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汽车市场概况.doc_第1页
东南亚汽车市场概况.doc_第2页
东南亚汽车市场概况.doc_第3页
东南亚汽车市场概况.doc_第4页
东南亚汽车市场概况.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一、我国汽车出口东南亚的基本情况1二、东南亚汽车市场总体情况2三、东南亚主要汽车国家汽车市场情况3 1、马来西亚汽车市场31.1.市场情况31.2.汽车市场准入41.3.马来西亚车辆技术法规及认证6 2.泰国汽车市场情况72.1.市场情况72.2汽车产业结构92.3.汽车市场准入112.4.进军泰国市场几点建议132.5.泰国汽车技术法规及认证132.6.泰国进口汽车强制性标准16一、我国汽车出口东南亚的基本情况随着亚洲经济的快速增长,东南亚将成为世界第五大汽车市场。东南亚地区与我国相距较近,文化和习俗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国开拓东南亚地区汽车市场存在便利条件。而且东南亚地区也是我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地区,2006年我国汽车对东南亚10个主要国家的出口总计35087辆,占我国汽车出口总量的1/3。其中越南,马来西亚,缅甸和印度尼西亚成为我国汽车的主要出口国。目前我国出口东南亚地区的整车主要是载货车、SUV、皮卡、微型客车和大中型客车等车型,轿车数量还不高。表1.1 20052006年我国汽车出口东南亚各国情况 单位,辆国 家2006年2005年增长情况东南亚出口合计350871779397.20%越南144911228617.95%马来西亚131991788638.20%缅甸3687188695.49%印度尼西亚1634439272.21%新加坡665531154.72%菲律宾61448127.65%泰国517685-24.53%老挝18413437.31%文莱5841350.00%柬埔寨38372.70%注:数据来源统计资料二、东南亚汽车市场总体情况东南亚自由贸易区(AFTA)是东南亚国家最重要的经济组织。东南亚自由贸易区共有10个国家,5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超过7千亿美元。2006年,汽车销售量在170余万量。东南亚自由贸易区希望发展成为像北美自由贸易区、欧共体式的更高层次的经济联盟,并在区内实施关税优惠。东南亚自由贸易区10个国家中,汽车生产国主要有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各国经济水平不同,汽车生产和销售量也有很大区别。泰国虽然经历过几次经济危机,但仍是东南亚最为成熟的汽车市场,许多汽车公司都把泰国作为这一地区的中心。自从1998年的经济危机之后,东南亚地区的汽车市场呈稳步增长的态势。主要的几个国家市场持续增长,这一地区的贸易也趋向自由化。泰国在这一地区产量和出口量占有重要地位,马来西亚拥有较大的国内汽车市场,但是对本国汽车工业保护的最为严重,印度尼西亚由于遭受到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汽车市场下降,较低的汽车销量和动荡的政局致使汽车需求的增长低于其他国家,菲律宾近期重新修订了汽车法规,对国外的汽车工业开放程度加大,越南由于政府对工业的控制和不大完善的立法导致本国汽车工业增长缓慢。表2.1 20052006东南亚4国汽车销量及其预测单位,辆国 别2006年2005年2010年预测印度尼西亚289392493916500000马来西亚490768552316550000菲律宾9446297071130000泰国682161703432750000注:数据来源部分统计资料2005年7月20日,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降税进程开始。中国与文莱、印尼、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和泰国六个东盟国家对彼此原产的产品相互按照自贸区优惠关税验放。我国企业只要在出口前向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即商检机构)申请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证书(Form E),并凭原产地证书向东盟海关报关,即可享受自贸区优惠关税。三、东南亚主要汽车国家汽车市场情况1、马来西亚汽车市场1.1.市场情况马来西亚是东南亚较大的汽车市场,2006年,马来西亚人口2400万,人均GDP为5239美元。从2003年以来,汽车销量持续增长,每年新车销量都在在40万辆以上。2006年,马来西亚国内出现贷款困难和石油价格的上涨,从根本上抑制了新车销售,据马来西亚汽车公会(MAA)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马来西亚全国汽车销量为490768辆,较2005年的552316辆下跌11。