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系统介绍PPT课件.ppt_第1页
锅炉系统介绍PPT课件.ppt_第2页
锅炉系统介绍PPT课件.ppt_第3页
锅炉系统介绍PPT课件.ppt_第4页
锅炉系统介绍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锅炉系统介绍 1 锅炉概述锅炉是由一个 锅 和一个 炉 组成的一种能量转换设备 锅是蓄热和传送热能的设备 它通过介质水和蒸汽 把炉所转化来的热能大量吸收并传递出去进行使用 炉是化学能源物质进行能量转换的场所 并通过受热面将热能传递给水和蒸汽 变成热能和动能并转送出去加以利用 第一章概述 锅炉的组成 2 锅炉的分类 一 按用途分类 有电站锅炉 工业锅炉和生活用锅炉 二 按输出介质分类 有蒸汽锅炉 热水锅炉 和汽水两用锅炉 三 按燃料分类 有燃煤锅炉 燃油锅炉和燃气锅炉 四 按燃烧方式分类可分为 层燃炉 室燃炉和介于二者之间的沸腾 流化床 炉 层燃炉和沸腾炉只适合于燃煤 而室燃炉煤 油气都可以燃烧 五 按锅炉水循环方式分类可分为 自然循环锅炉 强制循环锅炉和复合循环锅炉 自然循环锅炉的水在锅内循环的动力来于自身的汽水比重差 强制循环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给水泵 而复合循环锅炉的动力既有来自汽水比重差 又有给水泵的动力 六 按蒸汽压力分类可分为 低压锅炉 压力 2 45MPa 中压锅炉 压力2 94 4 9MPa 高压锅炉 压力7 84 10 8MPa 超高压锅炉 11 8 14 7MPa 亚临界压力锅炉 15 7 19 6MPa 和超临界压力锅炉 压力 22 0 室燃炉室燃炉所用燃料有煤粉 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 可分别称为煤粉炉 燃油炉和燃气炉 室燃炉的燃料由输送管道通过燃烧器送入炉膛中燃烧 燃烧所需要的空气由一次风管 二次风管以及三次风管分别送入 注意 可以用固体燃料 液体燃料 气体燃料 层燃炉由手工方式或机械方式向炉膛内送煤或其他固体燃料 在炉排上形成燃料层 燃烧所需的空气由风机送入燃料层下的送风仓 透过燃烧层进行燃烧瓜而产生高温烟气 注意 只能用固体燃料 2020 2 5 沸腾炉沸腾炉所燃用的煤被破碎成10mm以下的颗粒 送入存有大量床料 灰颗粒或石英沙 的炉炉床 炉床下部送入的空气向上以一定流速推动床料 使燃料和料床在炉床中翻滚浮动而呈 流态化 燃烧 这样的料床称为鼓床或流化床 现在常用的为循环流化床锅炉 注意 沸腾炉的燃料也是固体燃料 2020 2 5 3 锅炉机组的容量 参数表示锅炉工作特性的基本参数 主要有锅炉的蒸发量 压力 和温度三项 一 额定蒸发量在额定蒸汽参数 额定给水温度和使用设计燃料 保证热效率时所规定的蒸发量 单位为t h 或kg s 注 热水锅炉容量为单位时间的产热量 单位为MW 或万大卡 时 二压强压强 垂直均匀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称为压强 用符号P表示 常用单位MPa 压强一词一般在学术上应用 工程上我们习惯的把压强称为压力 常用压力间的换算关系 1kgf cm2 0 098MPa 0 1MPa1MPa 10 2kgf cm2 10kgf cm2绝对压力 以压力等于零作为测量起点 称为绝对压力 P绝 相对压力 以当时当地的大气压力作为测量起点 也就是用压力表测出的压力数值 故称为表压力或称为相对压力 P表 绝对压力和相对压力的换算关系 P绝 P表 0 098MPaP表 P绝 0 098MPa负压 表压小于0时的压力 三温度温度 标示物体冷热的程度 用符号t表示 常用单位是 