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食品安全与国民健康.doc_第1页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与国民健康.doc_第2页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与国民健康.doc_第3页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与国民健康.doc_第4页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与国民健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与国民健康目录摘要 3前言 5一、食品安全概述 5二、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 5(一)我国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现状51.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落后52.食品制作和经营秩序混乱63.质检水平落后64.新技术存在着安全隐患65.食品安全法规定的监管制度存在不足66.消费者权益无法得到保证67.安全监管部门权责不明68.企业违法后付出的代价较低7(二)我国国民目前健康情况分析71.高脂肪、低蛋白的饮食72.国民体质下降73.肥胖和超重明显上升74.非传染慢性病程上升趋势85.生命质量降低86.疾病低龄化趋势严重87.医疗投入有难度 8三、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9(一)食品污染问题严重9(二)食品生产的小企业多、散、乱9(三)经营者法律意识薄弱,利益驱动9(四)消费者识别能力较差,维权意识不强9(五)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101.食品监管混乱,职责不清102.食品质量标准存在缺陷10四、发展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建议10(一)强化监督队伍建设,对监管部门实行问责制10(二)加强食品安全法律建设和法制管理11(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优质绿色食品11(四)做好发展规划,推动食品行业稳步发展11(五)提高国民自我防护意识,科学健康的选择饮食11(六)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和认证12(七)加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应急体系建设12(八)大力发挥媒体及社会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12结束语13参考文献14致谢16摘要“三鹿奶粉”、“瘦肉精”、“苏丹红”、“多宝鱼”、“地沟油”、“蒙牛致癌奶”、“思念牌汤圆吃出创可贴”,这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无不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和监管体系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食品安全已成为目前公共健康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发生,直接影响了我国国民的生活与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甚至还关系到公民对社会和政府的信赖问题。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要重新审视这一已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高度的问题,更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本文从食品安全的概念出发,分析现有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现状和我国国民目前健康情况,找出我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发展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建议及策略。关键词 食品安全 现状 原因 建议Abstract Sanlu milk powder, Clenbuterol, Sudan red, fish, drainage oil, Mengniu milk, carcinogenic Miss licensing dumplings to eat a band-aid . . , this series of food safety incidents, all exposed the Chinese food safety and regulatory system, there is a serious problem. Food safety has become a current public health faces significant social problems, it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broad masses of the people s health and safety, food safety problem has occurred, has a direct impact on our national life and health; but also to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harmonious stable, even in relation to the citizens of the community and the governments trust. Continuously occurring malignant food safety incident caused people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food safety, to reexamine this has risen to national public safety height problem, must increase pair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food security concept, analyzing the status of Chinas food safety, legal system of Chinas food safety situation and the current health situation, find out the our country food safety issues, and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Chinas food safety problems and strategies.key words Food safety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reason advice前言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与食品安全问题息息相关。