表3.1 20032006年马来西亚汽车销售情况单位:辆时 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马来西亚425448487605552316490768表3.2 19982006年来马来西亚分车型销售情况单位,辆时间乘用车商用车多功能和4驱车共计19981376911764185191638511999239647261712272928854720002821033373227338343173200132744737623313113963812002359934427273229343495420033205245088234339405745200438056870948360894876052005416692979533767155231620063667389047133559490768马来西亚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60年代前的汽车整车进口阶段。二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散件组装阶段。三是20世纪80年代后民族汽车工业起步发展阶段。马来西亚民族汽车工业起步的标志是1985年设立宝腾(PROTON)汽车公司。经过20余年的发展,马来西亚汽车工业日趋成熟。马来西亚国产车从造型设计、规模化生产以及零配件的生产配套均已实现国产化。国产车的产能和销量在马汽车工业中占绝对比重。2006年整体国产车销占取78的市场份额。马来西亚现有4大汽车制造商马来西亚国汽控股有限公司(PROTON)、第二国产车(PERODUA)、Inokom Permas、纳莎集团(NAZA),此外还有9家车辆装配厂,9家摩托车装配厂和300多家零配件制造厂。同时马来西亚也有一定数量的汽车出口到其他国家,但数量不大。表3.3 20052006马来西亚国内主要汽车企业销售情况单位,辆名 称2006年2005年PROTON115538166118PERODUA152733134170NAZA11547Inokom Permas5989表3.4 19962002马来西亚汽车出口情况单位,辆车 型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乘用车2174829948237001811716270612812842商用车698102935201338111333741640合 计2244630977272201945517383950214482来源:国际商报中国东盟商务周刊1.2.汽车市场准入(1)汽车有关税务及政策马来西亚的汽车政策主要围绕着1983年引进的国民车计划进行。进口整车方面,为了保护马来西亚国内产业,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采用了排他性的高关税,根据不同排量征收不同的整车的关税。马来西亚虽然延缓了CEPT的采用时间,但从2005年1月起,整车、CKD进口关税预计下调到20,2008年1月下降到5。因此,对马来西亚的汽车零部件产业来说,关税下降后,还必须培育自身产品的竞争力,以应对从进口产品。、除关税以外,马来西亚还对汽车产品征收物品税和零售税。进口车的物品税明显高于国产车的,具体税率见下表。零售税是在征收完物品税后,按开放市场价格和物品税的合计额,在零售环节按10%征收的税额。表3.5 乘用车物品税率表车 型开放市场价格(OMVOpen Market Value)物品税非国民车国民车乘用车OMV7,000RM25%12.50%7,000RMOMV10,000RM30%15%10,000RMOMV13,000RM35%17.50%13,000RMOMV20,000RM50%25%20,000RMOMV25,000RM60%30%25,000RMOMV65%32.50%其他15%7.50%四轮驱动车45%22.50%其他30%15%注:1 RM(令吉)约等与2.25元人民币进口关税方面是来自东盟的整车进口税一律降至5%,而来自非东盟的进口整车的国产税则调低到5%至75%。多用途车、客货车和四轮驱动车方面,来自东盟的整车进口税一律从15%降至5%, 而国产税有升有降,1.51.8升排气量汽车调高5%,1.82.0升排气量汽车保持不变,23升排气量汽车则降低1525%,来自非东盟国家多用途车/客货车和四轮驱动车整车的国产税调幅同上。此外新的国家汽车政策将逐步禁止进口二手汽车,至2010年将全面禁止进口以加大本地生产及装配的汽车的销售,但是个人用途的二手轿车除外。为了增加进口汽车价格的透明度,新的国家汽车政策规定,所有进口汽车价格必须在马来西亚政府宪报上予以公布,作为计征税的依据。按照此规定,以前低价报税偷逃税款的现象将得以杜绝。由于汽车市场价格受车型、市场供应量及政府公布的进口汽车价格的影响,目前马来西亚进口汽车价格尚不明朗,但从长期来看,汽车整体价格将下调。为了兑现马来西亚对东盟汽车进口税优惠的承诺,马来西亚内阁2006年3月22日公布新的国家汽车新政策,调低对国外进口的汽车所征收的关税和消费税税率,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汽车进口准证(AP)制度将在2010年12月31日全面废除。新的汽车政策将会减轻汽车业负担,目的是吸引外国汽车制造商到马来西亚建立基地,使马来西亚成为有竞争力的区域汽车制造、装配和销售中心。政府准备在5个省指定专门区域作为汽车制造中心,汽车企业可以在那里建厂,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这一系列新政策表明,马来西亚政府已下决心提供足够的优惠来吸引外国汽车制造商。