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艾滋病防治数据质量评估方案.doc_第1页
2011年艾滋病防治数据质量评估方案.doc_第2页
2011年艾滋病防治数据质量评估方案.doc_第3页
2011年艾滋病防治数据质量评估方案.doc_第4页
2011年艾滋病防治数据质量评估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艾滋病防治数据质量评估方案2011年艾滋病防治数据质量评估方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4月2011年艾滋病防治数据质量评估方案为保证国家艾滋病防治数据信息质量,落实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手册、HIV/AIDS病例报告网络直报工作指南(试行)、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试行)、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滥用阿片类物质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方案、高危行为干预工作指导方案(试行)提出的工作标准和任务要求,对艾滋病病例报告、哨点监测、感染者/病人管理、自愿咨询检测、抗病毒治疗、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和高危行为干预相关工作的数据质量进行全面评估。特制定本方案。一、目的通过评估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相关数据的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相关工作中的问题,为下一步健全、完善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有针对性地制定与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工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评价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效果、制定政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二、评估内容对7类数据信息的质量开展评估。具体包括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的艾滋病病例报告、感染者/病人管理、自愿咨询检测、抗病毒治疗、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和高危人群干预数据,以及哨点监测数据共计7类数据。三、评估指标与方法(一)病例报告数据质量1、报表合格率()指标定义:在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所报告的病例中,其信息填写完整、准确的传染病报告卡、艾滋病相关信息附卡及个案随访表(首次)等报卡或报表所占的比例。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数及阳性人数统计报表要求每月一张,按时填写。计算公式:评估方法:现场随机抽查病例报告责任单位3-5个。现场检查报卡或报表填写情况。随机抽查20份,少于20份的全部检查。并填写病例报告责任报告单位报表合格率得分计算表(见表1-1)及填写病例报告现场评估表(见表1-3)2、网络直报率指标定义: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通过网络上报传染病报告卡、艾滋病相关信息附卡的病例数(重卡除外),占应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数的比例。计算公式: 评估方法:现场随机抽查病例报告责任单位3-5个。应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数指首次诊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数,通过现场检查从确认实验室获得。随机抽查20例,少于20例的全部检查。并填写病例报告责任报告单位网络直报率得分计算表(见表1-2)及填写病例报告现场评估表(见表1-3)。(二)感染者/病人随访管理数据质量1、尚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CD4结果与实验室数据一致率指标定义:在随访管理数据库中录入日期在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的尚未接受抗病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且“自上次随访以来,做过CD4检测_次”填写大于等于1的个案随访表中“最近一次CD4检测结果”和“检测日期”均与原始报告填写一致的个案随访表份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最近一次CD4检测结果”和“检测日期”均与原始记录填写一致的随访表份数100%规定时间内有CD4检测结果且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感染者的表格份数评估方法:采用网络直报中随访数据库分析与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现场核查过程填写实验室数据一致率核查表(见表2-2)。