随着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质量与安全的意识均在不断地增强,功能性食品、绿色食品、转基因食品等用语频繁出现在媒体和日常生活中,让人挑选的眼花缭乱,让国民长期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一、食品安全概述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用于消费者最终消费的食品,不得出现因食品原料、包装问题或生产加工、运输、储存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对人体健康、人身安全或可能造成任何不利的影响。食品的安全性从狭义上来讲是“在规定的使用方式和用量的条件下长期食用,对食用者不产生可观察到的不良反应”。从广义上来说是“食品在食用时完全无有害物质和无微生物的污染”1 漆雁斌:食品安全与农业营销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2月。1。二、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一)我国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现状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引起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到底如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落后。我国有国家、行业、地方、企业等不同的食品行业标准等,数量超过千种;国家标准又分为卫生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形成了一个由基础标准、产品标准、行为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组成的国家食品标准体系。但我国的食品标准2刘旭光: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济南出版社,2007。2,无论是与食品安全形势的实际需求、还是与国际食品安全基本标准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2. 食品制作和经营秩序混乱。数目众多的食品经营企业多、小、乱,溯源管理难,包装水平低,甚至违法使用不合格的包装物。二是有些企业在食品收购、储藏和运输过程中,过量使用防腐剂、保鲜剂,导致食品的污染。三是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 “三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严重危害我国民众的身体健康,权益受到侵害时难以维权。3. 质检水平落后。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部门众多,有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多个政府部门,多部门用基本相仿的切入点和管理手段,从事同一种行为的管理,浪费资源的同时,也影响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力度和震慑威力。新的快速、灵敏的检测手段,主要用于研究单位还未普及。 4.新技术存在着安全隐患。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的食品新技术、新型包装材料、新型添加剂、新工艺以及现代生物技术、酶制剂等新技术不断出现,食品与化学物质的接触的日益增多。5.食品安全法规定的监管制度存在不足我国的食品安全法规定的监管制度,不仅监管手段的设置上过于宏观,没有具体的设置,而且在监管职责的设置上缺乏必要、针对性的制度约束,监管理念上,也忽视了监管对象的主动性和参与性。6.消费者权益无法得到保证由于我国相应的法制环境还不完善,尤其是社会的诚信体系没有建立,社会上屡屡出现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政府部门众多,监管错综复杂,解决问题是互相推诿,消费者的维权之路充满艰辛和曲折,维权环境还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仅可能经历当事企业百般的推托,还要遭遇政府监管部门的推诿,消费者总是处于弱势地位。这样的现状消磨掉了消费者维权的冲动和信心,而这种情绪的累积和扩散,又影响到社会的消费心理。7.安全监管部门权责不明食品卫生监管者过多,权责不明,导致监管者责任心不强,缺少刑事立法方面对监管者责任追究的相关规定,甚者出现监管者徇私舞弊的情况。政府部门在治理食品安全方面临“九龙治水”的困境,多头监管本身造成了食品安全执法的混乱,消费者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不知道找哪个职能部门处理问题更有效,甚至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1詹承豫: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博弈与协调,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1。8.企业违法后付出的代价较低企业违法后付出的代价较低对制假贩假者的处罚较轻,违法所得比处罚数额多,制假者付出的风险成本很小,造成制假贩假屡禁不止。以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来说,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吊销卫生许可证。然而,卫生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对非法所得的认定缺乏手段,那些大量存在的地下食品加工黑窝点,生产成本极低,即便按违法所得的标准进行处罚,付出的代价较低,起不到禁止的作用。“情节严重的”,才会被“吊销卫生许可证”,可那些卫生状况极差的黑户食品生产企业,往往就无证可吊,对他们的管理,往往只能是以罚代管。(二)我国国民目前健康情况分析1.高脂肪、低蛋白的饮食一些养殖场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改变饲料的营养成分含量和比例为手段,导致鸡、猪、鱼肉的营养结构改变,水分、脂肪升高,蛋白质、维生素、营养物质下降。比如鸡肉的脂肪含量比3年前增加了3倍,而蛋白质却下降了近三分之一。日常饮食结构由原来的“三素一荤”变成“三荤一素”。2.国民体质下降我国亚健康比例呈上升趋势,每七个中国人,有一个营养不良;例如:0-5岁儿童身高达不到国际标准;脑血管病已经成为中国人死亡的第一杀手;科技人员平均死亡年龄为67岁,15.6%科技人员早逝于35-45岁;68.5%的人每天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病率为10%-20%,在科技、新闻、广告、公务员,演艺人员、司机等行业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50%。3.肥胖和超重明显上升目前,中国约有6000多万人患肥胖症,成人超重达22.8%,肥胖率为7.1%。与20年前相比,成人超重率上升了39%,肥胖率上升了97%。全国肥胖儿童在10年间增长了5-7倍,儿童肥胖症占12.6%。更可怕的是肥胖导致高血压、血糖高、血脂高、早亡等现象。4. 非传染慢性病程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在中国正呈迅速上升趋势。目前,我国血脂异常现患病人数约1.6亿人,患高血压人数约有1.6亿人,脑血管病在我国致残率高达75%,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34%-40%,另外,中国目前有4000万糖尿病患者,全球每10秒就有一人死于糖尿病,每30秒就有一人因糖尿病并发症而截肢或失明。5.