(2)中国汽车企业进军马来西亚市场要点A. 必须满足WTO贸易伙伴投资方法,要求散件进口和整车进口满足本地法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初期可采取输出零部件在马来西亚组装并以现有马来西亚国产车品牌出售,或进口整车销售;条件成熟后,可采取CKD在马来西亚组装,并以自己的品牌在马来西亚及东盟国家销售。B. 国外投资者如果产品出口量达到生产产品的50%或者雇用350以上的马来西亚本土职工,那么投资者就可以达到100%的资产净值(也就是可以建立独资企业)C. 在马来西亚建立公司的职工必须雇用30%以上的马来西亚本土工人。D. 选好合作伙伴。配合马来西亚政府整合国内组装产能的导向,选择与现有的装配能力过剩的大公司尤其是有政府背景的大公司合作,以获得马来西亚政府的政策支持。E. 马来西亚贸工部在批准汽车组装生产准许时,限定汽车内外销比例,要求至少80%产品出口。中国奇瑞和吉利汽车已获准进口部分整车及在马组装小排量汽车,但排量1300mL 和1500mL的组装车被限定必须100%出口,排量1000mL以下车辆及排量1600mL车辆必须80%出口。早期进入马汽车市场的日韩等厂家未有此限制,马方此举疑是专门针对中国车。F. 加强中国车辆碰撞检测机构及国家标准的宣传力度。主动与欧盟及东盟等国家的政府部门加强沟通和宣传,争取他们认同中国的碰撞检测标准。1.3.马来西亚车辆技术法规及认证根据马来西亚1987年制定的道路运输法和1974年制定的环境质量法规定,马来西亚车辆安全性法规和环保法规分别由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和科学技术与环境部环境司进行管理。目前,马来西亚与车辆有关的法律法规包括:法律(安全性)l 1987年道路运输法(制定部门:道路运输司)l 1987年商用车牌照办法l 1959年机动车规则(结构和使用)l 1964年机动车规则(载货车的使用)l 1965年机动车规则(结构和使用)(石油产品运输车辆)l 1987年重量限制命令(联邦道路)l 1977年机动车规则(烟雾和气体排放控制)l 1991年机动车规则(禁止使用某些类型的安全玻璃)l 1978年机动车规则(座椅和安全带)l 1982年机动车规则(机动车用液化石油气燃料系统)l 1990年机动车规则公告、通告(安全性)l 关于利用烟雾计控制柴油车烟雾排放的公告法律(环境)l 1974年环境质量法(法律制定/起草:科学技术与环境部环境司)l 1978年环境质量法规(清洁空气)l 1985年环境质量法规(车用汽油中铅浓度的控制)l 1987年环境质量规则(机动车噪声)这些法律法规不但适用于本地生产的车辆,对进口车辆也同样有效,而且在技术要求上不容许存在任何差别。与此同时,马来西亚还积极引入ECE法规,具体情况如下:a 已经采用的ECE法规ECE R15-04排起排放物ECE R49-02柴油车排放ECE R24柴油车排放ECE R83 气体排放物ECE R16 安全带ECE R22 摩托车用头盔b 正在讨论引入马来西亚标准法规体系中的ECE法规ECE R6 转向指使器ECE R7 前后位置灯、制动灯、和示宽灯ECE R13-08、09 系列制动ECE R39 车速表ECE R43 安全玻璃ECE R69 最大速度的测量ECE R77 驻车灯ECE R91 侧标志灯c 正在讨论与马来西亚标准法规进行协调的ECE法规ECE R36 公共服务车辆的结构ECE R52 小型公共服务车辆的结构ECE R58 后下部防护ECE R66 上部结构强度(大型乘用车)ECE R104 重长型车辆的回复反射结构ECE R105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特殊结构2.泰国汽车市场情况2.1.市场情况泰国是东南亚地区较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2006年,人口将近6500万,人均GDP为3402美元,2006年国内销售汽车682161辆,同比2005年的703462辆减少了3.02%,但也是近几年销量最多的一年。泰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40多年的发展,泰国已成为东南亚汽车制造中心和东盟最大的汽车市场。同时也是泰国第一大支柱工业。泰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产业保护阶段19611989年,政府一直采取高关税、规定本地化率等措施,保护国内汽车产业。全散件CKD(completely knocked down)的进口关税曾高达80%,整车CBD(completely built-up)的进口关税达150%,并要求50%以上的本地化率。同时通过限制车型,帮助汽车生产企业获得规模效益。但政府对国内汽车产业的保护并未使其得到迅速发展,居高不下的汽车价格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需求的增长,汽车年产销量维持在10万辆左右的水平。2部分开放阶段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泰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国内汽车需求猛增。