温度是物体内部所拥有能量的一种体现方式 温度越高 能量越大 因此 在同一压力下 过热蒸汽就比饱和蒸汽能够做出更多的功 在规定负荷范围内长期连续运行应能保证的出口蒸汽参数 额定蒸汽压力 对应规定的给水压力 单位是MPa 额定蒸汽温度 对应额定蒸汽压力和额定给水温度 单位是0C 锅炉的容量和参数 额定蒸汽参数 锅炉的容量和参数 我国电站锅炉参数 容量系列 锅炉内为什么会有压力呢 蒸汽锅炉是因为锅内的水吸收热量后 由液体状态变成气体状态 其体积增大很多 由于锅炉是密闭的容器 因而限制了水汽的自由膨胀 结果就使锅炉各受压部件受到了水汽压力的作用 而热水锅炉内压力则来自高水位形成的静压力 强制循环采暖系统的热水锅炉 其压力来源于循环泵的压力 4 锅炉型号 燃料分类在自然界所处的状态 固体 煤 液体 原油 重油和渣油 气体 煤气和天然气 获得方法 天然燃料 未加工 人工燃料 木炭 焦炭和石油制品 用途 工艺燃料 炼焦 锻造和化工 焦结性好 杂质少 动力燃料 通过燃烧释放热能的可燃物质 第二章燃料及其燃烧特性 可燃元素C 固定碳和挥发分中的C H S 可燃硫和硫酸盐硫 不可燃元素 内部杂质 O N不可燃成分 外部杂质 M 内 外 A可燃气体挥发分 煤的常规特性 煤中的氢 氧 氮 硫与部分碳所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加热后分解 形成气体挥发出来 煤的元素分析与工业分析 收到基 ar 原应用基y 以入炉煤 包括煤的全部成分 为基准空气干燥基 ad 原分析基f 以风干状态煤 除外部水分 为基准干燥基 d 原干燥基g 以去掉全部水分煤为基准干燥无灰基 daf 原可燃基r 以去掉全部水分及灰分煤为基准 煤的常规特性 煤的成分计算基准 例题 已知Mar Mad 试将空气干燥基的各种成分换算成收到基 即推导换算系数K 煤的常规特性 煤成分基准间的换算 煤的发热量 kJ kg 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 低位发热量 Qnet 高位发热量减去水蒸气凝结放出的汽化潜热后 称为低位发热量 燃料在锅炉中的实际发热量 高位发热量 Qgr 煤的理论发热量 由实验测得的弹筒发热量 Qb 减去硫和氮生成酸的校正值确定 式2 9 煤的常规特性 煤的发热量 氧弹式量热计 煤的常规特性 标准煤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为29310kJ kg的燃料为标准煤 7000大卡 标准煤耗量式中 分别为标准煤耗量与实际煤耗量 相关概念 煤的常规特性 高温下煤灰的熔融性用灰熔点表示 煤灰的角锥法确定变形温度DT 原t1 软化温度ST 原t2 流动温度FT 原t3 判断锅炉运行中是否会结渣的主要因素之一 影响结渣性的主要因素是煤灰分和灰熔点 煤的灰分高 灰熔占低 结渣率就高 煤灰的熔融特性 煤的常规特性 影响因素煤灰的化学组成煤灰中酸性氧化物 SiO2 Al2O3等 使灰熔点提高 碱性氧化物 Fe2O3 CaO MgO等 使灰熔点降低煤灰周围高温介质的性质氧化性介质中 灰熔点较高 弱还原性介质中 灰熔点较低 煤灰的熔融特性 煤的常规特性 挥发分VV的含量代表了煤的地质年龄 地质年龄越短 煤的碳化程度越浅 V含量越多 煤中V对锅炉工作的影响 煤的常规特性对锅炉工作的影响 V含量越多 C含量越少 V中含O量亦多 其中的可燃成分相应减少 这时 煤的热值低V含量越多 煤的着火温度低 易着火燃烧V多 V着火燃烧造成高温 有利于碳的着火 燃烧V多 V挥发使煤的孔隙多 反应表面积大 反应速度加快V多 煤中难燃的固定碳含量少 煤易于燃尽 水分M 灰分AM A高 煤中可燃成分相对减少 煤的热值低M A高 M蒸发 A熔融均要吸热 炉膛温度降低M A高 增加着火热或包裹碳粒 使煤着火 