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概论考试.docx_第1页
戏剧概论考试.docx_第2页
戏剧概论考试.docx_第3页
戏剧概论考试.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剧场里,作者不以自己的身份说话,而把各种各样交谈的人物引上场来。话不过是形式的最初的外在基础。 2戏剧的魅力,来源于“行动”。 3只有剧中人物在对话中互相较量、互相影响,而导致各自的心情和相互关系的变化,才是有“戏剧性”的。 4在日常用语中,“戏剧性的”这个词的意思有三种:戏剧的材料;能产生感情反应的;在剧场条件下完全可以上演的。 5把人物性格用明确洗练的舞台动作(性格的动作性)表现出来,就产生了区别于其他文字形式的“戏”的因素。 6剧本的基本的构成因素是语言,绝大部分篇幅都是人物的对话,或语言。 7在剧本中,塑造人物的基本手段,仅仅是依靠人物自身的语言台词。 8作家对人物形象的构思,只能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对话、独白、旁白)体现出来。9剧本的语言要更富有动作性。动作性是语言首要的、基本的特征,是关系到“戏剧性”的首要问题。 10恩格斯:要使人物的“动机”更多地通过剧情本身的进程,生动地、积极地、也就是说自然地表现出来,要使那些论证性的辩论逐渐成为不必要的东西。 11戏剧,就其本质来说,是动作的艺术。动作是表演艺术的基础。“以动作为中心的艺术,是雅俗共赏的” 12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能见诸现实。 13动作和语言是人物内心、性格、教养的外化表现。 14通过演员的表演,把人物的动作在舞台上直观再现出来,使观众获得直接、具体的感受,是戏剧区别于小说的最基本的界限。戏剧根本排斥叙述。 15剧本是供演出用的。剧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只有通过演员的表演才能变成生动、鲜明的舞台形象;只有通过演员的表演,才能把人物的生活、斗争在观众面前直观地再现出来,产生特殊的艺术力量。 16演员扮演角色,使剧本塑造的人物形象在舞台上活起来,主要靠的是人物自身的动作。 17中国戏曲中的程式化动作,不仅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也是创造舞台环境的手段。就连舞台的时间与空间,也不依靠舞台美术的效能,而是依靠演员的程式化动作,启发观众的联想,形成具体的舞台环境。(比如摇浆便是划船,挥舞马鞭便是骑马)18戏剧的主要之点就是避免冗长的对话,使每句话都从动作中表现出来。 19动作,应该是构成剧情发展的一个有机部分,又推动剧情的发展;观众能够通过可见的外部动作洞察人物隐秘的内心活动。 20舞台上的心理描写方式:剧本的“舞台指示”中所说的“沉默”,或曰“停顿”。 21独白和旁白都是用以揭示人物内心“隐秘”的手段,两者的区别只在于:前者是人物独处时内心活动的披露;后者则是某个人物在同其他人物交往时的“自语”。 22舞台法则在很多方面却允许违反“物理的可能性”(物理的可能性就是指现实中真是存在的事物)。 23戏剧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方式: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内容(如回忆、幻象、梦境等等)化为直观的视觉画面,这是被普遍运用的主观表现方式;在现代和当代电影中,展现人物心理活动内容的重要手段还有“内心独白”“画外音”。 24对话作为戏剧动作的一种方式,不仅应该体现出人物潜在的意愿,而且应该对谈话的另一方具有一定的冲击力或影像力。“对话”本身就意味着双方的交往,两颗心灵的交往及相互影响。 25如果争论的双方彼此都想占上风,努力刺痛对方性格的某个方面,或者触伤对方脆弱的心弦,如果通过这个,在争论中暴露了他们的性格,争论的结果又使他们产生新的关系,这就已经是一种戏了。 26两颗心灵的交往,可以是由意愿抵触而构成的内心冲突,也可以是意愿共同时内心情感的交流。 27话剧,对于作家来说,是语言的艺术,对于导演来说,却是行动的艺术。 28在舞台上,塑造人物形象、揭示剧作主题的唯一手段,是舞台动作。包括外部动作、静止动作和语言动作,都可能具有戏剧性。语言动作(台词)对塑造人物形象是更重要的。台词包括对话、独白和旁白,是展示内心动作的基本手段。 29从演员的表演艺术来说,台词和形体动作,是话剧表演艺术的两根支柱。 30台词是体现人物内心动作的形式,也是戏剧动作的基本形式。 31“音响效果”可以为人物创造一种客观环境的气氛。音响效果还可以创造出一种特殊的情调,用以烘托剧中人物的主观情绪。(如奥尼尔的琼斯皇) 32把那些似乎是某人确实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记录下来是不够的,必须借助一种象征的语言和表演,加上布景和灯光,把他的思想,他的下意识的心灵、他的行动简括地表现出来。 33戏剧动作地本性,首先在于它具有直观性。外部动作是可以直接看到的,语言动作是观众可以直接听到的。在戏剧艺术中,只有当直观的动作包容着非直观的心理内容时,这样的动作才是戏剧性的。 34就人的动作的全过程来看,它总是沿着从外到内、从内到外的轨道发展的。 35动作乃是动机的产物及其外观方式。对戏剧艺术来说,它要求通过具有直观性的动作揭示出人物的这种心理过程。 36在高度精练的动作中寄寓着丰富的心理内涵。所谓“内涵”正是戏剧性的一个重要属性。 37台词是内心活动的体现形式。对话、独白,必须具体体现人物的内心活动。但并不是说,人物必须在台词中把内心活动无保留地通通讲出来,使观众一览无余。