生命质量降低建国以来,虽然我国居民平均寿命从35岁增加到75岁,但健康指数却下降了1刘德寰:年龄论,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7年。1。衡量生命质量,主要是健康年龄,而不是单纯的寿命长短。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平均期望寿命延长,并不完全是健康寿命的延长。6.疾病低龄化趋势严重现在我国居民提前得病、提前残疾、提前死亡的现象不断增加。小学生已经有高血压;中学生有动脉硬化;一些疾病的低龄化趋势十分严重,心脏病发病年龄在我国提前了15岁。目前,全国劳动力人口人均年患病天数为28天,每年累计病休47亿天,人均年休6.5天。全国居民因疾病、伤残和早亡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6%左右,相当于三个“三峡工程”的总耗资,而且呈现上升趋势。7.医疗投入有难度2009年,医院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159.5元,住院病人人均费用5951.9元,分别比上年上涨了8.9%和8.6%,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8%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2%的幅度基本持平。2010年,医院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166.8元,比2009年上涨9.7%;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6193.9元,上涨9.0%。住院病人日均医药费用590.6元,上涨幅度略高于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上涨,为9.3%。中国人将增长收入基本用于看病,这将是非常可怕的。用于治疗医药费用控制难度依然较大并不断增加,同时,凸显了医改工作的艰巨性和医改的急迫性1SystemMaster:目前国民的健康状况调查,/%D5%E3%C0%C7/blog/item/29759d1d4f2312094334176d.html,2009-11-16。1。三、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一)食品污染问题严重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长期使用、滥用农药、兽药、化肥、及添加剂,乱用或不当使用化肥、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使有害物质残留于农产品、禽畜产品和水产品中。由于不按要求使用农药, 我国每年因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屡屡发生, 特别是蔬菜中残留的有机磷中毒。为了预防和治疗家禽、畜和水产品患病而大量使用抗生素、磺胺类等化学药物, 往往造成药物残留于动物组织中。例如 :“瘦肉精”,即盐酸克伦特罗兴奋剂,因可以使生猪产生足够的瘦肉而被大量使用,从而导致众多消费者中毒。我国食品质量之乱,很大程度上与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化学添加剂息息相关。随着各种新技术的添加剂的层出不穷,原本不新鲜的、过期的、变质的甚至腐烂的食品,都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合格的食品。在黑龙江海林山野菜案中就是违法添加了化学制剂,使得劣质的山野菜变得新鲜翠绿。如果超量添加,就会导致人体过敏、畸形、癌变或细胞突变。(二) 食品生产的小企业多、散、乱“我国有一亿多的农户都分散着进行非规范化的生产,而四五十万家的生产加工企业中,绝大部分规模过小1 张钰芸: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企业小、散、乱易发食品安全事件,/11/0614/14/76H2UO6M00014AEE.html,2011-06-14 14。1。”在我国有着数不胜数的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加工企业,大多是黑作坊,这些加工企业要坚决取缔。(三) 经营者法律意识薄弱,利益驱动经营者法律意识薄弱,只知道企业盈利,低成本生产不法食品,获得高销售效益,食品生产厂家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走上不法生产之路。并且当今的不法厂商缺乏道德意识,或者道德意识低下,面对利益驱使,便不顾消费者的人身健康问题,大肆生产有问题的食品。(四)消费者识别能力差,维权意识不强消费者对自己的权益缺乏保护意识,对食品的辨别能力低和防范力度过低,没有认识到相关问题的严重性。间接的造成了违法食品有市场需求、违法者有生存空间。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后,往往选择忍气吞声,认为其不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危害,这种情况下,导致了伪劣产品的增加,助长了不法商家的生产及销售欲望。(五)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1.食品监管混乱,职责不清目前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监管部门众多,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组成部门来看,目前对外正式公布的有个,包括卫生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财政部、环保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粮食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监管责任划分不清,当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到底由谁负责,各个部门总是踢皮球,谁都不愿意承担责任。例如:在“注胶虾”事件中,有消费者向七八个部门反映问题,但是都回答说不是自己负责的范围。2.食品质量标准存在缺陷我国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中存在着诸多弊端和问题,为不少问题食品的产生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条文规定的过于笼统,没有详细的的条文,难以操作,并且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严重滞后,现有的一些食品安全的标准水平规定偏低,许多指标不仅低于国际标准,而且许多重要的标准至今还尚未制定出来,这就出现了法律漏洞,成为那些不法厂商、企业违法生产超低标准、无标准的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四、发展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建议(一)强化监督队伍建设,对监管部门实行问责制首先要明确监管部门的责任,在责任细分的基础上,加大问责力度,强化监管者的责任,通过刑事立法,将监管者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入刑化”,严厉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把监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的“乌纱帽”和食品安全问题挂起钩来,督促监管者勤勉尽责。