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冶炼烟气制酸系统的改造实践.pdf_第1页
锌冶炼烟气制酸系统的改造实践.pdf_第2页
锌冶炼烟气制酸系统的改造实践.pdf_第3页
锌冶炼烟气制酸系统的改造实践.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 0 中 固 有色 冶 金 硫酸生产 锌冶炼烟气制酸系统的改造实践 林伟 潘庆洋 刘 伟 葫芦岛有 色金属集 团有限公司 辽宁 葫芦 岛 1 2 5 0 0 3 摘要 针对制酸 系统设备 陈旧老化 跑 冒滴漏严重 效 率低 运行成本 高等 问题 在低投 资的基础上 采用高效洗涤 器 低位 高效干吸塔及 带阳极保护的槽管式分酸器等进行改造 简要 了介绍 系统调 试 投产 及运行情 况 关键词 锌冶炼 烟气制酸 改造 实践 中图分类号 T Q1 1 1 1 文献标识 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2 6 1 0 3 2 0 0 7 0 1 0 0 5 0 0 3 U 日 IJ百 葫芦岛有 色金属集 团有 限公 司下属 的硫 酸厂 现有 6套 1 0 0 k t a制酸系统 其 中西区制酸三系统 是 1 9 9 4年在 原一转 一吸基 础上改 造成两 转两 吸 的 净化采用绝热蒸发封闭酸洗 转化采用 3 1 1 1 1 I一 工艺流程 经过多年 的运行 该系统大部 分主体设备已达到或超过使用年 限 设备陈 旧老 化 跑 冒 滴 漏严重 产能下降 操作环境恶劣 职 工劳动强度大 每年需投人大量资金进行维修 既 造成运行成本增高 又无法满足正常生产的需要和 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 为此 工厂于 2 0 0 6年初对制 酸三系统进行 了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 1 改造前 的生产现状 1 1工 艺流 程 改造前制酸三系统的工艺流程为 焙烧产生的 S O 烟气 电收尘 空塔 洗涤塔 填料塔 一段 间冷器 一段 电除雾器 二段 间冷器 二段 电除 雾器 干燥塔 S O 鼓风机 一次转化 中间吸收 塔 二次转化 最终吸收塔 尾气排空 1 2 净化 工序 空塔 自 1 9 8 7年投产以来 塔 内壁瓷砖 由于腐蚀 变薄 塔底瓷砖裂纹渗水 外壳铅皮裂纹漏水 塔顶 盖衬铅脱落 设备基础局部下沉 铅间冷器 已运行 l 3年 由于腐蚀泄露严重 阻力 增大 最高时达 2 6 k P a 换热效果差 满足不了封闭酸 洗的要求 酸洗被迫改水洗 污酸排放量平均高达 作者简介 林伟 1 9 7 3 一 男 辽宁葫芦 岛人 1 9 9 6年毕业于沈 阳 化工学 院化工工艺专业 现从事硫酸生产技术工 作 4 5 m 3 h 既浪 费了大量水资源 又影响生产 的稳定 运行 1 3干吸工 序 干燥塔的烟气人口弯头与塔体交接处砖体疏松 钢壳 因腐蚀漏气 漏酸 每次系统停车检修 只能采 取灌灰来维持 塔体阻力大 正常生产时达 1 5 k P a 干燥效率低 最终吸收塔外壳变形严重 局部凸起开裂 钢壳 与瓷砖间被腐蚀的厚度达 2 0 mm以上 且塔内球拱 粉化严重 局部厚度减薄了 1 3 另外 干燥塔 吸收塔采用普通耐酸铸铁的管式 分酸装置 布酸点密度小 2 0个 m z 局部分酸不均 导致干燥和吸收效率较低 尾气超标排放 2 改造实践 2 1 改造的原则 1 采用先进 成熟 可靠的技术 2 完全满足当前国家环保要求 并考虑能基本 满足将来环保标准提高后 的要求 2 2改造的可行性 2 2 1 技术可行性 由于历史原 因 硫酸厂西 区 4套制酸系统 的烟 气来 自同一电收尘器管道 沸腾炉之间 制酸工序 4 套系统之 间相互关联 影响和制约 由于制酸系统 S O 浓度和烟气量波动较大 导致转化器各层温度不 稳定 直接影响转化率 S O 主鼓风机由于克服系统 间的阻力消耗无用功较多 运行成本增加 提高净化效率 必须对原净化工艺进行大的调 整 传统空塔虽然操作简单 阻力小 通常为0 2 0 k P a 维普资讯 2 0 0 7年 2月第 1 期 锌冶炼烟气制酸系统的改造实践 林 伟潘庆洋刘 伟 5 1 但存在洗涤效率低 6 0 左右 投资高 施工难度大 建设周期长等缺点 而高效洗涤器虽然阻力大 一般 喷淋为 1 5 k P a 但净化效率高 结构简单 可靠性 高 适应性强 维护简单 