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一 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二 感觉的种类 三 感觉现象 四 知觉的种类 五 知觉的基本特征 感觉 天是灰色的路是灰色的楼是灰色的雨是灰色的在一片死灰中走过两个孩子一个鲜红一个淡绿顾城 一 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1 感觉 sensation 的概念 1 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一种直接反映 它要求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 感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而不是事物整体和全貌 感觉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2 感觉的作用 意义 A 感觉是认识的开端 B 感觉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 如 感觉剥夺实验 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 心理学家贝克斯顿等在加拿大的麦克吉尔大学进行了首例感觉剥夺试验研究 他们在付给大学生每天20美元的报酬后 让他们在缺乏刺激的环境中逗留 具体的说 就是在没有图形试图视觉 被试须戴上特制的半透明的塑料眼睛 限制触觉 手和臂上都套有纸板做的手套和袖子 和听觉 实验在隔音室里进行 用空气调节器的单调嗡嗡声代替其听觉 的环境中 静静地躺在舒适的帆布床上 实验结果显示 感到无聊和焦躁不安是最起码的反应 在实验过后的几天里 被试者注意力涣散 不能进行明晰的思考 智力测验的成绩不理想等 通过对脑电波的分析 证明被试的全部活动严重失调 有的被试者甚至出现了幻觉 白日做梦 的现象 3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 sensitivity 是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 每个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即感受性 是不同的 通常 感觉能力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 感觉阈限 sensorythreshold 绝对感觉阈限 absolutesensorythreshold 是指刚刚引起某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觉阈限 differencethreshold 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感觉能力和感觉阈限成反比 感觉阈限越大 感觉能力越差 人的感觉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加以提高 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 二 感觉的种类 感觉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 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 主要包括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皮肤觉 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 主要包括机体觉 平衡觉和运动觉 其中视觉和听觉是最重要的感觉 1 视觉 vision 视觉是个体对光波刺激的觉察 是个体辨别外界事物的明暗 颜色等特性的感觉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 研究证明 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80 左右的信息是靠视觉获取的 1 视觉的适宜刺激时波称为380 780毫微米的光波 电磁波 紫蓝绿黄橙红 400 500 可见的光谱 波长 毫微米 600 700 2 颜色视觉 颜色的基本特性 颜色 color 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 颜色具有色调 明度 饱和度三种特性 这些特性是由光波的物理特性决定的 色调 hue 色调是颜色的最重要的属性 不同的光波引起的不同感觉称为色调 它决定于光波的波长 明度 brightness 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 主要取决于光的物理强度 光的强度越大 颜色越亮 最后接近白色 光的强度越小 颜色越暗 最后接近于黑色 例如 黑纸上反射出投射于它的全部光的一小部分 而打印却反射了投射光的80 饱和度 saturation 饱和度指颜色的纯洁度 它取决于光波成分的复杂程度 一般是看主波长占的比例 光波成分越单纯 颜色越鲜艳 即饱和度高 反之 则饱和度低 2 颜色视觉 色觉异常色觉异常主要包括色弱和色盲两类 2 听觉 hearing 听觉是个体对声音刺激的觉察 1 听觉是适宜刺激是频率为16 20000HZ的声波 人耳最敏感的声波频率是1000 4000HZ 2 听觉的基本特性 人类的听觉具有音调 音响 音色三种特性 音调 音调是表示声音高低的感觉 主要是由声波的频率决定的 频率越大 听到的声音就越高 音响 音响是指听到声音的强弱 主要决定于声波振幅 振幅越大 声音就越响 振幅越小 声音越轻 响度的单位是分贝 一般超过120分贝的声音就会使人耳产生痛感 音色 音色 也叫音品 主要由声波成分的复杂程度决定的 3 嗅觉 senseofsmell 嗅觉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引起的 4 味觉 senseoftaste 味觉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5 皮肤觉 skinsense 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 叫皮肤觉 肤觉 皮肤感觉可以分为触觉 冷觉 温觉 痛觉等 6 动觉 动觉也叫运动感觉 它反应身体各部分的位置 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 是内部感觉的一种重要形态 7 平衡觉 平衡觉也叫静觉 它是由人体作加速度或减速度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所引起的 平衡觉的感受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 8 机体觉 机体觉也叫内脏感觉 是由内脏的活动作用于脏器壁上的感受器产生的 饥渴 饱胀 便意 恶心 疼痛等感觉 四 感觉现象 