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题目题目答案答案 下面哪一个质点作有规则的定 向运动不能形成电流 A 电子B 离子C 空穴D 原子D 习惯上 规定下面哪一项运动 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A 正电荷B 负电荷C 电子D 选项皆错误A 电流是电荷在外力作用下做 动 A 定向无规则 B 规则的定向 C 规则但无定 向 D 杂散B 如果有一个电压源理想电压为5 伏 串联电阻为10欧的电路 要用一个理想电流源和一个并 联电阻代替 那么该理想电流 源的定值电流为 A 0 5 安B 1 安C 1 5 安D 2 安A 如果把一个 20伏的理想电压源 串上一个10欧的电阻 变换成 等效电流源的定值电流为 A 1 安B 2 安C 3安D 4安B 下列物理量中 普通万用表可 以直接测量出的是 A 电抗B 电导C 电流D 电感C 下面哪一项规定为电压的正方 向 A 高电位端到 低电位端的方向 B 电流的流向C 正电荷的流向 D 其它选项都不 是 A 电流参考方向是人为设定的电 流运动的正方向 若电流的真 实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 则电 流为 A 负值B 正值C 虚值D 可正可负A 恒流源的外特性曲线将是与纵 轴 一条直线 A 平行B 垂直C 成45 角D 成60 角A 电荷的基本单位是 A 安秒B 安培C 库仑D 法拉C 电流的大小是用单位时间内通 过导体截面积的电荷量来衡量 的 对 在直流电路中 电压和电流的 大小和方向都是不断变化的 错 电流的单位是安 A 也常用 毫安 mA 或者微安 A 做单位 1A 1000mA 1mA 1000 A 对 理想电流源端输出电流取决于 端电压 错 有关电压 下面哪一项是错误 的 A 是电位 B 与参考点无 关 C 是电位差 D 极性与电流的 方向有关 A 一个实际电源的电压随着负载 电流的减小将 A 降低B 升高C 不变D 稍微降低B 在任一瞬时 沿任一回路循行 方向 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 回路中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等 于 A 2B 1C 0D 不确定C 空载高压长线路的末端电压 首端电压首端电压 A 低于B 高于C 等于D 低于或等于B 电路中的 a 点为参考点 那么 在 b 点的电位 Ub 与电压 Uba 数值是一样的 对 理想电流源与理想电压源之间 也存在互相等效的关系 对 电动势的实际方向规定为从正 极指向负极 错 答案选项答案选项 民用航空电信人员执照理论考试题库 监视专业 专业原理部分 民用航空电信人员执照理论考试题库 监视专业 专业原理部分 一段电路的电压Uab 10V 该 电压实际上是a点电位高于b点 电位 错 如果把一个24V的电源正极接 地 则负极的电位为 24V 对 下面哪个电路具有比例性 A 纯电阻电路B 电感电路C 电容电路D LC电路A 下面哪一个是线性系统的比例 特性 A 输入量增加K 倍 响应量增加 K倍 B 输入量增加K 倍 响应量减少 K倍 C 输入量增加K 倍 响应量增加 1 K倍 D 输入量增加K 倍 响应量减少 1 K倍 A 如果某一线性系统 输入量减 少2倍时 响应量应 A 增加2倍B 减少2倍C 增加1 2倍D 减少1 2倍A 下面哪一个是线性系统的叠加 特性 A 当系统有几 个输入量作用 则响应量等于每 个输入量单独作 用所产生的响应 B 当系统有几 个输入量作用 则响应量等于每 个输入量单独作 用所产生的响应 C 当系统有几个 输入量作用 则 响应量等于每个 输入量单独作用 所产生的响应量 D 当系统有几个 输入量作用 则响 应量等丁每个输入 量单独作用所产生 的响应量倒数之和 A 如果某一线性系统 输入量I1 减少2倍时 输入量I2增加3 倍 那么系统总响应量应为 A 增加1倍B 减少l倍C 增加5倍 D Il对应响应量 减少2倍与I2对应 响应量增加3倍两 D 一段导线的电阻与其两端所加 的电压之间 A 一定有关B 一定无关C 可能有关D 无法判断 B 将一根导线均匀拉长与原来长 度的3倍 则电阻值为原来的 A 3B 1 3C 9D 1 9C 电阻常用R表示 电阻的单位是 欧 也常用千欧 k 或者兆欧 M 做单位 1k 1000 1M 100000 错 两电阻并联时 阻值较大的电 阻所消耗的功率较大 错 两电阻并联后 阻值比原来大 错 两电阻串联后 阻值比原来大 对 比例特性是线性系统的基本属 性 对 叠加原理也适用于线性网络中 功率的叠加 错 当电容器两端电压U等于3V时 电容器储集了 1 5 10 6C电 量 则该电容器的电容为 A 2 106FB 2 FC 5 UfD 5 105PF D 电容器并联电路有如下特点 A 并联电路的 等效电容量等于 各个电容器的容 量之和 B 每个电容两 端的电流相等 C 并联电路的等 效电容量等于各 个电容器的容量 倒数之和 D 电容器上的电 压与电容量成正比 A 一电容接到f 50Hz的交流电路 中 容抗Xc 240欧 若改接到 f 25Hz的电源时 则容抗Xc为 A 80B 120C 160D 480A 纯电容电路的电压与电流频率 相同 电流的相位超前于外加 电压 A 60度B 30度C 90度D 180度C 电容器上聚集的电荷量与哪一 项因素无关 A 电容器的极 板尺寸 B 电容器的极 板间介质性质 C 极板间电压 D 与上述三项都 无关 D 有关理想电容描述正确的是 A 是一种瞬态 元件 B 是一种耗能 元件 C 是一种线性元 件 D 具有 记忆 功能的元件 A 