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政及课程发展」家长会.ppt_第1页
「校政及课程发展」家长会.ppt_第2页
「校政及课程发展」家长会.ppt_第3页
「校政及课程发展」家长会.ppt_第4页
「校政及课程发展」家长会.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歡迎出席 校政及課程發展 家長會 程序 程序 程序 程序 1 編班政策 林向成校長 方針 照顧不同能力學生的需要因材施教 拔尖補底 小一 隨機編配在不同班別 小二 按小一學年總結成績平均編配在不同班別校方會全面檢視該級學生的成績 在新學年為成績稍遜的學生開辦加強輔導小組 小三 小四及小五 檢視全級小二 小三及小四學年總結成績中英數三科全年總平均分最高的38名學生將編入學業資優班 E班 中英數三科全年總平均分較低的學生將編入加強輔導班 B班 學生人數因應需要而定其餘學生將平均分配在ACD三班內校方會全面檢視學生成績 如有需要 會為成績稍遜的學生加開輔導小組 小六 整級小五學生原班升上小六 不作任何調動 2 通告處理方法 分四類 第一類學校通告 要求家長簽署回條後交回校方處理 例 小四 成長的天空計劃通 2007 032第二類學校通告 知會家長形式 家長須自行到校網閱讀 不派發印製版 例 早操健身計劃通告2007 033 n 第三類馮晴教育服務中心通告 多要求家長簽回條後交回 例自費乒乓球特訓班通告2007 E001第四類家長教師會通告 多要求家長簽回條後交回 例 小一新生入會通告2006 P037 注意 所有通告均可在校網上查閱 3 平時分及考試政策 加入計算 平時分 的好處 著重日常表現與中學接軌 小一至小五 平時分 佔分比率 注意 1 小一第一學段不計平時分2 本年度小六只計算中英文默書平時分 提示 請家長留意各級考試次數及科目比重通告 稍後派發 每一學段完結時將派發學生 平時分 得分一覽表 請家長簽署確認 4 教育服務中心 服務類型 舉辨自費活動班及功課輔導班第一期功課輔導班已開始招收學員 5 外籍老師安排 MSTANIA主要教授小一及小二閱讀課業另已增聘一外籍老師主要教授小三及小四閱讀課下星期一到校 6 未來建設 取消興建溫室計劃於一樓操場建設演藝廳 7 學習交流 7 1生活教育營保良局撥款20多萬對象 小五學生日期 暫定26 11至28 11內容 增強自信心發揮領袖才能 由專業人士帶領 本校老師協助 7 2新加坡學習交流 對象 小四至小六學生日期 暫定三月中 一星期行程 內容 於當地小學上課進行交流活動參觀新加坡名勝體驗當地家庭生活 由本校老師帶隊 8 校園電視台 陳淑賢主任 1016電視台 已錄製的節目1 大眾頻道 直接到校網收看 不用核實身份 2 校內頻道 可直接到e class內聯網收看 須以家長或學生身份登入 如何收看節目 校內頻道 e class校園地帶 校園電視台 收看節目有三個頻道1 A頻道 學術性節目2 I頻道 綜合性節目3 M頻道 德育性節目現場轉播及收看直播事前知會家長家長可在任何地方到 校內頻道 直接收看 9 內聯網系統 e class 學生戶口的功用 做網上功課做練習資源共享收發電郵班相簿及同學錄家長戶口 留意校方發放的電郵或問卷 10 語言學習室 語言學習室 410室 設有語言學習系統及學習軟件學生可利用設備進行聆聽 朗讀及錄音小四至小六學生須使用TEXTSPEECH軟件進行錄音功課 語言學習室 410室 學生須自備具錄音功能的耳筒進行錄音也可分別配備耳筒及錄音咪進行錄音功課將於十月初開始 具錄音功能的耳筒 另一款具錄音功能的耳筒 錄音咪 只具錄音功能的咪 11 小四專題研習 