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月检测试卷.doc_第1页
初二语文月检测试卷.doc_第2页
初二语文月检测试卷.doc_第3页
初二语文月检测试卷.doc_第4页
初二语文月检测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语文月检测试卷 2007年3月命题人:河阳中学 步一鸣一、 积累与运用(22分)1、 给下面报刊标题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完美表现 主zi( )胜负 (摘自江南时报)大港新商圈的崛( )起 期待续写千年辉煌 (摘自镇江日报)清风劲( )拂“一对廉”文明之家奏和xi( )(摘自丹阳日报)2、 古诗文默写(6分)(1) ,小桥流水人家。(2) ,欲上青天揽明月。(3)浊酒一杯家万里,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5)文章本天成, 。(6)临风一唳思何事, 。3、下面文字是一首流行歌曲的歌词:(2分)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有谁来煮酒尔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一切又从头歌词中所写人物是 ,歌词中涉及该人物的一个故事是 。4、下面语句中衔接有问题,请在画线处加一句话使之连贯(2分) 美国要求中学生阅读38部课外名著,其中有莎士比亚的剧作,也有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_,因为如果没有中外名著的阅读,就没有学生文学知识的丰富,就没有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学生道德修养的进步:我们就难以培养出真正全面发展的人才。答:_5、下面一段话有三处错误,请加以改正。(3分) “五四”青年节那天,我班举办了一次“青春万岁”的主题演讲,校长也参加了。(1)会上,同学们和许多共青团员争先恐后地上台演讲。演讲会高潮迭起,掌声不断。(2)气氛非常热烈得很。特别是文娱委员精彩的演讲,博得全场一片喝彩声。(3)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 (1)句_ _ (2)句_ _ _ _ (3)句_ _ _6、通过专题鸟的学习,我们对鸟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某班同学利用黑板报出了一期“爱鸟”专刊。以下是其中一个栏目的内容,读后按要求答题。(共5分) 鸽子: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也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失去心中的方向。它是为信念而飞的。荆棘鸟:它不停地飞翔,不停地寻找,只是渴望站在荆棘树上让最尖最长的荆棘刺进胸口,唱出生命里唯一一次最美妙的歌。生命只为了那一声绝唱,却足以让人惊心动魄。(1)请根据以上内容,为该栏目拟一个鲜明、恰当的主题(三至五个字)。 (2分)(2)根据这一主题,仿照该栏目内容的写法,为自己喜爱的一种鸟(题中涉及的除外)写几句简短的话。(3分) : 二、 阅读题(48分)(一)阅读马说(16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7、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安 求 其 能 千 里 也 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 8、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 是马也( ) 一食或尽粟一石( ) 策之不以其道( ) 食马者( ) 9、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B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学而时习之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虽有千里之能 10、本文托物寓意,文中“千里马”喻指 ,“伯乐”喻指 ,而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 。全文表达作者 的感情。(4分) 11、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拉着盐车上山坡,气直喘,汗直流,竭尽全力还是拉不上去。赶车的人吆喝着,用鞭子狠狠地抽打它这时,一个路过的相马人看见了,心疼得流下了眼泪,急忙脱下衣裳披在瘫倒在地的老马身上。老马睁开眼,看到相马人,眼睛一亮,长嘶一声而逝。 请你展开想像,写出老马临死前想对相马人说的话。(3分) 。 (二)阅读紫藤萝瀑布(17分)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好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12、“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一句中的“焦虑、悲痛”指的是( )(3分)A对小弟身患绝症的悲伤。B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不幸遭遇。C家庭过去所受的折磨。13、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课文通过对紫藤萝瀑布的描绘及一株紫藤萝的遭遇的记叙,抒发了自己对生命的顽强和美好的赞扬之情,表达了自己化悲痛焦虑为精神宁静的心情及对生命永恒的领悟。B作者发挥出色的想象力,在文中大量运用比喻、拟人手法,细腻传神地描绘紫藤萝花,同时,作者还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感受。C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于“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因此,作者在写作此文时,慷慨激昂地表达了自己悲痛欲绝的感情D作者对于紫藤萝花的描绘,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写花瀑“不见其发端”“不停地生长”既表现了花繁花盛,也隐含着生命的长河无休无止的意蕴。14、作者为什么“想摘一朵”?“但是我没有摘”又是为什么?(2分)15、“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本体是什么?为什么把“紫藤萝”比作“瀑布”?这种比喻有什么作用?(3分)16、对“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你是怎样理解的?(3分)17、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为什么又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3分)(三)阅读沙漠玫瑰的开放(节选)(15分) 历史对于价值判断的影响,好像非常清楚。鉴往知来,认识过去才能预测未来,这话都已经说滥了。我不太用成语,所以试试另一个说法。 一个朋友从以色列来,给我带来一朵沙漠玫瑰。沙漠里没有玫瑰,但是这个植物的名字叫做沙漠玫瑰。