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百花园中的奇葩-对联.doc_第1页
文学百花园中的奇葩-对联.doc_第2页
文学百花园中的奇葩-对联.doc_第3页
文学百花园中的奇葩-对联.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百花园中的奇葩-对联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交流,指导对联是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2、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了解对联的特点。3、激发学生阅读对联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播放音乐古筝渔舟唱晚)中国古代文化不但有灿烂辉煌的往昔, 有对自然真切的关照, 还有对人生处境的深刻体会, 更有旖旎缠绵的情景。中国文化从始之及就含而不露的衔着一层淡淡的轻纱,因而成就了其渊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对联是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近对联。首先我们先来看一看对联的概念。对联,亦称“楹联”、“对子”、“门联”,它融诗歌艺术与书法艺术于一体,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且用字简练,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言简意赅,深得广大民众的喜爱 。生自由读,齐读。对联又是如何起源发展的呢?二、对联的起源、发展和载体(一)对联的起源和发展1、形成对联的文字条件教师: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任何事物都不是突然出现的。商周两汉以来诗人的对偶句,魏晋南北朝以来辞赋的骈俪句,为后代对联的形成,在文字上做了原始的积累。据考证,中国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五代十国时期。2、一般认为,保留下来的最早的对联是后蜀主孟昶(chang)写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课件出示)。3、对联的发展则在宋代,而普及和兴盛却在明、清两代。那时候对联不仅仅是文人骚客的专利,在普通老百姓里也很流行。(二)对联的载体1、先秦时,就有人用桃木人或门上画神像祛灾除祸。古人认为鬼魅畏惧桃木和桃木制品,是因为“桃是五木之精”。到了南北朝、隋唐,突出了桃符板的作用。桃符板,简称桃符,一般一二寸宽,五六寸长。作为民俗文化,在岁末、元旦,把桃符挂在门上,渐成习俗。直到宋代桃符板仍是对联的载体。2、课件出示:元日 王安石 宋代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3、随着对联内容的丰富,人们审美要求的提高,桃符板逐渐做出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竹板、纸张等载体。三、对联的分类和特点1、对联的分类(课件出示)(1)按内容可以分成叙事联、抒情联、晓理联、评论联等;如晓理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按文字长短可分为长联、短联;短可一两字,长可千余字。(3)按写作方式可分为自拟联、集句联等;(4)按应用范围可分为春联、门联、堂联、喜联、寿联、挽联、交际联、名胜古迹联等。课件出示:春联图片、堂联图片、交际联图片、门联图片等。课件出示:林则徐自撰堂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交际联胸无点墨何称富,案有诗书不算贫。2、对联的特点(1)上联与下联内容相关; 正对,指上联与下联在意思上并列,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主题,互相补充。 课件出示:松竹梅岁寒三友, 桃李杏春风一家。反对,指上联与下联在内容上一正一反,相互映衬。课件出示:岳坟前铁槛对联(清松江女史)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串对,指上联与下联之间有一种递进、转折、条件、因果等关系。课件出示:武汉黄鹤楼太白亭联 此地饶千秋风月; 偶来作半日神仙。(2)上联与下联字数相等;(3)上联与下联平仄相谐。对联的平仄和古诗的平仄规律是一致的,今天我们就不再深入探讨。(4)上联与下联语法结构相应一致; 师:咱们今天一起做一个文字游戏!课件出示:东对(西);来对(去);天对(地);明对(暗);云对(雨);雪对(风);细雨对(和风)桃红对(柳绿)蓝天对(白云)地北对(天南)蚕吐丝对(蜂酿蜜)四、对联欣赏,阅读指导1、师:我们一起探究了对联起源、发展、分类和特点,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去看看妙趣横生的对联吧!(1)师:同学们,对联与生活息息相关,凡身边事、眼前景等皆可入对联。读一读,感受体会一下吧。课件出示:数字对联: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纷,八分九分十信娇;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向,二乔大乔一人占。