燃烧与燃尽困难 M A高 q2 q3 q4 q6增加 热效率下降M A高 过热器易超温M A高 受热面腐蚀 堵灰 结渣及磨损加重M A高 煤粉制备困难或增加能耗 煤中M A对锅炉工作的影响 煤的常规特性对锅炉工作的影响 灰熔点 ST 灰分在熔融状态下粘结在锅炉受热面上造成结渣 危及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对于固态排渣炉 ST 1350 可能结渣 硫分S可燃硫的热值低 含量少 对煤的着火 燃烧无明显影响高 低温腐蚀 易造成受热面的堵灰形成酸雨 污染环境燃料中的硫化铁加剧磨煤部件的磨损 煤中S ST对锅炉工作的影响 煤的常规特性对锅炉工作的影响 我国煤的主要分类指标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含量可分为三大类 褐煤 Vdaf含量 37 烟煤 Vdaf含量 10 无烟煤 Vdaf含量 10 煤的分类 煤的分类 电厂锅炉用煤分类 无烟煤碳化程度高 含碳量很高 达95 杂质很少 发热量很高 约为25000 32500kJ kg 挥发分很少 小于10 Vdaf析出的温度较高 可达400 着火和燃尽均较困难 储存时不易自燃 煤的分类 发电厂煤的分类及燃烧特性 褐煤碳化程度低 含碳量低 约为40 50 水分及灰分很高 发热量低 约10000 21000kJ kg 挥发分含量高 约40 50 甚至60 挥发分的析出温度低 200 着火及燃烧均较容易 煤的分类 发电厂煤的分类及燃烧特性 烟煤碳化程度次于无烟煤 含碳量较高 一般为40 60 杂质少 发热量较高 约为20000 30000kJ kg 挥发分含量较高 约10 45 着火及燃烧均较容易 煤的分类 发电厂煤的分类及燃烧特性 贫煤挥发分含量10 20 的烟煤挥发份较少 性质介于无烟煤与烟煤之间 燃烧性能方面比较接近无烟煤 劣质烟煤挥发份20 30 但水分高 灰分更高的烟煤发热量低 为11000 12500kJ kg这两种烟煤着火及燃烧均较困难 煤的分类 发电厂煤的分类及燃烧特性 锅炉的组成部分 锅的组成部分 汽包 锅筒 水冷壁 过热器 省煤器 炉的组成部分 炉膛 燃烧器 锅炉本体 炉膛 燃烧器 锅筒 水冷壁 对流受热面 钢架和炉墙等组成锅炉的主要部件 称为锅炉本体 锅炉的其他重要辅机 燃料输配送装置 送引风装置 给排水装置 水处理设备及管道 除尘及除灰 脱硫脱硝系统 控制系统等 第三章锅炉的组成及工作过程 1 锅筒 锅筒的作用是汇集 储存 净化蒸汽和补充给水 热水锅炉锅筒内全部装的是热水 而蒸汽锅炉锅筒装的是热水喝蒸汽 单锅筒的蒸汽锅炉 锅筒的下半部全部是热水 锅筒的上半部为蒸汽空间 2 水冷壁 水冷壁是布置在水管锅炉炉膛四周的辐射受热面 炉膛内 进入炉膛的燃料与空气混合后着火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和烟气 通过辐射把热量传递给四周的水冷壁管 水在冷壁管内受热蒸发产生饱和蒸汽 3 对流管束 电站锅炉的对流受热面包括过热器 再热器 省煤器 工业锅炉的对流受热面则包括对流管束 过热器 省煤器 对带有空气预热器的锅炉 空气预热器从传热的角度看 也可作为对流受热面 炉膛烟气出口处 通常布置数排凝渣管束 以对后面的过热管起到保护作用 防止管束外表面结渣 4 过热器 通过对流换热和辐射热将汽包 锅筒 出来的饱和蒸汽加热至所需参数的过热蒸汽 提高蒸汽品质 5 再热器 布置于过热器后部 烟气通过对流换热将从汽轮机高压缸抽出的蒸汽在再热器中加热 称为再热过程 6 省煤器 它使给水在进入锅筒之前 利用排烟余热来提高给水温度的热交换器 作用是提高给水温度 通常低于饱和温度或达到饱和温度 减少排烟损失 提高锅炉热效率 7 空气预热器 空气在进入炉膛之前被加热到一定温度 以改善炉内的燃烧过程 