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社会基本议题课程纲要.doc_第1页
文化与社会基本议题课程纲要.doc_第2页
文化与社会基本议题课程纲要.doc_第3页
文化与社会基本议题课程纲要.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與社會基本議題課程綱要這課程是為了鬆動成見,減少恐懼,多點釋懷世界的能力而嘗試設計的。希望這些討論重點與閱讀材料,可以讓我們在知識準備、情感準備,與道德準備(借用唐諾的話)等方面,有所增進,因而能逐漸豐饒我們貧困的心靈。最重要也最誠懇的期待是:希望大家以後不管在何方,都能持續保有飛翔的渴望,還有自我安頓的力量。一、語言與敘事的轉向: 作品與文本、典範轉移,連續與斷裂、意義與詮釋、對話與辯證(1)歷史的再思考,Keith Jenkins著,賈士蘅譯,台北:麥田出版社。(2)新文化史,Lynn Hunt編,江政寬譯,台北:麥田出版社。(3)科學革命的結構,Thomas Kuhn著,王道還譯,台北:遠流出版社。(4)孔恩與科學戰爭,Ziauddin Sardar著,許全義譯,台北:貓頭鷹出版社。(5)反動的修辭,Albert O.Hirschman著,吳介民譯,台北:新新聞出版社。二、結構與行動者: 必然性與偶然性、整體與部分、脈絡性與自由意志、本質論與建 構論、客觀性與主觀性、場域(1)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Allan G. Johnson著, 成令方等譯,台北:群學出版社。(2)從329瓶牛奶開始:新社會運動25年,岩根邦雄著,生活者日語讀書會譯,台北: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3)七年代理想繼續燃燒,楊澤主編,台北:時報出版社。(4)七年代懺情錄,楊澤主編,台北:時報出版社。(5)狂飆八,楊澤主編,台北:時報出版社。(6)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張鐵志著,台北:商周出版社。(7)藍調百年之旅,Peter Guralnick等著,李佳純等譯,台北:大塊文化。(8)龐克的哲學,Craig OHara著,張釗維、吳佳臻譯,台北:商周出版社。(9)燃燒的噪音,顏峻著,台北:破週報。三、疆界: 國家、經濟、文化、學科、知識社群、科學中立的再思考(1)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台北:時報出版社。(2)高級迷信,Paul R. Gross & Norman Levitt著,陳瑞麟等譯,台北:新新聞。(3)愛因斯坦的夢,Alan Lightman著,童元方譯,台北:爾雅出版社。(4)鉛筆,Henry Petroski著,楊幼蘭譯,台北:時報出版社。(5)槍砲、病菌與鋼鐵,Jared Diamond著,王道還等譯,台北:時報出版社。(6)寂靜的春天,Rachel Carson著,李文昭譯,台中:晨星出版社。四、以後之名:後現代、後殖民、後工業 東方主義、中心與邊緣、主體性、互為主體性、社會性質的思考 、全球化與本土化、空間、理性與非理性、秩序與碎裂(1)悲劇的誕生,Nietzsche著,劉崎譯,台北:志文出版社。(2)尼采與後現代主義,Dave Robinson著,陳懷恩譯,台北:貓頭鷹出版社。(3)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Fredric Jameson著,唐小兵譯,台北:當代。(4)文化地理學,Mike Crang著,王志弘等譯,台北:巨流出版社。(5)水鑼響起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呂紹理著,台北:遠流。五、媒體、消費、流行文化(1)麥克魯漢與虛擬世界,Christopher Horrocks著,楊久穎譯,台北:貓頭鷹。(2)新頻道:電視傳播大眾文化,郭力昕著,台北:久大出版公司。(3)布爾喬亞:欲望與消費的古典記憶,辜振豐著,台北:果實出版社。(4)網路不斷革命論,陳豐偉著,台北:商周出版社。(5)社會的麥當勞化,George Ritzer著,林祐聖等譯,台北:弘智出版社。(6)NT$280,Frederic Beigbeder著,楊孟哲譯,台北:皇冠出版社。六、身份: 族群、世代、階級、認同、抵抗(1)文化與抵抗,Edward W.Said & David Barsamian著,梁永安譯 台北:立緒。(2)貧窮文化:墨西哥五個家庭一日生活的實錄,Oscar Lewis著,丘延亮譯, 台北:巨流出版社。(3)迷幻異域:快樂丸與青年文化的故事,Matthew Collin & John Godfrey著, 羅悅全譯,台北:商周出版社。(4)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馬世芳等著,台北:大塊文化出版社。七、凝視: 身體、罪惡、性別、自我與他者、權力、流動(1)瘋癲與文明,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等譯,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規訓與懲罰,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等譯,台北:桂冠圖書公司。(3)非學校化社會,Ivan Illich著,吳康寧譯,台北:桂冠圖書公司。(4)獵殺女巫,Anne Llewellyn Barstow著,嚴韻譯,台北:女書店。(5)天真的人類學之重返多瓦悠蘭,Nigel Barley著,何穎怡譯,台北:商周文化。(6)論攝影,Susan Sontag著,黃翰荻譯,台北:唐山出版社。八、文學的位置:靈魂的侷限與冒險(1)失卻家園的人,Tzvetan Todorov著,許鈞等譯,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馬可瓦多,Italo Calvino著,倪安宇譯,台北:時報出版社。(3)靜止在:最初與最終,袁哲生著,台北:寶瓶文化出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