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问题的研究.doc_第1页
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问题的研究.doc_第2页
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问题的研究.doc_第3页
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问题的研究.doc_第4页
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问题的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问题的研究摘要收入分配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生产成果,按照一定的规则,在社会群体或成员之间进行分割的经济活动。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两难问题,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协调成为全球范围内理论研究的焦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收入分配中效率和公平的两难选择更突出地摆在人们的面前。是效率优先还是公平优先?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人们会得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本文对效率与公平争论的背景、效率与公平的含义以及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几种不同认识做了简要综述。关键词效率 公平 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生产成果,按照一定的规则,在社会群体或成员之间进行分割的经济活动。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领导人提出要实现和谐社会,就务必要处理好收入分配领域的效率与公平关系。改革开放30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体之间收入差距有扩大趋势,已经达到了国际警戒线,引起社会的关注。收入分配领域效率与公平的不和谐已经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进一步研究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有利于我们深化对二者关系的认识,有利于我们解决现阶段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失衡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方向,关系到我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而且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收入分配包括国民收入分配和个人收入分配两方面内容。国民收入分配,它是对于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创造的净产值进行的分配。国民收入分配分为两个层次: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是国民收入在生产部门进行的分配;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在全社会范围继续进行的分配。再分配是对初次分配中不合理因素进行的修正,它符合社会公平的要求;再分配也是为社会执行公共职能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再分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国际依法凭借行政手段强制进行的再分配,主要手段是赋税制度(特别是所得税制、遗产税制)和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另一种是自愿进行的再分配,如赠与、捐助等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收入分配中效率和公平的两难选择更突出地摆在人们的面前:是效率优先还是公平优先?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人们会得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一、对国内学者关于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问题的研究述评(一)收入分配中效率优先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重要作用,效率与公平不可分割,公平要通过市场机制中的自由竞争来实现。社会主体所得的公平应该取决于他们在社会中创造的价值,如此工作和生活才会有效率和动力。(二)收入分配中公平优先的观点效率应该是在收入分配公平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效率优先,经济增长并不能解决社会的收入差距问题,甚至会扩大这种差距,因而政府应该在再分配领域进行干预,调节收入分配中差距扩大的形势。(三)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统一的观点无论是效率还是公平,其涵义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多重性,这就决定了效率与公平之间必然暗含着多种组合关系,从而具有一种辩证的张力,用经济学术语表述就是效率与公平的均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此消彼长的关系,二者具有统一性。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公平是效率的保证,这种公平合理的分配,有助于形成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能有效调动各方面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从而促进效率的提高。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公平的实现,社会的公平也有助于提高效率。二、除了上述三种观点,国内学者对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涵义的界定上还有以下几种观点公平应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等;李海清认为,公平主要解决社会资源分配中个人权利与义务是否平衡的问题,他将公平分为机会公平与分配公平,机会公平又包括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以上是张屹山、纪玉山等人的看法。而史瑞杰认为:效率不同于效用和效益,效率的内涵应该包括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他把公平同正义、平等、公正等范畴相区分,认为公平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包括三个层次的关系,即经济效率与经济公平,社会效率与社会公平,人类效率与人类公平。他认为,效率和公平本质上是一种结构性存在的关系,对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不是优先处理什么的问题,必须根据效率与公平的三个层级的关系协调二者关系,做到效率与公平在动态中实现基本平衡。西方理论界对效率与公平问题观点有三:(一)重效率论罗宾斯认为,社会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社会分配的不公平,这种现像无法消除,只能通过提高生产效率的手段减轻。弗里德曼认为,追求效率所体现的不公平也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哈耶克认为追求效率必然带来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是合理的,并且受到政府行为的保护。(二)重公平论勒纳、罗尔斯等,他们不赞同效率优先论的观点,认为更加注重公平,这样使社会发展进步。(三)效率与公平并重论凯恩斯、阿瑟奥肯等,认为效率与公平同样重要,必须并重,关键在于如何以最小的不平等换取最大的效率,或者以最小的效率损失换取最大的平等。总之,我们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效率与公平统一观。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解放生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最终的目的则是共同富裕。只有注重效率和维护公平同时兼顾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参考文献】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2弗里德曼.自由选择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2.3史瑞杰.效率与公平社会哲学的分析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4纪玉山,代栓平.在效率优先的基础上重建公平j.经济与管理究,2005(8).5李海青,赵玉洁.效率与公平:追求和谐的统一j.山东经济,2005(9).6张涌,马小丽.收入分配角度分析效率与公平j.现代商业,2010(9).7刘振彪,尹剑锋.收入分配差距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5).8杨俊,张宗益,李晓羽.收入分配、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经验(1995-2003)j.经济科学,2005(05).9胡兵,胡宝娣,赖景生.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对农村贫困变动的影响j.财经研究,2005(08).10刘桂芝,刘振华.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相关性研究重点转移带来的政策启示j.经济经纬,2004(02).11尹恒,龚六堂,邹恒甫.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回到库兹涅茨假说j.经济研究,2005(04).12陈秀山,徐瑛.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4(05).13杜彦瑾.分配和谐的均衡理论、效应分析与制度设计d.湖南大学,2009.14许涛.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劳动收入改进d.中共中央党校,2011.15郭建新.分配体制与伦理调节j.江苏社会科学,2000(05).16余陶生.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3).17杨明洪.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深层思考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04).18韩喜平.关于按要素分配理论依据的观点评析j.长春市委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