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的选择和坚持.doc_第1页
建筑师的选择和坚持.doc_第2页
建筑师的选择和坚持.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坛主题: 建筑营造与城市记忆主持人: 何健翔 广州源计划建筑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对话嘉宾:范铁 英国福斯特事务所联席合伙人肖毅强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东意建筑工作室创意总监高政轩 台湾 建筑师刘国沧 台湾打开联合设计事务所 主持人建筑营造和城市记忆是许多建筑师不可回避的问题,同时也是当今城市化进程中经常被提起的一个问题。当晚的论坛由广州源计划工作的主持人何健翔与常驻在三个不同地点(广州、台湾、英国)的建筑师范铁、肖毅强、刘国沧、高政轩对话开始。在回答主持人抛出的问题同时,四个嘉宾自己发起的对互相的趣味性的“访问”也成了当晚的看点,气氛相当的活跃。刘国沧和高政轩是来自台湾的建筑师,他们的直接和感性思维方式令本地建筑师连称有趣。而供职于英国福斯特的范铁,更是因与其他较为独立的建筑师不同,且接触过许多著名建筑项目而受到台上嘉宾关切地“问候”,由此展开一场建筑“论剑”。在这种“混乱”、“大胆”、“开放”的氛围中,将建筑营造与城市记忆谈得活灵活现。没有硝烟四起,但绝对唇枪舌剑;没有静默沉思,但肯定厚积薄发;没有针锋相对,但不失妙语连珠。在这三个不眠的论坛之夜,来自广州、深圳、香港、台湾的建筑师和学者,就“建筑南方”、“建筑营造与城市记忆”、“展中展策展人与青年人的对话与交流”等一系列话题,在来自全国的建筑师面前,展开了激情洋溢对话。这些充满力量的话语,撩拨了建筑师们的心,活跃了他们沉淀已久的思绪,也挑动了年轻人奔腾向往的激情。在这珠水缓缓流淌的江畔,南方建筑界的激情迸发让这个被称之为“失语”的地域展露出其开放、创新及勇敢的本质。纵然是过往十年的总结与回顾,更不失未来十年的展望与雄心!范铁:身份感融入建筑,带来记忆范铁曾参与英国著名项目福克威尔转轮的设计、北京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设计。对于这样一个“战绩辉煌”的建筑师的出现,自然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恍如对明星般的关注。远赴国外求学的范铁在本土与西方思想的碰撞下认为,建筑设计的包容性、灵活性是将来历史的延续。看待一个城市不是要找一个答案,或者是要找一个我们觉得正确的东西。出发点应该是城市里的每个人都讲出自己的感觉。建筑是商业与文化的结合,在有强烈的身份感下做建筑时,会落实许多象征意义融合在建筑中,最后对这个城市产生什么影响则不是由设计师说了算的。肖毅强:广州记忆的乐观和悲观作为一个在广州出生和生活,又曾跳出过广州回看这个城市的人,肖毅强老师对广州有乐观也有悲观。他对广州整体的发展趋势还是乐观的。在他看来,广州的民众意识和媒体都比上海进步,是一个有市民活力的城市,比如说还有城中村,尽管已所剩无几。而由于广州人的务实,留下了一些现在为止还很有味道的老城,使得广州存在一种向好发展的前提。但从悲观上来说,广州像别的城市一样,存在对制度和技术层面的忽略。城市的发展是放任的,比如亚运之前凌乱的变化。另一方面,城市发展对技术的关注是不够的。现代人做事情,尤其广州人总是追求差不多就可以了。以广州西关的耀华大街的建筑为例,20年前看会为广州有这样的建筑欣喜。10年前的整饰却让其独特味道流失。而亚运后,这里则完全失去了原来的感觉。这种演变即在技术上没追究和发展,演变过程中可能研究了很多现代的技术,但并没有进步。肖毅强认为权利和经济都不是敌人。一个好的建筑师应该善于在社会空间里寻找自己的空间。在历史上有很多把权利和经济控制得很好的成功的城市,比如说巴黎的改造。在面对一个城市时,建筑师要直面权利与经济,选择保留什么,用何方式保留。应有一个自己的态度和坚持。刘国沧:记忆有疏密,时间有浓度刘国沧多次参与台湾数个重要设计展,创作过城品梦时代书店、蓝晒图艺术造街等作品并致力于将台南旧区文化港分享给民众。在谈及城市记忆为什么要讨论时,他说:“因为城市的样貌就是我们众人意志力的呈现。假如我们愿意让某些人去做决定,那我们自己要承认说我们愿意放弃权利。愿意把这些老房子拆掉。”对刘国沧来说,记忆这件事情应该要有不同的疏密状况。城市记忆像人的记忆一样,假如昨天的事情任何一个细节今天都记得,那我们过不了今天的生活。这个城市今天也没办法往下走。记忆来源于知识上的记忆和生活里的记忆。爷爷奶奶在生活中将记忆传递下来,而我们也要选择向孩子们传递什么。需要从时间的浓度密度上来考虑我们生活的情况。考虑我们现在做的很多改变对未来的人会产生什么影响。并不是说把历史全部留下就是好的,或者把全部旧的弄成新的就是好的。我们最大的敌人是经济活动。一定要有短期的效益和长期保存下来的利益结合,才会有更大的经济效益。要重新形成论述。回归到关于建筑文化和环境文化的看法上来。建筑师要与敌同眠,与狼共舞。高政轩:寻找被刮除的痕迹,捕捉记忆同是来自台湾的建筑师高政轩一开口就引用了西方建筑师维楚维斯的话:“只会盖房子的并不是建筑师”。他认为,建筑是在论述与文字中产生的。要成为建筑师,必须要会盖房子,也要会讲故事。中国建筑的10年发展,很多建筑师除了在盖房子以外,还在努力解释他在做什么。跟业主解释,跟公众解释。如何面对城市和经济,将二者组合起来让它成为一个叙述,一个美好的故事。那就是建筑师必须要做的事。一个好的建筑师不是只会画画,而且还很会讲话。建筑师在谈到记忆的时候要有一个转化,这个转化是我作为建筑师要如何去说服人们,到最后变成是这个记忆是我们的选择。作为一个建筑师来讲,要考虑我是要只看到这个城市主流的记忆呢,还是要看到这个城市被遗忘,被排斥,被边缘化的记忆。试图去把它刻意地拉回到现在。建筑师要作为一个市民去考虑选择哪些人的记忆作为建筑元素,哪些记忆是我们要刻意去把它遗忘的。怎样在此情况下介入材料、空间去为我所想要的去探秘。只有以这样的思考方式,建筑师才能真正地跟城市记忆来对话。建筑师的任务是要在字里行间寻找被刮除的痕迹。城市的记忆与讲述的方式有关。就像一张被反复利用的羊皮纸,可以看到被刮除的痕迹。我们要去探寻为什么要刮除掉这些存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