拿在手里,是一蓬干草,真正枯萎、死掉的草,这样一把,很难看。但是他要我看说明书。说明书告诉我,这个沙漠玫瑰其实是一种地衣,有点像松枝的形状。你把它整个泡在水里,第八天它会完全复活;把水拿掉的话,它又会渐渐的干掉,枯干如沙。把它再藏个一年两年,然后哪一天再泡在水里,它又会复活。这就是沙漠玫瑰。 好,我就把这一团枯干的草,用一只大玻璃碗盛着,注满了清水放在那儿。从那一天开始,我跟我两个宝贝儿子,就每天去探望沙漠玫瑰怎么样了。第一天去看它,没有动静,还是一把枯草浸在水里头;第二天去看的时候发现,它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已经从里头往外头稍稍舒展开了,而且有一点绿的感觉,还不是颜色;第三天再去看,那个绿的模糊的感觉已经实实在在是一种绿的颜色,松枝的绿色,散发出潮湿青苔的气味,虽然边缘还是干死的。它把自己张开,已经让我们看出了它真有玫瑰形的图案。每一天,它核心的绿意就往外扩展一寸。我们每天给它加清水,直到有一天,那个绿已经渐渐延伸到它所有的手指,层层舒展开来。 第八天,当我们去看沙漠玫瑰的时候,刚好我们的一个邻居也在,他就跟着我们一起到厨房里去看。这一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完整的、丰润饱满的、复活了的沙漠玫瑰!我们三个疯狂地大叫起来,因为太快乐了,我们看到了一朵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 这个邻居在旁边很奇怪地说,不就一把杂草,你们干吗呀? 我愣住了。 是啊,在他的眼中,它不是玫瑰,它是地衣啊!你说,地衣再美,能美到哪里去呢?他看到的就是一把挺难看、气味潮湿的低等植物,搁在一个大碗里。也就是说,他看到的是现象的本身定在了哪一个时刻,是孤立的,而我们所看到的是现象和现象背后一点一滴的线索,辗转曲折、千丝万缕的来历。 于是,这个东西在我们的价值判断里,它的美是惊天动地的,它的复活过程就是宇宙洪荒初始的惊骇演出。我们能够对它欣赏,只有一个原因:我们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知不知道这个起点,就形成我们和邻居之间价值判断的南辕北辙。 不必说鉴往知来,我只想告诉你沙漠玫瑰的故事罢了。 对于任何东西、现象、问题、人、事件,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么意义?不理解它的现在,又何从判断它的未来? 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特定的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 18、作者开头说要“试试另外一个说法”,依据文意,“另外一个说法”是什么?(2分)19、请根据文章,概括沙漠玫瑰的特点。(2分) 20、联系语境,请分别说明以下三句话在文中的意思。(3分) (1)他看到的是现象的本身定在了哪一个时刻。 (2)它的复活过程就是宇宙洪荒初始的惊骇演出。 (3)我们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 21、本文叙述了一个关于“沙漠玫瑰”的故事,描述了这种地衣植物由枯萎而逐渐丰润、舒展的过程。文章从日常小事中引起沉思,深入开掘,既有情思,又富哲理。 (1) 请谈谈文章传达了什么样的哲理?(2分) (2)这种写法,有人肯定为以小见大、因事悟理,也有人稍有微词,认为有点小题大做、人为雕琢。对此,你怎么看?请谈谈自己的理解。(2分)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A、作者通过讲述一个美丽的故事,表现出自己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价值判断。B、作者擅长简洁而生动的细节描写,在他的笔下,沙漠玫瑰的开放几乎惊天动地。 C、从一蓬干草的枯死到丰润舒展开放,作者带我们经历了“疑喜思”的过程。 D、给一种不起眼的地衣起上一个异常美丽的名字,表明了作者对生命坚韧的礼赞。 E、突出的描写沙漠玫瑰的开放过程,意在引出感悟: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三、作文(共30分)23、请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100200300400100200300300初二语文月检测试卷答案2007年3月1、宰 ju jn 谐(4分)2、(1)枯藤老树昏鸦 (2)俱怀逸兴壮思飞 (3)燕然未勒归无计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妙手偶得之 (6)怅望青田云水遥(6分)3、曹操 (青梅)煮酒论英雄 (2分)4、中学生为何要大量阅读课外名著(参考 要衔接)(2分)5、(1)删除“和许多共青团员”(2)删除“非常”或“得很”(3)删除“使”或“通过”(3分)6、(1)不设统一答案。如鸟的礼赞(赞歌)、鸟中精灵、我心中的鸟等感情鲜明、表意明确的主题皆可。(2分)(2)不设统一答案。例雄鹰:茫茫苍穹,无处不是它搏击的舞台。豪迈、壮烈、激越,是它翱翔的旋律。它是为飞翔而生的。例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在乌云翻滚、波浪滔天的大海上。它是胜利的预言家,勇敢的战斗者。(3分。根据是否能表现所写鸟的特点、是否能由此生发感悟及语言表达情况给分,每一方面1分。)7、安 求/ 其 能 千 里 也 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2分)8、这,这样的有时按照 同饲,喂养(4分)9、D(3分)10、人才 识别人才的人 食马者 对封建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愤慨(4分)11、不设统一答案,含感谢之意得1分,另含遗憾之意得满分。12、A (3分)13、C (3分)14、作者想摘花是由于花开得美丽繁盛,她对花充满了喜爱;同时对花有一种好奇,所以想摘一朵花.(1分)但是作者并没有“摘花的习惯”,同时她更知道生命的美好与可贵因此她没有摘花.(1分)15、本体”紫藤萝”(1分)把它比为瀑布是为了突出花开得繁盛(1分)这个比喻体现了花的美而亮(1分)16、“精神的宁静与生的喜悦”是因为作者从对藤萝花的欣赏中认识到“花与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2分)多日的郁积于胸的苦闷逐渐消失了(1分)17、个人的生命短暂,但整个人类是生生不息(1分)遭遇到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让悲痛长压心头,要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事业中去(1分)作者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1分)18、 用沙漠玫瑰开放的鲜活故事,告诉人们世界上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或:告诉人们,了解一个事物的历史,才能对它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2分)19、缺水干枯,遇水复活(2分)20、(1)邻居只看到开放时的沙漠玫瑰,而没有看到沙漠玫瑰开放的过程。(2)沙漠玫瑰的复活开放演绎出生命诞生的过程。(3)我们知道沙漠玫瑰最初的一蓬干草的模样。(3分)21、(1)参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