感觉后象感觉适应感觉对比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1 感觉后象 1 定义 当刺激对感官的作用停止以后 感觉并不立即消失 而是继续维持一段很短的时间 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叫感觉后象 1 感觉后象 2 感觉后象的示例 视觉后象表现得最明显 图1 盯着灯泡看三十秒种以上 尽力不要移动你的目光 然后把你的目光移到灯泡右边的区域 或者任何白色的区域 图2 颜色后象 1 感觉后象 唐代诗人李白酒后作的一首诗 其中有两句是 催弦拂柱与君饮 看来成碧颜始红 即把红色看成绿色了 梁代王僧孺在一诗中也有两句 谁知心眼乱 看来忽成碧 这也是将红色看成绿色了 1 感觉后象 3 感觉后象的应用 感觉后象可以使我们对断续出现的刺激产生连续的感觉 当然 这种断续刺激的出现必须达到一定的频率 电影正是运用了感觉后象的心理学原理 2 感觉适应 1 定义 感觉适应是指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 2 感觉适应 2 感觉适应的表现 适应现象表现在所有的感觉中 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 入鲍鱼之肆 久而不闻其臭 2 感觉适应 3 感觉适应的意义利 有利于减少身心负担 对于我们感知外界事物 调节自己的行为 具有积极的意义 弊 使人丧失警觉性 2 感觉适应 4 适应的一般规律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 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 3 感觉对比 1 定义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官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3 感觉对比 2 感觉对比的种类 同时对比继时对比图1 灰色方块放在黑色背景上比放在白色背景上 显得更加明亮一些 图2 如果把一个灰色的小方块放在绿色的背景上 看起来小方块显得带红色 放在红色的背景上则显得带绿色 请注意 两个灰色方块具有均匀的亮度 返回 返回 4 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1 定义 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指的是一种感觉的感受性会由于其他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4 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2 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4 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3 联觉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和表象的现象称为联觉 3 联觉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的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 荷塘月色 甜蜜的嗓音 沉重的乐曲 明快的曲调 2 知觉的概念 1 知觉 perception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与意义的反映 2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区别 1 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 他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 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的心理活动过程 感觉反应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而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和意义的解释 从严格意义上讲 感觉是天生的反应 而知觉却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联系 感 知觉同属认识的初级阶段 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 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 是感觉的有机综合 三 知觉的种类 按照知觉所反映对象的特点 可以将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按照知觉所凭借的感觉信息的来源不同 可以将知觉分为视知觉 听知觉 嗅知觉 味知觉 触知觉 知觉印象与客观事物不相符合的情况称作错觉 1 物体知觉 以物质或物质现象为知觉对象的知觉 即物体知觉 依据知觉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 可分为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1 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人对事物的空间特性与关系的认识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 大小知觉 深度知觉以及方位知觉等 2 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3 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 通过运动知觉 我们可以分辨物体的静止和运动状态以及运动速度的快慢 一般按照人所知觉到的各种运动现象的形成条件 将运动知觉分成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两大类 返回 2 社会知觉 以社会生活过程中的人为知觉对象的知觉 叫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包括对他人的知觉 人际知觉 自我知觉和角色知觉 1 对他人的知觉 对他人知觉主要是知觉对象的外部特征 如 言谈 举止 仪表 相貌等 此外 对他人知觉也受到知觉者的主观态度影响 影响他人知觉的心理因素 A 首因效应B 近因效应C 晕轮效应D 刻板印象 第一印象与首因效应 对不熟悉的社会知觉对象所形成的最初印象 精干坚信键谈冷酷机智进取有说服力精干坚信键谈热情机智进取有说服力 服从软弱热情浮浅无野心虚荣虚荣精明算计热情浮浅忌妒 刻板印象与光环效应 用陈规旧习去套用人像 群像 社会像 对人 对群体和社会的知觉 印象 形成先入为主 并难以改变 刻板印象调查 美国人 民主 天真 乐观 友善 