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思想史.doc_第1页
中国法律思想史.doc_第2页
中国法律思想史.doc_第3页
中国法律思想史.doc_第4页
中国法律思想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西周关于“天命”转移的学说是( )A.以德配天B.王权神授C.岁时祭天D.恭行天罚2.西周时期,礼的作用是( )A.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B.长长,男女有别C.亲亲,尊尊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3.周公主张“奸宄杀人,历人宥”中的“历人”是指( )A.有过刑罚经历的人B.历史上的人C.无关的过路人D.年老无依的人4.春秋时期主张以法统政、礼法并用的思想家是( )A.齐桓公B.吴起C.管仲D.申不害5.最早提出“仁政”学说的先秦思想家是( )A.孔子B.管仲C.邓析D.孟子6.先秦时期,提出“治之经,礼与刑”法律命题的思想家是( )A.孟子B.荀子C.商鞅D.韩非7.下列墨家思想命题中,带有自然法色彩的是( )A.尚贤B.尚同C.以天为法D.相爱相利8.“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的先秦思想流派是( )A.墨家B.儒家C.道家D.兵家9.老子认为,天下混乱、人民难治的原因,在于统治者追求( )A.无为B.有为C.清净D.自然10.“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的法治主张出自( )A.商鞅B.庄子C.墨子D.孔子11.与“有道之国,法立则私议不行”主旨较为接近的说法是( )A.公私之分明,则小人不嫉贤,而不肖者不妒功B.先王不恃其强,而恃其势C.权者,君之所独制也D.所谓一刑者,刑无等级12.早期黄老之学具有的明显特征是( )A.专任法治B.道法自然C.以德治国D.道法结合13.“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法律命题的思想本质是( )A.以法治国B.德主刑辅C.以礼治国D.政教合一14.晋代明确提出“以礼率律”的思想家是( )A.张斐B.杜预C.刘颂D.拓跋宏15.下列法律制度中,由北魏孝文帝创立并沿用至清朝的是( )A.八议B.肉刑C.十恶D.存留养亲16.主持制订开皇律的皇帝是( )A.隋炀帝B.隋文帝C.唐高祖D.唐太宗17.唐代集中批判“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观点的作品是( )A.春秋繁露B.时令论C.礼记D.断刑论18.大学衍义补的作者是( )A.朱熹B.王安石C.丘濬D.真德秀19.宋代主张恢复“明法科”考试的思想家是( )A.范仲淹B.王安石C.欧阳修D.司马光20.黄宗羲提出“一家之法”中的“家”,主要是指( )A.家庭B.官员C.个人D.皇帝21.王夫之所谓“封建”制的本质是( )A.郡县制B.分封制C.分省制D.藩属制22.龚自珍认为,国家、刑罚、礼乐起源于( )A.商B.工C.农D.兵23.“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反映了洪秀全的( )A.君主专制思想B.君主共和思想C.立宪民主思想D.君臣共主思想24.洋务运动的口号除了“自强”以外,还有( )A.民主B.立宪C.法治D.求富25.近代提出“法律本原实与经术相表里”的著名人物是( )A.沈家本B.李鸿章C.张之洞D.曾国藩26.大同书的作者是( )A.章太炎B.梁启超C.谭嗣同D.康有为27.按照梁启超的社会演进观念,“多君为政”的下一步是( )A.民为政B.一君为政C.共和民主D.君主立宪28.沈家本认为新旧法学的共同核心是( )A.平等B.情理C.仁恕D.人权29.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同盟会B.兴中会C.光复会D.强学会30.章太炎“限袭产之数”主张的实质是限制( )A.人身权B.继承权C.契约权D.房产权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下列能够体现“神权法”思想的说法有( )A.用天之罚B.天用剿绝其命C.天命玄鸟,降而生商D.有夏服天命E.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32.下列先秦法家人物中属于“后期法家”的是( )A.韩非B.李斯C.申不害D.慎到E.吴起33.唐律中体现“父为子纲”的代表性条款有( )A.子孙违犯教令B.子孙别籍、异财C.七出D.谋大逆E.大不敬34.集中反映耶律楚材法律思想的作品有( )A.陈时务十策B.大札撒C.便宜十八事D.