县(区)对全部填写过CD4检测结果且尚未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随访表进行自查,并对自查发现不一致的随访表在信息系统中进行修改。省级现场抽查个案随访表的份数的原则见表2-1。2、随访表中CD4检测结果与病程阶段的一致率指标定义:在随访管理数据库中录入日期在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并且“最近一次CD4检测结果”小于200个/l的个案随访表中,“病程阶段”为“艾滋病病人”的个案随访表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评估方法:采用网络直报中随访数据库分析与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由性艾中心提供分母中的相关人员名单,各县(区)对“CD4检测结果”和“疾病状态”不一致的人员进行核对,并在信息系统中修改相关信息,同时填写表2-3上报所在省,由省级复核。本指标不需要上报数据。3、随访表中抗病毒治疗编号与抗病毒治疗实际编号一致率指标定义:在随访管理数据库中,录入日期在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并且“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个案随访表中,与抗病毒治疗信息系统数据库个案关联的比例。计算公式:分母中可与抗病毒治疗数据库中个案关联上的表格份数100%规定时间段内有“抗病毒治疗”号的表格份数评估方法:采用网络直报中随访数据库与抗病毒治疗数据库分析、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由性艾中心提供分母中规定时段内的所有接受抗病毒治疗个案人员的名单,根据抗病毒治疗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抗病毒治疗编号对个案随访表及随访数据库中的抗病毒治疗编号进行核对,若不一致,需要将个案随访表/随访数据库中的抗病毒治疗编号修改更新为抗病毒治疗数据库中的抗病毒治疗编号,并将相应的抗病毒治疗编号填入表2-4。4、随访到的感染者未进行CD4检测的原因调查在随访管理数据库中,录入日期在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疾病状态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随访状态为“随访”并且没有任何一次CD4结果的感染者,对其没有进行CD4检测的原因进行调查。评估方法:由性艾中心核查人员对国家抽查的县区内的“未进行CD4检测”的已随访感染者进行现场核对,并填写表2-5。省、市及县(区)无需核查本指标。(三)哨点监测数据质量从哨点设置、哨点运行和哨点问卷质量三个方面考核哨点监测数据质量,其中哨点设置根据各省落实国家艾滋病哨点布局情况评分,哨点运行和哨点问卷质量则进行现场考核。哨点设置20分,哨点运行40分,问卷质量40分。1、哨点设置得分(20分)2011年国家将设立八类艾滋病哨点监测人群,各省要根据国家要求和建议设置本省的哨点(以国家发文确定哨点数为准)。国家将依据8月底各省上报的哨点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应设置的各类监测人群的哨点运行数量均达到国家要求得20分,少设置一个点扣2分,扣完为止。2、哨点运行得分(40分)指标定义: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要求,对当年核准的艾滋病监测哨点是否运行、样本量是否达标、样本来源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按时上报数据进行考评。哨点运行情况的考核分四个方面,设四个考核项。其中哨点工作记录5分、样本量20分、样本来源10分、按时上报数据5分。四项分别计分,合计后的总分数为该哨点的运行得分。评估方法:随机抽取该省核准的5-8个不同类型哨点进行现场工作记录检查。对抽到的每一个哨点分别打分(表3)。 现场工作记录完备:满分5分。哨点工作记录是指在开展哨点工作时记录调查现场基本情况的文字性材料,样本抽样框架或高危场所分布图,潜在调查对象拒绝接受采访或采血的工作记录,其他记录与哨点现场有关的文字或图表材料。具有以上四项中的任何一项者得5分,四项均无者不得分。 监测样本量:满分20分。完成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并通过客户端上报的问卷数20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要求的样本量上一年HIV抗体阳性检出率达到10%的监测人群哨点,分母可降低至250人。 监测样本来源:满分10分。监测人群来自同一个县区得10分,来自两个县区得8分,来自3个县区得2分,来自4个及以上县区不得分。 按时上报监测数据:满分5分。于当年8月31日前将监测数据上报完毕得5分,之后上报不得分。上述4项的合计得分为该考查哨点的该项总得分,该省的得分为抽查到的哨点得分的平均分。3、哨点问卷得分(40分)指标定义:抽查20份哨点问卷,根据抽查问卷中合格问卷的数量进行评分,1份合格问卷得2分,满分40分。计算公式:抽查问卷填报合格数2分评估方法:现场抽查不同监测人群哨点5-8个。每个哨点随机抽查20份问卷,问卷无缺项、漏项、无明显逻辑错误且及时准确上报监测网络者为合格问卷,出现以上任何一项错误者判断为不合格。1份问卷合格得2分,20份问卷全部合格得40分,问卷不合格不得分(见表3)。该省哨点问卷的得分为抽查到的哨点得分的平均分。若经核查存在造假行为,该哨点将以未按要求设置和未运行处理,评为0分,该省哨点设置项得分扣2分。(四)自愿咨询检测(VCT)数据质量筛查阳性者网络直报率指标定义:检测咨询数据库中,填表日期在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的“本次筛查结果”为阳性的个案中(排除确认阴性和不确定者),已在疫情系统中上报的比例。