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doc_第1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doc_第2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目标:1、 了解唐代七言古诗的特点,初步把握鉴赏唐诗的一般方法。 2、 认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的基本特点即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和极度夸张。 3、鉴赏“梦游”的意境。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是他对黑暗现实消极反抗的表示,也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的基本特点即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和极度夸张。 2、 鉴赏梦游的意境。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是他对黑暗现实消极反抗的表示,也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方法:鉴赏、背诵、讨论 教学步骤和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有关知识;初步理解课文字面上的意思,了解课文的脉络。一、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有关知识 四言古诗:出现最早(诗经)古体诗 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杜甫羌村三首) 七言诗:成熟于唐代(杜甫闻官军收河南古体诗 河北) 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歌行”、“引”、“曲”、“吟”等名称诗五言绝句(王之涣登颧雀楼)绝句七言绝句(杜牧泊秦淮)中国古典诗歌 近体诗(形成于唐代) 五言律诗(杜甫春望)律诗七言律诗(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排律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以两宋成就最高 散曲小令(短小的曲子)套数(散套)(睢景臣高祖还乡) 曲(又称“词余”以 元代成就最高)杂剧(已是供演 剧曲传奇出的剧本)旧诗分古体和近体,始于唐朝。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称为古体诗。后来人们袭用唐人的说法。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古体诗。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说到李白,我要给大家提三件事:诗、酒和剑(板书)。李白是“诗仙”,杜甫曾经评价李白的诗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是“酒仙”,杜甫在饮中八仙诗中写道:“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又是“剑客”,他十七好剑术,曾经仗剑去国,写下了“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的诗句。对李白的诗、李白的酒、李白的剑,余光中用一首小诗做了格外精道的评价:“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在这样的评价中,我们似乎看到一个衣袂翩翩、诗才横溢又有着超拔志向的李白,今天我们就有机会一起来学习李白的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读懂一首诗的方法步骤:1 标题和背景注释 吟本指吟咏,即作诗。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乐府诗的一种体裁。留别,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所以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这种诗歌通常表达的是惜别伤离的感情,那么,这首诗的主旨又是什么呢?结合背景注释。2 反复读诗。 1)初读,注意字音、节奏。2)再读,理解字面意思。理思路。找出主旨句。3 把握形象,联想想象,走入意境,体会诗情。三 朗读诗歌1、自由朗读。不会读的字提出,老师板书注音。2、听录音范读。3、学生齐读课文,引导划分诗歌的节奏和纠正字音。 四 疏通文意,理清思路。1、看注解,理解字面上的意思 。注意诗句语序颠倒的情况。3、理清诗歌的脉络(板书) 入梦缘由 梦游历程 仙境出现 梦醒 留别语主体部分:“我欲月”句,过渡,“梦”点题。“湖月猿啼”句,梦游第一景:剡溪风景(清幽)“脚著已暝”句,梦游第二景:观日出,闻天鸡(壮美),赏奇花异石。“熊咆生烟”句,梦游第三景:熊咆龙吟,山林战栗,烟云弥漫(阴森恐怖)“列缺如麻”句,梦游第四景:洞天仙境,光辉壮丽,其乐融融(壮美祥和)五 布置作业: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鉴赏梦游的意境。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是他对黑暗现实消极反抗的表示,也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2、认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的基本特点即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和极度夸张。一、抽查背诵 二、梦境解读 这首诗从内容上看是游仙诗,那么该如何理解主体部分的“梦游”经历呢?(或你认为主体部分意在表明什么呢?)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明确:梦是现实的曲折反映。主体是以美好的梦境反衬黑暗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鄙弃。而主旨句“安能”则浓缩了现实的黑暗、丑恶,作者不屑如此作为,表明了作者什么样的性格?(傲岸的性格,反抗的精神,豪迈的气概)过渡第二种解读:“以美好的梦境反衬黑暗的现实”这种解读,也有一些人提出质疑:自由欢畅的神仙世界为何出现了恐怖骇人的景象?李白为什么会被“美好世界”弄得“忽魂悸以魄动”呢?同学们,你们能解答这个疑问吗?明确:梦境本身就是对现实的真实写照。具体解读见通讯2006.10。第一种是常见的解读观点,第二种是近年来的新解读。三、鉴赏本文的艺术特点: (一)、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 这是李白浪漫主义的两大特色。通过梦境的描绘,借助仙界的出现,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诗中所写的,是梦游而不是真游,却又以现实为基础。天姥山神仙的出现,是作者对美好世界的反映。吸取了楚辞及一些神话故事中的内容与艺术特点,运用比喻、对比、衬托、夸张等方法,描绘的仙境,活灵活现,引人入胜,耐人寻思。传说中的瀛洲与现实生活中的天姥比,以神奇的梦境与丑恶的现实比,以光明与黑暗比对比。写天姥的高而且大连天向天横、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夸张。连用五岳、赤城、天台,又一起用来衬托了天姥的高大衬托。 (二)、构思新奇: 歌颂洞天之美丽,以鞭挞唐王朝的丑恶,抒发对天姥的追求,以显示对权贵的憎恨;为惜别而赋诗,却写游访名山,以明自己目前和今后的战斗意志,别开生面。 作者为表达自由奔放的思想感情,不拘一格,让句型多变化,节拍有缓急,显出了一派独特的风格。(七言古诗) 五、小结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形式上为七言古诗,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体制解放。此诗完全突破了一般送别留别诗的惜别伤离的老套,而是借留别之机,表明自己不事权贵的心态和飘逸豪放的性格,叙述时它没有平铺直叙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