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压常见病治疗.ppt_第1页
耳压常见病治疗.ppt_第2页
耳压常见病治疗.ppt_第3页
耳压常见病治疗.ppt_第4页
耳压常见病治疗.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耳穴贴压对常见病的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 耳朵是全身经络汇集之处 作为治病养生的重要部位 灵枢 口问 说 耳者 宗脉之所聚也 据 内经 难经 等书记载 耳与五脏均有生理功能上的联系 厘正按摩要术 进一步将耳廓分为心肝脾肺肾五部 曰 耳珠属肾 耳轮属脾 耳上轮属心 耳皮肉属肺 耳背玉楼属肝 说明耳与脏腑在生理功能上是息息相关的 人体各部通过经络与耳朵有密切的联系 当人体有病时 会通过经络从耳廓特定的部位反应出来 形成压痛 结节 皮疹 充血 电阻变低等阳性反应点 也就是 耳穴 耳穴贴压法简称压丸法 简便易行 能持续起到刺激作用且安全无副作用 适用于年老 体弱 儿童怯痛和不能坚持每日就诊者 耳穴贴压法 物品准备 贴压药物 可因地制宜选用材料 油菜子 王不留行籽 仁丹 六神丸等 凡是表面光滑 质硬 适合贴压穴位面积大小 而无副作用的物质均可选用 胶布 有机玻璃治疗板 镊子 75 酒精 消毒干棉球 耳穴电测仪等 操作方法 1 用探查工具在耳廓上进行探测 寻找阳性反应点 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辨证 分析明确诊断并确定治疗方案 选穴配方 2 用75 酒精棉球消毒耳穴 左手固定耳廓 将粘有药籽的0 6X0 6cm胶布取下 磁珠 对准穴位贴压 并予适当按压 使耳廓有发热 胀痛感 3 贴压穴位 双耳交替取穴 每次选穴3 5个 按相应部位取穴按藏象辨证取穴按经络学说取穴按现代医学理论取穴按临床经验取穴 耳穴疗法取穴原则 诊断明配方好穴位准手法对 影响耳穴疗法效果的因素 禁忌症 患有严重器质性病变和伴有高度贫血者严重心脏病 高血压者孕妇过度饥饿 疲劳 精神高度紧张者耳廓局部有炎症 冻疮 溃疡者 常见病的耳压治疗 1 青少年近视选穴 眼 目2 肝 交感 肾2 不寐 失眠症 选穴 皮质下 交感 心 脾 神门 肝3 肥胖症 过敏性鼻炎 选穴 脾 大肠 肾上腺 饥点 肺 耳尖放血对常见病的治疗 概述 耳尖穴是经外奇穴 有退热消炎 止痛及具有祛风清热 清脑明目 镇痛降压的作用 卷耳取尖上即是 放血疗法古代称为 刺络 有开窍泄热 活血消肿的作用 采用耳尖穴放血能泻火 解毒 活血 散瘀及调和阴阳 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耳与脏腑的关系耳与脏腑的生理 病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 耳与脏腑器官在生理上密切联系 不仅存在着相关性 而且具有相对特异性 这为耳针法诊治疾病提供了客观依据 耳与经络的关系 内经 中所记述的经脉循行分布 说明耳与经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近年来的耳穴经络感传实验 也表示耳与经络的相关性 在手足六阳经经脉循行中 有的直接入耳中 有的分布于耳郭周围 手足六阴经经脉循行 虽不直接上行至耳 但通过各自的经别与阳经相合 间接地上达于耳 耳尖刺血疗法的临床应用要点 1 耳尖穴的定位 耳尖穴位于耳轮顶端 将耳廓从中耳背向前反折 在耳轮最高部位 2 刺血方法 先用手指按摩耳廓使其充血 然后常规消毒穴位 左手固定耳廓顶端 右手持消毒的采血针 注射针头或三棱针等刺血用具 对准耳尖穴快速准确的刺入约2毫米深 而后用双手拇 食指轻压针眼周围 视病情及病人体质情况放血5 10滴 完毕后再常规消毒针口 一般采用单耳 两耳交替刺血 重者可用双耳同时施治 视病情轻重行此疗法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耳尖放血疗法是祖国医学的一种重要的针灸疗法 具有祛风清热 清脑明目 镇痛降压之功 其特点是疗效明显 作用迅速 无副作用 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耳尖放血治疗的常见优势病种 1 麦粒肿 急性结膜炎 2 高血压3 急性扁桃体炎4 神经性皮炎5 面部痤疮6 口唇疱疹 临床体会 耳尖穴有消炎 退热 降压 镇静 抗过敏 清脑 明目的作用 耳尖放血疗法是一种操作简便 临床效果明显的传统中医疗法 该疗法在临床上应用很广 能运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本课是略举说明 耳尖放血时 应注意针刺不能太深 不然易于引起放血疼痛 同时要注意消毒 以免耳廓感染 注意事项 耳尖放血时 应注意针刺不能太深 不然易于引起放血疼痛 放血量要适当 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