,历史小说创始人司各特,奥斯汀的创作。(3)法国的夏多布里昂与史达尔夫人。 第二节 雨果(1)生平与创作:克伦威尔序言;欧那尼之役;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其他长篇小说。 (2)悲惨世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 (3)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进步性与局限性。第三节 拜伦(1)生平与创作:拜伦对“湖畔派”消极倾向的批判(2)东方叙事诗与“拜伦式英雄”。 (3)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四、长诗唐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第七章 19世纪中期文学1、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在欧洲各国的发展概况。理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2、教学内容第一节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1)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2)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3)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第二节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斯丹达尔红与黑(1)斯丹达尔生平与创作。文艺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小说阿尔芒斯、巴马修道院、意大利遗事;(2)红与黑所反映的时代;于连的形象;小说的艺术成就。 第三节 巴尔扎克(1)生平与思想:巴尔扎克的世界观与创作的关系。(2)人间喜剧:人间喜剧的总体结构、基本内容、艺术成就。(3)重点作品:欧也妮.葛朗台、古物陈列室、高布赛克、纽沁根银行等。(4)高老头所体现的人间喜剧的艺术特点;拉斯蒂涅、鲍赛昂夫人、伏脱冷、高老头形象。 第四节 福楼拜(1)生平与创作。(2)包法利夫人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深刻揭露;爱玛悲剧的根源。 (3)福楼拜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发展。 第五节 英国文学 狄更斯与双城记(1)狄更斯的生平与创作。(2)双城记的人道主义思想。(3)双城记的艺术成就。第六节 勃朗特姐妹的创作(1)勃朗特姐妹的生平与创作。艾米莉勃朗特“自然之子”(2)简爱的女性主义思想。(3)呼啸山庄复仇悲剧与人性探索。第八章 19世纪后期文学1、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本时期欧美各国文学的发展及其各种新的变化。理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所产生的新特点,特别是在俄罗斯和北欧所达到的繁荣。深入地理解左拉、莫泊桑、哈代、易卜生、托尔斯泰、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马克吐温等作家的生平及创作的基本状况,分析他们的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成就;以及在欧美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2、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述(1)本时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新的变化、新特点。(2)英国文学的特点,哈代等人的创作。(3)北欧挪威文学异军突起,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瑞典斯特林堡的创作。(4)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高度。(5)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欧享利的短篇小说创作,杰克伦敦的创作。(6)自然主义文学。左拉的创作理论,龚古尔兄弟的创作。(7)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特征。戈蒂耶的珐琅与宝石,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法国的马拉美、魏尔仑和兰波,比利时梅特林克的青鸟。第二节 左拉(1)生平与创作。自然主义文学理论。(2)卢贡马卡尔家庭的创作、主要作品、思想内容。(3)萌芽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第三节 莫泊桑(1)短篇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羊脂球和项链。(2)长篇小说创作,一生和漂亮朋友。第四节 哈代(1)生平与创作:“威塞克斯小说”,无名的裘德,史诗剧列王。(2)德伯家的苔丝思想内容,苔丝的悲剧命运。第五节 易卜生(1)生平与创作:易卜生在欧洲戏剧史上的地位。(2)社会问题剧:社会支柱和人民公敌。(3)玩偶之家的思想内容,娜拉形象分析,作品的结构艺术和对话艺术。第六节 托尔斯泰(1)生平与创作:托尔斯泰的世界观;托尔斯泰主义。(2)战争与和平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3)安娜卡列尼娜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艺术成就。安娜悲剧的根源。(4)复活思想内容;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形象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第七节 契诃夫(1)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成就。变色龙、套中人、第六病室。(2)戏剧创作:樱桃园。第八节陀思妥耶夫斯基:(1)生平与创作:双重人格,卡拉马佐夫兄弟是创作的总结(2)罪与罚的思想内容,心理描写的新高度,复调小说的特征。第九节 马克吐温(1)生平与创作。(2)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与艺术特色。 第九章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二十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掌握二十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变化的新特点;了解作家的生平及其创作,分析、掌握其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与艺术成就。2、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述(1)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新特点及其原因。(2)欧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况。重要作家及其创作。第二节 高尔基(1)生平与创作。创作分期及思想的发展变化;海燕和底层;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和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2)母亲。背景与素材;内容与主题;主要人物形象:尼洛芙娜、巴威尔;小说的成就及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第三节 肖洛霍夫(1)生平与创作。被开垦的处女地和一个人的遭遇。(2)静静的顿河的思想内容,分析葛利高里麦列霍夫性格特征和悲剧根源。第四节 罗曼罗兰(1)生平与创作。戏剧改革、名人传记、小说创作欣悦的灵魂。(2)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艺术成就。第五节 布莱希特(1)生平与创作。(2)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第六节 肖伯纳(1)生平创作;思想上的矛盾性、艺术上受易卜生的影响;鳏夫的房产、华伦夫人的职业和伤心之家。(2)巴巴拉少校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第七节 劳伦斯(1)生平与创作。劳伦斯文学创作的独特角度和主题;创作分期;重要作品:儿子与情人、恋爱中的女人和恰特里夫人的情人。