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 .ppt_第1页
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 .ppt_第2页
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 .ppt_第3页
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 .ppt_第4页
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 .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 杨永芳 时间就是生命 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心跳骤停 黑朦 意识障碍 突然倒地 15秒 抽搐 30秒 呼吸停止 1 2分钟 瞳孔固定 4分钟 糖无氧代谢停止 5分钟 脑内ATP枯竭 能量代谢完全停止 6分钟 神经元不可逆性损伤 心肺复苏黄金5分钟 复苏的成功率与开始CPR的时间密切相关 时间就是生命 心肺复苏黄金5分钟 2020 2 5 院外急救 手机时代 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呼叫施救者 手机等现代化电子设备能够在院外急救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0 2 5 院内急救 院内急救应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 早期预警系统 快速反应小组 RRT 和紧急医疗团队系统 MET 基础生命支持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心肺复苏终点的判断 欲救人 先自保 判断环境安全判断病人状况险境暴力倾向 心肺复苏的基本程序为 1 判断患者有无意识2015版要求一旦发现患者没有反应 医护人员必须立即呼救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 然后再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或请求支援 及早启动EMS 2 判断有无脉搏 3 呼救 启动急救系统 C 胸外心脏按压 2015年版指南要求事项 按压平面 仰卧位硬质平面或地面按压部位 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胸骨上 按压手法 掌根着力 双手紧扣重叠上翘 按压姿势双臂伸直垂直向下以髋关节位支点 2020 2 5 3 按压深度变更 首次规定按压深度的上限 在胸外按压时 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 但应避免超过6厘米 旧指南仅仅规定了按压深度不低于5厘米 新指南认为 按压深度不应超过6厘米 超过此深度可能会出现并发症 但指南也指出 大多数胸外按压不是过深 而是过浅 对于儿童 包括婴儿 小于一岁 至青春期开始的儿童 按压深度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 大约相当于婴儿4厘米 儿童5厘米 对于青少年即应采用成人的按压深度 即5 6厘米 2020 2 5 4 按压的频率 按压频率规定为100 120次 分 原指南仅仅规定了每分钟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 分 但一项大样本的注册研究发现 如果按压频率 超过140次 分 过快 按压幅度则不足 指南也指出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 施救者应该以适当的速率 100至120次 分 和深度进行有效按压 同时尽可能减少胸部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持续时间 2020 2 5 别再使劲按了 费劲 新指南规定 胸部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目标比例为至少60 指南把心肺复苏与驾车行驶进行了比较 在驾车行驶时 一天行驶的里程数不仅受行驶速度影响 还受中途停顿的次数和时间影响 以60英里 小时的速度不中断行驶 则实际行驶距离为一小时60英里 以60英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 但中途停顿10分钟 则实际行驶距离为 小时的英里 停顿越频繁 停顿时间越长 则实际行驶里程越少 2020 2 5 5 离开胸壁 为保证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 施救者在按压间隙 双手应离开患者胸壁 原指南仅建议 每次按压后 施救者应让胸廓完全回弹 以使心脏在下次按压前完全充盈 如果在两次按压之间 施救者依靠在患者胸壁上 会妨碍患者的胸壁会弹 不得要领 A 开放气道仰头抬颏法托颌法 A 清除口腔异物 B 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口型 全口相对 完全吻合密闭 吹气压力 防止漏气 捏闭鼻孔 一捏一松 吹气力度 自然吸气 避免吸气过深 吹气力量 适力吹入 避免过度通气 吹气时间 持续一秒 吹气有效 胸廓起伏 吹气频率 每6 8秒进行1次呼吸 口对鼻呼吸 当不能进行口对口呼吸时 应给予口对鼻呼吸 如溺水 口腔外伤 口对面罩呼吸 