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母亲给我们送水的日子.doc_第1页
那些年,母亲给我们送水的日子.doc_第2页
那些年,母亲给我们送水的日子.doc_第3页
那些年,母亲给我们送水的日子.doc_第4页
那些年,母亲给我们送水的日子.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那些年,母亲给我们送水的日子 记得那是我上五年级的时候,当时的教育条件差,每个村上只有一至四年级,每个镇上有一个中心小学,有一至六年级。一到四年级可以选择在村上读,可五六年级就必须到镇上去念了,一个镇上就那一个中心小学。当时的年代充满了各种歧视,中心小学的老师歧视村上的老师,中心小学一到四年级的学生歧视其他地方的学生。 我们那个所谓的中心小学,听说以前是一个寺庙,因为地势较高,而且比较荒凉,所以无形中增加了许多神秘色彩!值得一提的是,学校里有许多的古碑,碑上刻着当时我们完全不认识的字,学校周围还有许多的坟墓,我们那里的风俗是土葬,晚上时,胆小的同学都不敢去上厕所! 学校一共有六百人左右,其中住宿的有二百多人。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住的房子四周都是土墙,上面盖着不知已经使用了多少年的青瓦,下雨时,经常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这种情况还算不错了,等到秋天连续下上一周多雨,屋子里就不能住了。当时的床就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木板,把被子往那里一摊,就可以睡了,和古代那些当兵的床铺差不多。有的木板因为年代久远,晚上经常有同学半夜起床修床板。一天晚上,下着大雨,屋子里实在漏的太厉害了,每个人的木箱子都漂了起来,突然间,后面土墙的一部分倒了,幸运的是,并没有同学受伤。等到老师到来,老师让我们把被子拿到教室,把桌子凑到一起,睡到桌子上。有的同学因为没抢到桌子,干脆就直接睡在地上,打地铺,等到第二天早上,早早起床,把桌子重新摆好,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放在教室后面,穿着那早已湿透的泥鞋,等待上课。这样的日子整整持续了一个学期,最后把那面土墙用土补好之后,又继续住了进去!住二百多人的宿舍,就一个灯泡,不超过一百瓦,每天晚上就在这黄晕的灯光中入睡! 当时一天的吃饭问题,是这样解决的,每个人每周来的时候,带上米,自己再带点菜,一般都选择的是酱,因为要吃五天时间,别的菜容易放坏。每个人都有一个饭盒(铁的或铝的),把米淘一下,放到饭盒里面,加上水,放在笼里面,有人会把它给你蒸熟。有的时候,放学时,还吃不到饭,还要等待,等待米饭蒸熟。那个时候,也有经常丢饭盒的事情,因为没有米了,因为饿,有的同学就不管那么多了,随便拿个饭盒就走了!导致的结果就是,那个同学没饭可吃! 因为全校只有一个水龙头,所以经常有因为抢水而打架的事件。水,对于我们住校的学生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个大水壶,用它来屯水。因为学校地理位置高,经常会出现停水的情况,停了水,洗脸就不说了,主要是一天连吃饭喝水都是问题。每次放学后,在宿舍吃饭,当哪个同学被噎着时,就会毫不吝啬地满满的喝一口水,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更有甚者,嫌米饭太硬,或者太干,直接用冷水泡米饭吃。当学校没水时,每个同学都会带上自己的大水壶,到周围的人家去要水。可是,因为人数众多,而且是经常性的,大多数人家就不待见我们这群不速之客了!所以我们便有了新的行动,那就是到周围的井边去打水,经常是三五成群,虽然苦,可回想起来还是挺美的! 美好的事情中也有惊险。有一次,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去打水,一个小伙伴一不小心掉到了井里,那种井,在我们那边叫做机井,井口非常大,也非常深,当时我们也不过十一二岁,顿时惊慌失措。机灵一点的同学,赶紧向周围的大人求救,胆小的同学直接一言不发,不知道该怎么办。等到周围的大人来到之后,那个同学已经沉了下去,最后老师到来,过了几十分钟那个同学才被打捞上来。我那个同学就这样被淹死了,我们几个特别害怕,听别的同学说,那个同学会变成水鬼,回来找我们,我们每晚都不敢去上厕所,甚至白天都不敢独自相处。 那个伙伴的死亡,并没有迫使学校改善设施,也不能怪学校,因为我们那个年代,我们那个地方,实在是太穷了,穷的现在想想都后怕! 那个淹死同学的母亲,受不了这种打击,好像家里就这一个儿子,已经变得有点疯疯癫癫了。跑到学校来,碰见我们那个班主任,就抱住他的腿,让还他儿子,一连闹了好多天,碰见哪一个同学,就说是她的儿子,要他儿子和她回家。过了一段时间,听说学校给赔了几千块钱,并把我们那个班主任调到别的地方,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经过这件事情,产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那就是三天两头有好多母亲或者父亲(主要是母亲,父亲在家干农活)往学校跑,他们除了带一些菜或者自家的水果之外,每人都带一大壶水,并重复的嘱咐我们尽量不要去井边,要注意安全等等。然后放下手中的东西,走几十里山路回家。当时也有一些同学,由于性格不同,不喜欢母亲经常到学校来。每当母亲给他们送来水时,他们总是置之不理,也不认真听母亲的话,这样他们的母亲临走时更加放心不下! 就这样,我们在那里度过了两年。初中时,条件也大有转变,可不知道为什么当初的同学少了当年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上课坐在那么好的教室里,却不好好听课;住在比较好的宿舍里,却更加的贪玩。当年的几个同学,玩伴,有一个初中毕业选择了去闯社会,现在成为了一个理发师。有一个,由于家境的原因,初中毕业选择了入伍,现在仍在部队上。还有几个,现在已经成家立业。而我,却一直在上学,高中,大学,真不知道若干年后,大家互相见面,会有一种什么感受。曾经一起走过的那些日子,将是彼此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若干年前,同样是稚嫩的我们,同样是给我们一起送水的母亲,而现在,我们不同的人选择了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