同时降低排烟温度 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1 锅炉的工作过程锅炉运行同时进行三个过程 燃烧过程 传热过程 水的加热或汽化过程 什么是燃烧燃烧是燃料中的可燃物质与氧进行强烈氧化化反应的过程 这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综合过程 它需要具有一定的温度和浓度条件 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 要燃烧 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因素1 必须有可燃物 燃料 2 具有能使可燃物着火燃烧的温度 3 必须备有充分提供氧或新鲜空气的助燃物 缺少上述其中任意一因素 燃烧是不能进行的 只有三个因素同时存在 才能引起燃烧 2 煤的燃烧煤从进入炉膛到燃烧完毕 一般要经过预热干燥 干馏 挥发分着火 以及焦炭燃烧和燃尽四个阶段 1予热干燥 100 105 水蒸发 煤烘干 2干馏 180 250 时 烟煤的挥发分析出 3挥发分着火 400 500 时烟煤的挥发分开始着火 4焦炭燃烧和燃尽 约占90 的燃烧时间 以上四个阶段是连续交错进行的 燃料进入锅炉燃烧的基本过程 燃烧炉膛 或炉排 除渣设备 烟气的基本流程是 高温烟气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尾部受热面 省 空 引风机除尘 脱硫烟囱 辐射 辐射 对流 对流 对流 水的加热或汽化过程该过程是饱和蒸汽的生产过程 给水经过除氧器除氧后由给水泵将水送到省煤器 水在省煤器中被加热到某一温度后进入锅筒 然后沿下降管下行到水冷壁进口集箱 经适当分配后注入水冷壁管 水在水冷壁管内吸收炉膛内的辐射热后形成和水和饱和蒸汽的混合物 上升进入锅筒内 由汽水分离装置分离 蒸汽由锅筒上部流入过热器 分离下来的水仍参与水冷壁管内的循环 汽水混合物的分离设备是保证蒸汽品质和过热器工作可靠的必要设备 蒸汽流入过热器后继续被加热成具有一定温度和过热度的过热蒸汽 锅炉的工作过程及系统 汽水系统 第四章热效率热效率 燃料在炉中燃烧放出的热量称为热效率 燃料在炉中燃烧释放出的热量 不可能全部被水和蒸汽全部吸收 总有一部分未被利用而损失掉 锅炉热平衡 锅炉热平衡方程式 排烟损失Q2 随烟气的排出而被带走的热量 叫排烟热损失 它是锅炉热损失中最大的一项 约为4 8 影响这项损失的主要因素是烟气容积及排烟温度 烟气容积大排烟温度高 则排烟带走热损失也大 化学未完全燃烧损失Q3 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可燃性气体 能完全燃烧而随烟气排出 造成的热损失 叫化学未完全燃烧损失 影响这项损失的主要因素是燃料的挥发份含量 炉内过剩空气系数 炉膛的温度和气流的混合等情况 散热损失Q5 锅炉机组露出于大气中的金属结构 炉墙烟道等 向外界空气散失的热量叫散热损失 这种损失与锅炉机组的外表面积大小 保温及绝热情况有直接关系 灰渣物理热损失Q6 具有较高温度的灰渣排出炉外而带走的一部分热量 叫灰渣物理热损失 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Q4 燃料在炉膛燃烧时 常常有一部分固体可燃物和飞灰一起被带出炉外 还有一部分固体可燃物则落到灰斗中随灰渣一起排走 这两部份可燃物未能完全燃烧 它们的热能未被利用面造成了损失 叫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 其中飞灰损失是我厂锅炉最重要的一项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 