热情印度人 迷信 懒惰 落伍 肮脏 骑墙派英国人 保守 狡猾 善于外交 有教养 严肃德国人 有科学精神 进取 爱国 聪慧 勤劳法国人 好艺术 轻浮 热情 潇洒 乐观日本人 善于模仿 爱国 尚武 进取 有野心俄国人 狡猾 欺诈 有野心 残酷 唯物 晕轮效应 光环效应 个体的社会知觉中 将知觉对象的某印象不加分析地扩展到其他方面去 三国演义 周瑜死后 鲁肃把凤雏庞统举荐给孙权 权见其人浓眉掀鼻 黑面短髯 形容古怪 心中不喜 第一印象较差 乃问曰 公生平所学以何为主 统曰 不必拘谨 随机应变 权曰 公之所学与公瑾如何 庞统笑曰 某之所学 于公瑾不大相同 权生平最喜欢周瑜 见统轻之 心中愈不乐 既厌其貌 又厌其言 第一印象更差 乃谓统曰 公且统待有公之时 却相相请 统长叹一声而出 鲁肃曰 主公何不用庞统 权曰 狂士也 用之何盖 肃曰 赤璧鏖战时 此人曾献连环策成第一功 主公想必知之 权曰 此乃操自欲钉船 未必此人之功也 吾誓不用之 可见 由于孙权对庞统的第一印象较差 把他的功劳都否定了 晕轮起作用 2 人际知觉 人际知觉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知觉 包括自己与他人 他人与他人的关系 人际知觉有明显的情感因素参与知觉过程 3 自我知觉 以自己为知觉对象 对自身的生理变化和心理状况的知觉 称为自我知觉 4 角色知觉 根据他人表现出来的行为 对其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的知觉 称为角色知觉 哪条线段更长 A B A B 图1 图2 3 错觉 1 定义 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定倾向的歪曲知觉 3 错觉 2 错觉与幻觉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产生的 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幻觉却是在没有外界刺激物的情况下出现的虚幻知觉 3 错觉 3 错觉的种类几何图形错觉形重错觉方位错觉时间错觉 典型的几何图形错觉 3 错觉 4 错觉产生的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 五 知觉的基本特征 知觉的意义性 理解性 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恒常性 1 知觉的意义性 理解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 总是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意义 这就是知觉的意义性 又称理解性 过去知识经验影响知觉的内容 在知觉过程中 思维和语言起着重要的作用 2 知觉的整体性 人在知觉的过程 中总是倾向于把零散的对象知觉为一个整体 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尽管这些点没有用线段连接起来 但仍能看到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 3 知觉的选择性 当我们面对众多的客体往往是有限的知觉部分客体 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 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很多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 越容易选择 差别较大 活动的 新颖的等 人的知识经验 兴趣爱好影响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者的知觉目的影响知觉的选择性 4 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到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 知觉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现象在视知觉中表现得很明显 视知觉的恒常包括大小 形状 亮度 颜色恒常性等 形状恒常性示意图 返回 观察 有目的 有计划 比较持久的知觉 思维的 知觉 观察的条件 制定观察的目的任务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注意观察细节特别留心意外的现象要写观察笔记 感知规律在教学与其他实践领域中的应用 一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 在制作直观教具时感知规律的应用2 在使用直观教具时感知规律的应用二 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注意的概念注意的功能注意的种类注意的品质 第五章注意 1 注意的含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特性 但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 一 注意的概念 2 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指向性就是指 人的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指向一部分对象 而离开其他对象 表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指向性 集中性是指 人的心理活动保持在一定的对象上 并深入下去 集中性使个体的心理活动不仅离开无关事物 而且对无关的活动进行抑制 集中性 1 选择功能人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 在同一瞬间 只能加工部分信息 注意的选择功能使大脑选择那些重要的信息进行加工 同时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扰作用 二 注意的功能 2 维持功能所谓维持 就是将心理活动维持在一定的对象上 并保持一定的强度 这是人脑进行信息加工的必要条件 3 调节功能当人脑的信息加工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时 注意可使这种转移顺利完成 这就是注意的调节功能 下面请大家看一张图 图上写着几个数字 请大家看完后回答出是什么数字 它们的总和是多少 答案 数字分别是9 7 5 3总和 24 问 图上写着什么数字 它们的总和是多少 呈现的图形都有哪些形状 每种图形的颜色分别是什么 图形的顺序是怎样的 1 无意注意 1 什么是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 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又称不随意注意 三 注意的种类 2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刺激物的特点个体的主观状态 