节省投资 安装周期短 被 国内外普遍采用 因此改造选用 了高效洗涤工艺 即 一级高效洗涤器一 填料塔一 一级电除雾一 二级 电 除雾 从 系统改造前 的负压阻力 见表 1 可 以看 出 若将两段间冷器拆除 系统 阻力可降低约 2 5 k P a 而高效洗涤器的阻力若控制在 2 5 k P a 左右 改造后 系统的总阻力可基本保持不变 因此 S O 风机可以 维持不变 并且干燥塔经过改造后 阻力还可降低 0 5 0 0 8 0 k P a 给 S 0 风机留出了一定的压头富裕 另外 高效洗涤技术在国内冶炼烟气制酸中已得到 广泛应用 采用单级高效洗涤装置替代空塔在 国内 外已有多个成功的生产实例 可大大提高净化效率 表 1 改造前系统 的负压阻力 k P a 2 2 2 经济可行性 经过细致认真地投资 比较 高效洗涤器 比新建 钢衬铅板 耐酸石棉板 耐酸瓷砖 的空塔工程造价 可节省 3 0 且设备制作方便 施工周期短 另外 工厂已培养了一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 技术人员 可确保改造的顺利完成 2 3 改造 实施 2 3 1 净化工序 取消空塔 改为一级高效洗涤器 环璃钢材质 高效洗涤器 由高效洗涤塔 高位槽 循环泵 沉淀槽 及配套工艺管线组成 为确保高效洗涤塔循环泵正 常运行 防止突然 断流而损坏设备 采取 了以下保 护措施 1 高效洗涤塔出 口烟气温度与 S O 鼓风机 联锁 当烟气出口温度 6 5 时 声光报警启动 达 7 0 时 S O 鼓 风机 自动掉闸 同时系统 自动停车 2 事故高位槽在鼓风机掉 闸的同时 自动启动应 急水 槽 内液量可维持一段工作时 间 以便 生产 操 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防止高温烟气烧损玻璃钢设 备及管道 填料塔基本维持不变 仅补充部分填料 以及对 原有 的 F R P槽管式分配装置进行改进 在填料塔循 环泵 出 口设 置稀 酸板式换热器代替原来 的铅 间冷 器 两者相 比 板式换热器具有 占地面积省 结构紧 凑 操作简便 维护方便等优点 由于改为高效洗涤 器 因此 增加 了 3台 3 5 0m 3 h稀 酸泵 材质为高分 子工程塑料 2 3 2 干 吸工序 采用新型低位高效塔 提高了操作气速 填料高 度 由 6 5 i n降 至 4 2 i n 塔径 由原 5 0 0 0 mm降 至 6 4 2 0 0 mm 虽然塔的规格变小 但循环酸泵的流量 由原来的 Q 2 8 o m3 h改为 Q 3 4 o m 3 h 喷淋密度达 2 3 m3 m h 采用加阳极保护的槽管式分酸器 分酸点 由原 2 0个 m 增加至 4 1 个 m 2 其 降液管在整个塔平面内 均匀分布 预先设计好的各进酸支管的节流孑 L 板保 证各分酸槽液面保持在 同一水平面 进而保证各分 酸槽 内降液管人 口流量一致 分酸槽内的降液管人 口距槽底保持一定的合理高度 且每个分酸槽两端 各有一根排酸管 既防止降液管 因酸泥 碎瓷环等 杂物堵塞 又可在停车检修时方便地处理杂物 阳 极保护控制系统采用新型 HD A型恒 电位仪和 电 脑控制 电流 电压 电位信号等数据变化实现智能 化控制 操作简单 新增 1台 3 3 0 m 2 阳极保护干燥酸冷却器 且对 两个吸收塔的 阳极保护冷酸器 进行机械及化 学清 洗 提高了传热效果 2 3 3 转化工序 对转化器一至 四层触媒进行彻底筛分并适 当 补充更新 对转化器的 换热器进行机械清洗 以降 低管程阻力 转化器及其换热器 的保温全部采用新 型硅酸铝保 温材料 施工方便 节能效果 明显 现 2 5 0 m m厚 的保温层 即可达到原 4 0 0 h i m厚岩棉保 温层 的保温效果 且外表整洁美观 2 4系统调试及投产运行 在正式投产运行之前一周对系统进行 了调试 重 点是净化工序高效洗涤器及干吸工序干吸塔分 酸装置 高效洗涤器开车调试时 在循 环泵 出口阀门逐 维普资讯 5 2 中 固 有色 冶 金 硫酸生产 步开全的情况下 通过调节高效洗涤器喷嘴压力 在 保证溢流堰 的持液量后 喷嘴喷淋效果 良好 对仪 表联锁装置进行了测试 达到了联锁保护的要求 在对干吸分酸装置调试时发现 在循环酸泵 出 口阀门开全 的情况下 各 分酸槽布酸不均 靠近进 酸管处分酸槽酸外溢 而进酸管端头处分酸槽则显 酸量 不足 在对部分进酸管的节 流孔 板尺寸调整 后 情况得以改善 2 0 0 6年 6月 2 2日 制酸三系统投产 截止到 目 前 系统运行正常 