燃料的性质 煤粉水分细度 炉膛温度 锅炉负荷和炉内空气动力条件等都严重影响这项损失 锅炉热平衡 锅炉输入热量Qr 热效率正平衡反平衡 燃料消耗量 计算燃料消耗量 锅炉热平衡 热效率 gl与燃料消耗量B 燃烧器的作用是将燃料与燃烧所需空气按一定的比例 速度和混合方式经喷口送入炉膛其主要作用为 向锅炉炉膛内输送燃料和空气 组织燃料和空气及时 充分地混合 保证燃料进入炉膛后尽快 稳定地着火 迅速 完全地燃尽 煤粉燃烧器 第五章燃烧器的作用 一次风携带煤粉送入燃烧器的空气 主要作用是输送煤粉和满足燃烧初期对氧气的需要 二次风待煤粉气流着火后再送入的空气 二次风补充煤粉继续燃烧所需要的空气 并起气流的扰动和混合的作用 三次风对中间储仓式热风送粉系统 为充分利用细粉分离器排出的含有10 15 细粉的乏气 由单独的喷口送入炉膛燃烧 这股乏气称为三次风 煤粉燃烧器 通过燃烧器的空气 2020 2 5 53 直流射流的主要特点 沿流动方向的速度衰减比较慢具有比较稳定的射流核心区一次风和二次风的后期混合比较强 直流燃烧器 直流燃烧器 直流燃烧器的一 二 三次风分别由垂直布置的一组圆形或矩形的喷口以直流湍流自由射流的形式喷入炉膛 根据燃煤特性不同 一 二次风喷口的排列方式可分为均等配风和分级配风 均等配风燃烧器一 二次风喷口相间布置 即在二个一次风喷口之间均等布置一个或二个二次风喷口 各二次风喷口的风量分配较均匀均等配风燃烧器一 二次风口间距较小有利于一 二次风的较早混合 使一次风煤粉气流着火后能迅速获得足够的空气 达到完全燃烧 均等配风适用于燃用高挥发分煤种 常称为烟煤 褐煤型配风方式 直流燃烧器 均等配风直流燃烧器 分级配风燃烧器一次风喷口相对集中布置 并靠近燃烧器的下部 二次风喷口则分层布置 一 二次风喷口间保持较大的距离 160 350mm 燃烧所需要的二次风分阶段送入燃烧的煤粉气流中 强化气流的后期混合 促使燃料燃烧与燃尽 直流燃烧器 分级配风直流燃烧器 分级配风燃烧器一次风喷口高宽比大 卷吸量大 煤粉气流相对集中 火焰中心温度高 有利于低挥发分煤的着火 燃烧 分级配风适合于燃用低挥发分煤种或劣质烟煤 常称为无烟煤 贫煤型配风方式 直流燃烧器 分级配风直流燃烧器 下二次风防止煤粉离析 避免未燃烧的煤粉直接落入灰斗 托住火焰不致过分下冲 避免冷灰斗结渣 风量较小中二次风是均等配风方式煤粉燃烧阶段所需氧气和湍流扰动的主要风源 风量较大上二次风提供适量的空气保证煤粉燃尽 是分级配风方式煤粉燃烧和燃尽的主要风源 风量较大 直流燃烧器 直流燃烧器各层二次风的作用 燃尽风喷口位于整组燃烧器的最上部 三次风喷口之上 送入剩余15 的空气 实现富氧燃烧 抑制燃烧区段温度 达到分级燃烧目的 有效减少炉内NOX生成量 有利于燃料的燃尽周界风位于一次风喷口的四周 周界风的风层薄 风量小 风速较高 可防止喷口烧坏 适应煤质的变化 直流燃烧器 直流燃烧器各层二次风的作用 直流燃烧器 直流燃烧器四角布置切圆燃烧方式 第六章排污装置1 排污的作用 锅炉在运行中 由于锅水不断蒸发 浓缩 炉水中含盐量不断增加 所谓的排污即是连续或定期从锅内排出一部分含高量盐度的锅水和锅炉底部泥渣 水垢等杂质 以达到保持锅水质量的目的 2020 2 5 2 定期排污装置定期排污装置设在锅筒 集箱的最低处 主要是排出锅炉底部的泥渣和水垢 3 连续排污装置连续排污装置也叫表面排污装置 设在上锅筒蒸发面处 主要是排出高浓度的锅水 它是降低锅炉水中的含盐量和碱度 以及排除锅炉水表面的油脂和泡沫的重要方式 2020 2 5 第七章温度测量仪表1 温度仪表的作用温度是热力系统的重要状态参数之一 在锅炉和锅炉房热力系统中 给水 蒸汽和烟气等介质的热力状态是否正常 风机和水泵的等设备轴承的运行情况是否良好 都依靠对温度来进行监视 2 温度仪表的型式与结构常用的温度测量仪表有玻璃温度计 