湛然居士集E.西游录35.孙中山新民生主义的主要原则是( )A.平均地权B.耕者有其田C.主权在民D.节制资本E.扶倾济弱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父子兄弟,罪不相及”37.“明分使群”38.理学39.“天下为主君为客”40.三民主义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41.简述商鞅关于法律起源的“三世说”。42.简述晋代律学的特点。43.简述孙中山的权能分治学说。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4.试论秦朝“法治”思想及其得失。45.试从宪法思想的角度,论述章太炎所设计的“中华民国”方案特点。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课程代码:0026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天命”、“天罚”思想最早出现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2.殷商时代的“礼”主要是一种( )A.宗教祭奠仪式B.政治组织原则C.普遍行为准则D.国家根本大法3.“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出自( )A.尚书B.诗经C.论语D.礼记4.管子所反映的思想学派主要是( )A.三晋法家B.鲁国儒家C.楚国道家D.齐国法家5.先秦儒家中,主张儒法融合、礼法统一的先行者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子张6.“礼之用,和为贵”的说法,反映了孔子主张( )A.道法自然B.社会和谐C.社会混乱D.无为而治7.墨家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A.兼爱B.尚贤C.尚同D.尚刑8.战国中期,道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是( )A.庄子B.老子C.文子D.韩非9.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 )A.无为B.道C.自然D.法10.最早提出系统“法治”理论的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是( )A.韩非B.李斯C.商鞅D.管仲11.商鞅反对复古倒退,主张( )A.圣人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B.法者,国之权衡也C.不法古,不修今D.法令者,民之命也12.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的同时,还利用了( )A.权力制衡说B.三权分立说C.五德终始说D.天命天罚说13.西汉新儒学的代表作是( )A.新语B.九章律C.白虎通义D.春秋繁露14.下列属于西晋律学家杜预著作的是( )A.律表B.泰始律C.唐律疏议D.律本15.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核心是( )A.任性而为B.无为而治C.文治D.武功16.隋唐时期贯彻“务在宽简,取便于时”原则的法典是( )A.武德律B.大业律C.便宜一十八事D.法经17.批评礼记月令远离“圣人之道”的唐代思想家是( )A.韩愈B.柳宗元C.王夫之D.龚自珍18.提出“性善情恶”说的宋代思想家是( )A.韩愈B.李翱C.周敦颐D.邵雍19.在朱熹看来,“礼之本”是( )A.刑B.政C.德D.义20.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的明末清初思想家是( )A.黄宗羲B.王夫之C.顾炎武D.拓跋宏21.提出“趋时更新”法律时变观的著名思想家是( )A.黄宗羲B.王夫之C.董仲舒D.墨子22.“一祖之法无不敝,千夫之议无不靡”,反映出龚自珍主张( )A.无为而治B.变法改革C.重典治国D.君主专制23.太平天国财产公有思想的具体法律表现是( )A.资政新篇B.原道救世歌C.原道醒世训D.天朝田亩制度24.洋务派法律思想的根本在于( )A.战国时期法家的法律思想B.西方资产阶级的法治原则C.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D.中国传统的纲常名教25.“一秉于礼”法律主张的提出者是( )A.曾国藩B.孙中山C.章太炎D.魏源26.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发表的、并为变法提供思想理论根据的著作是( )A.请定立宪开国会折B.孔子改制考C.