加在电容器的电压与流过电容 器的电流关系为 A 电压滞后于 电流 B 电压超前于 电流 C 电流与该时刻 的电压变化率成 反比 D 电流与电压成 正比 A 电容的单位是法 F 也常用 微法 F 或者微微法 pF 做单位 1F 106 F 1F 1012pF 对 一电容接到f 50Hz的交流电路 中 容抗Xc 240欧 若改接到 f 150Hz的电源时 则容抗Xc 为80欧 对 电容C是由电容器的电压大小决 定的 错 在纯电感电路中 没有能量消 耗 只有能量 A 变化B 增强C 交换D 补充C 具有储存磁场能量这种电磁特 性的元件为 A 电阻B 电容C 电感D 包括B C两项C 电感三点式正弦振荡器的正反 馈电压取自电感 因此输出波 形 A 较好B 较差C 好D 很好C 关于理想电感描述不正确的 是 A 是一种瞬态 元件 B 是一种储能 元件 C 是一种线性元 件 D 是一种耗能元B 电感的大小与哪一项无关 A 线圈上的线 阻 B 线圈的尺寸C 线圈匝数 D 线圈周围介质 的导磁性能 A 加在电感上的电压与流过电感 的电流关系为 A 电压滞后于 电流 B 电压超前于 电流 C 电压与该时刻 的电流变化率成 反比 D 电压与电流成 正比 B 供电系统中功率因数低的根本 原因在于供电系统中存在大量 的 负载 A 电阻B 电容C 电感D 受控源C 在纯电感电路中 下列关系式 中正确正确的是 A I U LB I U j LC I U LD I jU LA 某一时刻电容电路中的电流与 此时刻电容电压的数值无关 与电容电压变化率有关 对 某一时刻电感两端的电压不取 决于该时刻的电流变化率 而 只与该时刻的电流大小有关 错 电感的单位是亨 H 也常用 毫亨 mH 或微亨 H 做单 位 1H 1000mH 1H 1000000 H 对 线圈本身的电流变化而在线圈 内部产生电磁感应的现象 叫 做互感现象 错 一个线圈本身的电流变化而在 另一个线圈产生电磁感应的现 象 叫做自感现象 错 纯电感线圈直流电来说 相当 于短路 对 关于克希荷夫电压定律 下面 哪个是正确的 A 是电荷守恒 原理在电路中的 B 是能量守恒 原理在电路中的 C 只适用线性电 路 D 只适应非线性 电路 B 关于诺顿定理 哪一项是错误 的 A 一条支路是 理想电流源与一 个元件相串联 时 此元件可用 短路线代替 B 一个支路是 理想电压源与一 个元件相并联 时 此元件可视 作开路 C 一条支路是理 想电流源与一个 恒压相串联时 此恒压源可用短 路线代替 D 一个支路是理 想电压源与一个元 件相并联时 此元 件可用一短路线代 替 D 关于诺顿定理中的电阻 错误 的是 A 是网络中恒 压源短路时的等 效电阻 B 是网络中恒 流源开路时的等 效电阻 C 是网络中所有 独立源为零值时 的无源网络的等 效电阻 D 是网络中恒流 源短路时的等效电 阻 D 关于诺顿定理 哪一项是正确 的 A 任何一个线 性有源二端网络 都可以用一个与 它等效的电流源 与并联电阻来代 B 任何一个线 性有源二端网络 都可以用一个与 它等效的电压源 与并联电阻来代 C 任何一个线性 有源二端网络都 可以用一个与它 等效的电流源与 串联电阻来代替 D 任何一个线性 有源二端网络都可 以用一个与它等效 的电压源与串联电 阻来代替 A 关于克希荷夫电流定律 下面 哪个是正确的 A 电路网络中 的任一节点 在 任何瞬时 流出 或流入 此节 点的电流的代数 B 电路网络中 的任一支路 在 任何瞬时 此支 路的电流的代数 和恒等于0 C 电路网络中的 任一回路 在任 何瞬时 回路的 电流的代数和恒 等于0 D 电路网络中的 任一节点 在任何 瞬时 流出 或流 入 此节点的电流 的代数和不等于0 A 关于克希荷夫电压定律 下面 哪个是正确的 A 在任何瞬 间 电路网络中 任一回路内各部 分电压的代数和 B 在任何瞬 间 电路网络中 任一回路内各部 分电压的代数和 C 在任何瞬间 电路网络中任一 支路电压的代数 和恒等于0 D 在任何瞬间 电路网络中任一回 路内各部分电流的 代数利恒等于0 A 关于克希荷夫电压定律 下面 哪个是正确的 A 是电荷守恒 原理在电路中的 B 是能量守恒 原理在电路中的 C 只适用线性电 路 D 只适应非线性 电路 B 关于戴维宁定理 下面哪一项 是正确的 A 任何一个线 性有源网络都可 以用一个与它等 效的理想电压源 Us与电阻Rs串联 的支路来代替 B 任何一个线 性有源网络都可 以用一个与它等 效的理想电压源 Us与电阻Rs并联 的支路来代替 C 任何一个线性 有源网络都可以 用一个与它等效 的理想电流源Is 与电阻Rs串联的 支路来代替 D 任何一个线性 有源网络都可以用 一个与它等效的理 想电流源Is与电阻 Rs并联的支路来代 替 A 关于戴维宁定理中的电阻 错 误的是 A 是网络中的 理想电压源的短 路电阻 B 是网络中理 想电流源开路电 阻 C 是网络中独立 电源为零值时的 无源网络的等效 D 是网络中的理 想电压源的开路电 阻 D 关于戴维宁定理 下面哪一项 是错误的 A 有时称为等 效发电机定理 B 戴维宁定理 适用于有源网络 C 戴维宁定理适 用于无源网络 D 关于戴维宁定 理中的理想电压源 的电源等效于发电 机定理的定值电压 C 关于诺顿定理 哪一项是正确 的 A 任何一个线 性有源二端网络 都可以用一个与 它等效的电流源 与并联电阻来代 B 任何一个线 性有源二端网络 都可以用一个与 它等效的电压源 与并联电阻来代 C 任何一个线性 有源二端网络都 可以用一个与它 等效的电流源与 串联电阻来代替 D 任何一个线性 有源二端网络都可 以用一个与它等效 的电压源与串联电 阻来代替 A 流出 或流入 电路网络中任 一假设的闭合面的电流的代数 和不可能等于零 错 戴维宁定理是用一电流源与一 并联电阻来等效任何线线有源 两端网络 错 叠加定理适用于计算线性电路 