计算公式:评估方法:现场调查各VCT门诊。对规定时段内的所有筛查阳性者VCT表格,根据其表格信息对网络直报情况进行核对,并将相应的疫情库报告卡ID填入筛查结果阳性上报率核查表(见表4)中。(五)抗病毒治疗数据质量1、抗病毒治疗覆盖率指标定义:截至2011年8月31日,抗病毒治疗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人占感染者随访管理数据库中在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间符合抗病毒治疗标准(报告为艾滋病病人或CD4计数小于350/l)的病人比例。计算公式:分子:分母中与2011年8月31日抗病毒治疗数据库中有一致抗病毒治疗号、身份证号的人数。分母:在2011年6月底前尚存活,且2010年1月-2011年6月之间上报过的任意一张随访记录上报告病人符合治疗标准的人数。评估方法:由性艾中心提供分母中相关人员名单,各县对“未知是否治疗”的病人进行现场核对,并填写表5-1上报至所在省。经复核后,由省统一上报。备注:所有名单涉及县区和省份均需要上报数据库。2、抗病毒治疗病人随访及时率指标定义:截至2011年8月31日,抗病毒治疗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随访延迟的病人数占在治病人人数的比例。随访延迟指截至2011年8月31日在治病人末次随访记录后超过190天以上无任何随访表上报。评估方法:由性艾中心根据2011年8月31日的数据库计算获得,不需要现场调查。3、抗病毒治疗数据一致率指标定义:分为实验室数据一致率和抗病毒治疗处方一致率。实验室数据一致率为抽样病人上报的治疗表格中实验室检查结果与原始实验室报告填写一致的表格份数占现场核对表格份数的比例。抗病毒治疗处方一致率为抽样病人上报的治疗表格中抗病毒治疗处方与现场病人领药记录一致的表格份数占现场核对表格份数的比例。两者取平均数作为本指标的结果。指标说明:实验室数据一致率需经现场核查原始报告单与信息系统服务器端收到的表格上所有化验结果均一致,该份表格方可判为“一致”;各治疗点应保留原始实验室检查结果,若有无法核对的项目,则该页表格判为“不一致”;分母只包含“一致”和“不一致”的表格,不包含“无须核对”的表格 。抗病毒治疗处方一致率需现场核查病人领药记录与信息系统服务端收到的表格上的药品名称、发药量及本次随访日期(或抗病毒治疗开始日期)均一致,该份表格方可判定为“一致”。评估方法:现场抽样调查,抽样病人来自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上报治疗表格的病人。治疗县区如果过去一年上报表格人数不超过30人,则检查所有病人。如果过去一年上报表格人数超过30人,则从中随机抽取30人。核对其中有实验室数据的全部基本情况表和随访表的实验室数据和处方一致情况。评估结果填写表5-2。复核时每个县重新随机抽取15人现场复核。(六)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数据质量 1、定期随访完成率指标定义:美沙酮门诊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在治病人档案中,数据资料(包括基线调查表、随访调查表、吗啡定性尿检及实验室检测)完全按要求类型和时间收集的份数(总份数及分类别的份数)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评估方法:现场调查。在美沙酮门诊现场随机抽取10份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在治,且在门诊连续治疗超过6个月的病人档案,查看其数据资料完全按要求类型和时间收集的份数情况(除查看病人基线调查时的基线调查表、吗啡定性尿检及实验室检测情况外,如果病人入组时间超过一年,只查看其最近1年的情况)。在评估时分别计算总完成率(上述四大项全部按要求完成)、基线调查表完成率、随访调查表完成率、吗啡尿检完成率、HIV检测完成率、HCV检测完成率及梅毒检测完成率。并填写现场评估记录(见表6)。2、实验室检测结果及时上报率指标定义:美沙酮门诊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在治病人档案中,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实验室检测结果并在得到结果(以化验单记录的结果报告日期为参照)后的1个月内上报到信息系统中的比例。计算公式:评估方法:现场调查。结合上述“定期随访完成率”指标评估,在随机抽取的10份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在治病人档案中,查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基础上,登录艾滋病信息系统的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板块,查看有关实验室结果及时上报的份数情况,并填写现场评估记录表(表6后半部分)。(七)高危行为干预信息数据1、上报数据与原始记录的符合率指标定义: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高危行为干预数据库中上报的干预信息报表中,其相关的原始工作记录(如现场干预活动记录、人群规模估计测算依据,采血检测相关记录等)在现场完全保存并与上报数据相符合的份数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评估方法:现场调查。