上清帝第六书D.上清帝第五书27.梁启超变法思想中所推崇的国家政体是( )A.人民民主B.民主共和C.君主专制D.君主立宪28.参与起草大清新刑律的日本法学家是( )A.志田钾太郎B.小河滋次郎C.冈田朝太郎D.松冈义正29.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最早明确提出于( )A.建国大纲B.建国方略C.民报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0.“中华民国”一词的发明者和解释者是( )A.孙中山B.章太炎C.梁启超D.黄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下列人物中,公开反对公布成文法的有( )A.叔向B.子产C.孔子D.赵鞅E.邓析32.下列能够反映墨家“天志”思想的说法是( )A.顺天之意,得天之赏B.反天之意,得天之罚C.天子有善,天能赏之D.天子有过,天能罚之E.人无长幼贵贱,皆天之臣也33.朱熹“严刑”主张的具体内容有( )A.恢复肉刑B.限制赎刑C.推行社仓D.以口数占田E.严惩奸凶34.集中反映洪秀全法律思想的著作有( )A.原道觉世训B.原道救世歌C.原道醒世训D.劝世良言E.太平天国起义记35.下列对大清现行刑律特点描述正确的有( )A.采用罪刑法定主义B.删除了凌迟、枭首等酷刑C.取消了六律总目D.采用缓刑制度E.分总则、分则两编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周公制礼37.竹刑38.“以法为教,以吏为师”39.唐律疏议40.“恢廓民权,限制元首”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41.简述西周“明德慎罚”思想的主要内容。42.简述张居正的法律思想。43.简述龚自珍“更法改图”的法律思想。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4.论述荀子的“有治人,无治法”的法律思想。45.试论沈家本的资产阶级法治主义的内容。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课程代码:0026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先秦神权法思想极盛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2.西周初年,与宗法制紧密结合的是( )A.郡县制B.分封制C.侯国制D.中央集权制3.下列符合西周“尊尊”原则的行为是( )A.臣忠B.弟恭C.子孝D.父慈4.春秋时期主张“天道”与法律相结合的思想家是( )A.管子B.邓析C.商鞅D.韩非5.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周公B.孔子C.孟子D.董仲舒6.下列符合孔子礼治精神的行为是( )A.臣弑君B.见利忘义C.为亲者隐D.子弑父7.在法家兴起之前,同儒家相对峙的最大学派是( )A.道家B.墨家C.阴阳家D.兵家8.先秦道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仁B.礼C.德D.道9.老子“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法律主张的思想本质在于( )A.反对人定法B.反对自然法C.提倡理性法D.反对一切法10.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法经成书于( )A.春秋中期B.战国初期C.战国中期D.战国晚期11.“重刑连其罪,则民不敢试”,体现了法家主张( )A.厚德省刑B.以德治国C.严刑重罚D.道法自然12.“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所体现的政体本质是( )A.君主立宪B.中央集权C.分封制D.三权分立13.“孝者,天之经也”出自董仲舒的( )A.天人三策B.论衡C.举贤良对策D.五行对14.曾经注解汉律,其律注成为曹魏时期司法标准的思想家是( )A.杜预B.王弼C.张斐D.郑玄15.晋代否定“君权神授”论的著名思想家是( )A.刘颂B.张斐C.鲍敬言D.沈家本16.标志着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已经成熟,礼法结合基本定局的法典是( )A.大清律例B.法经C.晋律D.唐律疏议17.依据唐律规定,唐代贱民中,地位最低的是( )A.奴婢B.杂户C.官户D.部曲18.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A.王安石B.王阳明C.程颐D.朱熹19.范仲淹变法图强法律主张的中心内容是( )A.改革官制B.