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古罗马建筑艺术.ppt_第1页
03古罗马建筑艺术.ppt_第2页
03古罗马建筑艺术.ppt_第3页
03古罗马建筑艺术.ppt_第4页
03古罗马建筑艺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罗马建筑的气度 母狼雕像 古代罗马最初只是意大利半岛台伯河沿岸的一些村庄部落 并在约公元前754年建立了罗马城 成为独立的国家 公元前509年 罗马废除王政 进入共和时期 一直延续到公元前31年 这五百年中 罗马从一个小小的城邦 逐步发展成为威镇地中海地区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霸主 其疆域之大从地中海成为 罗马人的内湖 的说法中就可见一斑 凯旋的罗马军队不断带回大量的希腊艺术品 书籍和俘虏 于是 希腊文化就在罗马显现出更为直接和不可抵御的魅力 希腊的艺术品是罗马的贵族家庭中的珍贵收藏和装饰品 而被俘虏的希腊知识分子有的成了罗马贵族家中的仆人兼家庭教师 罗马的上层社会开始希腊化了 罗马的艺术也同样接受着希腊的影响 古罗马的建筑艺术古罗马的雕刻艺术古罗马的绘画艺术 古代罗马的建筑文化 拱券结构 天然混凝土 柱式 公共建筑 在建筑材料上 除了砖 木 石外 还有运用地方特产火山灰制成的天然混凝土 拱券 xuan 结构的运用 罗马人把古希腊柱式发展为五种 多立克柱式 塔司干柱式 爱奥尼克柱式 科林斯柱式 组合柱式 并创造了券柱式 发展了多种建筑类型 天然混凝土在建筑材料上 除了砖 木 石外 还有运用地方特产火山灰制成的天然混凝土 天然混凝土由火山灰 石灰 碎石构成 凝结力强 坚固 不透水 因为使用了强度高 施工方便 价格便宜的火山灰混凝土 拱券结构得到推广 到公元前一世纪 几乎完全代替石材 用于建筑拱券 也用于筑墙 拱券 xuan 一种建筑结构 简称拱 或券 又称券洞 法圈 法券 其外形为圆弧状 由于各种建筑类型的不同 拱券的形式略有变化 半圆形的拱券为古罗马建筑的重要特征 尖形拱券则为哥特式建筑的明显特征 而伊斯兰建筑的拱券则有尖形 马蹄形 弓形 三叶形 复叶形和钟乳形等多种 拱券结构 古罗马拱券的形式 十字拱 筒形拱 穹隆 圆顶 球顶 平拱 罗马的五种柱式罗马人还把古希腊柱式发展为五种 即多立克柱式 塔司干柱式 爱奥尼克柱式 科林斯柱式和组合柱式 并创造了券柱式 塔司干柱式 爱奥尼柱式 多立克柱式 科林斯柱式 复合柱式 券柱式在券洞之间的墙或墩子上贴上装饰性柱式 从柱础到檐部 把券洞套在柱式开间里 装饰细部符合柱式要求 柱子为突出墙石3 4的壁柱 造成方圆 平曲之间对比 形成风格统一 古罗马的建筑艺术神庙公共建筑军事纪念物 最能体现古罗马精神的无疑是具有纪念性的建筑和雕塑 建筑如果是纪念性的 就往往会成为力量和荣誉的象征 几乎所有的古罗马建筑物都追求宏伟的规模和牢固的结构 最大也是最出名的建筑是罗马的万神殿 万神殿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传统的长方形神殿走廊 矗立着粗大的科林斯式的花冈岩石柱 另一部分则是一个巨大的圆顶大厅 门廊的长方形与大厅的圆形构成一种鲜明的对比 人们经由各种严谨而又凝重的方形结构所组成的幽暗空间 再进入敞亮的圆厅世界 就仿佛到了天体般浑然的无限之中 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 万神庙 公元120 124年 神庙 整个穹顶直径达43 3米 截至19世纪 这是世界上跨度最宽的一座建筑 这座穹窿顶是把混凝土灌入肋架内作为永久性框模 框模之间为较薄的藻井墙 平面为圆形的主体建筑部分的墙体 总厚度达7米 外墙面为砖 内墙面为大理石 穹顶中央开一个直径达8 9米的天窗 使教堂内部与外部天空直接相通 