中的电流和电压 对 某一交流电的数学表达式为 u 220sin 120 t 30 该交流电的频率为 A 50B 30C 120D 60D 对于我国所用的三相市电 下 面描述正确的是 A 因每一相都 是 220V 所以 两相之间的电压 为0V B 因每一相的 电压为 220V 所以两相之间的 电压为 440V C 两相之间的相 位差为 120 D 两相之间的电 压为 110V C 正弦交流电的最大值是有效值 的 A B 2C D 3A Hz 的交流电对人体 伤害最大 A 2 400B 50 500C 2 600D 50 600A 不接地的三相交流系统中 如 其中一相故障接地时 其它相 的对地电压 A 不变B 降低C 升高D 等于 0C 某一交流电的数学表达式为 u 220sin 120 t 30 该交流电的频率为 A 50B 30C 120D 60D 23 正弦量的特征分别由 三要素来确定 A 频率 周期 初相位 B 周期 幅值 初相位 C 幅值 有效值 初相位 D 以上答案都不 对 B 两个正弦交流电流i1和i2的有 效值I1 I2 4A i1与i2相加后总 电流的有效值仍为4A 则它们 之间的相位差是 A 180 B 120 C 90 D 60 B 下面对非正弦电路叙述正确的 是 A 电流按正弦 规律变化的电路 B 电流按非正 弦规律变化的电 路 C 电流或电压按 非正弦规律作周 期变化的电路 D 电压按非正弦 规律作周期变化的 电路 C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表示形式 为 A f t f t T B f t g t T C g t f t T D f t g t A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分解可用什 么方法实现 A 傅里叶变化B 傅里叶变换 C 傅里叶级数展 开 D 傅里叶卷积A 正弦交流电的周期与角颇率的 关系是互为倒数 错 研究加在电路上的交流电压和 通过这个电路的交流电流的相 位差 如果电路是纯电阻 那 么交流电压和电流电流的相位 差等于零 对 变压器按铁心与绕组的装置关 系 可分为壳式结构和心式结 构 对 对于我国所用的三相市电 下 面描述正确的是 A 因每一相都 是220V 所以两 相之间的电压为 0V B 因每一相的 电压为220V 所 以两相之间的电 压为440V C 两相之间的相 位差为120 D 两相之间的电 压为110V C 对称三相负载星形连接时 线 电压为相电压的 A 1 31 2B 1C 31 2D 2C 对称三相负载星形连接时 线 电流为相电流的 A 1 31 2B 1C 31 2D 2B 对称三相负载星形连接时 每 相之间的相位差为 A 30 B 60 C 120 D 180 C 对称三相负载三角形连接时 每相之间的电流相位差为 A 60 B 90 C 120 D 150 C 对称三相负载三角形连接时 线电流Ia与相电流Iab之间的 相位关系为 A 超前30 B 滞后30 C 超前60 D 滞后60 B 对称三相负载三角形连接时 线电流为相电流的 A 1 31 2B 1C 31 2D 2C 对称三相电源 已知相电压 uA 220sin t 则线电压uAB A 380sin t 6 B 380sin t 6 C 220sin t 6 D 220sin t 6 A 将三相对称负载以星形 Y 方 式接入对称三相四线制电源 若将中线断开 则 A 三相负载仍 能正常工作 B 三相负载中 的电流均为零 C 有的负载端电 压过高 有的负 载端电压过低 D 二相负载正常 工作 一相负载不 能正常工作 A 在三相电路中 三相对称负载 为星形连接 三相电流均为 4A 则中线的电流为 A 4AB 12AC 8AD 0AD 在三相交流电的星形联接方式 中 公共点N称为中点或零点 从N点引出的线称为中线或零线 对 所有星形连接的三相负载 中 线电流必为0 错 对称三相负载三角形连接时 线电压等于相电压 对 23 当对半导体二极管外加正向电 压时 外加反向电压 时 A 导通 导通B 导通 截止C 截止 导通D 截止 截止B 由于存在 PN 结表面的 半导体的 使得每 只二极管的 二作特性都不相同 A 漏电阻 体 电阻 B 表电阻 导 通电阻 C 表电阻 体电 阻 D 漏电阻 导通 电阻 B 半导体三级管由 型 和 N 型半导体结合在一起而构 A 二层B 三层C 四层D 五层A 半导体三极管有 种 A NNP 和 PPNB PNN 和 NPPC PPP 和 NNN D NPN 和 PNP D PN结加正向电压时 呈现 具有 正向扩散 电流 PN结加反向电压时 呈 现 具有 反向漂移电流 A 低电阻 较 大 高电阻 较 大 B 低电阻 较 大 高电阻 较 小 C 高电阻 较 小 低电阻 较 小 D 高电阻 较 小 低电阻 较大 B PN结加正向电压时 空间电荷 区将 A 变窄B 基本不变C 变宽D 不能确定A 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浓度 A 只与温度有 关 B 取决于掺杂 浓度 几乎与温 度无关 C 与温度无关 D 与掺杂浓度和 温度都无关 B 二极管的主要特性是单向导 电 因此只要给二极管两端加 上正向电压 则二极管 A 一定截止B 一定导通C 不一定导通D 可能击穿C 半导体具有光敏特性 热敏特 性和掺杂特性 根据掺入杂质 的不同 可分为 N型半导体和P 型半导体 其中N型半导体中的 多数载流子是自由电子 对 三极管的主要作用是放大 对 V1为基极开路 集电极 发射 极间能承受的反向电压 V2为 发射极开路 集电极 基极之 间能承受的反向电压 它们与 实际的反向击穿电压有关 但 管子参数值应远大于实际击穿 对 