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之路程问题.doc_第1页
行测之路程问题.doc_第2页
行测之路程问题.doc_第3页
行测之路程问题.doc_第4页
行测之路程问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考行测考试中很多考生对数量关系的题目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事实上,数量关系模块也一直是很多学员复习的重点和难点。从9?17联考来看,这一模块的难度有所下降,且基本是上课过程中涉及较多的传统题型,如行程问题、经济利润问题、工程问题、几何问题和计数问题等。但是根据题目类型来看,行程问题出题方式比较多,难度也比较大,其中的多次相遇问题、队伍行进问题等式很多考生最为头疼的题目,本篇主要就行程问题中的多次相遇问题做一个简要的梳理和解读。多次相遇问题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基本结论,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基本结论:从左右两点出发:第N次迎面相遇,路程和=全程*(2N-1);第N次追上相遇,路程差=全程*(2N-1)。从同一点出发:第N次迎面相遇,路程和=全程*(2N-1);第N次追上相遇,路程差=全程*(2N-1)。一、 从左右两点出发:1、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点出发,他们迎面相遇次数和路程和之间的关系见下图: 从左右两点出发:第N次迎面相遇,路程和=全程*(2N-1);2、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点出发,他们迎面相遇次数和路程和之间的关系见下图: 从左右两点出发:第N次追上相遇,路程差=全程*(2N-1);【例题1】(2011浙江省考)a大学的小李和b大学的小孙分别从自己学校同时出发,不断往返于a、b两校之间。现已知小李的速度为85米/分钟,小孙的速度为105米/分钟,且经过12分钟后两人第二次迎面相遇。问a,b两校相距多少米?( )A.1140米 B.980米 C.840米 D.760米【答案】D。根据多次相遇结论,从两点出发第二次迎面相遇两人路程和=3个全程,故路程和=速度和*时间=(85+105)*12=190*12=3倍全程,一个全程=760米,答案选D。【例题2】(2011国考)甲、乙两人在长30米的泳池内游泳,甲每分钟游37.5米,乙每分钟游52.5米。两人同时分别从泳池的两端出发,触壁后原路返回,如是往返。如果不计转向的时间,则从出发开始计算的1分50秒内两人共相遇多少次?A.2 B.3 C.4 D.5【答案】B。根据多次相遇结论,从两点出发两人相遇次数=迎面相遇次数+追上相遇次数路程和=速度和*时间=(52.5+37.5)* =90* 。一个全程30米,两人路程和等于5.5个全程,迎面相遇3次。路程差=速度差*时间=(52.5-37.5)* =15* 。一个全程30米,两人路程差等于 个全程,追上相遇0次。两人共相遇次数=3+0=3次,答案为B。二、 从同一点出发:对于从同一点出发,考生朋友可以自己画一下图,可以可出结论:甲乙两人从同一点出发,第N次迎面相遇,路程和=全程*(2N-1);第N次追上相遇,路程差=全程*(2N-1)。【例题3】(福建、辽宁、海南联考2009)河道赛道场长120米,水流速度为2米/秒,甲船静水速度为6米/秒,乙船静水速度为4米/秒。比赛进行两次往返,甲、乙同时从起点出发,先顺水航行,问多少秒后甲、乙船第二次迎面相遇?()A.48 B.50 C.52 D.54【答案】C。根据多次相遇结论,两人从同一点出发,第二次迎面相遇两人路程和=4个全程,由于甲船较快,我们假设甲走了2个全程多一个S,乙走了2个全程少一个S,而且本题中存在顺水逆水问题,往返速度不一样,对于此类题目,建议考生把图划清楚。 从起点出发开始计时到两人相遇,两人时间相同。图中红色标出的甲的路程部分设为s,可以得出 根据方程可以求出S=56,T甲 = T乙=52秒。答案选C。小结:由以上几道例题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多次相遇问题,考生们只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基本结论,很多此类题目就能够迎刃而解。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行程问题可分为以下几类:一、相遇问题要点提示: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甲,乙在AB途中相遇。