汽车销量随之也增长。迫于突出的供需矛盾,泰国政府部分开放了汽车的进口,进口税率下降了约50%,并放宽对车型的限制。另一方面,一系列汽车业投资促进措施的出台吸引了几乎所有知名汽车制造商在泰国投资设厂,并纷纷扩大规模,建立起了地区生产中心。3危机及恢复阶段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汽车生产企业减产裁员的同时,将目标转向国际市场,注重产品出口,以缓解国内需求不足的压力。泰国本地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大多是合资企业,他们依靠其国际合作伙伴的市场渠道和国际化操作经验,获得了极大的出口便利。泰国进出口银行也出台了汽车出口信贷支持政策,鼓励汽车出口。表3.6 20002006年泰国汽车销量分类统计单位:辆年 份销量总计轿 车商用车 1T卡车其他2000年26218983106179083151703273802001年297052104502192550168639239112002年409362126353283009241266417432003年533176179005354171309114450572004年625345209103416242368371478712005年703437188211515226469657455692006年68216118728749487445138743487泰国国内的汽车需求占主导地位的是商用汽车,其中包括皮卡车、四轮驱动车、客车和小型巴士等。2006年,泰国国内汽车销量为682126辆。其中商用汽车销售量494874辆,占汽车总销售量的72.55%。商用汽车销售中以一吨的皮卡车销售为主,2006年销量为451387辆,占商用汽车销量的91.21%。轿车销售187282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27.45%。泰国也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皮卡市场。由于泰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使得其信贷消费非常发达。图3.1 2005年112月泰国汽车市场各车型销量对比图2.2汽车产业结构目前,泰国是东南亚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世界各大品牌都在这里建有生产基地,最主要的汽车制造公司中,丰田为最大厂家,其次是五十铃、三菱、日产、本田、通用、福特等。另外丰田还在泰国设立了地区研究开发中心,以推动新款汽车的设计和技术开发。2005年,泰国汽车产量首次突破100万辆,达114.5万辆;内销70万辆,出口44.5万辆。所以说泰国既是汽车生产大国也是出口大国。(1)汽车生产情况泰国目前共有14条汽车生产线,其中日本8条,分别是丰田、铃木、尼桑、三菱、本田、马自达等;欧美6条,为奔驰、宝马、福特、通用、沃尔沃等。同时,国内有1000多家汽车零配件厂,保证了汽车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泰国生产的汽车类型主要有卡车、轿车、客车等。其中,卡车以1吨皮卡车居多,年产量在40万辆左右。相对而言,泰国客车的生产量则很少,并呈逐年下降趋势。10吨以下的客车自1996年以来,除在2001年生产8辆外,其余均不再生产。10吨以上的客车在1999年以前除1995年产量达1670辆以外,其余均不足900辆。表3.7 20002006上半年泰国国内汽车生产情况表单位:辆 年 份生产总数轿车客车 皮卡车 2000年41172110308903086322001年4594181606872712984602002年5849511898803883946832003年7505122606492554896082004年9290813043492136235192005年11253162776034128473012006上半年 597474149753171447550(2)汽车销售情况泰国国内的汽车需求占主导地位的是商用汽车,其中包括皮卡车、四轮驱动车、轿车、小型卡车等。2005年是泰国国内汽车销量最多的一年,全年汽车内销为703437辆。其中商用汽车销售量515226辆,占汽车总销售量的73.24%。商用汽车销售中以一吨的皮卡车销售为主,2005年销量为469657辆,占商用汽车销量的91.16%。轿车销售188211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26.76%。(3)汽车进出口情况泰国生产的汽车30%以上出口国外。2005年出口额已接近3000亿铢,达2942.4亿铢(约合73.56亿美元)。2006年1-6月,出口额达1668.7亿铢。泰国出口的汽车主要是小轿车、客货车及皮卡车。其中,小轿车主要出口市场是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客货车(面包车)和皮卡车主要出口英国和澳大利亚,卡车(敞蓬货车)主要出口市场是澳大利亚。泰国出口的汽车中,整车是出口主流,零部件以OEM等为主。2005年出口整车为440705辆,约占泰国国内汽车产量的39.2%;出口总额为2030.25亿泰铢,约合50.76亿美元,占汽车及零配件出口的69.0%,占泰国全年出口总额约4.65%。