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3群落的结构练习.docx_第1页
2017届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3群落的结构练习.docx_第2页
2017届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3群落的结构练习.docx_第3页
2017届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3群落的结构练习.docx_第4页
2017届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3群落的结构练习.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节群落的结构基础巩固1在某水产研究所有8个池塘,其中6个池塘养的是鲫鱼,另外2个池塘养的是地中海鳎鱼,那么,这8个池塘里的鱼是()A.1个群落B.1个物种C.2个种群D.8个种群答案D2下列关于群落的物种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的群落,物种组成不同B.不同群落的树木没有差别C.西伯利亚比海南的木本植物丰富度大D.山东泰山的乔木和吉林长白山的乔木物种组成相同答案A3某物种被引入一个新的地区,对该地区一些动物的栖息地产生不利影响。该物种与这些动物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A.寄生 B.互利共生C.竞争 D.捕食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物种被引入一个新的地区,对该地区一些动物的栖息地产生不利影响”,该物种的引入相当于外来物种的入侵,和其他生物之间形成竞争关系。答案C4下面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是()A.一块玉米地中的全部植物B.一块玉米地中的全部玉米C.一片竹林中的全部竹子D.一片竹林中的全部生物解析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属于群落的特征,一片竹林中的全部生物是一个群落,所以一片竹林中的全部生物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答案D5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B.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D.群落中的物种,都不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而是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答案C6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这个森林中的()A.水源和土壤B.细菌和真菌C.各种动植物D.有害的生物答案A7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解析A项属于共生;B项中,菜粉蝶幼虫以油菜叶为食,而蜜蜂以油菜花上的花蜜为食,两者不是竞争关系;C项中,噬菌体寄生在活的细菌中,不能直接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而是利用细菌体内的氨基酸,细菌与噬菌体属于寄生关系;D项中两种藻类属于竞争关系。答案D8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B.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C.植物的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D.动物的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解析动物的水平分布一般是不均匀的,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植物的分布以及地形、水分、土壤状况等。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有关,阳生植物分布在上层,阴生植物分布在底层,动物的垂直分布主要与植物的分层及其栖息方式和食物来源等有关。答案D9在某栎林中,植物和动物的分布如下表。上层中层下层植物乔木灌木草本动物林鸽长尾山雀鹪鹩、昆虫(1)上表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它反映了动物、植物都具有现象。(2)某栎林中,上层、中层、下层的植物种类不同,这种分布的差异主要与(非生物因素)有关。(3)栎林中动物的分布取决于植物的分布,这是因为植物能为动物的生存提供,而且动物中鸟类的这种分布有利于减轻它们之间的。答案(1)垂直结构分层(2)光照(3)食物和栖息场所竞争能力提升1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大的是()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B.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答案B2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N1、N2)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这两个种群的关系是()A.捕食关系,N1为捕食者,N2为被捕食者B.捕食关系,N2为捕食者,N1为被捕食者C.竞争关系,N1为竞争中的胜利者,N2为失败者D.共生关系,N1、N2彼此依赖,相互有利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两物种的关系。从曲线可以看出,两曲线发生周期性变化。分析曲线的每一个周期,发现总是N1种群数量增长以后,N2种群数量随之增长,说明N2以N1为食物。两个种群若存在竞争关系,一个种群的增长可导致另一个种群的减少。两种群若存在互利共生关系,则两曲线呈同步升高或降低的关系。答案B3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解析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通常用取样器取样法,标志重捕法用于调查种群密度。答案B4从个体到种群,从种群到群落,无不揭示一个原理:“整体不是部分的叠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同种生物的个体形成种群B.各种生物种群构成群落C.个体所具有的特征等于种群所具有的特征D.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不同方式形成的生命系统远远超过某一个体所具有的特征答案D5下列各组中,均属于捕食关系的是()A.狼吃羊和噬菌体侵染细菌B.狐吃兔和大鲈鱼吃小鲈鱼C.蛇吃鼠和牛喝水D.鸟吃虫和羊吃草解析A选项中噬菌体侵染细菌属于寄生。B选项中大鲈鱼吃小鲈鱼属于种内斗争。C选项中牛喝水不属于种间关系。答案D6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装置的花盆壁a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B.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C.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D.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解析由图可知,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其中的花盆壁a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以放到试管中。答案C7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时间/年物种数量/种植物类别14152540草本2827263034灌木0341219乔木0001423总计2830305676A.表中数据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的B.该农田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垂直结构的体现C.表中草本植物的丰富度最高D.该区域中所有草本、灌木、乔木和生活的动物构成了该群落解析调查植物群落的丰富度需要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其关键是随机抽样,而不能只在植物丰富的区域调查,A项错误;不同地段的物种组成不同体现的是水平结构,B项错误;由表中数据可知草本植物的丰富度最高,C项正确;该区域的所有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群落,D项错误。答案C8下图为A.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B.大小两种草履虫、C.狐与兔、D.细菌与噬菌体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据图回答问题。(1)判断AD四组生物的对应曲线。A.;B.;C.;D.。(2)中出现的现象是由于。(3)与相比,结果不同是因为。(4)若四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曲线是。(5)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解析根据图形分析,一般来说共生是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一致;捕食是两种生物数量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竞争是两种生物一种数量增多,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或死亡;寄生可能使寄主数量减少,但不可能使寄主全部死亡。答案(1)(2)食物竞争,使一种(大)草履虫死亡(饿死)(3)寄生关系不可能使寄主全部死亡(4)和(5)兔先增加(失去天敌),后减少(受食物、空间等制约)9生态学家高斯曾在实验室里做过这样的实验:他将两种草履虫,即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分别培养在两个容器中,都给予细菌作为食物,不久两种草履虫分裂繁殖并和细菌数量达到平衡。但是如果把两种草履虫放在同一培养皿中混合培养,并给予细菌作为食物,16 d后,结果如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