各项指标达标 投产运行 3个月 后的工艺技术指标见表 2 表 2 改造后系统运行的工艺技术指标 高效洗涤塔 出 口烟气温度保持在 5 5 6 1 出 口含尘平均为 0 0 6 8 g m 除尘效率 8 0 系统基 本实现封闭酸洗 污酸排放量由改造前的4 5 m 3 h降 至 7 m 3 h 干燥塔 吸收塔分酸装置分酸效果明显 干 燥 吸收效率达标 尾气达标排放 从正常生产运行时系统 阻力测试数据看 高效 洗涤塔 阻力基本维持在 1 8 2 2 k P a 其取代空塔 阻力约 0 2 0 k P a 造成的阻力上升基本与取消两段 间冷器 的阻力 约为 2 5 k P a 持平 甚至小于原间冷 器阻力 达到了改造前 的设计要求 即高效洗涤器 阻力控制在 2 5 k P a 改造后系统的运行参数见表 3 表 3 系统的运行参数 设备名称 烟气 m3 h 量 I P a 在生产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 经济效果明显 系 统改造前后的技术经济指标对比见表 4 由表 4可 看 出 1 改造后 系统阻力降低 烟气干燥 吸收率 和转化率提高 尾气排放达标 硫 酸产量有较大 幅 表 4 系统改造前后技术经济指标对 比 度提升 经实际测算 改造后增产硫酸 2 0 预计 全年可增产硫酸 7 0 0 0 t 创效达 1 5 0万元 2 改为高效洗涤器后 系统污酸排放量 由 4 5 m 3 h降至 8 m 3 h 每年可节省水费达 7 0余万元 3 尾气达标排放后 提高了硫的回收率 每年 可多产硫酸 3 0 0 t 创效达 6万元 3 存在的问题 1 高效洗涤塔循环泵轴密封部分设计为水冷 却 要求正常生产运行中不能 出现断流情况 这样既 增加 了巡检 点 又不利生产稳定运 行 还存在冬季 防冻问题 因此 结合工厂实际情况 在投产运行后 1个多月 调整冷却方式 取消冷却 水 目前运行状 况 良好 2 为保证事故水高位槽 内的液体纯度 设计 中未使用循环液而是利用 阳极保护冷酸器的补充 水 但在具体操作时由于该水源压力不能满足高位 槽的需要 水不能连续 自动注入其 内 因此考虑在 下次停车检修时增设给水泵单独为高位槽补水 4 结语 1 生产实践表明 高效洗涤器替代空塔是完 全可行 的 并且净化效率较高 系统实现封闭酸洗 污酸排放量由 4 5 m 3 h大幅度下降至 7 m3 h 年可节 约用水 3 x 1 0 6 m 3 有效地节约水资源 2 改造后增加了硫酸产量 全年预计可增产 硫 酸 7 0 0 0 t 3 尾气 S O 排放低 于国家环保要求 极大地 改善了厂区和周边地区的环境 4 由于系统投产运行时间较短 截至 目前只有 3 个多月 有些存在 的问题可能未完全暴露 有待在 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摸索和完善 制酸三系统 由于采用合理 的技改设计 选用稳 妥可靠 的设备选型 管理严 密而又规 范 在投产运 行后各项工艺技术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设计值 与传 统工艺相 比 在保证工艺指标 的前提下 工艺流程 得到简化 强化 了设备 的技术性能 设备配置更为 紧凑 生产环境得到改善 效果较为明显 为今后其 它系统的改扩建提供了参考 下转第 5 5页 维普资讯 2 0 0 7年 2月第 1 期 锌精馏系统中铟的富集 李国伟王宝军高永学马宝军 5 5 En r i c h me n t o f i n d i u m i n t h e z i n c r e d i s t i l l a t i o n s y s t e m L I G u o w e i WA N G B a o j u n G AO Y o n g x u e MA B a o j u n Ab s t r a c t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s e s t h e d i s t rib u t i o n r e g u l a rit y o f i n d i u m i n t h e z i n c r e d i s t i l l a t i o n s y s t e m a n d d e s c ri b e s s e v e r a l i n d i u m e n ric h me n t me t h o d s s u c