真正具有戏剧性的语言,恰恰是寄寓着丰富的潜在的内心活动的对话。 38太露必浅。“露”和“浅”也是一切文艺作品的大毛病。 39形象是文艺特有的反映生活的方法。含蓄则是形象的属性之一。 40戏剧性是剧作主题的体现者,它使冲突成为客观实在,它使情节得以具体展开,它又是戏剧结构的内容。 3只有剧中人物在对话中互相较量、互相影响,而导致各自的心情和相互关系的变化,才是有“戏剧性”的。 这就是ACTION的几种表现方式。 “6剧本的基本的构成因素是语言,绝大部分篇幅都是人物的对话,或语言。” 剧本的构成因素是语言所暗示的ACTION(相互推动的事件和故事情节),是情节,不是语言。 “7在剧本中,塑造人物的基本手段,仅仅是依靠人物自身的语言台词。” 语言,潜台词和ACTION是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人物的性格往往是通过同别人相互作用(ACTION),和这个人在矛盾冲突中的表现体现出来。比如我扔石头砸了你的窗子,你慢悠悠走出来,四处观看。或者你一下子从窗子跳出来,就体现出不同的性格。 “27话剧,对于作家来说,是语言的艺术,对于导演来说,却是行动的艺术。 “话剧”是没有翻字典就给英语“play”做翻译。 作家用“语言艺术”写出来的剧本,应该很适合于电台广播,或印出来读,在舞台上就会显得废话连篇。 演剧是通过所有的舞台表现艺术来通过ACTION 呈现一个感人的故事。 语言和行动是舞台语言的一部分,用于通过ACTION 体现故事情节。表现主义戏剧 表现主义戏剧是一部分左翼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现实深感不满,并想在精神上将此种情绪表 达出来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戏剧流派。他们受到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影响。这派剧作家不满于对外在事物的描绘,要求突破事物的表相揭示 其内在的本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言行的模写而表现其“深藏在内部的灵魂”,要求丢弃人的个性而表现其原始性的“永恒的品质”。在表现派剧作中,最引人注目的 是对各种人物的潜意识的开掘,并把它“戏剧化”。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这派剧作家借用了象征主义戏剧的各种象征手法,同时往往大量运用内心独白、幻象和梦境的具象化等主观表现方式。 在舞台表演上,表现主义戏剧长于用灯光变幻造成各种光怪陆离的梦幻效果,并喜用各种歪曲变形、抽象的舞台美术手段,以造成强烈的震撼观众心灵的舞台效果。 表现主义戏剧对其后的超现实主义戏剧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它的非理性化倾向,后来被超现实主义戏剧发挥到了极致。表现主义戏剧作为一个流派,已经衰落了。但是,它对人的灵魂的深入开掘,以及为表现人的灵魂而运用的各种主观表现方式,都为当代戏剧家所吸收、借鉴,推动了当代现实主义戏剧的发展。洪水中的鼓手老国王昏聩无能,将大片的山林封给自己邪恶的侄子,这位王子于是滥砍滥伐,导致民不聊生。忠臣进谏国王,说这样下去老天爷就会像多年前惩罚另一个国王一样 大发洪水,进而导致农民暴动,血染洪流。大臣自然是被打发回家,一个贵族的女儿则带领鼓队日夜守护在大坝上,以备在危急时传递信息。然而王子、大坝设计师 和都城卫队长却在谋划着扒开大坝泄洪,以防洪水淹没城市。最后,是歇斯底里状态下的互相杀戮,舞台上所有的人都死了。一直在舞台上水一样翻滚的大块灰蓝色 布匹消失了,真正的水涌上舞台,水面上漂浮着所有角色的小布偶。 仪式感。扮演人偶的演员、扮演人偶操纵师的演员、舞台下打鼓击乐的乐手、配音师,共同演出了这场与天灾人祸作斗争的电影。 男主角是一个贵族阶级,力图阻止叛军;女主角是一个平民,带领一群鼓手发出洪水来袭的警报。影片最后男女主角在洪水中试图拉住对方的一场戏用了较长时间,绝对达到了震撼的效果。用整块超长超大的红色幕布当作被血染红的洪水,风声水声,配乐,演员的动作,无不咄咄逼人。 女主角的配音略显苍白嘶哑,但是出人意料的好听。舞台下鼓手阵队和台上的演员阵队相互交叉出境,却不减强烈的震撼效果,尤其是洪水来时的击鼓场景另我触动良久! 最后洪水退去,男女主角相拥。 洪水中死去的忠臣良民、无辜百姓、叛军的飘浮着的尸体,是真正用小木偶做的,飘浮在真正的水上,被穿着黑色紧身衣的操纵师缓缓推向岸边在内容上,它借用了世界上流传最广又最古老的传说洪水神话的基本故事框架,与历史建立了对话的频道;它取材于中国的事件,又与当代的环境问题相勾连;随着人类被自然灾害吞灭的前景日益显现,它更充当了未来的预言者。 那个在洪水到来之前,击鼓警告大家赶快逃走的鼓手。 整场戏正是从一对母女的预言开始,而以这预言被彻底实践而结束。 大概因为考虑到其寓言的性质,故事的设定没有特定时代,没有特定地点。就像所有洪水神话一样,它讲的是人类的普遍处境,也因而预言了人类的必 然结局。这样的安排,使“洪水中的鼓手”成了洪水神话系列中一个新的品种,也使它获得了超越时代,超越一般性环境批评的特殊品质。事情过了。抗震救灾事迹报告完毕。此后的第二年,法国太阳剧社(Theatre du Soleil)根据这个事件,上演了一出寓言剧洪水中的鼓手(Tambours sur la digue)。它的构思极为巧妙,从内容上看,借用了世界上流传最广的洪水神话,使之与过去的时间相接;取材于中国的事件,使之与当代的环境问题相连。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