刺激的强度 包括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 刺激之间的差异程度刺激的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 刺激物的特点 个体的需要和兴趣精神与机体状态知识经验 个体的主观状态 2 有意注意 1 什么是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 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又称随意注意 三 注意的种类 2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是一系列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活动任务的认识对活动的间接兴趣个体的意志努力对活动的精心组织 3 有意后注意 三 注意的种类 1 什么是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 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2 有意后注意形成的条件对活动浓厚的兴趣活动的自动化 注意的种类 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 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四 注意的品质 哈密尔顿 Hamilton 1859 的研究耶文斯 W S Jevons 的研究 成人注意的平均广度 黑色圆点8 9个 外文字母4 6个 几何图形3 4个 汉字3 4个 主观因素 如活动任务 个体经验 情绪等 客观因素 如刺激物排列的特点等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 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 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 TCIAHNE G TEACHING 图1 图2 2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个体在较长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 四 注意的品质 请你聚精会神地看这个图形 你看到了什么 当人专注某一对象时 视 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 这种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 注意的起伏是不随意的 是意识很难直接控制的 注意起伏是正常的注意现象 它具有防止疲劳 提高注意稳定性的作用 注意的起伏 注意的对象 单调 静止 复杂 变化 人的积极性 态度积极 有浓厚兴趣 人的身体状况 失眠 疲劳 生病 健康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5 7岁的儿童能聚精会神15分钟左右 7 10岁的儿童可达20分钟 10 12岁的儿童可达25分钟 高中生一般能坚持30 45分钟 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 表现出高度的注意稳定性 小资料 3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 四 注意的品质 注意分配的条件 注意分配的条件是 同时进行的活动只有一种是不熟悉的 其余活动都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 4 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 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四 注意的品质 原来注意的强度 原先的注意越集中 转移就越困难 新注意对象的特点 新的活动越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 注意的转移就越容易 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第六章 记忆 一 记忆的概念 二 记忆的过程 三 记忆的种类 四 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 五 识记及其种类 六 记忆保持的基本规律 一 记忆的概念 记忆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 贮存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 记忆的作用 1 记忆使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 2 记忆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 也有重要作用 3 记忆联结着人们的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 是人们学习 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 1 表象的概念 1 表象的定义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 1 表象的概念 2 表象的作用表象是从知觉过渡到思维的中间环节 表象的积累和丰富可促进人心理发展 表象是人们从事各种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1 表象的概念 3 表象和知觉表象和知觉是不同的 知觉是对当时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是由当前的客观事物引起的 表象是对从前感知过 但现在并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反映 表象没有知觉鲜明 清晰 表象中的形象具有模糊 暗淡的一面 表象不能表现所反映事物的一切特征和属性 具有局限性 表象较为不稳定 具有易变性 表象的特征 1 表象的特征直观性概括性 1 表象的种类 1 根据表象产生的信息来源不同 可以将表象分为 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味觉表象嗅觉表象运动表象 1 表象的种类 根据表象的创造性 可以将表象分为 记忆表象想象表象 二 记忆的过程 1 识记2 保持3 再认 回忆 信息输入 编码 信息储存 信息输出 识记 保持 再认回忆 三 记忆的种类 1 形象记忆2 动作记忆3 抽象记忆4 情绪记忆 四 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 1 感觉记忆2 短时记忆3 长时记忆 信息输入 注意 检索 外界刺激 