表3.8 20002006上半年泰国汽车及配件出口情况单位:百万泰铢年 份整车数量(辆)整车金额发动机其它零部件出口总额2000157106.2212790.0983245.462001707481.3815734.52107110.62002666087.2819167.78107729.722003年235122102208.065290.9630662.37138161.392004年332053149232.804316.0546500.51202079.902005年440705203025.367900.7983317.75294243.902006上半年263591117674.994325.4244867.27166867.68进口中80%以上为汽车零配件,其它进口产品还包括轿车、卡车和大客车,主要是弥补其国内生产的不足。近几来,泰国进口轿车呈下降趋势。泰国进口轿车的主要来源是菲律宾、印尼、日本和德国。除轿车外,泰国也进口客车和卡车。主要进口来源是日本、德国和南韩。2.3.汽车市场准入(1)进口关税根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协定,中国与泰国对彼此原产的产品相互按照自贸区优惠关税验放。我国汽车企业只要在出口前积极向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即商检机构)申请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证书(Form E),并凭原产地证书向泰国海关报关,就可以享受到优惠的税率。具体减让情况见下表。表3.9 泰国汽车及零部件关税减让情况产 品基础税率类别200720092010201220152018拖拉机、牵引车半挂车用公路牵引车5500000其他5500000客车401250000乘用车雪地车、高尔夫球车601250000救护车10850000其他80HS808080805050货车非公路用自卸车5500000皮卡601250000普通型401250000其他401250000特种车救火车10850000其他401250000摩托车72HS727272725050零部件汽车发动机20HS727272725050底盘301250000车身801250000座椅安全带10850000制动器42HS424242424242非驱动桥42HS424242424242悬挂减震器42HS424242424242离合器42HS424242424242转向器42HS424242424242其他421250000(2)国外企业投资建厂优惠政策A. 允许持大股或全部股份B. 无出口比例限制,无采用当地零配件比例限定C. 免缴机器进口税D. 免缴法人所得税8年E. 免缴用于生产出口产品所必须的进口原料的进口税一年F. 若工厂设在优惠投资的工业区或工业村内,免缴法人所得税期满后,再获减免50%,为期五年;允许把水、电费的两倍作为成本从利润中扣除,从项目有收入之日起,为期十年;允许把基础设施的安装和建设费的25%作为成本在利润中扣除。(3)国内汽车消费税为了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泰国政府于2004年7月底通过了财政部提出的汽车消费税调整方案,从新的税制可以看出泰国政府支持中小型汽车的发展,鼓励发展节能型车辆。根据新的税率制度,汽车将依排量征收30%50%的消费税。表3.10 泰国消费税征收情况排气量(CC)200020012500250130003000税率30%35%40%50%来源:Thailand Farmers Research Center在节能型车辆方面,由于国际油价的上涨,泰国政府鼓励替代能源车辆的发展,只要使用电力或其它替代能源达到一定比例,就可以享有10%或20%的低消费税率,具体见下表。表3.11 泰国替代能源汽车消费税率车 型条 件税 率电动车(Electric Powered Car)座位数不超过10个排气量小于3,000cc10%混合动力车(Hybrid Electric Car)燃料电池车(Fuel Cell Powered Car)替代能源车辆燃料中的乙醇及液化天然气比重大于20%座位数不超过10个排气量小于3,000cc20%来源:Thailand Farmers Research Center2.4.进军泰国市场几点建议A. 进一步优化汽车产业出口产品结构。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企业应针对泰国市场特点,通过改善质量和革新产品形成产品差别化,并不断增加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产品出口,充分利用和挖掘正在成长的细分市场,如大型卡车、客车和特种车市场等。B. 提高汽车产业集中程度和规模经济效益。泰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已发展至成熟阶段,加之劳动力价格便宜,使其成本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中国汽车工业应在整合的基础上,提高产业集中程度,不断降低成本,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C. 