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_第1页
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_第2页
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_第3页
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_第4页
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封面 人教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 第一单元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千姿百态的物质间 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 也不断变化着 同学们能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质的变化吗 身边物质变化 钢铁生锈 牛奶变质 引入 世间的万物总是在不停的发生着变化 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 如何区分他们呢 新课 实验观察记录 P6实验1 1 有水蒸气放出遇冷变液体 由块状变粉末 无 无 P7实验1 1 胆矾与氢氧化钠反应在 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研碎前 后的胆矾 并加入少量的水 振荡得到澄清的硫酸铜溶液 再向 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观察并记录试管中发生的现象 有水蒸气放出遇冷变液体 无 由块状变粉末 无 有蓝色沉淀生成 有 有气泡放出 石灰水变浑浊 有 思考 两个实验中物质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特征 两个实验中物质的变化有何什么同特征 和 有何本质的区别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P7画 状态 形状 大小的改变 抄 矿石粉碎 三态变化 气球爆炸灯泡发光 酒精挥发等 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画着重号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P8画 颜色改变 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 同时伴有能量变化 吸热 放热 发光等 P8画 腐烂 生锈 燃烧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火药爆炸等 抄 有其他物质生成 画着重号 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P6 想一想 化学变化中伴随哪些现象 有这些现象出现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注意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光 放热等现象 但有这些现象出现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抄 判断下列变化的类型 P101答题标准 雪的形成 云的形成 燃放烟花 物理变化 无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 无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牛奶变质 蜡烛燃烧过程有什么变化 思考一下 石蜡溶化 汽化是物理变化 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联系 无 有 二者常常同时发生 在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 而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化学变化常伴随放热 发光等现象 化学变化一定有其它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一定比物理变化剧烈 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 练习 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类型不同 这种变化是 A 汽油挥发B 粉碎矿石C 水变成冰D 木材燃烧 D 练习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灯泡发光B 空气液化C 光合作用D 海水晒盐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食物腐败B 钢铁生锈C 瓦斯爆炸D 锅炉爆炸 C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 A 产生耀眼的白光B 放出大量的热C 生成白色固体该变化的类型是 你依据的理由是现象 化学变化 C D 目标 学习目标 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 并能分辨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 课外作业 记忆元素周期表前20号元素符号 名称2 书面作业 P102 3 生活中的小常识 1 白酒除餐桌油污 2 用醋酸除水壶或水杯的水垢 3 菠菜不能与豆腐同时食用 观察一瓶酒精 石蜡 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 说出酒精和石蜡有哪些性质 酒精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能否溶于水 是否易挥发 在空气中点燃时 无色 液体 有特殊气味 0 8g ml 能与水互溶 易挥发 能燃烧 物质的性质 讨论 以上性质可以怎样分类 石蜡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能否溶于水 在空气中点燃时 白色 固体 无气味 密度比水小 不与水互溶 能燃烧 有关物理性质的几个概念 熔点 物质的熔化温度 固态变液体 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液态变气态 如 固态的冰在0 时会熔化成液态的水 即冰的熔点为0 如 液态水加热到100 时会沸腾 即水的沸点为100 沸点会随着大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101kPa的压强称为标准大气压 上述水的熔点和沸点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测定的 若压强低于101kPa 则水的沸点低于100 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密度的单位 密度越大的物质 即单位体积内的质量越大 固体或液体 kg m3或g cm3 气体 g L或g mL 密度 例 汽油燃烧汽油可燃烧汽油挥发汽油易挥发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区别和关系 化学变化化学性质 物理变化物理性质 在描述物质的性质时 往往会表现出 能 会 可以 易 难等 性质 决定 变化 反映 二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P8 颜色 状态 气味 硬度 熔点 沸点 密度等 P8画 与变化区别 易 可 能 会 接表示物理变化的动词 水蒸发是物理变化 水能蒸发是物理性质 红色抄P8上 可燃性 助燃性 氧化性 还原性 毒性 腐蚀性 酸碱性等 红色抄P8上 与变化区别 易 可 能 会 接表示化学变化的动词 如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蜡烛能燃烧是化学性质 红色抄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试验1 2 探索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性质 闻气体的方法 招气入鼻 试验1 2 知识应用 一 区别物质的方法 首先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 主要是看颜色 状态 闻气味 若物理性质不能区别再利用化学性质 使要区别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互不相同的现象 说一说 如何正确闻气味 O2和CO2的性质有何异同 如何鉴别O2和CO2两种气体 招气入鼻 颜色状态气味相同 化学性质不同 点燃的木条或澄清的石灰水 二 性质决定用途 请举些实例 知识应用 举例 判断下列各项中属于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变化或化学性质 水变成水蒸气 酒精挥发 酒精能挥发 铁杵磨成针 铁器易生锈 纸张能燃烧 练一练 物理变化 无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 无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 无新物质生成 2 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 酒精挥发 白糖溶于水 食物腐烂 铁矿石炼铁 汽车胎爆炸 电灯发光 A B C D 练习 3 下列方法可以用来鉴别O2和CO2的是 A 闻气味B 看颜色C 澄清石灰水D 燃着的木条 D B C D 下列描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 A 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D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E 木棒受力折断 练习 E C BD A 练习 阅读并回答问题 在做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 先用小刀切下一小块 放入水中 可看到钠在水面上急速游动 剧烈反应 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 钠立刻熔成银白色的小球 逐渐缩小 最后完全消失 色态硬度密度熔点 无色固体 软 比水小 低 与水反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 总结 总结 学完了本课题 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物质 变化 性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归纳总结 测试 测试 课堂测试 判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 产生红光B 放出大量的热C 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D 木炭消失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火药爆炸B 煤的燃烧C 矿石粉碎D 钢铁生锈 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冰融化成水B 钢铁生锈C 钢锭轧成钢条D 蜡烛熔化 下列四种变化中 有与其他三者有本质区别的是 A 铁生锈B 水汽化C 煤燃烧D 脂肪酸败 C C B B A 5 物质世界充满了化学变化 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也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 下列生产 生活实例不是利用化学变化产生能量的是 A 电厂以煤为燃料 进行火力发电B 人维持体温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C 三峡大坝建成发电D 利用炸药开山炸石和拆除危旧建筑6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牛奶酸败B 冰雪融化C 试管破裂D 干冰升华7 下列成语中 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 木已成舟B 花香四溢C 蜡烛成灰D 滴水成冰 C C 8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观察到以下现象 菜刀表面常产生棕黄色的斑点 新鲜萝卜放入泡菜坛中 几天后萝卜变酸了 水果腐烂后发出难闻的气味 把鸡蛋放入白醋中 蛋壳表面产生气泡 农田里烧麦沤肥 浓烟冲天 点燃烟花可看到美丽的焰火 闻到刺激性气味 现有四位同学就以上现象发表看法 你认为正确的是 A 甲同学认为上述现象不能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B 乙同学认为上述现象表明变化后都产生了新物质 所以都发生了化学反应 C 丙同学认为除了 以外 其余都是化学变化 D 丁同学认为上述现象确实表明变化后都产生了新物质 但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B 将A 物理变化B 物理性质C 化学性质D 化学变化填入下列空格内 硫是淡黄色固体 将少量硫粉放入燃烧匙中 将燃烧匙放在酒精灯上火焰加热 硫粉熔化 继续加热 硫在空气中燃烧 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