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 1 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 大约有0 25 2秒 容量很大 感觉记忆中保存的信息如果没有受到注意 就会很快地消失 如果受到注意 它就进入了短时记忆系统进行保存 2 短时记忆 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 信息来源 信息保持时间约为5秒 2分钟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 具有明确的意识性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复述 就进入了长时记忆 3 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保存的时间很长 可以是一分钟 终身的 长时记忆系统的容量非常巨大 五 识记及其种类 1 种类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2 影响识记效果的条件 对活动任务和内容的依存性对理解的依存性对材料数量和性质的依存性 六 记忆保持的基本规律 1 遗忘2 遗忘的种类3 遗忘的原因4 遗忘规律 1 遗忘 遗忘是指认识过的材料 经历过的事物 不能回忆或再认 或者发生错误的会议或再认的现象 2 遗忘的种类 永久性遗忘暂时性遗忘 3 遗忘的原因 消退说干扰说 前摄抑制 倒摄抑制 前摄抑制 组1 学习材料B学习材料A回忆材料A组2 休息学习材料A回忆材料A 返回 倒摄抑制 组1 学习材料A学习材料B回忆材料A组2 学习材料A休息回忆材料A 返回 4 遗忘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影响遗忘的因素 材料的意义与作用材料的性质材料的数量学习程度150 材料的序列位置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学习方式反复阅读尝试回忆 一 想象的定义想象是个体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 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第七章想象 想象的概念 二 想象的作用 思考题 补充作用预见作用代替作用对机体的调节作用 三 想象的种类 根据想象的目的性 可以将想象分为无意想象有意想象 想象的种类 1 无意想象 事先没有预定目的的想象 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想象的种类 2 有意想象 事先有预定目的的想象 有意想象中 根据观察内容的新颖性 独立性和创造程度 又可分为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再造想象的条件 对词语 符号或实物标志的正确理解 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不根据现成的描述 而在大脑中独立地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指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 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四 想象活动中的认知加工 粘合夸张人格化典型化 思考讨论 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天清晨日出时 一个修道士开始沿着盘旋的山路爬山 到山顶的一个寺庙 山路狭窄 只有一两步宽 这个修道士爬山时 时快时慢 一路上多次停下来休息 他在日落前不久到达寺庙 在寺庙停留几天后他开始沿原途返回山下 也是日出时起程 以变化的速度行走 同样在路上休息多次 当然 他下山的平均速度要比上山时快 试证明修道士在往返途中将于一天中的同一时刻经过同一地点 Back 第八章思维 一 思维的概念 二 思维的特征 三 思维的分类 四 思维的认知加工方式 五 问题解决 思维 一 定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二 思维的特征 1 间接性2 概括性 三 思维的分类 1 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2 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3 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四 思维的认知加工方式 1 分析与综合2 比较3 抽象与概括 由16根火柴组成的5个正方形 图A 请移动其中3根火柴 使之成为4个正方形 图A 图B 思考 请用6根火柴构成每条边都等于1根火柴长度的4个等边三角形 返回 五 问题解决 何谓问题 问题就是指人们尚未探索的未知情景 1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桑代克 迷笼实验 19世纪末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 E L Thorndike 1847 1949 用猫进行了著名的迷笼实验 试误说 苛勒 黑猩猩的实验 顿悟说 2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问题情境定势功能固着知觉的特点动机强度原型启发 一 气质及其学说 一 什么是气质气质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典型的 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强度 速度 稳定性 指向性 希波克拉特的 四液说 血液 多血质 热 湿 温而润 春天粘液 粘液质 寒 湿 冷酷无情 冬天黄胆汁 胆汁质 热 干 热而躁 夏天黑胆汁 抑郁质 寒 干 冷而躁 秋天 三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 神经过程的强度神经过程的均衡性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及特征 四 气质对待 1 如何评价气质在活动中的作用 1 气质不能决定人的价值观 它只能使个性带有一定的色彩 2 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优点和缺点 都有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就 3 气质也不仅仅是影响活动的动力 而且可能影响活动的效率 四 气质对待 2 气质与职业活动 1 要使个人的气质特征适应于职业活动的客观要求 2 在选拔人才和安排工作时应考虑个人的气质特点 四 气质对待 3 气质与教育工作 1 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气质都有优点和缺点 都有可能掌握知识技能 