在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上报的高危行为干预数据库中,每个季度随机抽取1份干预信息报表(共抽取4份),将其原始工作记录(如现场干预活动记录、人群规模估计测算依据等)与信息报表相互验证,确定两者符合的份数所占的比例, 并填写现场评估记录表(见表7-1)。2、数据真实性评价指标定义及评估方法:在评估“上报数据与原始记录的符合率”的基础上,现场随机抽取3-5份高危行为干预现场活动记录,到干预现场(如娱乐场所、MSM活动场所等)进行核查,通过询问业主及有关目标人群,定性评价相关工作记录的真实性,记录情况与现场调查情况完全符合者评为“好”、基本符合者评为“中”、基本不符合者评为“差”。并填写现场评估记录表(见表7-2)。四、组织实施艾滋病防治数据质量评估分为县(区)级自评、省级考评和国家级考评。各省级疾控中心负责本辖区内数据质量的整体考评工作,制定各信息上报单位的具体自查、复核要求,汇总自查、复核结果,并组织复核。自评阶段,由各县(市、区)依据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开展自查;省级考评阶段,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随机抽取20%的县(市、区)进行评估。性艾中心将对每一类数据随机抽取3-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国家级考评。对于数据质量评估过程中发现的表格填写问题,由信息上报单位进行核实,并在原表格上改正,同时及时更新到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和相关数据库。五、数据录入、收集和传输数据录入统一采用Excel软件。由性艾中心根据各评估指标的记录表格统一编制Excel数据库,于2011年7月10日前发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县将自查情况录入数据库后上报至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收集、汇总数据形成全省质量评估数据库,并将复核情况进行数据录入形成复核数据库,并将复核数据库于2011年9月1日前email至性艾中心。联 系 人:周振海、韩晶联系电话58900983电子邮箱:六、时间进度7月10日至7月31日,县级完成自查工作,并于7月31日前完成相关数据的录入。8月1日至8月31日,省级考评,相关数据库于9月1日前由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报至性艾中心。9月1日至9月30日,国家级考评。10月1日至11月30日,由性艾中心分省形成7类数据的质量评估报告,并将相关报告上报卫生部,反馈各省疾控中心。(注:国家哨点监测数据质量自查工作应于哨点数据上传之后立即开展,其省级考评可结合省级哨点督导工作开展,该部分数据考评结果上报不得晚于9月7日。)23表1-1 病例报告责任报告单位报表合格率得分计算表单位名称:序号传染病报告卡艾滋病相关信息附卡个案随访表(首次)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数及阳性人数统计报表评分规则每单位随机抽查20份,少于20份的全部检查。满分30分,报告卡信息填写完整、准确则每病例得1.5分,20份合计30分;不足20份,若查N份,最终得分为(N份实际得分/N)*20满分30分,报告卡信息填写完整、准确则每病例得1.5分,20份合计30分;不足20份,若查N份,最终得分为(N份实际得分/N)*20满分30分,报表信息填写完整、准确则每病例得1.5分,20份合计30分;不足20份,若查N份,最终得分为(N份实际得分/N)*20满分10分,即每月按时报告一张,共12张;不足12张,每缺少一张扣一分,10分扣完为止病例1病例2病例20合计分表1-2 病例报告责任报告单位网络直报率得分计算表单位名称:序号传染病报告卡及艾滋病相关信息附卡得分评分规则每单位随机抽查20份,少于20份的全部检查。是否报告传染病报告卡及艾滋病相关信息附卡?未报告注明原因每病例若报告则得5分,20份满分100分;不足20份,若查N份,最终得分为(N份实际得分/N)*20。病例1病例2病例20合计分表1-3 艾滋病病例报告数据质量现场评估表省份:填表时间: 单位名称报表合格率得分网络直报率得分总分*平均分评估结果*评估人员签字: 评估时间: 年 月 日注:“总分”为“报表合格率”和“网络直报率”两项得分相加;评估结果:满分为200分,分优、良、中、差等四级,标准如下:(1)平均分大于等于180(200*90)分判定为“优”;(2)平均分小于180分而大于等于160(200*80)分判定为“良”;(3)平均分小于160分而大于等于120(200*60)分判定为“中”;(4)平均分小于120分判定为“差”。表2-1 省级抽查现场抽样原则有CD4检测结果的随访表(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抽样比例125以下100%125-24980%250-49940%500-99920%1000-199910%2000以上5%表2-2 艾滋病实验室数据一致率核查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地、州) 县(区)序列号卡片编号姓名随访日期随访次数CD4检测结果CD4检测日期上报结果与原始检测单一致=1,不一致=2上报日期与原始检测单一致=1,不一致=2评估人员签字: 评估时间: 年 月 日表2-3 CD4检测结果与疾病状态的一致率核查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地,州) 县(区)序列号卡片编号姓名随访日期随访次数CD4检测结果疾病状态是否修改是=1,否=2评估人员签字: 评估时间: 年 月 日表2-4 抗病毒治疗编号一致率核查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地,州) 