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 D defibrillation 除颤 还是先除颤 10版指南中 在AED就绪时 应先进行1 5 3分钟的CPR 然后再除颤 15版指南则提出 当施救者可以立即取得AED时 对于成人心脏骤停患者 应尽快使用除颤器 若不能立刻取得AED 应该在他人前往获取以及转变AED的时候开始心肺复苏 在设备提供后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在医院和其他机构使用现场的AED或除颤器治疗心脏骤停的医务人员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并且应在可取得的情况下立即使用准备好的AED 除颤器 以上建议旨在支持尽早进行心肺复苏和早期除颤 特别是在发生心脏骤停时现场有AED或除颤器的情况下 除颤波形和能量级别双相波 首次能量150 200J 未确定首次最佳能量 单相波 首次能量360J后续电击能量未确定 至少不低于首次能量 儿童 1 8岁 使用剂量 对于儿童患者 尚不确定最佳除颤剂量 可以使用2至4J kg的剂量作为初始除颤能量 对于后续电击 能量级别应至少为4J kg并可以考虑使用更高能量级别 但不超过10J kg或成人最大剂量 1 体位 患者平卧于病床上或地下 将胸前衣物解开并移走其他异物 特别是金属类的物品 如项链 纽扣等 2 电极板的准备 电极板上均匀涂上导电糊 或包裹4 5层纱布后在盐水中浸湿 3 电极板的位置 一个电极板置于右锁骨内侧正下方 另一电极板放在左乳头的左下方 两个电极的距离至少在10cm以上 心前区捶击前胸锤击不应用于非目击院外心脏骤停前胸锤击可以考虑用于在没有除颤仪的情况下 不稳定的室速病人中 但也不能延误CPR和电击 方法 手握空心拳 以鱼际面从20厘米的高度 快速垂直落下 击打胸骨下端1 2次 每次1 2秒 力量中等 能量约等于10 30j 观察心电图的变化 若无效 则改行胸外心脏按压 不能耽误时间 基础生命支持 胸外按压的重要性 高品质的胸外按压 基础生命支持 基础生命支持 人工呼吸方法口对口人工呼吸球囊面罩呼吸气管插管 基础生命支持 人工呼吸 医务人员应为所有受救者给予人工呼吸与按压 每次人工呼吸的时间要1s以上 吹气 给予足够的潮气量使胸廓抬起采用按压 通气比为30 2如果建立了高级气道 气管插管 每6s进行一次通气 10次 分钟 通气时不中断胸外按压避免过度通气 气管插管辅助呼吸潮气量6 7ml kg球囊面罩通气时 潮气量稍偏大 约600ml 基础生命支持 出现室颤的心跳骤停患者生存率与电除颤时间的关系 除颤时间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电除颤 复苏成功的有效指标 大动脉可扪及波动收缩压 8kPa 60mmHg 皮肤 粘膜色泽转为红润瞳孔由大变小出现自主呼吸或呻吟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医务人员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1 建立高级气道 气管插管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图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药物治疗肾上腺素CPR期间最常用的心血管活性药物显著升高中心动脉压 增加冠状动脉和脑灌注压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素是禁忌或有害的建议成人每3 5分钟应用肾上腺素1mg儿童剂量 0 1mg kg静脉给药 骨内给药 气管内给药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血管加压素不推荐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阿托品消除迷走神经作用的药物 对于心搏停止患者无已知的不良作用 可用于治疗严重心动过缓和心搏停止但无动物和人类的随机研究支持该药可改善预后静脉给药剂量为每分钟1mg 总剂量为3mg不再建议在治疗无脉性心电活动 心搏停止时常规性使用阿托品 抗心律失常药首选胺碘酮 序贯应用CPR 电击 CPR 血管收缩药治疗却无法取得疗效的室颤或无脉室性心动过速患者 可静脉注射150 300mg胺碘酮儿童剂量 5mg kg虽然缺乏明确数据 但心脏骤停患者也可静脉应用利多卡因 初始剂量为1 1 5mg kg 每隔5 10min减半重复 最大剂量3mg kg 血管加压素已经弃用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给药途径 1 外周静脉给药 推药后再推20ml液体利于药物进入循环2 骨内给药 药物剂量与静脉给药相同 但国内难以实现3 中心静脉给药 熟练操作的急救人员实施4 气管导管内给药 如果不能建立以上通道可气管内给药 通常气管内给药剂量是静脉剂量的2 2 5倍 之前用注射用水稀释 5 10ml 复苏后综合管理 心肺复苏终点的问题 心肺复苏终止指标 病人已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确定病人已死亡 心肺复苏进行30分钟以上 检查病人仍无反应 无呼吸 无脉搏 瞳孔无回缩 49 针对 慢性死亡 慢性死亡 ChronicDeath 指各种慢性病 包括恶性肿瘤 艾滋病等 发展到终末期的死亡因全身各脏器都完全衰竭 死亡不可逆转 CPR不可能成功 NoCPR 但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