限制君权C.高度集权D.审刑名20.金世宗认为“议贤”过程中,“贤”的最低标准在于( )A.仁德B.礼让C.守法D.立言21.明夷待访录的作者是( )A.顾炎武B.王夫之C.黄宗羲D.嵇康22.近代提出“更法改图”命题的思想家是( )A.黄宗羲B.魏源C.龚自珍D.沈家本23.启发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从事革命的书籍是( )A.劝世金针B.劝世良言C.劝世歌D.劝世箴24.清末洋务派法律观的指导思想是( )A.有治法而后有治人B.反对君主专制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三民主义25.孔子改制考的作者是( )A.梁启超B.谭嗣同C.张之洞D.康有为26.近代中国“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的法律主张出自( )A.谭嗣同B.梁启超C.孙中山D.康有为27.清末思想家谭嗣同的代表作有( )A.仁学B.劝学篇C.大同书D.三民主义28.清末法律改革中所制定的过渡性法典是( )A.大清律例B.大清新刑律C.大清现行刑律D.大清律集解附例29.清末“礼法之争”中,劳乃宣主张( )A.无夫奸不为罪B.子孙违犯教令不为罪C.犯罪不得存留养亲D.子孙不得对家长实施正当防卫30.近代思想家中,认为“中国考试制度是世界最好的制度”的是( )A.章太炎B.龚自珍C.魏源D.孙中山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下列符合“刑不上大夫”礼治精神的有( )A.放弑其君B.王子犯法,与民同罪C.王之同族有罪不即市D.公族无宫刑E.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32.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因素包括( )A.儒家B.法家C.道家D.阴阳五行家E.天命神权33.唐律中体现“夫为妻纲”的代表性条款有( )A.闻夫丧不举哀B.居夫丧而嫁C.七出D.妻妾擅自离去E.闻父母丧不举哀34.丘濬认为“王道之治具”包括( )A.德B.刑C.义D.政E.礼35.下列符合“更法改图”法律思想的说法有( )A.一祖之法无不敝B.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C.自古及今,法无不改D.开捐例、加赋、加盐价E.不拘一格降人才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作丘赋”37“苛政猛于虎”38“理大罪,赦小过”39洪仁玕40五权宪法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41简述“以德配天”说的主要内容。42简述仲长统变法改制的法律思想。43简述魏源民主议政、广开言路的法律思想。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4试论孟子“省刑罚”的法律思想。45论述张之洞整顿中法、采用西法的法律思想。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课程代码:0026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商朝的刑法总称是( )A.禹刑B.吕刑C.汤刑D.五刑2.“恭行天罚”的思想本质是( )A.神权法B.自然法C.制定法D.习惯法3.周公提出“父子兄弟,罪不相及”的观点,表明他主张( )A.族诛连坐B.罪上一身C.尊尊亲亲D.以德配天4.管仲“国之四维”的思想本质在于强调礼义的( )A.教化作用B.宗教作用C.社交作用D.强制作用5.认为礼是“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的先秦思想家是( )A.子产B.叔向C.慎到D.商鞅6.晋代杜预所言“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的先秦人物是( )A.邓析B.公孙侨C.申不害D.管仲7.孔子“无讼”的法律思想,不仅将断狱作为制裁手段,还将之当成( )A.刑罚手段B.禁制手段C.教育手段D.惩罚手段8.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人性论根据是( )A.性善论B.性恶论C.双性论D.无性论9.先秦法家兴起以前,同儒家相对峙的最大学派是( )A.名家B.道家C.法家D.墨家10.下列思想家中,把“道”视为天地万物的本源和主宰的是( )A.孔子B.孟子C.庄子D.孙子1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性法规的作者是( )A.