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的外 部条件是 A 发射结反向 偏置且集电结正 向偏置 B 发射结正向 偏置且集电结反 向偏置 C 集电结正向偏 置且基极加反向 电压 D 集电结反向偏 置且基极加正向电 压 B 一只处于放大状态的三极管 各极电位分别是UE 6V UB 5 3V UC 1V 则该管是 A PNP硅管B PNP锗管C NPN硅管D 不能确定A 测得工作在放大电路中的三极 管的两个电极的电流和方向分 别为1 2mA 流出 1 23mA 流入 则另一个电极的电流和 方向为 A 流入 0 03mA B 流入 0 23mA C 流出 0 03mA D 流出 0 23mAC 工作在放大状态的三极管是 A 电流控制元 件 B 电压控制元 件 C 温度控制元件 D 不可控元件A 工作在放大状态的某PNP晶体三 极管 各电极电位关系为 A VC VBVB VEC VC VEVE VBA 图中哪一个三极管已损坏 A 图 a B 图 b C 图 c D 图 d D 三极管有时在电路中犹如一个 闭合的开关 但必须工作在 A 饱和区B 截止区C 放大区D 击穿区A 工作在放大区的某三极管 如 果当Ib从8 A增大到28 A 时 Ic从1mA变为2mA 那么它 的 约为 A 50B 60C 100D 80A NPN型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时 应该满足Uc Ub Ue 错 三极管的主要特性是具有电压 放大作用 错 放大电路的作用就是利用三极 管的控制作用 把电源的能量 转换为变化的输出量 因此可 认为放大电路是一种能量控制 对 三极管的发射区和集电区是由 同一种杂质半导体构成的 故 发射极和集电极可以互换使用 错 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的外 部条件是发射结正向偏置且集 电结反向偏置 对 由于集电结加反向电压且其结 面积达 发射区的非平衡少子 在外电场作用下越过集电结到 达集电区 形成漂移电流 错 反馈放大电路的含义是 A 输出与输入 之间有信号通路 B 电路中存在 反向传输的信号 通路 C 除放大电路以 外还有信号通路 D 电路中存在使 输入信号削弱的反 向传输电路 B 直流负反馈是指 A 只存在于阻 容耦合电路中的 负反馈 B 放大直流信 号时才有的负反 馈 C 直流通路中的 负反馈 D 直接耦合电路 中才存在的负反馈 C 交流负反馈是指 A 只存在与阻 容耦合电路中的 负反馈 B 交流通路中 的负反馈 C 放大正弦信号 时才有的负反馈 D 变压器耦合电 路中的负反馈 B 如果希望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 稳定 则应引入 A 电流负反馈B 电压负反馈C 串联负反馈D 并联负反馈B 如果信号源内阻很大 希望取 得较强的反馈作用 宜采用 A 电压负反馈B 电流负反馈C 串联负反馈D 并联负反馈D 在放大电路中 为了稳定静态 工作点 可以引入 A 直流负反馈B 交流负反馈C 交流正反馈 D 直流负反馈和 交流负反馈 A 一个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如果通 过电阻引入负反馈 则 A 一定会产生 高频自激 B 可能产生高 频自激 C 一般不会产生 高频自激 D 一定不会产生 高频自激 D 对于一个反馈放大电路 反馈 越大 A 越容易产生 自激震荡 B 电压放大量 越大 C 越难产生自激 震荡 D 电流放大量越 大 A 0 7V 2 7V 2V 2 3V 5V 0V 0V0V 6V 3V 5V 0 2V a b c d 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容易产生 自激震荡的原因是 A 各级电路的 参数很分散 B 环路增益大C 闭环增益大 D 放大器的级数 多 B 在正反馈电路中 如果有 LC 振荡回路 就 A 能产生正弦 振荡 B 可能产生正 弦振荡 C 可能产生非正 弦振荡 D 不可能产生正 弦振荡 B 反馈解调器的工作特点是 A 通过将输出 反馈混频到输入 端使等效输入信 噪比提高 B 通过将输入 正馈混频到输出 端使等效输出信 噪比提高 C 通过将输出反 馈混频到输入端 使等效输出信噪 比提高 D 通过将输入反 馈混频到输出端使 等效输入信噪比提 高 A 下列不属于负反馈对放大电路 性能影响的为 A 提高放大电 路增益的稳定性 B 增加放大倍 数 C 减少非线性失 真 D 扩展频带B 在对放大电路的输入 输出电 阻的影响中 串联负反馈的影 响是使输入电阻的阻值 而电压负反馈的影响是使 得输出电阻的阻值 A 增大 增大B 增大 减小C 减小 增大D 减小 减小B 在具有反馈的放大电路中 如 果令输出电压 0 若反馈信号 消失 说明它的反馈类型属于 电压反馈 否则就是电流反馈 对 放大电路在进行信号变换时 若希望将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 信号 应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 对 对于一个反馈放大电路 反馈 越大越容易产生自激振荡 对 负反馈所能抑制的干扰和噪声 是反馈环外的干扰和噪声 错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不稳定的根 本原因是晶体管 Cb c 的反 馈作用 对 在正弦振荡回路中 只允许存 在正反馈 不允许存在负反馈 错 集成运放内部是由直接耦合方 式的多级放大电路组成的 作 为放大器应用 它是 A 能放大直流 