穹顶上遍布凹型藻井 每个藻井都有金铂包裹 里面还镶嵌着镀青铜的花朵 它和天窗一样 不仅减轻了穹顶的重量 还达到了装饰的作用 制作手法相当巧妙 古罗马万神庙穹顶 万神庙内部墙面万神庙内部墙面分为上下两层 都采用大理石贴面 还设置了壁龛和壁柱装饰 上下墙面层的壁柱尺度形成鲜明对比 底层柱高大粗壮 而上层柱矮小纤细 这种对比性很强的设置将内部空间衬托得更加高大 从底部起 不仅墙逐渐变薄 砌墙所用的骨料也从底部沉重的岩石 逐渐过渡到中部的多孔火山岩 碎砖 直至顶部采用较轻的浮石 大穹顶中央开设了一个没有镶玻璃的大圆洞 圆洞不仅是神庙内主要的采光和通风口 还有着丰富的喻意 象征阳光如神明一样从天而降 把光明带给人间 庙内的地面做了一些处理 中部较高而两边较低 这种处理不仅矫正了底面的视差 使之看起来更平坦 也使得人们站在神庙的中心观看四周时产生一种退缩感 加大了神庙的视觉范围 使神庙显得更加高大宽敞 罗马城中最为雄伟和庞大的建筑就是各种公共娱乐和服务性建筑 然后才是整齐规整的王宫 权贵和富人采用院式的住宅形式 大多位于城市边缘 大多数普通民众都居住在多层的公寓中 城里建筑密集 人口众多 高架桥的输水管线是城市主要的用水来源 贯穿整个城市 公共建筑 竞技场总体呈长方形 两边抹圆 竞技场内可以容纳大约25万名观众 主要用于双驾或四驾马车的比赛 古罗马大竞技场 古罗马剧场 古罗马剧场是所有宏伟的古罗马剧场中保存最完好的罗马式剧场之一 剧场的看台是依山势而建的 呈半圆形 远处看 仿佛是半截碗 阶梯状的观众席一级级的向碗底收缩 这个看台可以容纳8000人 剧场舞台的正面是一个高高的墙 长103米 高为38米 这座剧场的音响效果极佳 时至今日 这里依然是歌剧和音乐会经常上演的场所 古罗马剧场遗址 鸟瞰 古罗马剧场遗址 观众席 舞台 古罗马剧场遗址 大斗兽场大角斗场长轴188米 短轴156米 中央的 表演区 长轴86米 短轴54米 观众席大约有60排座位 逐排升起 分为五区 前面一区是荣誉席 最后两区是下层群众的席位 中间是骑士等地位比较高的公民坐的 它一共为四层 除了最上层以外 均有环形或笔直的走廊 拱门的立柱呈现不同的风格 第一层是多利克式 第二层爱奥尼亚式 第三层则为科林斯式 顶层用了科林斯式的壁柱 观众可以从不同的门进入场内的观看区 加尔水道桥公元前19年 水道桥 加尔水道桥公元前19年 军事纪念物 替度斯凯旋门 早期的凯旋门只有一个圆拱 后来发展成为如赛蒂玛斯色沃拉斯凯旋门这样两个小圆拱中间一个大圆拱的样式 凯旋门的三段式结构也成为一种经典的建筑布局结构 尤其在文艺复兴时期更成为一种经典样式而被广泛使用 凯旋门是古罗马为纪念对外战争的胜利而建造的 出于炫耀功绩的需要 凯旋门通常都建造得相当雄伟 替度斯凯旋门 君士坦丁凯旋门 是罗马城现存的三座凯旋门中年代最晚的一座 它是为庆祝君士坦丁大帝彻底战胜他的强敌并统一帝国而建的 这是一座三个拱门的凯旋门 高21米 面阔25 7米 进深7 4米 由于它调整了高与阔的比例 横跨在道路中央 显得形体巨大 君士坦丁凯旋门 君士坦丁凯旋门细部 凯旋门细部 凯旋门细部 凯旋门细部 纪功柱位于图拉真广场的图拉真图书馆内院中 建于公元l06年 113年 是为纪念图拉真皇帝征服达奇亚人而建 纪功柱全高35 3米 柱身由白色大理石砌筑而成 内部有185级盘梯可登上柱顶 环绕全柱的长条浮雕 刻画着图拉真两次东征的150个故事 共长244米 是古罗马的艺术珍品 柱身饰以1 2米宽的螺旋带浮雕23匝 表现101 106年图拉真先后两次征伐达契亚人的史实 螺旋带浮雕全长200余米 刻画人物2500余人 整个人物画面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表现了备战出发 安营扎寨 俘获敌人 凯旋归来等内容 第1圈中央刻画一半身河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