李悝B.子产C.邓析D.商鞅12.商鞅的“变法论”可以归结为( )A.“法者,国之权衡”B.“不法古,不修今”C.“抱法处势则治”D.“重刑连其罪,则民不敢试”13.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 )A.商鞅B.李斯C.韩非D.申不害14.汉代将谶纬神学与儒家经典结合起来的著作是( )A.新书B.论衡C.新序D.白虎通义15.下列与“刑不上大夫”说法最为接近的是( )A.“廉耻节礼以治君子”B.“治国以礼义为先”C.“权势法制,人主之斤斧也”D.“振举纪纲,一遵正法”16.西汉初期治国的主导思想是( )A.儒家学说B.黄老学说C.墨家学说D.法家学说17.下列说法中,与王充“寒温非政治所为”观点针锋相对的是( )A.德主刑辅B.以人为本C.天命天罚D.无为而治18.中国古代的律学原从属于( )A.医宗B.律宗C.法学D.儒学19.与晋代刘颂“律法断罪,皆当以法律令正文”主张较为接近的是( )A.援引比附B.罪刑法定C.引经决狱D.德主刑辅20.“存留养亲”制度主要体现的是( )A.儒家孝养承祀思想B.墨家兼爱非攻思想C.道家清静无为思想D.法家严刑重罚思想21.集中体现隋文帝杨坚“以轻代重”立法思想的法律文本是( )A.永徽律B.泰始律C.开皇律D.九章律22.唐代思想家柳宗元认为法律起源于( )A.礼B.乐C.兵D.势23.朱熹在法律上主张刑罚应该( )A.以宽为本B.以严为本C.大肆赦宥D.以私去公24.明清之际,提出“严以治吏”、“宽以养民”的启蒙思想家是( )A.黄宗羲B.张居正C.顾炎武D.王夫之25.“治法在人”法律主张的提出者是( )A.王安石B.王夫之C.张居正D.魏源26.洪仁玕“凡一切制度考文,无不革故鼎新”的主张出自( )A.英杰归真B.立法制喧谕C.诛妖檄文D.原道觉世训27.曾国藩总结子产、诸葛亮等人的治国经验,提出的法律主张是( )A.一秉于礼B.严刑以致义安C.国家以法制为先D.礼让为国28.戊戌变法时期,将“变法”视作“天下之公理”的思想家是( )A.梁启超B.康有为C.谭嗣同D.严复29.沈家本确定清末修律的基本原则是( )A.罪刑法定B.参考古今,博稽中外C.冲决封建网罗D.收回领事裁判权30.孙中山“五权宪法”的精华是( )A.间接民权B.民生主义C.直接民权D.民族独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下列属于先秦宗法等级制的内容或产物的有( )A.嫡长继承制B.王位世袭制C.世卿世禄制D.九品中正制E.君主立宪制32.西汉初年,为恢复社会秩序,鼓励生产,采取的措施有( )A.“以有功劳行田宅”B.“复从军吏卒”C.招抚流亡D.解放奴婢E.存留养亲33.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因素包括( )A.儒家思想B.阴阳五行家思想C.法家思想D.天命神权思想E.不法先王,不是礼义34.反映黄宗羲法律思想的文章主要有( )A.原君B.原法C.原臣D.原道E.宋论35.下列能够体现资产阶级革命派法律思想民主性的有(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学习西方的分权学说和法治原则C.宣传和提倡“自由、平等、博爱”D.要求收回治外法权E.建立保障人民主权和民主自由的新法制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无为而治”37.“立天子以为天下”38.春秋决狱39.“以礼率律”40.资政新篇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41.简述孔子的礼治论思想。42.简述范仲淹“君臣共理天下”的法律思想。43.简述章太炎“抑强辅微”的刑法主张。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4.试评述先秦儒法两家思想的对立与得失。45.试评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立法指导思想。全国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课程代码:0026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中国古代曾经“铸九鼎,象九州”的历史人物是( )A.子产B.夏桀C.叔向D.夏禹2.“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说法,反映了当时统治者信奉( )A.主权在民B.君民共主C.君权神授D.天命无常3.“国无二君,家无二尊”的思想本质是( )A.礼治B.法治C.势治D.民治4.管仲“四民分居定业”思想的具体化是( )A.世卿世禄制B.“三选”制C.挟天子以令诸侯D.“三国五鄙”制5.