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2版)_ 在线作业_A 满分.docx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2版)_ 在线作业_A 满分.docx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2版)_ 在线作业_A 满分.docx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2版)_ 在线作业_A 满分.docx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2版)_ 在线作业_A 满分.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2版)_ 在线作业_A 最终成绩:100.0 一 单项选择题1. 中国传统文化截止时间为( )。1840年1912年1919年1949年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1840年 知识点:1 文化土壤: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 2. 二十四孝的作者是( )。孔子孟子朱熹元代郭居敬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元代郭居敬 知识点:1.3 血缘宗法家族制度 3. 墨家学说的创立者是( )。墨翟老子荀子韩非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墨翟 知识点:2.1 中国文化的雏型期先秦时期 4. ( )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董仲舒 知识点:2.2 中国文化的定型及强化期秦至明 5. 汉语语法上的特点表现为( )。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复综语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孤立语 知识点:3.1 汉语的特点 6. 独特的汉字艺术是指( )。书法绘画建筑戏曲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书法 知识点:3.3 汉语、汉字的文化功能 7. 汉代儒家代表人物是( )。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董仲舒 知识点:4.1 儒家的产生与发展 8. 老子思想集中体现在( )。老子庄子周易韩非子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老子 知识点:5.1 道家的产生及演变 9.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格局是( )。儒道互补儒法互补儒墨互补法墨互补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儒道互补 知识点:5.3 儒道互补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 10. 墨家的伦理思想是( )。仁爱兼爱非攻尚同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兼爱 知识点:6.1 墨家与传统文化 11. 先秦法家重势派代表人物是( )。管仲商鞅韩非慎道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慎道 知识点:7.1 中国古代法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12. 儒法之争、得胜者是( )。儒家法家墨家道家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儒家 知识点:7.2 儒法之争和法律的儒家化 13. 中华民族的图腾是( )。龙熊狼麒麟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龙 知识点:8.1 中国原始宗教及特点 14. 中国化佛教的典型是( )。禅宗律宗密宗天台宗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禅宗 知识点:8.2 佛教及其中国化 二 多项选择题1.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包括( )。大陆性地理环境 以农为本的经济模式 血缘宗法家族制度 独特的政治制度 游牧和商业经济模式 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大陆性地理环境 | 以农为本的经济模式 | 血缘宗法家族制度 | 独特的政治制度 知识点:1 文化土壤: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 2. 先秦诸子百家中,最主要的四家指(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纵横家 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儒家 | 道家 | 法家 | 墨家 知识点:2.1 中国文化的雏型期先秦时期 3. 唐代四大楷书家指谁?( )柳公权 赵孟頫 欧阳询 虞世南 颜真卿 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柳公权 | 欧阳询 | 虞世南 | 颜真卿 知识点:2.2 中国文化的定型及强化期秦至明 4. 一种语言必须具备的三要素是指( )。语音 词汇 语法 结构 以上全是 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语音 | 词汇 | 语法 知识点:3.1 汉语的特点 5. 汉字“六书”即构成的六种方法是指(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象形 | 指事 | 会意 | 形声 | 转注 | 假借 知识点:3.2 汉字的构造与特点 6. 汉语七大方言指( )。北语(北方话) 粤语 吴语 闽语 湘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