县(区)序列号卡片编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随访库中治疗编号治疗库中治疗编号是否一致是=1,否=2评估人员签字: 评估时间: 年 月 日表2-5 已随访感染者未检测CD4的原因调查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地,州) 县(区)卡片ID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编号姓名身份证号性别出生日期现住址随访单位填未进行CD4检测原因:(单选)1、电话随访2、病人拒绝检测3、交通不便4、检测单位时间安排不便5、辖区内无CD4检测仪器6、其他(请注明)评估人员签字: 评估时间: 年 月 日表3 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质量现场评估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国家要求哨点总数:_个全省按国家要求实际设置和运行_个哨点哨点设置得分(20分):_编号抽查哨点单位名称监测人群哨点运行得分(40分)问卷质量得分(40分)工作记录(5分)样本量(20分)样本来源得分(10分)按时上报(5分)小计抽查数量合格数量小计10 50 2 8 100 520 50 2 8 100 530 50 2 8 100 540 50 2 8 100 550 50 2 8 100 560 50 2 8 100 570 50 2 8 100 580 50 2 8 100 590 50 2 8 100 5100 50 2 8 100 5合计得分: 分注:1、哨点设置得分:满分20分,1个哨点未按国家要求设置扣2分,扣完为止;2、工作记录:记录调查现场基本情况的文字性材料,样本抽样框架或高危场所分布图,潜在调查对象拒绝接受采访或采血的工作记录,其他记录与哨点现场有关的文字或图表材料。具有以上四项中的任何一项者得5分,四项均无者不得分。3、样本量得分=20/400上报问卷数量(要求有检测结果);青年学生哨点样本量得分=20/800上报问卷数量(要求有检测结果);上一年HIV抗体检出率高于10%时,样本量达到250时可得满分20分,低于250时评分=20/250上报问卷数量(要求有检测结果);4、样本来源得分:来自1个县区得10分,来自2个县区得8分,来自3个县区得2分,4个及以上县区不得分;5、问卷质量得分:满分40分,一份问卷不合格扣2分。合格问卷指问卷中无明显的逻辑错误,无缺项和漏项,且与网络上报数据一致;6、合计得分=哨点设置得分+哨点运行得分平均分+问卷质量平均得分。表4 筛查结果阳性上报率核查表VCT名称: VCT编号: 编码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求询者类型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身份证号疫情库ID未上报原因: 1-漏报 (包括未进行确认试验者) 2-确认阴性或不确定(须附原始单据)评估人员签字: 评估时间: 年 月 日表5-1抗病毒药物治疗覆盖率调查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地,州) 县(区)卡片ID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编号姓名身份证号性别出生日期现住址是否治疗1 是2 否3 不详“是”填病人治疗编码“否”和“不详”填未治疗原因:(单选)1、处理机会性感染2、病人拒绝治疗3、医生认为无需治疗4、病人依从困难/随访困难5、随访“艾滋病”诊断失误6、病人非本地户口7、符合治疗条件后发生意外(死亡、失访、入狱等)8、其他填表县区: 填表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填表说明:1、 性艾中心提供卡片ID、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编号、姓名、身份证、性别、年龄、现住址和已知治疗病人及病人治疗编码列表。2、 “病人治疗编码”由9位医疗机构代码4位抗病毒治疗号组成。表5-2 抗病毒治疗数据一致率指标现场数据核查登记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地,州) 县(区)病人治疗编码(9位医疗机构代码4位抗病毒治疗号)表格类型实验室数据核对情况1 一致2 不一致抗病毒治疗处方核对情况1 一致2 不一致评估人员签字: 评估时间: 年 月 日填表说明:1、 实验室数据一致性:以下情况按不一致处理,填“2”:(1) 化验单上的数值与信息系统上报表格所填数值至少有1项不一致(2) 信息系统收到的表格上有化验结果,而现场找不到相应化验结果(3) 有相应时间的化验结果,而信息系统收到的表格上无化验结果(4) 有相应时间的化验结果,而表格上填的是其他时间的化验结果2、 抗病毒治疗处方一致性:以下情况按不一致处理,填“2”:(1) 病人领药记录上的药品名称、发药量、发药时间和信息系统上报表格所填结果有一项不一致(2) 信息系统收到的表格上有处方,而现场找不到相应领药记录表6 美沙酮门诊数据质量评估现场记录表门诊名称: 门诊编号: (9位)填表人: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门诊主任签字: 评估人员签字: 序号病人编号基线表随访表吗啡尿检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数据上报情况HIVHCV梅毒HIVHCV梅毒12345678910填表说明:1、 病人编号:填写病人的4位编号。2、 基线表:0=无,1=在病人初次入组1个月内填写,2=在规定时间外填写。3、 随访表:0=无,1=在病人初次入组后6、12、24、36个月(1个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