春秋时期,反对子产“铸刑书”的晋国名臣是( )A.管仲B.叔向C.邓析D.公孙侨6.孟子法律思想中,与周公“父子兄弟,罪不相及”的说法最为接近的是( )A.为民制产B.罪人不孥C.暴君放伐D.惟仁者宜在高位7.中国历史上最早将礼法结合,使儒、法两家趋于合流的思想家是( )A.孟子B.荀子C.庄子D.老子8.作为先秦时期著名的学派,自有法律的是( )A.道家B.法家C.儒家D.墨家9.最早提出“君人南面之术”的先秦思想流派是( )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lO.法家提出“圣人为法,必使人明白易知”,“布之于百姓”,说明法律应该具有( )A.公正性B.公开性C.平等性D.规范性11.先秦时期,主张“事断于法”的思想家是( )A.周公B.墨子C.慎到D.老子l2.秦王朝“以法为教”的文化专制思想,直接导致了( )A.实行郡县制B.陈胜、吴广起义C.焚书坑儒D.统一中国l3.废除秦朝“诽谤妖言法”的皇帝是( )A.汉文帝B.汉武帝C.秦始皇D.汉景帝14.汉代贾谊的作品是( )A.新书B.白虎通义C.春秋繁露D.西语l5.秦汉之际,倡议“黥劓之罪不上大夫”的思想家是( )A.陆贾B.贾谊C.董仲舒D.李斯l6.儒家所鼓吹的“三纲”学说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君为臣纲B.父为子纲C.夫为妻纲D.兄为弟纲l7.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董仲舒l8.我国古代第一个明确提出无君、无政府主张的思想家是( )A.鲍敬言B.白居易C.柳宗元D.王安石l9.将“存留养亲”思想最先制度化的皇帝是( )A.秦始皇B.汉高祖C.汉武帝D.孝文帝20.唐朝坚持“天刑说”的思想家是( )A.李世民B.白居易C.韩愈D.柳宗元21.北宋中期,提出限制君权,“君臣共理天下”的思想家是( )A.范仲淹B.朱熹C.王安石D.魏征22.主张立法“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的明代思想家是( )A.海瑞B.张居正C.顾炎武D.黄宗羲23.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认为国家、刑法、礼乐起源于( )A.工B.商C.兵D.农24.魏源介绍和研究“夷情”的主要著作是( )A.元史新编B.圣武记C.海国图志D.夷氛纪闻25.太平天国最主要的立法是( )A.十款天条B.太平刑律C.天朝田亩制度D.太平救世歌26.主张“以礼自治,以礼治人”的思想家是( )A.曾国藩B.张之洞C.谭嗣同D.洪仁玕27.在戊戌变法前夕,康有为对三权分立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 )A.司法机构B.行政机构C.立法机构D.监察机构28.清末主张变法,提出“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的思想家是( )A.谭嗣同B.沈家本C.张之洞D.梁启超29.清末法律改革时期,为了贯彻“罪刑法定”原则,沈家本提出必须废除( )A.秋审制度B.援引比附C.家族主义D.国家主义30.章太炎设计的“中华民国”是一种( )A.代议制民主共和国B.总统制民主共和国C.责任内阁制民主共和国D.三权分立制民主共和国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O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继孔子之后,下列属于先秦儒家流派的人物有( )A.子张B.子思C.孟子D.荀子E.漆雕氏32.东汉时期,反对神学的法律思想家有( )A.王充B.刘秀C.刘预D.仲长统E.刘颂33.宋明时期,主张将法律教育与官吏选拔结合在一起的改革家有( )A.王安石B.范仲淹C.张居正D.丘濬E.朱熹34.下列属于洋务派的法律思想有( )A.“严刑以致又安”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法律本原实与经术相表里”D.“一秉于礼”E.“整顿中法,采用西法”35.清末“礼法之争”中,劳乃宣对大清新刑律草案极力攻击的两点是( )A.故杀子孙B.妻殴夫C.存留养亲D.无夫奸E.子孙违犯教令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有治人,无治法”37.“德礼为本,政教为用”38.“以公理而灭私情”39.“变古愈尽,便民愈甚”40.“废君统,倡民主”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41.简述商鞅的法律起源论。42.简述王夫之“趋时更新”的法律时变观念。43.简述孙中山的权能分治学说。