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导学案 (2).docx_第1页
2015-2016学年《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导学案 (2).docx_第2页
2015-2016学年《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导学案 (2).docx_第3页
2015-2016学年《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导学案 (2).docx_第4页
2015-2016学年《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导学案 (2).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1课时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知识目标:(1)联系的含义和特点;(2)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及方法论要求;(3)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实际问题。2.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材料归纳基本观点的能力;(2)培养同学们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观察、说明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一、联系的观点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二、联系的含义联系就是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三、联系的特征1.普遍性:(1)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2)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3)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2.客观性:(1)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为转移。(2)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分为与。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3.多样性:(1)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2)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一切以为转移。1.美国航天局科学家表示,日本大地震导致当天地球的自转时间减少了1.6微秒,即每天的时间减少了1.6微秒;韩国天文研究院表示,强烈地震使整个朝鲜半岛向东移动了5厘米,日本本土向东移动了约2米;地震还引起了10米高的海啸。上述材料说明()。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B.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有联系C.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D.人的意识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2.一棵紫露草在一个加入肥料和水的玻璃瓶里被密封了40年之后,依然长势茂盛。对于这一神奇现象,园艺专家指出,尽管与外界新鲜空气和水分隔绝,但密封的瓶子创造了自己的微型生态系统:紫露草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水分,掉落在瓶子底部的叶子产生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必要条件,并且给植物根部提供养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植物在适应环境变化方面更具有主动创造性植物的生长可以不与外界联系,孤立地进行植物与阳光、空气、水分和肥料等的联系构成其生存与发展微型生态系统内部诸要素基于其固有联系按一定方向发生作用A.B.C.D.3.我国南极泰山站的建成,为我国科学家开展长期持续的南极科学考察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有利于拓展我国南极考察的领域和范围、拓展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战略空间。这说明()。A.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B.人为事物的联系推动着实践的发展进步C.人们能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创建新的联系D.正确认识世界的前提是正确发挥能动性4.鼠兔是典型的植食性动物,在青海三江源地区有广泛分布。在鼠兔最为猖獗的时期,鼠害面积占三江源生态保护区的17%。从2005年开始,该区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人鼠战”,虽然消灭了很多鼠兔,但由此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生物链的断裂。而今,我们对鼠兔不再“赶尽杀绝”,而是有了科学的控制,以保证三江源地区生物链的完整性。这表明()。人为事物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随着人的意志而转移主体活动的目的性和能动性不能改变事物的规律性尊重和服从规律是正确利用和创造规律的基本前提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A.B.C.D.5.从哲学上看,右图漫画爷爷与孙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B.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C.要加强宏观调控,改造经济规律D.要按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一、如何理解联系的普遍性?1.所谓联系的普遍性,有两方面的含义:每一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从内部构成要素看,是普遍联系的;从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看,也是普遍的;从事物发展的历史趋势看,该事物与过去和将来的联系也是普遍的。联系这种关系在世界万物中是普遍存在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只有在联系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在这一点上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2.每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若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着的,就混淆了联系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忽视了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极易陷入唯心主义泥潭。二、如何全面理解联系的特征?内容(世界观)要求(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A.一切事物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B.事物内部各部分、要素相互联系;C.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三、如何把握“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事物的联系就其与人的实践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在人类产生前就已存在,当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按照一定的目的、计划或方案而形成或建立的联系,如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联系、村庄或学校之间的联系、两个机械系统之间的联系等,尽管这些联系呈现“人化”的特点,渗透着人的目的性、能动性,但并没有改变或者取消联系的客观性,仍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为事物的联系由于反映了客观的联系才具有真实性,并经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转化为现实。所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事物的联系,就其本质而言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一只老鼠透过墙壁上的洞,看见农夫和他的妻子正在摆弄一个捕鼠器,急忙钻到农场的院子里发布警报。但院子里的鸡、猪和牛等动物均一笑置之,认为与己无关。当天晚上,一条毒蛇被捕鼠器夹住了,农夫的妻子赶来查看时不小心被毒蛇咬伤了。为给受伤的妻子补身子,农夫把鸡杀了。邻居和朋友听说了此事,纷纷轮流来照顾农夫的妻子。为了款待他们,农夫又把猪杀了。后来,妻子毒发不治而亡,许多人前来参加葬礼,于是农夫又把牛杀了。一个小小的捕鼠器竟然使鸡、猪和牛等动物失去了生命。试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故事中的鸡、猪和牛一笑置之犯了什么错误。二、读脑筋急转弯。问题:米的妈妈是谁?答:花,因为花生米。问题:米的爸爸是谁?答:蝶,因为蝶恋花。问题:米的外婆是谁?答:妙笔,因为妙笔生花。问题:米的外公是谁?答:爆米花,因为又“抱”过米,又“抱”过花。想一想:脑筋急转弯中所谓的“联系”有着什么共同的特点?1.新一代高速列车零部件数量近10万个,独立成子系统的有140余个,生产这些零部件涉及的核心层企业近100家,紧密层企业达500余家,覆盖20多个省区市,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高新技术研发制造产业链。由于高铁的生产制造大量采用冶金、机械、建筑、橡胶、电力、信息、计算机精密仪器等高新技术产品,这将直接刺激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表明()。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自在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A.D.C.D.2.卧佛寺是英语“Office(办公室)”的谐音。有人认为想进办公室做白领就要到卧佛寺烧香拜佛。对此,你认为这种说法违背了事物联系的()。A.多样性B.统一性C.普遍性D.客观性3.荷兰著名的代尔夫特蓝瓷的蓝色比中国青花瓷的蓝色更浓郁,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这源于特别的制作过程。画师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使用含有氧化钴黑色成分的颜料,经过特别烧制,发生化学反应,黑色就会变为著名的代尔夫特“蓝”。这种特别的制作过程()。A.深化了理论认识,推动事物向前发展B.立足于实践探索,建立新的人为事物联系C.发挥了意识的目的性,突破条件创造联系D.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原有的联系4.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中华鲟被誉为“活化石”。我国某研究所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实现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这是人类在保护这一濒危物种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从联系的观点看,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成功说明()。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A.B.C.D.参考答案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1课时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知识体系梳理总特征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任何事物每一事物内部世界人的意志自在事物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主观随意性时间、地点和条件预习检测1.A2.B3.C4.B5.B重点难点探究一、它们犯了形而上学中的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的错误。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但联系又是具体的,每一事物与他事物的联系又是有条件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时候要注意联系的条件性。从表面上看,一个捕鼠器只与老鼠有着很大联系,而与鸡、猪和牛等动物关系不大。但由于“农夫的妻子被蛇咬伤”这样一个条件,鸡被杀掉用来给农夫的妻子补身子,猪、牛被杀掉用来待客。二、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是有条件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联系。事物的联系不是人们主观臆造的,而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材料中的这些联系不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人幻想虚构的,是主观臆造的,是虚假的,是根本不存在的,它们都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当堂检测1.A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不管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据此可以排除,故选A。2.D本题考查的是联系的客观性,材料反映了一种主观臆想的联系,违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