信号 不能放大 交流信号 B 能放大交流 信号 不能放大 直流信号 C 既能放大交流 信号 又能放大 直流信号 D 只能放大直流 信号 C 集成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状 态的特点是 A 虚断 虚地B 虚短 虚断C 虚短 虚地D 虚断B 为了提高输入电阻 减小温 漂 通用型集成运放的输入级 大多采用 路 A 共射或共源B 共集或共漏C 差放电路D 电流源A 集成运放中采用有源负载是为 了 A 减小温漂 B 增大电压放 大倍数 C 提高输入电阻 D 减小输出电阻B 从外部看 集成运放可等效为 高性能的 A 双端输入双 端输出的差分放 大电路 B 双端输入单 端输出的差分放 大电路 C 单端输入双端 输出的差分放大 电路 B 单端输入单端 输出的差分放大电 路 B 电路如图所示 负载电流 与 输入电压 的关系为 A B C D C 电路如图所示 该电路为 A 积分电路B 微分电路C 比例积分电路 D 比例微分电路 A 集成运放中 由于两边电路参 数不完全对称引起的输入为零 时输出不为零的现象也称为零 点漂移 错 集成运放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 式是因为可获得较大的放大倍 数 错 通用型集成运放适用于放大低 频信号 对 理想运放中的 虚地 表示两 输入端对地短路 错 直流稳压电源中滤波电路的目 的是 A 将交流变为 直流 B 将高频变为 低频 C 将交 直流混 合量中的交流成 分滤掉 D 将正弦波变为 方波 C 稳压管稳压电路输出电流 输出电压 A 较小 不可 调 B 较小 可调C 较大 不可调 D 较大 可调A 线性直流电源中的调整管工作 在 开关型直流电 源中的调整管工作在 A 放大状态 开 关状态 B 放大状态 放 大状态 C 饱和状态 放 大状态 D 饱和状态 开关 状态 A R R R R uO uI C Ro RL iL ui L i i u iLo u R R iL u R io u R iLo u R R 在稳压管稳压电路中 稳压管 的最大稳定电流必须 大负载电流 A 等于B 小于C 大于D 不大于C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变压器次级 电压为10V 有效值 则每个 整流二极管所承受的最大反向 电压为 A 1VB 5VC 10VD 14 14VD 在桥式整流电路中 负载流过 电流IO 则每只整流管中的电 流ID为 A IO 2B IOC IO 4D IO 8A 若桥式整流由两个二极管组 成 变压器的副边电压为 承受最高反向电压为 A B C D A 直流稳压电源中 滤波电路应 选用 A 高通滤波电 路 B 低通滤波电 路 C 带通滤波电路 D 带阻滤波电路错 小功率直流稳压电源一般由电 源变压器 整流 滤波和稳压 电路组成 对 串联型稳压电路依靠引入电压 负反馈来稳定输出电压 对 所谓脉冲调制型 是指加在开 关型稳压电路电源中调整管的 开关信号的频率变化时脉冲宽 度也变化的控制方式 错 混频器与变频器的区别是 A 混频器是非 线性电路 而变 频器是线性电路 B 混频器有独 立的正弦波振荡 器 C 变频器有独立 的正弦波振荡器 D 没有区别B 变频器的基本组成是 A 信号回路 本机振荡器 非 线性器件和负载 B 信号回路和 非线性器件 C 本机振荡器和 非线性器件 D 非线性器件和 负载回路 A 为了提高变频器的抗干扰能 力 一般选用 为变 A 晶体管B 二极管c 场效应管D 集成管C 接收机对邻近干扰的抑制能力 主要取决于 A 高放谐振回 路 B 混频器C 中放谐振回路 D 音频放大电路C 在短波系统中 第一混频器本 机振荡信号频率范围 按 10Hz 或 100Hz 间隙步 进 第一中频 63 078MHz 和 63MHz 高通滤波器信号进入第 A 25MHz 到 45MHz B 63MHz 到 95MHz C 65MHz 到 100MHz D 35MHz 到 75MHz B 混频的实质是 A 把频率从高 频搬移到低频 B 把频率从低 频搬移到高频 C 频谱搬移 D 把高频变为低 频 C 混频器与变频器的区别 A 混频器包括 了本振电路 B 变频器包括 了本振电路 C 两者都包括了 本振电路 D 两者均不包括 本振电路 B 利用非线性器件相乘作用来实 现频率变换其有用项为 A 一次方项B 二次方项C 高次方项D 全部项B 2 2U 2 U 2 U 2 2U 2 4U 变频器具有多种不同的类型 按变换环节可分为交 交型和 交直交型 按改变变频器输出 电压的方法可分为脉冲幅度调 制 PAM 型和脉冲宽度调制 PWM 型 按用途可分为专用 型变频器和通用型变频器 对 混频器是非线性电路 而变频 器是线性电路 错 非线性器件有频率变换作用 而混频电路也是频率变换电 路 所以说非线性器件有混频 作用 对 一般要求变频增益尽量小些 这些有利于提高接收机的灵敏 度 错 从高频已调信号中恢复出调制 信号的过程叫 称 为 A 解调 滤波 B 解调 检波C 检波 解码D 解码 解调B 受调制的强干扰与有用信号同 时作用到接收机输入端时 由 于 VHF 接收机线性部分的非 线性作用 使干扰的调制信号 转移到有用信号上 这类干扰 A 互相调制B 交叉调制C 阻塞D 中频干扰B Pulse Code Modulation PCM 的中文译为 是一种基于时分复用的数 字编码多路复用技术 A 脉冲编码调 制 B 幅度编码调 制 C 相位键控调制 D 频率键控调制A 自适应脉冲调制编码的英文缩 写是 A WAVB CEPTC PCMD ADPCMD 目前中国民航 TES 系统使用 的调制方式是 A ASKB FSKC PMD QPSK 或 BPSKD 在模拟通信系统中 