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4.试论董仲舒“大德而小刑”的法律思想。45.试论章太炎的“四权”思想。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课程代码:0026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西周礼治最重要的原则是( )A男女有别B长长C德主刑辅D亲亲尊尊2提出“为民制产”经济立法思想的先秦思想家是( )A孟子B墨子C管子D荀子3战国时期主张“术治”的思想家是( )A商鞅B申不害C韩非D李悝4中国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始自( )A制竹刑B诛邓析C修旧法D铸刑书5崇尚无为,提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先秦思想家是( )A老子B庄子C荀子D慎到6主张毁弃一切文化典籍,取缔所有学术派别,定法家学说于一尊的思想家是( )A慎到B李悝C韩非D董仲舒7在法家兴起以前,与儒家相对峙的最大学派是( )A道家B墨家C阴阳家D杂家8与荀子“性恶论”相对的理论是( )A老庄的无为论B慎到的势治论C墨子的兼爱论D孟子的性善论9“事皆决于法”,反映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坚持( )A法家的法治思想B法家的势治思想C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D儒家的人治思想10西汉董仲舒“德主刑辅”的主张,所赖以引申的理论是( )A天人合一B天气C人情D国法11被誉为“汉代孔子”的著名思想家是( )A董仲舒B王充C仲长统D贾谊12东汉对“天刑”论提出激烈批判的思想家是( )A刘秀B刘安C王充D郑玄13西晋律学家张斐认为法律的基本精神是( )A刑B理C实D礼14唐律疏议的根本精神在于( )A崇尚轻刑B良贱异法C崇尚重刑D礼法结合15主张“理大罪,赦小过”的唐代思想家是( )A白居易B王安石C范仲淹D李世民16提出“以公理而灭私情”说的思想家是( )A丘濬B顾炎武C黄宗羲D张居正17把儒家经典哲理化,使儒家思想真正牢固地获得了独尊地位的思想家是( )A王安石B朱熹C张居正D董仲舒18反映王夫之“趋时更新”法律思想的著作是( )A明夷待访录B读通鉴论C大学衍义补D四书章句集注19中国近代史上,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人物属于( )A资产阶级革命派B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C太平天国领袖D资产阶级改良派20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的大同世界即是“公羊三世”里的( )A升平世B据乱世C太平世D小康世21戊戌维新派政治改革的直接目标是实行( )A君主专制B民主共和C君主立宪D地方分治22张之洞劝学篇的思想核心是( )A一秉于礼B趋时更新C因势变法D中体西用23太平天国时期,提出“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命题的是( )A杨秀清B洪仁玕C李秀成D洪秀全24太平天国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纲领之作是( )A立法制喧谕B资政新篇C天朝田亩制度D英杰归真25戊戌变法前,康有为将变法的重点着眼于建立( )A立法机构B司法机构C行政机构D宪法机构26梁启超认为法律起源于人的( )A良知和良心B良知和契约C心情和态度D良法和契约27清末主张“平恕”为审断之本的思想家是( )A沈家本B张之洞C李鸿章D梁启超28在礼法之争中,为支持法理派的主张,杨度撰写了( )A论国家主义与家族主义的区别B书劳提学新刑律草案说帖后C法学盛衰说D删除律例内重法折29章太炎反对代议政体的法律思想集中体现于( )A代议然否论B五朝法律索引C排满评议D非黄30孙中山“五权宪法”所发展的西方政治学说是( )A五权分立B权能分治C三权分立D天赋人权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下列不属于荀子法律思想的是( )A暴君放伐B明分使群C民贵君轻D有治人,无治法E有治法,然后有治人32下列先秦思想家的法律思想中含有“黄老”成分的有( )A慎到B申不害C韩非D墨子E陆贾33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把人的性分为( )A圣人之性B中民之性C贤人之性D斗筲之性E君子之性34下列内容,属于魏源思想主张的有( )A君主立宪B师夷长技以制夷C太平之世不立刑D不拘一格降人才E民主议政,广开言路35反映孙中山法律思想的主要著作有( )A三民主义B建国方略C建国大纲D革命军E论立法权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天志37无为而治38杜预39严刑以致乂安40罢黜百家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41简述孔子有关“以礼治国”的主张。