(二)加强食品安全法律建设和法制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改变“多头分段管理”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建立督查机制,建立一支食品安全督察队伍,专门查处监管部门的不作为,实施对失职、渎职监管者的司法问责。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综合协调机制,完善食品安全工作体系,促进各部门、各环节监管措施有效衔接,形成合力监管,填补监管漏洞,提高食品安全工作的系统性,和综合监管水平。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行为,重点开展高风险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不间断整顿和规范食品从生产到售出的整个环节,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把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优质绿色食品什么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并非特指那些“绿颜色”的食品,而是指: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不限于蔬菜,可以是水果,也可以是水产、肉类。提倡“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根据地方特点确定种植、养殖结构的计划,有机地组织各地区优势农产品生产,政府并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和舆论导向支持。邀请技术人员对农业生产者进行科学指导种植、养殖,推广 “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建立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四)做好发展规划,推动食品行业稳步发展建议政府制定国家食品工业发展规划文件,从宏观角度对食品工业发展和食品安全问题分门类、分阶段地提出目标与方针,出台扶持政策。大力提高食品工业水平,优化产品生产结构,鼓励和扶持具有资质、规模化、集约化的食品企业,实行从原料到销售的全程质量管理,推广ISO、HACCP认证,实行质量体系化的管理。(五)提高国民自我防护意识,科学健康的选择饮食消费者缺乏食品方面的常识,众多的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低下,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加上缺乏相应的常识,所以在购买食品时安全意识淡漠,往往只图便宜,不顾及食品的质量、卫生问题。社区要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有选择性的购买,普及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逐步提高国民素质。(六)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和认证加快食品安全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的进度,缩小我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差距,根据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具体情况,制订操作性强的过渡标准或分级标准。完善认证制度,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食品认证体系,贯彻“绿色”理念的同时,把食品安全“绿色”工程落到实处,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障食品安全。(七)加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应急体系建设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反应机制,建立实施食品安全快速反应联动机制,加强应急指挥决策体系、应急监测、报告和预警体系、应急检测技术支撑系统、应急队伍和物资保障体系,以及培训演练基地、现场处置能力建设,提升政府应急处置能力。全面加大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督查督办力度,健全食品安全事故查处机制,建立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回访督查制度和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1 秦怀金 , 徐景和: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年5月1日。1。(八)大力发挥媒体及社会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宣传和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揭露和曝光食品安全方面的违法犯罪行为,不断的普及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培养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努力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监督食品安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完善咨询、投诉、举报制度,全民行动,捍卫我国食品安全。结束语要真正提高食品安全,让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最重要的还是要把这些措施和方案落到实处,食品安全法涉及的主体较为广泛,它的贯彻落实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他们对食品安全质量负有直接的、主要的责任。其次,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监管、严格执法。最后,日常消费活动中,消费者要多学习食品安全知识,做到理性消费。只有生产经营者、监管者、消费者共同努力,让食品安全各项措施、规定落到实处,才能让食品安全不再只是两会提案,才能真正保障食品安全质量。我国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目前的现状,并制定合理的解决办法,循序渐进,不断改善我国的食品安全的整体状况,食品安全问题,仍然任重道远。参考文献1 漆雁斌:食品安全与农业营销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2月。2刘旭光: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济南出版社,2007。3陈福生:食品安全实验:检测技术与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4李云:食品安全与毒理学基础,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5潘崇奎:食品流通监督管理教程,中国工商出版社,2011年。6詹承豫: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博弈与协调,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7张永伟:食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