全學年推行每周2節協作教學透過課堂活動讓學生能具體地掌握專題研習的技巧及概念學年結束前須遞交一份文字報告 評估方法 分三階段評估不同的共通能力進展性評估結果紀錄在學生專研手冊另派發評估表佔常識科第三學段考試10分 12 普通話朗讀練習要求 情況 學生用普通話朗讀古詩及中文課本篇章每學段練習2篇古詩及一段篇章朗讀樣本將上載於校網普通話科學生須於普通話堂輪流朗讀佔普通話科平時分5分 第二及三學段 13 中文科注意事項 溫慧芬主任 07 08提升寫作能力 課堂上透過不同的活動引發學生思考 討論 角色扮演 觀察 分析 引導學生掌握寫作技巧 句子要素 文句條理 內容充實 修辭技巧 各級寫作發展重點 07 08提升寫作能力 每學段有 5篇寫作課業最少3篇短文寫作配合平時分計劃 一至五年級須家長簽閱每次寫作課業訂定獎勵計劃 獎勵寫作表現優異的同學 短文寫作 從閱讀到寫作 14 英文科注意事項 馮慧儀副主任 1 強化學生英文口語表達能力 英語是唯一的課室語言 滲透及強化基本課室語言 製造豐富的英語環境 英語日 全校推行 鼓勵學生多說英語 英語之星 2 功課多元化 朗讀練習 每學期最少一次 朗讀段落或詩歌 培養學生自學及朗讀能力 四至六年級推行 校方已購置朗讀軟件 協助學生練習 3 欣賞及學習詩歌題材 每學期在閱讀課加入最少兩篇 介紹詩歌的基本結構及特點 全校推行 鼓勵學生多讀多背誦 15 數學科注意事項 陳淑嫻副主任 本年度發展方向 解難課程融入日常教學 目標 解難課程融入日常教學 增加運用策略的機會 提升學生思維及解難能力 解難課程的推行模式及方法 一至六年級 課程 在現有課程中滲透合適的解難策略 加強培養生解難能力 家課 工作紙 解難工作坊 配合解難策略 於第三學段多元活動節舉行 評估 學期末各級進行總測 16 資優教育 曾維愛主任 資優教育 資優教育三大元素 高層次思維技巧 創造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資優教育 為三至六年級開設資優課 因應學生的需要 能力及興趣 配合現有課程 在正規教學中滲入資優教育元素 如高層次思維技巧 創造力和個人及社交能力 資優中文課介紹 資優中文課介紹 專題研習 資優英文課介紹 文體 實用文 記敍文 說明文 資優英文課介紹 三 四年級 組織力 五 六年級 故事結構 寫作技巧 資優數學課介紹 創造力 解決問題的能力 運算能力 創造力 解決問題的能力 運算能力 三年級 加減混合應用題 數圖形 找規律 推理 速算巧算 植樹問題 數字謎 四年級 巧填運算符號 找規律數 找規律數 1數組關係 平均數 和倍問題 數字謎 差倍問題 創造力 解決問題的能力 運算能力 五年級 巧求面積一 多邊形面積計算活動 排水法求體積 找規律數 組合 質數與合成數 分數乘法 小數速算 奧數 分數的應用 雞兔同籠 六年級 HCF和LCM應用題 體積 奧數 圖像 方位角 平面圖 位置的碓定 賺賠 水流問題 資優教育 校長 曾維愛主任 學業資優班 三年級中文 溫慧芬主任英文 馮慧儀副主任數學 王毓玲教師 陳淑賢主任 多元智能增益課 五年級 六年級 資優數學培訓班 五年級中文 鄧桂芳教師英文 陳淑賢主任數學 曾維愛主任 四年級中文 何昌瑜副主任英文 莫麗燕教師數學 鍾詠嫦教師 六年級中文 陳寶蓮副主任英文 鍾嘉敏教師數學 王毓玲主任 五年級 六年級 資優教育 資優教育之尖子培訓課程 第九輪優質教育基金計劃 資優教育 邀請 我係科學家創意工程有限公司 提供創意發明課程戲劇教育課程由徐玉芬導師教授參觀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的科學創意中心邀請香港發明家協會主持 細說香港發明 講座舉辦 認識廣播劇 工作坊舉辦 培育創意 工作坊 資優教育 