(三国故事)一条大路通过南北,两边小店卖东西。六尺讲台伴冬夏,三寸粉笔写春秋。三代夏商周,四诗风雅颂。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谐音对联:因荷(何)而得藕(偶);有杏(幸)不须梅(媒)。佛教对联:琵琶琴瑟,八大王一般头面;魑魅魍魉,四小鬼各样心肠。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无知无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来观去,观他人总有高有低。名著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曹雪芹红楼梦)风景对联:断桥桥不断,残雪雪不残。(杭州西湖断桥残雪)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山海关孟姜女庙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大明湖对联)井冈翠竹年年翠;华夏青松季季青。(井冈山对联)拆字对联:李宋二先生,木头木脚;龚庞两小姐,龙首龙身。蚕为天下虫,鸿是江边鸟。闲看门中木,思间心上田。上联:“闲”字; 下联:“思”字 挽联:忠魂不泯,热血一腔化春雨;大义凛然,壮志千秋泣鬼神。(周恩来总理去世后的挽联)其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下笔千言,正槐子黄时,桂花香里;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童可烹,妾可杀,城不可亡,矢志保江淮半壁;生同岁,死同年,生亦同祀,精忠比日月双辉。(江苏江阴双忠庙联)水底月为天上月,眼中人是面前人。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合。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擘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水果对联:石榴和银杏)(2)对联故事:1、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贴对联,一个穷的快揭不不开锅的老老秀才为自己写了一副对联。横批:南北-没有东西;上联:二三四五-缺一 ;下联:六七八九-少十。你知道这副对联所包含的意思吗?2、清朝大学者纪晓岚很小的时候,他既聪明又顽皮,常常让老师啼笑皆非(老师姓施)。有一天,纪晓岚带著一只小黄鸟到学堂去玩,玩得正起劲的时候,施老师进来了;纪晓岚马上把鸟儿藏在墙上松脱的砖头后面,石老师也瞧见了,他故意装做不知道,就上他的课了。可是当施老师吟著诗句走到墙边时,突然用手把砖头往后推,可怜的鸟儿就活活的被压死了,老师还很得意的吟了一句:“细羽佳禽砖后”。纪晓岚说:“您念的是细羽佳禽,我给您对粗毛野兽,您的砖,我对石,后我对先,死我对生,是粗毛野兽石先生。”老师听了,知道纪晓岚是用谐音在骂他,鼻子都气歪了,但是,他又没对错嘛! 3、 于谦小时候,束发两髻,有个和尚笑他:“牛头且喜生龙角。”于谦马上回答:“狗嘴何曾出象牙。”但是于谦回家之后,告诉妈妈,妈妈马上帮他梳成三角;于谦出门又遇到那和尚,和尚又笑他:“三角如鼓架。”于谦就回答说:“一秃似擂槌。”和尚听了无言以对。 4、明人解缙,门对富豪地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富豪气得目瞪口呆。 5、 最后再说一则有趣的以数字联取胜的故事。相传明朝时,有个穷秀才颇有才学。但因当时科举场上徇私舞弊之风盛行,他屡试不中。过了一年,又到开科考试了,他听说主考官廉洁奉公,任人唯贤,于是打点行装,赴京城再次应举。路途遥远,秀才虽然日夜兼程赶路,可当他到达京城时,考试已经结束。秀才好说歹说,终于感动了主考大人,准他补考。主考官出的题目,是要求他用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作一联。秀才听后,暗想,我就把自己一路颠簸和误考的原因说一说,以求得主考大人的谅解,便脱口说道:“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主考官暗暗称奇:“此生才学,确实不浅!”接着,他又要求秀才从十至一作一联。秀才想把这些年自己读书、应考的苦衷表一表,便朗声说:“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主考官听罢,连连称妙。这一年解元的桂冠,就这样被这位穷秀才夺走了。 (3)未来诗人:、动手试试:瑞雪片片兆丰年,家家恭喜致富点点报新春,人人庆贺安康 (可填“红梅”“腊梅”“早梅”等。)可耻,节俭光荣。(可填“浪费”“挥霍”“铺张”“奢侈”等。)、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出国文科试题,其中对对子一题出的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下面几种答案都比较好,你能说出好在哪里吗?A胡适之 B祖冲之 C韩退之 D王引之、北京大学吴小如教授曾为茅盾纪念馆作了一副对联,其中巧用了茅盾的小说篇名。请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