压力式温度计 电热偶温度计和光学高温计等多种形式 本厂所使用的多是玻璃温度计 热电偶温度计 下面对这两种温度计做下简单介绍 玻璃温度计玻璃温度计是根据水银 酒精 甲苯等工作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物理性质制成的 在工业锅炉中使用最多的是水银玻璃温度计 水银玻璃管温度计 由测温包 毛细管和分度标尺等部分组成 一般有内标式和外表式 双称棒式 两种 水银玻璃管温度计的优点是 测量范围大 30 500 精度较高 构造简单和价格便宜等 缺点是 已破损 示值不够明显 不能远距离观察 热电偶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是利用两种不同金属导体的节点 受热后产生热电势的原理制成的测量温度仪表 主要由热电偶 补偿导线和电气测量仪表 检流计 三部分组成 常用的热电偶 普通铂铑 铂铑热电偶 WRLL型 最高测量温度1600 普通铂铑 铂热电偶 WRLB型 最高测量温度1400 热电偶温度计的优缺点热电偶温度计的优点是 灵敏度高 测量范围大 无需外接电源 便于远距离测量和自动记录等 缺点是 需要补偿导线 安装费用较贵 在工业锅炉上 常用来测量蒸汽温度 炉膛火焰温度和烟道内的烟气温度 装用后每年至少效验一次 第八章锅炉保护装置为了防止在某些不正常运行状况下出现事故 除安装必要的测量仪表和完全阀外 还必须加装一些自动保护装置 以便在出现某些事故苗头时 能及时的报警和自动停止运行 1 水位报警器为了保持锅炉水位正常 防止发生缺水或满水事故 对蒸发量大于或等于2吨 时的锅炉 除装设水位表外 还必须装设高低水位报警器 它的作用是 当锅炉内的水位高于最高安全水位或低于最低安全水位时 水位报警器就能自动发出报警声响和光信号 提醒锅炉人员迅速采取措施 防止事故发生 水位报警器是利用锅筒和报警器内水位同时升降而造成警报器浮球相应上下 或者利用锅水能够到点的原理而制成的 水位报警器的形式与结构水位报警器有安装在锅筒内和锅筒外两种 前者因检修困难而淘汰 后者常用的有浮球式 磁铁式 电极式三种 浮球式水位报警器 浮球式水位报警器的结构由报警汽笛 高水位针型阀 低水位针型阀 连杆 高水位浮球和低水位浮球等构件组成 当水位正常时 低水位浮球侵没在水中 高水位浮球悬于蒸汽空间 连杆属于水平平衡状态 两个针型阀关闭 如水位低于最低水位线 则低水位浮球所受浮力减小 如水位高于最高水位线 则高水位浮球所受浮力增加 此时均会破坏连杆的平衡 而使针型阀开启发出报警 磁铁式水位报警器 磁铁式水位报警器的结构主要由永磁钢组 浮球 三组水银开关和调整箱等构件组成 当锅炉内的水位发生变化时 浮球也随之变化 从而带动永磁钢组上升或下降 并接通相应的高水位 低水位或极限低水位开关发出报警信号 为了提高水位报警器的灵敏度和使用寿命 有的单位使用干簧管继电器取代水银开关 效果较好 电极式水位报警器 电极式水位报警器的主要结构由一组高 低水位电极 以及附属的电气部分组成 高低水位电极的末端位置分别在锅炉最高 最低安全水位处 当锅水上升 或下降 至最高 或最低 安全水位时 电极于锅水接触 活脱开 是接触回路中电源导通 或切断 从而发出报警 常用的报警信号有音响 灯光等 可组成联锁装置 是燃烧停止 2 超温报警器超温报警器由能发出电讯号的温度测量仪表 电气控制线路及音响 灯管报警信号组成 当锅炉出现过水温度超过贵姓或汽化时 能发出警报 使司炉人员能采取措施 消除锅水汽化及超温现象 以避免热水正常循环的破坏和产生超压现象 常用的能发出电讯号的温度测量仪表是一种电接点压力式温度计 3 超压报警装置超压报警装置是由能发出电讯号的压力测量仪表 必要的电气控制线路及音响 灯光 报警信号等组成 当锅炉出现超压现象时 能发出警报 并通过联锁装置控制燃烧 如停止供应燃料 