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液氯使用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水厂液氯使用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水厂液氯使用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水厂液氯使用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水厂液氯使用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厂液氯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液氯是必不可少的制水消毒剂,氯气是一种具有特殊强烈刺臭味的窒息性气味,对人体的生理组织有严重的危害性,故必须对液氯的使用加强管理,杜绝一切事故的发生,应当设立责任人,负责具体实施工作。第二章 安全设施配备第二条 加氯间值班室配有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4套(防毒面具),防护服4套,放置于易取固定位置。每月由安全小组对其检查,气压降至250巴时应重新注气。第三条 加氯间配有各种应急工具,置于易取固定位置。第四条 氯库内或大门口建有石灰池,当氯瓶泄漏控制不住时,将其推入池内,防止泄漏事态扩大。第五条 加氯间配备先进的氯气泄漏报警装置、氯气中和系统,排气通风设施和降温、保暖装置。第六条 氯库有专用起吊设备,每年维护保养2次,每两年请制造厂检查维修一次,确保其正常运行。第七条 中和室装有吸收能力1000Kg/h的泄氯吸收装置2套。第三章 氯瓶的使用管理第八条 氯瓶进库,出库必须由值班人员对主阀、主阀安全帽、钢瓶的安检年限、使用编号、瓶重、装氯重量、进、出库时间等进行详细严格地验收、签字,发现漏毒可疑部位,须修理后方能入库。过安检年限的钢瓶,拒绝入库。第九条 氯瓶卧放时须使之固定,放置整齐,防止滚动,头部朝向一方,并留有适当宽度和通道。第十条 氯瓶的主阀安全帽必须旋紧,要远离热源,储存地点温度不得超过35,否则需采取降温措施。第十一条 氯瓶严禁暴晒、雨淋,储存库门口应挂明显标志牌,防止非值班人员入内。第十二条 值班人员必须协助装卸人员把满瓶、空瓶分开储存,并在瓶上挂上满瓶、空瓶的标牌。第十三条 值班人员每小时一次对氯瓶及加氯设备进行巡视和检查,严禁非值班人员随意搬动氯瓶,启用安全附件、氯瓶主阀及专用工具。第十四条 为防止气化后的氯气再液化引起加氯不正常,每年六月中旬至九月下旬、十二月上旬至次年三月上旬使用淋水装置。每年十二月上旬至次年三月下旬开启加温设备。备用组的氯瓶禁止开启淋水装置。第十五条 氯库大门除氯瓶进出时和遇特殊情况开启外,其他时间均应关好,由当班人员负责。第十六条 值班人员应经常打扫氯库,确保氯库和氯瓶的清洁。第四章 液氯的使用第十七条 更换氯瓶由维修中心专业人员和值班操作人员共同负责。操作人员须经考试,操作合格后方可上岗。第十八条 值班人员交接班时应认真负责,查看氯瓶的压力情况,清点相关用具和专用工具,认真做好记录。如有异常报班长、厂部处理。第十九条 加氯人员要严守工作岗位,严格检查防毒面具是否正常。按照加氯规程和有关通知精神,不定时检查加氯设备。如有泄漏,不得用鼻嗅、闻,应迅速戴好防毒面具,关闭氯瓶主阀,再用氨水熏查,值班长配合进行。如果发生氯瓶漏气,一时无法控制,应按规定步骤堵漏或安全地把氯瓶移至石灰池中。泄氯吸收装置不能自动启用时要手动开启。第二十条 使用氯瓶时,无特殊情况及通知,一定要先到先用,换瓶不能少于二人操作。吊装氯瓶时应小心谨慎、轻起轻放,值班人员配合进行,最后双方查验签字。在使用过程中,遇钢瓶阀门打不开等现象时,即告机电维修中心人员查看,确保正常运行。第二十一条 开启氯瓶主阀须用专用工具,并缓慢进行,不许用榔头及300毫米以上的长扳手等启用,防止主阀损坏。第二十二条 氯瓶使用时距明火不得小于10米,当氯瓶冻结时,严禁用火烤或开水淋,可用红外灯泡或其他升温措施,室温不得超过35。第二十三条 按照加氯机操作规程及使用量,值班人员每小时检查一次余氯及投加情况并记录,停用时关好氯瓶总阀门。第二十四条 液氯钢瓶应经常检查,发现渗漏、锈蚀严重应及时报有关人员进行调换。第二十五条 液氯钢瓶内的液氯不能完全用尽,应残留氯5kg左右,但不得超过10kg。第二十六条 机电维修中心每天应指定人员检查加氯设备的运行情况,并提出维护保养,检修计划。第五章 漏氯事故的处理步骤第二十七条 加氯间不允许漏氯,如果发生漏氯必须立即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制止:(一)如少量氯气泄漏,应用氨水查出漏气部位,关闭出氯总阀,针对漏气部位进行修理。(二)如漏气量较大,一时不能断定漏气部位,应先戴好防毒面具,将出氯总阀关闭,待吸收装置将室内氯气排除后,再将氯气总阀开启少许,查处漏氯部位和原因,关闭氯瓶总阀,加以修理。