发送端通 常包含信号调制过程 其调制 的目的是 A 信号编码B 信号解码 C 把基带信号变 换成适合在信道 中传输的信号 D 信号同步C 下面关于脉冲编码调制的叙 述 正确的是 A PCM 是一种 将模拟信号变为 数字信号的数字 编码调制技术 并非是真正的调 B 采用 PCM 脉冲是固定长度 的 但幅度是可 变的 C 一般来说 PCM 包括量化 编码二个部分 D 模拟信号经 PCM 处理后 数据 速率为 64Kbps D 脉冲振幅调制属于 A 数字调制B 模拟调制C 频率调制D 相位调制A 脉冲位置调制的缩写是 A PAMB PDMC PPMD PSMC 常规无线电综合测试仪可测量 的调制方式不包括 A AMB FMC PMD PSKD 关于调制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用载波信号 去控制调制信号 的某一参数 使 该参数按一定的 规律发生变化 B 用调制信号 去控制载波信号 的某一参数 使 该参数按一定的 规律发生变化 C 用调制信号去 控制载波信号的 某一参数 使该 参数随调制信号 的规律变化 D 用载波信号去 控制调制信号的某 一参数 使该参数 按载波的规律发生 变化 C 调制的实质是 A 频谱搬移 把调制信号从低 频搬移到高频 B 频谱搬移 把调制信号从高 频搬移到低频 C 把高频信号变 为低频信号 D 把低频信号变 为高频信号 A 通信系统中信号需要调制的原 因 不正确的是 A 要发射的信 号频率低 B 为了实现信 道复刚 C 减小发射天线 尺寸 D 为了发射高频 信号 D 从已调振幅调制信号中恢复出 低频调制信号的过程称为 A 鉴频B 鉴相C 鉴幅D 检波D 从频率的角度来看 调频和调 相是属于 制 A 线性B 非线性C 非连续波调制 D 不能确定B 关于调相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载波的相位 随调制信号频率 的大小变化 B 载波的相位 随调制信号幅度 的大小变化 C 载波的角频率 随调制信号幅度 的大小变化 D 载波的幅度随 调制信号的相位的 大小变化 B 以下 制方式属于数 字调制方式 A AMB FMC PDM PWM D PCMD 不符合窄带角调制基本概念的 选项是 A 窄带角调制 是指调制后载波 瞬时相位偏移较 小的情形 B 调频所引起 的晟小瞬时相位 偏移远大于30度 C 调相所引起的 最大瞬时相位偏 移远小于30度 D 相对而言 宽 带角调制是指调制 后载波瞬时相位偏 移较大的情形 B 不符合窄带调频基本概念的选 项是 A 窄带调频信 号的频谱表达式 与常规调幅相 比 具有载波分 量 B 窄带调频信 号的频谱表达式 与常规调幅相 比 有围载频的 两个边带 C 窄带调频信号 带宽与常规调幅 相同在于信号的 最高频率分量的 两倍 D 窄带调频信号 频谱与常规调幅频 谱之间差别在于窄 带调频时正负频率 分量分别一个因子 且负频率与正频率 分量相差90度 D 不符合窄带调相基本概念的选 项是 A 窄带调相信 号与常规调幅相 似 频谱中包含 在盘和围绕载频 的两个边带 B 窄带调相信 号带宽与常规调 幅相同 C 窄带调相与常 规调幅的差别在 于载波在几个频 点的相移均需要 相移 90 度 D 窄带调相与窄 带调频在某种条件 下可以转换 B 实际上调频比调相应用广泛的 原因在于 A 调频传输速 度快 B 调相传输所 需功耗大 C 调频信号频宽 受调制频率影响 变化不大 D 调相信号所含 信息量太过丰富 C 调相信号的功率谱计算描述正 确的是 A 调制信号函 数对时间的微分 的概率密度函数 并不总是容易求 得 B 高斯随机信 号而言 微分后 的概率密度函数 仍为高斯分布 C 当调制信号为 任意限带信号 时 卡森公式也 可以估算出调相 信号的频带宽度 D 宽带调相不存 在宽带调频时类似 的结果 D 不属于采用直接法产生调频信 号的特点的是 A 采用压控振 荡器 VC0 作 为调频信号的调 B VC0 输出频 率正比于所加的 压控电压 C 微波频率时用 直接式速调管很 容易实现压控震 D 优点在于可以 得到很大的频偏 C 不属于采用倍频法产生调频信 号的特点的是 A 首先用类似 非线性调制的方 法产生窄带调频 信号 B 用倍频法变 换为宽带调频信 号 C 倍频器可以用 非线性器件实现 D 通过带通滤波 器滤去不需要的频 率分量可以获得所 需的窄带调频信号 A 调频信号的非相干解调描述正 确的是 A 理想鉴频器 可看成是微分器 和包络检波器的 级联 B 微分器输出 是一个调幅信 号 通过抽取其 包络信息可以获 得正比于调制信 C 滤去包络检测 输出后的直流分 量 能够得到正 比于调制信号的 输出 D 非相关解调的 优点在于信道中噪 声和其它原因引起 的幅度变化在输出 中也有反应 不必 A 以下 程不属于语音 信号脉冲调制编码过程 A 译码B 编码C 量化D 抽样A 下列调制手段中对载波信号的 最大值产生影响的是 A 调幅B 调频C 凋相D 调角A 以下 制方式属于数 字调制方式 A AMB FMC PDM PWM D PCMD 通信系统中调制和解调功能的 主要作用为 A 提高抗干扰 能力和提高传输 距离 B 提高抗干扰 能力和实现信号 的多路传输 C 保证天线的有 效性和提高传输 距离 D 保证天线的有 效性和实现信号的 多路传输 D 已调信号为载波与基带信号乘 积的调制方式是 A 移频键控B 移相键控C 角度调制D 振幅键控 D 线性调制系统的调制制度增益 A 与调制方式 有关 与解调方 式无关 B 与调制方式 无关 与解调方 式有关 C 与调制方式无 关 与解调方式 无关 D 与调制方式有 关 与解调方式有 关 D 当码元宽度相同的条件下 下 列数字调制的已调信号中 用的频带最宽 A 2ASKB 2FSKC 4DPSKD 