加强研发,扩大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产品的出口。目前,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品中自主品牌较少,过分依赖外国品牌,出口产品大部分是OEM贴牌生产,附加值不高。中国企业应在开展贴牌生产的同时,不断提高自主开发,创新能力,逐步向代为设计和自创品牌发展。特别是适应当前能源供应紧张的形势,抓紧研制开发替代燃油汽车。当前,泰国政府鼓励引进NGV(液化天然气)客车,即可节约外汇(进口石油)、节约能源,又有利于环保。中国可与泰国相关部门和企业就此加强合作,共创商机。D. 加强开拓市场的力度,注重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建议中国有实力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与泰国当地的汽车及零部件销售企业组建联合营销公司,负责市场开拓和服务,充分利用已有的销售渠道,扩大产品和服务的辐射范围。E. 着重皮卡和SUV车型出口准备,提高自身质量。泰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皮卡车生产国,皮卡车预计在未来三年里产量将会翻番,成为东南亚汽车市场发展最快的区域。2.5.泰国汽车技术法规及认证在泰国,涉及到汽车及相关行业的标准化及认证工作的政府机构主要为泰国工业标准所(TISI)和泰国陆路运输部(DLT),分别负责工业产品的标准化和认证以及车辆的安全性、道路适应性的标准化和认证。此外,国家能源政策办公室、商业注册部、国家环境委员会和污染控制部也分别通过制定能源政策、燃油规范和法规、环境和排放政策、排放政策和标准,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到汽车产品的标准化工作中。根据泰国工业产品标准法(B.E.2511),TISI的主要职能包括:制定标准(一般标准),将一般标准转化为强制性标准、认证和生产一致性检查。而根据泰国陆路运输法(B.E.2522),DLT的主要职能包括:制定车辆安全性能及道路适用性等方面的法规、车辆安全性零部件的认证、车辆的型式认证。由于这两个部门在汽车产品的标准化和认证工作上存在重叠的现象,经双方协商决定,今后TISI将主要负责车辆零部件和车辆排放方面的标准化和认证工作,DLT将主要负责车辆和系统的标准化和认证工作。到目前为止,TISI制定的强制性车辆标准包括:TIS1961982536 安全玻璃TIS7212539 安全带TIS187025421 轻型柴油车排放重型柴油车TIS18442542汽车结构用热滚高强度钢一般标准包括:TIS14652540(ECE R12)转向防护TIS14662540(ECE R13)制动系统TIS14762540(ECE R14)安全带固定点TIS14682540(ECE R21)内饰件TIS14692540(ECE R26)外部突出物TIS14702540(ECE R48)照明装置的安装TIS14712540(ECE R79)转向系统此外,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汽车技术法规体系,TISI还将分阶段对一些ECE法规进行研究讨论,并根据这些ECE法规起草本国的法规。具体计划见下表。表3.12 TISI依据的ECE法规第一阶段(20022003)第二阶段(20042005)第三阶段(20062007)ECE R16 安全带ECE R25 头部约束系统ECE R10无线电干扰ECE R30轮胎ECE R28喇叭ECE R12 转向机构ECE R43 安全玻璃材料ECE R46 后反光镜16项与车灯有关的法规与此同时,为更好的开展汽车技术法规的协调活动,DLT成立了3个车辆安全性标准的工作组(WG),它们分别是:A负责研究车辆型式认证体系的WG1。该工作组主要负责对车辆型式认证体系的研究,发展完善型式认证体系中相应的技术要求。主要研究对象包括:批量生产车辆的型式认证(包括乘用车,皮卡和摩托车),小批量生产车辆的型式认证(包括客车,载货车等),单独的型式认证。B负责完善车辆技术法规的WG2该工作组主要负责对车辆技术法规的研究工作,制定更多的车辆安全性法规。目前,WG2正在讨论采用那些ECE法规,并为DLT、汽车工业界相关的机构提出恰当的行动计划。表2和表3所示分别为WG2所要进行的研究和引入ECE法规的规划及WG2向DLT建议进行研究和引入ECE法规的计划。表3.13 WG2采用的ECE法规车辆类型第一阶段(20022003)第二阶段(20042005)第三阶段(20062007)M1ECE R11门铰链ECE R21 内饰件ECE R10 无线电干扰ECE R13H制动ECE R26 外部突出物ECE R12 转向机构ECE R14 安全带固定点ECE R28 喇叭ECE R18 防盗ECE R17 座椅ECE R39 车速表ECE R94 正面碰撞ECE R46后反光镜ECE R79 转向机构ECE R95 侧面碰撞ECE R48 车灯的安装ECE R85 发动机功率ECE R51 噪声ECE R44 儿童约束系统ECE R 101 燃油消耗N1同上(除ECER 13)同上(除ECE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