42简述丘濬法律思想中关于司法的基本观点。43简述谭嗣同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批判性观点。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4试述先秦儒、法两家法律思想之异同。45试论述孙中山对西方宪政学说的创新和发展。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课程代码:0026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五德终始”说源自哪个先秦思想流派?( )A名家B阴阳家C风水家D道家2提出“势治”理论的先秦法家代表是( )A慎到B申不害C管子D韩非3较为接近老子自然主义法律思想的思想家是( )A孟子B申不害C慎到D庄子4西周“以德配天”说的思想实质是( )A君权神授B君主专制C天赋人权D君主立宪5儒家的“人治”是倡导( )A贤明君主制B寡头政治C君主立宪制D哲学王6提出“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的思想家是( )A韩非B商鞅C慎到D申不害7孔子政治法律思想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 )A绝圣弃智B无讼C斗讼D健讼8春秋时期,子产所铸刑书本质上属于( )A自然法B教会法C成文法D习惯法9提出“兼相爱,交相利”思想命题的是( )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10秦汉时期,下诏废除“挟书律”的皇帝是( )A秦始皇B汉高祖C汉惠帝D汉武帝11西汉下令废除肉刑的皇帝是( )A汉武帝B汉文帝C汉高祖D汉景帝12晋代思想家中,主张“复肉刑”的是( )A刘颂B嵇康C王弼D鲍敬言13唐代柳宗元所著,反对复仇的作品是( )A复仇议B复仇论C驳复仇议D驳复仇说14使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哲理化并最终完成的学说是( )A儒学B道学C佛学D诸子学15元朝初年,在立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思想家是( )A耶律大石B成吉思汗C耶律楚材D耶律阿保机16淮南子一书的政治法律思想基调是( )A以德服人B轻罪重罚C天下一统D无为而治17宋明时期,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家是( )A王安石B范仲淹C朱熹D张居正18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的观点出自( )A日知录B明夷待访录C读通鉴论D黄书19提出“一祖之法无不敝”,力主变法的近代改革派思想家是( )A张之洞B魏源C康有为D龚自珍20“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主张出自( )A龚自珍B林则徐C曾国藩D魏源21王安石变法的理论基础是( )A“大明法度”B“三不足”C“太平之世不立刑”D“君臣共理天下”22在康有为看来,公羊春秋的核心是( )A三世说B伪经说C改制说D创教说23张之洞“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的前提是( )A西体中用B不违反纲常名教C全盘西化D冲决一切封建网罗24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政治经济纲领,资政新篇的作者是( )A洪秀全B洪仁玕C李秀成D冯云山25下列属于洋务派法律思想代表人物的是( )A魏源B张之万C章太炎D李鸿章26梁启超政治法律思想上的主张是( )A君主立宪B五权分立C权能分立D君主专制27清末法律改革中法理派的代表是( )A张之洞B劳乃宣C沈家本D章炳麟28下列主张中不属于沈家本的是( )A平恕为审断之本B变法图强C会通中外D比附援引29下列属于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重要内容的是( )A民族主义B民众主义C民生主义D五权宪法30章太炎反对代议政体的法律思想实质在于( )A反对设立议院B实行间接民权C实行直接民权D反对民主人权二、多项选择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