4ASKB 设x t 为调制信号 调相波的 表示式为 cos ct kpx t 则PM调制方式的 瞬时相位偏移为 A ct kpx t B kpx t C ct kpdx t dt D kpdx t dtA 是使信息载体 载 波 的某些特性随信息变化的 过程 并能使所要传送的信息 适合于信道的特性 达到最有 A 调制B 信道编码C 信源编码D 扩频A MODEM 把数字信号转换为相应 的模拟信号 这个过程称为 调制 对 TES 远端站 CU 所占有的信道 带宽与调制方式无关 错 连续波调制分为调幅 调频 调相和脉宽调制四种 错 分析调幅信号可知 调制过程 是把调制信号的频谱进行线性 搬移 因此一般可采用线性器 件实现 其目的是减少非线性 错 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的结果是 使瞬时频率和瞬时相位发生变 化 只是变化规律与调制信号 的关系不同 对 基带传输是将未经调制的信号 直接传输 调制传输是对各种 信号变换方式后进行传输的总 称 对 通过带通滤波器限制信道所引 入的噪声 同时保证调频信号 正常通过 然后通过相干解调 器解调出调制信号 这种方法 适用于窄带与一般宽带调频 错 锁相环中环路滤波器的输出即 为原始调制信号 环路滤波器 的频带宽度只需要让调制信号 顺利通过即可 对 衡量调制器的指标主要取决于 已调波的质量标准 对 小信号平方律检波器是由高频 信号输入电路 RC 低通滤波器组成 A 二极管B 晶体三极管C 限幅器D 谐振回路A 关于串联型二极管包络检波 器 下述不正确的是 A 由信号源 二极管 负载电 阻串联组成 B 在输入 AM 信号负半周 二 极管导通并对电 C 放电时间常数 远大于充电时间 常数 D 时间常数太大 可能会引起失真 B 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适用于 哪种调幅波的解调 A 单边带调幅 波 B 抑制载波双 边带调幅波 C 普通调幅波 D 残留边带调幅 波 C 大信号包络检波器的主要工作 原理是 A 二极管的非 线性特性 B 晶体三极管 的非线性特性 C 二极管单向导 电性和负载 RC 的充放电过程 D 负载 RC 的充 电缓慢和放电迅速 C 大信号的检波过程 主要是利 用二极管的 性和检 波负载 RC 的 程 A 单向导电 充电 B 单向导电 放电 C 单向导电 充 放电 D 双向导电 充 放电 C 对于 AM 调制系统 在大信噪 比情况 采用包络检波器解调 时的性能比同步检测器时的性 能 A 高B 低C 相等D 不能确定C 同步检波器要求接收端载波与 发端载波 A 频率相同 幅度相同 B 相位相同 幅度相同 C 频率相同 相 位相同 D 频率相同 相 位相同 幅度相同 C 下列各类检波器 不属于大信 号检波器的是 A 均值包络 B 串联型二极 管包络 C 并联型二极管 包络 D 乘积D 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 若负载 电阻选择过大会引起 A 惰性失真 B 底部切削失 真 C 交越失真D 频率失真A 包络检波时产生的底边切割失 真 是由以下哪种原因引起 的 A 由于负载电 阻 R 与负载电 容的时间常数 RC 太大所引起 的 B 由于检波器 的直流负载电阻 与交流 音频 负载电阻不相 等 而且调幅度 又相当大时引起 C 由检波二极管 伏安特性曲线的 非线性所引起的 D 其它都不对B 包络检波时产生的非线性失 真 是由以下哪种原因引起 A 由于负载电 阻 R 与负载电 容的时间常数 RC 太大所引起 的 B 由于检波器 的直流负载电阻 与交流 音频 负载电阻不相 等 而且调幅度 又相当大时引起 C 由检波二极管 伏安特性曲线的 非线性所引起的 D 其它都不对C 常用的检波器是 A 鉴频器 B 包络检波器 锁相环检波器 C 小信号平方率 检波器 包络检 波器 同步检波 D 鉴相器 同步 检波器 C AM 同步检波器不能用于解调 号 A AMB PAMC DSBD SSBB 在检波器的输入信号中 如果 所含有的频率成分为 C C C 则在理想情况 下输出信号中含有的频率成分 c C C D 同步检波器用于对载波被抑制 的双边带或单边带信号进行解 调 对 当干扰电台的频率等于或接近 于接收机的中频频率且前端电 路的选择性不够好时 干扰信 号将到达混频器的输入端 干 扰信号与有用信号的中频在检 波器差拍 而产生音频啸叫声 对 二进制数 11010 11 对应的十 进制数是 A 6 67B 10 56C 13 23D 26 75D 十进制数 15 对应的十六进制 数是 A FB 8C 9D AA 下列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转换 结果正确的是 A 8 10 1000 2 B 4 10 1000 2 C 10 10 1001 2 D 10 10 1100 2 A 十进制数 12 5 的 8421 BCD 码是 A 10010 0101 B 101101 001 C 110101 101D 110101 101A BCD 码 100101000110 在十进 制数中是 A 846B 746C 946D 646C 两位二进制数码可以编成 4 个 代码 四位二进制数码可以编 成 A 4B 8C 16D 32C L AB C 的对偶式为 A A BCB A BC A B CD ABCB H表示 A 二进制数B 十进制数C 八进制数D 十六进制数D 逻辑变量的取值 1 比 0 大 B 十进制数错 二进制的特点是用两个数码 0 1 表示所有的数 基数是 2 采用逢二进一的记数方法 二进制 1001 表示为十进制的 10 错 8421 BCD 码 0011 与 