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相遇时间+乙的速度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时间1、同时出发例1:两列对开的列车相遇,第一列车的车速为10米/秒,第二列车的车速为12.5米/秒,第二列车的旅客发现第一列车在旁边开过时用了6秒,则第一列车的长度为多少米?A.60米 B.75米 C.80米 D.135米解析:D.A、B两地的距离为第一列车的长度,那么第一列车的长度为(10+12.5)6=135米。2、不同时出发例2:每天早上李刚定时离家上班,张大爷定时出家门散步,他们每天都相向而行且准时在途中相遇。有一天李刚因有事提早离家出门,所以他比平时早7分钟与张大爷相遇。已知李刚每分钟行70米,张大爷每分钟行40米,那么这一天李刚比平时早出门( )分钟A.7 B.9 C.10 D.11解析:D.设每天李刚走X分钟,张大爷走Y分钟相遇,李刚今天提前Z分钟离家出门,可列方程为70X+40Y=70(X+Z7)+40(Y7),解得Z=11,故应选择D.3、二次相遇问题要点提示:甲从A地出发,乙从B地出发相向而行,两人在C地相遇,相遇后甲继续走到B地后返回,乙继续走到A地后返回,第二次在D地相遇。第二次相遇时走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时路程的两倍。例3: 两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离A城52千米处相遇,到达对方城市后立即以原速沿原路返回,在离A城44千米处相遇。两城市相距( )千米A.200 B.150 C.120 D100解析:D.第一次相遇时两车共走一个全程,第二次相遇时两车共走了两个全程,从A城出发的汽车在第二次相遇时走了522=104千米,从B城出发的汽车走了52+44=94千米,故两城间距离为(104+96)2=100千米。4、绕圈问题例4:在一个圆形跑道上,甲从A点、乙从B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8分钟后两人相遇,再过6分钟甲到B点,又过10分钟两人再次相遇,则甲环行一周需要( )?A.24分钟 B.26分钟 C.28分钟 D.30分钟答案:C.解析:甲、乙两人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用了6+10=16分钟。即两人16分钟走一圈。从出发到两人第一次相遇用了8分钟,所以两人共走半圈,即从A到B是半圈,甲从A到B用了8+6=14分钟,故甲环行一周需要142=28分钟。二、追及问题要点提示:甲,乙同时行走,速度不同,这就产生了“追及问题”。假设甲走得快,乙走得慢,在相同时间(追及时间)内:追及路程=甲的路程-乙的路程 =甲的速度追及时间-乙的速度追及时间 =速度差 追及时间核心是“速度差”。例5:一列快车长170米,每秒行23米,一列慢车长130米,每秒行18米。快车从后面追上慢车到超过慢车,共需( )秒钟A.60 B.75 C.50 D.55解析:A.设需要x秒快车超过慢车,则(23-18)x=170+130,得出x=60秒。例6: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一辆汽车和一台拖拉机都从甲开往乙地,汽车出发时,拖拉机已开出15千米;当汽车到达乙地时,拖拉机距乙地还有10千米。那么汽车是在距乙地多少千米处追上拖拉机的?A.60千米 B.50千米 C.40千米 D.30千米解析:C.汽车和拖拉机的速度比为100:(1001510)=4:3,设追上时经过了t小时,那么汽车速度为4x,拖拉机速度则为3x,则3xt+15=4xt,得xt=15,即汽车经过4xt=60千米追上拖拉机,这时汽车距乙地100-60=40千米。三、流水问题要点提示: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例7:一艘轮船从河的上游甲港顺流到达下游的丙港,然后调头逆流向上到达中游的乙港,共用了12小时。已知这条轮船的顺流速度是逆流速度的2倍,水流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从甲港到乙港相距18千米。则甲、丙两港间的距离为( )A.44千米 B.48千米 C.30千米 D.36千米解析:A.顺流速度逆流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