(2)虹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第八节 托马斯曼(1)生平与创作。创作分期和思想变化,魔山和浮士德博士。(2)布登勃洛克思想内容与人物形象。第九节 德莱塞(1)生平与创作。早年的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欲望三部曲。(2)美国的悲剧的思想内容,分析克莱德悲剧的实质及其根源。第十节 海明威(1)生平与创作。海明威创作思想的变化。(2)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3)“冰山原则”、“硬汉性格”;海明威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1、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掌握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掌握各主要流派的创作特点与代表作家、作品;了解重要作家的生平与创作概况,分析其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与艺术特色。2、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述(1)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现代主义文学的思想和艺术特征。(2)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3)现代主义文学各流派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第二节 TS艾略特(1)生平与创作。前期创作:阿尔弗莱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空心人;后期创作:四个四重奏;艾略特的文学批评理论。(2)荒原的主题、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第三节 卡夫卡(1)卡夫卡的生平与创作。(2)卡夫卡短篇小说的分类,判决与变形记。(3)卡夫卡的三部长篇小说的社会批判主题和多层次的隐喻。(4)卡夫卡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第四节 普鲁斯特(1)生平与创作。(2)追忆逝水年华的思想内容和叙事方式。第五节 乔伊斯(1)生平与创作。都柏林人、青年艺术家的肖像、芬尼根的守灵夜。(2)尤利西斯的思想内容、与奥德修纪的互文性联系、艺术特色。第六节 福克纳(1)生平与创作。“约克纳帕塔法世系”。我弥留之际、八月之光、押沙龙押沙龙等。(2)喧哗与骚动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第七节 贝克特(1)生平与创作。(2)等待戈多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第七节 海勒(1)生平与创作。(2)第二十二条军规思想内容、黑色幽默风格的具体表现。第八节 马尔克斯(1)生平与创作。家长的没落。(2)百年孤独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小说的魔幻现实主义特征。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实践性教学环节:外国文学作为中文系的一门文学专业课,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必须安排一些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外国文学的教学方式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创造性 ,提高教学质量。 2、布置外国文学课外阅读笔记。为了督促、加强学生阅读外国文学必读书目中的作品,实施检查外国文学阅读笔记的方案。具体做法是:在每一届外国文学开课时,就向学生布置记外国文学课外阅读笔记这一任务及作业上交检查的时间,并提出作业的要求,这样,学生就能协调好外国文学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定出一定的时间,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同时做好笔记。阅读笔记一般一个学期上交1至2次,每次不少于4篇。3、课程论文写作。在开展记课外阅读笔记的基础上,对一些名家、名作及一引起有争议的文学现象,我们还要求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研究,写一些课程论文。字数一般在3000字以上,要求有查阅资料的记录、不同观点的罗列、自己观点的提出等。一般一学期写1篇,要求写中文摘要、关键词。写课程论文,一方面是让学生对作家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会查阅资料、了解资料、扩大阅读面,学会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学会综合运用学过的各门功课的知识,如文艺学、美学、中外文学史、历史、地理等,从而学会做学问,为以后写作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打下基础。(2)考核方式建议1、外国文学史课程已建立试题库,试卷命题以教学大纲、指定教材和授课内容为依据,考试内容在试题库中随即抽取,试题类型多样,难易适中,着重考核学生对外国文学史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掌握情况,使课程考试更趋于规范。2、本课程授课学期为两学期。其中第一学期为考试课,第二学期为考查课。课程成绩的考核采用平时成绩、期末综合测试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和对写作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考核。3、课程考核方式与要求: 本课程满分为100分,包括作业成绩、课堂考查、出勤成绩、期末测试四个模块。平时作业成绩占30%比例。期末考试为闭卷,占70%比例。作业成绩:学生在课堂内或课堂外完成教师要求的习作作业,达到要求得相应的分数,每次作业总分为20分,共60分,占平时成绩的60%,折算后的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18%;课堂考查:主要是上课提问或讨论课表现情况的成绩,占平时成绩的20%,折算后的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6%;出勤成绩:考勤(迟到一次扣1分,缺席一次扣3分),占平时成绩的20%,折算后的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6%;期末成绩:期末考核,以考试或考查的形式进行考核,占总成绩的70%。(3)教材及教学参考书选用建议(一)教材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二)主要参考教材1.外国文学史(欧美部分),朱维之、赵澧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外国文学作品选(四册),周煦良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3.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修订二版),朱维之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4.外国文学史亚非卷,朱维之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5.欧洲文学史(共3卷),李赋宁主编,商务印书馆,2004年。6.东方文学史,郁龙余、孟昭毅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东方文学史通论,王向远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8.外国文学阅读与欣赏,杨慧林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刘象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三)推荐参考阅读文献1.外国文学朱维之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2.外国作品选朱维之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3.外国文学史(上、下),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4.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修订二版),朱维之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