h a s o v e r a l l e n ric h me n t i n e c h e l o n a n d d i f f u s i o n e n ric h me n t b y a d o p t i n g t h e m t h e r e c o v e r y r a t e o f i n d i u m f r o m t h e r e d i s t i l l a t i o n s y s t e m h a s b e e n i n c r e a s e d b y 1 5 2 5 Ke y wo r d s z i n c r e d i s t i l l a t i o n i n d i u m d i f f u s i o n e n ric h me n t o v e r a l l e n ri c h me n t i n e c h e l o n 上接第 1 9页 按年产 8万 t 热镀锌规模计算 老式 电炉需 6 台 新式 电炉只需 4台 电费按 O 4 5元 k W h计算 渣处理费用 3 0 0 0元 t 每台炉需操作工 5人 人年 均工资 2万元 两种 电炉所发生的费用见表 2 由表 2可知 新式电炉取代老式 电炉生产热镀 表 2 两种电炉每年所发生的费用 锌 每 年可为企业创效 3 6 0万 元 吨锌成本 可降低 4 5元 4 结论 1 新式电炉结构较老式电炉简化 新式 电炉 采用了大功率可拆式感应体 使用新型高性能炉衬 材料 改善了感应体的工作环境 极大地提高了感应 体 的寿命 且感应体便于检修 2 新式 电炉具有生产 率高 寿命长 直收率 高 能耗低 锌液温度分布好等优点 为企业创 造了 可观的经济效益 3 严格岗位操作 做好 电炉各部尤其是感应 体 的 E t 常维护 对于延长 电炉使用寿命 提高热镀 锌 电炉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Hi g h p o we r d e t a c h a b l e h o t g a l v a n i z i n g f u r n a c e a n d i t s o p e r a t i o n W ANG Xu e x i an Ab s t r a c t I t d e s c ri b e s t h e s t r u c t u r a l f e a t u r e s o f a n e w t y p e h o t g a l v a n i z i n g f u r n a c e a n d s u ms u p i n d e t a i l s t h e o p e r a t i n g p r a c t i c e i n c l u d i n g f u rna c e s t a r t r o u t i n e ma i n t e n a n c e a n d t r o u b l e s h o o t i n g e t c o f t h e f u rna c e t h i s e l e c t ric f u rna c e i s h i g h i n p r o d u c t i o n l o n g i n s e r v i c e l i f e h i g h i n d i r e c t r e c o v e ry a n d l o w i n e n e r g y c o n s u mp t i o n a n d c a n r e d u c e t h e c o s t f o r p e r t o n n e o f z i n c b y RMB 4 5 Ke y wo r ds h i g h p o we r d e t a c h a b l e i n d u c t o r h o t g a l v a n i z i n g f u rna c e 上接 第 5 2页 M o d i fic a t i o n o f a c i d ma k i n g s y s t e m u s i n g z i n c s me l t i n g o ff g a s L I N We i P AN Q i n g y a n g L I U w e i Ab s t r a c t T 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