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 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 四 气质对待 2 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应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3 要教育学生正确剖析自己气质的优缺点 加强行为的自我修养 克服自己气质的消极面 发扬其积极面 教师的气质特点 二 性格及其形成 一 什么是性格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性格决定命运 二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区别 1 从起源上看 气质是先天的 性格是后天的 反映了人的社会性 2 从可塑性上看 气质的变化较慢 可塑性较小 性格的可塑性较大 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是明显的 3 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 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 二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联系 1 气质对性格形成的影响 2 性格对气质的影响 三 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1 性格形成的生物学条件2 家庭因素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3 学校教育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4 文化 社会因素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5 影响性格形成的心理原因 心理状态 转化 论 第二节行为动力理论 一 需要 一 需要及其特点 1 需要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所引起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 是个人活动积极性源泉 1 需要是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 2 需要都指向一定的对象 3 需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2 需要的特点 1 需要的对象性 2 紧张性 3 驱动性 4 共性 二 需要的种类 1 根据需要的起源 可分为 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2 按照需要对象的性质 可分为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Abraham H Maslow 1908 1970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需要的层次理论 需要的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A H 马斯洛提出来的 他认为 人的需要包括不同的层次 而且这些需要都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 层次越低的需要强度越大 人们优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 再依次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 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即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类需要的层次关系 达到自我实现的个性特征 马斯洛 1 有积极肯定自我的观念 有接纳一切人和全世界的能力 2 能和其他人建立深厚的人际关系 3 能够有效的感知并客观的对待现实 保持与现实和谐的关系 4 对现实永保新鲜感 不断地从生活中寻找乐趣 达到自我实现的个性特征 马斯洛 5 尊重自己的行为和价值标准 成为自主的人 不受文化和环境束缚 6 不墨守成规 有首创性 7 尊重他人的独特性 8 灵感的频度较多 9 相信新生事物具有无比的生命力 达到自我实现的个性特征 马斯洛 10 把助人当作是个人应尽的义务 11 有与人合作的愿望 12 有良好的心境和幽默感 13 有强烈的道德感 他们的行为以理性和逻辑为依据 14 他们需要有独处的时机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马斯洛所描绘的五种主要需要渐进变化图 四 青少年的需要及培养 肯定的需要自主的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师考试复习要点:(道路工程)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 阿里地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测试试卷
- 阿图什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
- 安徽省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英语考题及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天津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英语试卷(带答案解析)-(外研版)
- 云南师大附中2026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理综-答案
- 医学检验科2025年度生物安全培训考核试卷
- 2025年山东卷政治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 社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官方商铺合同范本
-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 应急疏散培训试题
- 开学安保工作方案(6篇)
- QC080000-2017 HSF有害物质管理程序文件全套
- 计量操作人员(通用类)考试题库(含答案)
- 碳九加氢标准工艺标准流程
- 大海(张雨生)原版五线谱钢琴谱正谱乐谱
- 公开课第一课素描基础入门课件
- 数据结构ppt课件完整版
- 铝模板施工工艺标准
- 采购与供应管理(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