(三)如遇氯瓶大量漏氯,无法制止(氯瓶总阀头断裂、安全塞融化,沙眼喷氯等),首先保持镇静,人居上风,戴好防毒面具,利用专用工具进行抢修,直至不漏或少漏氯,或把氯瓶移至石灰池中,用自来水冲漏气部位。第二十八条 为使事故发生后能尽快有效地展开抢险救护工作,应当设立抢修组,负责具体实施排险、抢修工作,在最短时间内遏止事态的发展,并修复;设立救护组,负责具体实施抢救中毒人员工作;设立疏散组,负责具体实施疏散群众、转移到上风处或安全地带躲避的工作。第二十九条 各小组人员都要有对国家、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一旦发现险情,要尽快到位,听从指挥,做好工作。第三十条 当班班长要严守岗位,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公司领导,报110报警中心、消防大队,同时要了解指挥好其他岗位的运行情况,确保供水。第六章 氯瓶进出库管理规定第三十一条 氯瓶进出库时加氯岗位当班人员必须全程陪同监控。第三十二条 加氯岗位当班人员必须记录每次运送氯瓶人员姓名、车号、进出时间。第三十三条 氯瓶必须装卸在指定位置;使用吊车装卸时必须轻提轻放,严禁剧烈碰撞;每只氯瓶按照进库时间从北向南依次排放整齐,保证头部统一朝向西面;瓶体直接放置在轨道上方,与轨道接触处应避开减震圈,两端用挡板固定,防止滚动。第三十四条 氯瓶进库时,当班人员必须记录进库数量,每只氯瓶的瓶号、氯瓶自重、装氯重量、进库时间,检查每只氯瓶使用期限,检查氯瓶针型阀和安全帽是否有变形、松动并用氨水检测是否有漏氯现象,对不合格的氯瓶应拒绝接收,返厂更换。第三十五条 氯瓶出库时,当班人员必须记录每次氯瓶出库数量,每只氯瓶的瓶号、出库时间,是否有需维修氯瓶、瓶号及检修项目,并在瓶体上故障位置用粉笔标明。第三十六条 加氯岗位当班人员每班应对氯库内未使用满瓶和已使用空瓶检查一次,核对数量与记录是否一致,检查阀门和瓶体有无泄漏情况,并做好台账记录。第七章 液氯钢瓶管理规定第三十七条 氯瓶必须定期进行技术检验,每两年检验一次,主要检验:内外表面、壁厚、容积残余变形测定;有无严重腐蚀和强度缺陷;有无裂缝和渗漏或明显的变形。经技术检查后认为不宜继续使用的氯瓶要予以更换。第三十八条 氯瓶必须进行编号,建立氯瓶的使用、检验、管理档案。氯瓶的使用档案由水厂保存,氯瓶的检验、管理档案由设备管理部保存。第三十九条 氯瓶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有严重腐蚀或其他严重损伤,应提前进行检验,由使用部门提出要求,经相关部门确认。第四十条 氯瓶(焊接钢瓶)的使用年限一般为12年,使用温度应小于600C。氯瓶到了规定的使用年限,或未到使用年限但发现已影响正常使用,应立即报废。第四十一条 氯瓶的外表漆草绿色,用白色标明“氯”,横条白色。氯瓶上的漆色必须经常保持完好。如脱漆应及时补漆。第四十二条 做好氯瓶充装记录,详细记录充装日期、氯瓶编号、空瓶重量、充装量、满瓶重量等信息。第八章 加氯间呼吸器佩戴规定第四十三条 预检:(一)每月一次检查瓶阀是否处于关闭状态,打开气瓶阀,检测瓶内压力是否大于250巴,如瓶内压力小于250巴需重新充装,以使备用气瓶压力充足;(二)检查气瓶束带穿入扣环是否正确,气瓶是否正确定位在背架上,减压阀手轮是否完全旋紧,束带扣是否松动;(三)检查呼吸器面具是否密封,器具是否完好,面罩透明部分是否有污物,面罩必须保持清洁密封;(四)检查气瓶是否正确放置在墙壁托架上,背带和腰带部分是否保持在松弛状态备用;(五)检查整机的气密性。打开和关闭瓶阀,观察压力表,在一分钟内压力的下降不得大于20巴(2MPa);(六)检查报警哨。步骤如下:1.从面罩上卸下供气阀;2.打开气瓶阀,让管路系统充满气体,再关闭气瓶阀;3.为排空整个系统,把手放在供气阀出气口,让一些空气泄漏;4.观察压力表,压力低于555巴的时候报警哨必须开始报警。第四十四条 佩戴:(一)完全打开瓶阀,压力表必须显示以下压力:在200C情况下,瓶内压力不低于250巴(25MPa),否则有效使用时间将缩短。(二)背架的佩戴和调节1.使用前注意调节好肩带和腰带的长度至合适自己的位置;2.背面正对背架,双腿轻微弯曲,双臂分别从两侧肩带中插入,收拢肩带至胸前,两腿立直,身体前倾,使整套装置和墙壁托架分离;3.把整套装置背在背上,双手扣住身体两侧的肩带环形垫圈,身体前倾,向下方拉紧环形垫圈直到肩带及背架与身体充分贴合;4.扣上腰带,拉紧,当整套呼吸装置被正确佩戴时不会发生松动和移位的现象,位置保持不变。(三)面罩佩戴1.从保管箱中取出面罩,调节头带长度,保持松弛状态;2.一只手托住面罩,将面罩口鼻罩与脸部完全贴合,另一只手将头带后拉罩住头部,收紧5处头带;3.检查面罩的气密性:用手掌封住供气接口并呼吸,如感到无法呼吸,则说明密封良好;4.将供气阀推进面罩供气口,听到“咔嗒”的声音,同时用手无法将供气阀拔出,则表示已正确连接;5.完成以上步骤后即可正常呼吸。第四十五条 注意事项:(一)在工作过程中时刻关注压力表的变化。当气瓶压力低于555巴(5.50.5MPa)时报警哨开始工作鸣叫,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