5421 BCD 码 1001 对应的十进制数 分别姓 6 和 3 错 数字信号不仅可以用来表示 数 也可以用来表示各种信息 和指令 对 0 的补码只有一种形式 对 卡诺图中 两个相邻的最小项 至少有一个变量互反 对 变量的异或运算和 同或运算之间具有互补关系 变量的异或运算和 同或运算具有相等关系 A 偶数 偶数B 偶数 奇数C 奇数 奇数D 奇数 偶数B 与运算叫做 或运 算叫做 A 逻辑乘 逻 辑乘 B 逻辑乘 逻 辑和 C 逻辑和 逻辑 乘 D 逻辑和 逻辑 和 B 同或门逻辑表达式是 A F A BB F A BC F A BD F A BA 从逻辑函数计算式 A A B A 可知 A A 0B A B lC B 0D 其它都可能D A AB BC ABD 0A A BC A ABCB A B C C A B CD A B A C D 二极管与门的逻辑表达式为 A F ABB F A BC F A BD F A BA L AB C 的对偶式为 A A BCB A BC A B CD ABCB 对于二输入 异或 们 若其 输入 I1 0 I2 l 则其输出 F 为 0 错 因为 A AB A 所以 AB 0 错 逻辑运算A AB A对 多个三态门电路的输出可以直 接并接 实现逻辑与 错 对于任何一个确定的逻辑函 数 其函数表达式和逻辑图的 形式是 A 唯一B 不唯一C 无法判断 D 至多有两种形 式 B 对一些具有某些特点的逻辑函 数 如逻辑函数输出为输入信 号相加 则采用 现 A 编码器B 译码器C 数值比较器D 全加器D 使用数据选择器实现单输出函 数方便 使用 附加 逻辑门实现多数出函数方便 A 编码器 B 译码器 C 数值比较器 D 全加器 A 编码器B 译码器C 数值比较器D 全加器B 用有规律排列的方格图来表达 逻辑函数 并采用直观的 方法化简逻辑函数 这种方 格图就叫做卡诺图 A 配项B 消去项C 合并项D 其它皆正确C 若把逻辑函数的 的 各项相应地填入特定的方格 内 就得出该逻辑函数的卡诺 A 最大项表达 式 B 最小项表达 式 C 最大项或最大 项表达式 D 其它皆正确B 函数的最小项求反就是该函数 的最大项 对 A B A B 硬件描述语言不是常用的逻辑 函数的表示方法 错 一个逻辑函数的全体最小项之 和为1 对 用二极管构成与门逻辑是利用 A 二极管的稳 压特性 B 二极管的反 向击穿特性 C 二极管的电阻 特性 D 二极管的单向 导电特性 D 当对半导体二极管外加正向电 压时 外加反向电 压时 A 导通 导通B 导通 截止C 截止 导通D 截止 截止B 由于存在 PN 结表面的 半导体的 使得 每只二极管的工作特性都不相 A 漏电阻 体 电阻 B 表电阻 导 通电阻 C 表电阻 体电 阻 D 漏电阻 导通 电阻 A 半导体三级管有 型 和 N 型半导体结合在一起而构 A 二层B 三层C 四层D 五层B 半导体三极管有 种 A NNP 和 PPNB PNN 和 NPPC PPP 和 NNND NPN 和 PNPD 因为在工作时有电子和空穴两 种载流子参与导电过程 这种 工作类型的三极管称作 A 分立元件三 极管 B 集成三极管C 双极型三极管 D 单级型三极管C 实际半导体电压和电流为线性 关系 错 硅三极管的开启电压为 0 5V 0 7V 对 二极管与门电路可用作集成电 路内部的逻辑单元 也可直接 去驱动负载电路 错 任何一个逻辑电路都可以表示 成若干个 和的形式 A 最小项B 最大项 C 最大项或最大 项 D 最小项与最大 项 A 任何一个逻辑电路都可以表示 成若干个 积的形式 A 最小项B 最大项 C 最大项或最大 项 D 最小项与最大 项 B 三端输入一端输出的逻辑与非 门电路 要使其输出端得到低 电平必须使 A 三个输入全 为高电平 B 三个输入全 为低电平 C 三个输入中一 个为低电平 D 三个输入中一 个为高电平 A 按照电路的不同结构 门电路 可以分为 A 分立元件门 电路 TTL 门电 B 集成门电路 和双极型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挖掘机操作规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 时间频率计量员入职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医学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
- 野生动物疫病防治工工艺创新考核试卷及答案
- 漆器制胎工效率提升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二建建筑考试题目及答案
- 石油勘探工上岗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寒假专用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中英语深圳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抽油机维修考试卷及答案
- 医院核心制度流程图
- 抗抑郁症临床用药分类
- 借款授信合同范本
- 应用PDCA降低抗生素的使用率及使用强度
- 百货公司管理制度
- 2025年上海市闵行区区管国企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性病防治知识讲座》课件
- 化工静电事故培训
- 脑疝的急救和护理
- 私人助理兼保姆聘用协议模板
- 工程项目现场管理制度(业主方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