聘請半職計畫助理購買資優教育參考書籍 學具 工具箱購買腦圖軟件參與新一代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06 07 科幻畫比賽 科技創新成果 科技實踐活動 資優教育 學生共製成了8份科技創新成果的發明 資優教育 參與科幻畫比賽共有6幅 資優教育 參與科技實踐活動獲得優異獎參與 第二十二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獲得二等獎 17 特殊教育政策 劉少青主任 特殊教育 融合教育 加強輔導教育 支援有學習困難的學生 資優教育 曾維愛主任 為學生召開個別學習會議 主要照顧自閉症 智障 視障 聽障及肢體傷殘的學生 支援有言語障礙的學生 校本言語治療服務 校本言語治療服務 為了加強現有言語治療服務 教統局由2006 07年度起為期3年 分階段向官立及資助小學發放 加強言語治療津貼 本年度駐校言語治療師 鄭潔雯姑娘 每月到校約兩至三次 及早識別有言語障礙的學生及為有言語障礙的學生提供適切治療服務 校本言語治療服務 學生層面評估 治療 設計個別或小組訓練計劃來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 家長層面舉辦工作坊讓家長認識言語障礙及訓練家長提升學生的言語能力技巧 本年度將舉行一個講座及兩個工作坊 老師層面提升老師識別語障特徵等的能力 各科任老師會把有言語障礙學生轉介給本校駐校言語治療師 必須得到家長同意 07 08加強輔導教育模式 班主任 小一英文加油站 每班每周四節 每班均安排兩位教師到課室 其中一位是科任 另一位也是英文老師 本班科任老師負責抽離有須要加強輔導的同學進行輔導 到另一課室去 另一位老師則留守課室與同學進行鞏固及增潤活動 07 08加強輔導教育模式 班主任 07 08加強輔導教育模式 9月29日 六 下午2時加強輔導班 2RC 3B 4B及5B 家長會 特殊教育統籌主任及輔導主任與有關科任為學生召開個別學習會議 功課調適 課程調適 評估調適 支援有學習困難的學生 校本心理服務支援 駐校教育心理學家 校本教育心理服務 保良局社會服務部 駐校教育心理學家黃月鳳姑娘 每月到校兩至三次 校本教育心理服務 學生層面及早識別學習上有需要幫助的學生 小一學生 並向老師提供專業的建議 指導為學生提供評估服務 必須得到家長同意 和跟進服務 家長層面讓家長更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及向家長提供協助與支援 面談 講座或工作坊 老師層面讓老師認識及更深入了解學生的不同學習狀況 例如學生學習上的困難 學生的創意或資優教育等 駐校教育心理學家必須得到老師轉介及家長同意 才替學生做學習評估 根據教統局融合計劃的理念是要讓有特殊需要的學生 包括 肢體傷殘 視覺受損 聽覺受損 智力障礙 自閉症 學習困難 語言障礙 長期病患者等 跟同齡學生一起在常規學校接受教育 使他們適應主流學校的校園生活 發揮潛能 更讓其身心均能得到全面的發展 融合教育 本校的融合教育方向 透過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讓每一位學生了解融合教育 從而在校內建立一個關愛的大家庭 18 訓輔政策 麥偉民主任 訓育及輔導方針 本校著重鼓勵和讚賞 讓學生健康成長 充滿自信和有愛心 遇到學生違規 會積極處理 給予輔導 獎勵制度 校方會依據學生表現 給予記功 頒發獎狀或公開表揚 以作獎勵 班際秩序比賽班際清潔比賽自律精英及自律跳躍大使 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