停止通风 开启安全阀泄压 是司炉人员能及时采取措施 以避免锅炉超压爆炸事故 4 防爆门对于用煤粉 有或气体作燃料的锅炉 如果点火前未吹扫或误操作 喷嘴有毛病或燃烧不完全 熄火时未能孙素切断燃料等 均容易造成炉膛和尾部烟道风压过高 严重时引起爆炸和再次燃烧 并会引起炉墙和烟道开裂 倒塌 尾部变热而烧坏等事故 为了防止炉膛和烟道风压过高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锅炉炉墙上装设防爆门 防爆门的作用和原理挡路倘或烟道发生爆炸时 防爆门能自动开启泄压 以避免造成炉墙开裂 倒塌事故 防爆门主要是利用自身的重量或强度 当它大于或和炉膛在正常压力时作用在其上的总压力相平衡时 防爆门处于关闭状态 当炉膛压力发生变化 使作用在防爆门上的总压力超过防爆门本身的重量锅强度时 防爆门就会被冲开或冲破 炉膛内就会有一部分烟气泄出 而达到泄压目的 防爆门的型式和结构常用的防爆门有翻板式和爆破膜式两种 翻板式防爆门 又称旋起式防爆门 多装置于燃烧室的炉墙上 按其安装位置分为倾斜式和垂直式两种 均由门框 门盖和铰链等构件组成 门盖和门框多用铸铁制成圆形或方形 其相互接触面宽度一般为3 5毫米 并应保证严密 门盖内面涂有耐热混凝土 其厚度需要根据限制压力数值 经过计算或实验来确定当炉膛烟道内发生气体爆炸时门盖自动绕轴开启泄压 然后又自行关闭 爆破膜式防爆门 爆破膜式防爆门多装置于烟道上 由爆破膜和夹紧壮志组成 爆破膜一般用石棉和铝 不锈钢等金属薄板制成 为了增加强度 常在薄板上压有十字槽 当炉膛或烟道内发生气体爆炸时 爆炸膜即被冲击波破坏 起到泄压作用 对防爆门的要求 防爆门一般布置在燃烧室 炉膛出口烟道 省煤器烟道 引风机前的烟道 引风机后部的水平烟道或倾斜角度小30 的烟道上 防爆门应装在不致威胁操作人员安全的地方 并设有泄压导向管 其附近不的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活动防爆门需定期进行手动实验 以防锈死 第九章锅炉自动调节与控制装置1 给水自动调节锅炉给水自动调节的任务是使给水量适应锅炉蒸发量的变化 并维持锅筒水位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规定 蒸发量大于4吨 时的锅炉 应装置自动给水调节器 给水自动调节系统有单冲量 双冲量和三冲量三种 以锅筒水位为被调参数 给水流流量为调节参数 执行机构是给水调节阀 单冲量给水自动调节系统单冲量给水自动调节系统只根据水位一个冲量去改变给水调节阀的开度或水泵的开停 又称位式调节 适用于小型 水容量较大和负荷较稳定的锅炉 常用的有浮筒式 电极式和热膨胀式三种 双冲量给水自动调节系统双重量给水自动调节系统由锅筒水位和蒸汽流量两个冲量 去改变给水调节阀的开度 当负荷变化时 首先是出现蒸汽流量的变化 所以在引起水位大幅波动之前 蒸汽流量信号起着超前的作用 它可以在水位还未出现波动时提前使给水调节阀动作 从而减小水位的波动 改善调节功能 三冲量给水自动调节系统双冲量给水自动调节系统虽然比单冲量给水自动调节系统有了很大的改进 但仍不能满足负荷多变及给水压力波动频繁的要求 因此出现了三冲量给水自动调节系统 三冲量给水自动调节系统是根据锅筒水位 给水流量和蒸汽流量三个冲量去改变给水调节阀的开度 第十章 环保技术新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 2014于2014年7月1日起下发 要求工业锅炉在2015年10月1日起执行新排放标准 GB13223 2011要求电厂锅炉在2014年7月1日起执行新排放标准 除尘技术1 静电电除尘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