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蕨类植物.ppt_第1页
第五章蕨类植物.ppt_第2页
第五章蕨类植物.ppt_第3页
第五章蕨类植物.ppt_第4页
第五章蕨类植物.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蕨类植物Pteridophyta 第一节维管植物第二节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第三节石松亚门第四节水韭亚门第五节松叶蕨亚门第六节楔叶亚门第七节真蕨亚门第八节古代蕨类举例第九节蕨类植物的起源和演化第十节蕨类植物的经济价值 1 掌握维管植物的概念 中柱的类型 2 掌握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3 掌握蕨类植物的营养器官 繁殖器官的形态结构 生活史的特点 4 了解蕨类植物门的分类及各亚门的代表植物 5 了解古代蕨类6 了解蕨类植物的起源和演化7 了解蕨类植物的经济价值 第一节维管植物 vascularplant 一 维管植物的特征定义 凡是有维管系统的植物都称作维管植物 门类 蕨类植物门 裸子植物门 被子植物门 特征 1 具有维管系统 2 孢子体发达 配子体退化 二 中柱类型 茎的初生结构横切 中柱的定义 由初生的维管系统聚集而成的结构 中柱的类型 一 原生中柱 二 管状中柱 三 网状中柱 四 真中柱 五 散生中柱 一 原生中柱 最原始 最简单的中柱 多见于裸蕨类 石松类 结构特点 木质部居中 韧皮部包围 类型 单中柱 星状中柱 编织中柱 二 管状中柱 在蕨类植物中普遍存在 结构特点 木质部围绕中央髓形成圆筒状 木质部外或内外围以韧皮部 类型 外韧管状中柱 双韧管状中柱 三 网状中柱6 在蕨类植物中较普遍 结构特点 由管状中柱演化而来 由于茎的节间短 节部位叶隙密集 从而使中柱产生许多裂隙 从横切面看中柱被割成一束束 每一束中央为木质部 外围以韧皮部 四 真中柱 裸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中存在 结构特点 木质部与韧皮部并列成束或索状 五 散生中柱 存在于单子叶植物中 结构特点 维管组织分散于茎内 第二节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种类 现代生存的蕨类有12000多种 我国约有2600种 分布 很广 除海洋和沙漠外 其它均有分布 大多陆生 有些附生 少数水生 现代地球上的蕨类植物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为繁茂 我国以西南地区和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和台湾等地种类最多 仅云南1000多种 在我国有 蕨类王国之称 我省鸡公山分布较多 一 蕨类植物的一般特征P130 1 孢子体发达 有根 茎 叶 植物体内有维管组织 2 配子体弱小 性器官仍为精子器和颈卵器 3 孢子体和配子体均能独立生活 4 只产生孢子 不产生种子 5 精子皆具鞭毛 受精过程仍离不开水 6 生活史为孢子体发达的异型世代交替 1 孢子体 2n 一般为多年生草本 少为一年生 发达 一般有根 茎 叶分化 有维管组织系统 根 为真根 苔藓植物为假根 但常为不定根 种子植物多为定根 茎 多为根状茎 少数有地上茎 多为草本 少为木本 叶 类型多 分化水平高 从形态上分为小型叶和大型叶两类 从功能上分为营养叶和孢子叶 营养叶和孢子叶不分的称同型叶 营养叶和孢子叶形状完全不同的称异型叶 松叶蕨 水龙骨 孢子囊和孢子 1 孢子囊是蕨类植物孢子体上产生孢子的多细胞无性生殖器官 着生位置及结合情况 2 3个形成聚囊 松叶蕨 p143 孢子囊单生于孢子叶的腋部 且常聚集成孢子叶穗 如石松类 p135 138 楔叶亚门 5 10个孢子囊生于图钉状孢子叶的 钉帽 下 组合成孢子叶球 p144 真蕨类 多个聚生在一起 形成孢子囊群 孢子囊堆 p158 松叶蕨 石松 2 孢子 n 定义 孢子囊中产生的单倍体的细胞 能萌发产生配子体 类型 同型孢子异型孢子同型孢子 形态 大小相同 萌发产生的配子体雌雄同株 异型孢子 孢子大小 形状不同 产生的配子体雌雄异株 大孢子囊产生少而大的大孢子 发育成雌配子体 小孢子囊产生多而小的小孢子 小孢子萌发为雄配子体 2 配子体 n 又称原叶体特点 形态微小 结构较简单 生活期也较短 是由孢子萌发产生的 类型 1 原始的生于地下 通过与真菌共生得到养料 辐射对称 圆柱体或块状体 没有叶绿素 如石松p136 松叶蕨的配子体 2 大多数生于湿土表面 为背腹性绿色叶状体 能独立生活 腹面有单细胞假根 精子器和颈卵器均生于配子体的腹面 精子器都突出体表 颈卵器的腹部包埋于配子体的组织中 仅颈部露出 原叶体 3 生殖与生活史 蕨类生活史的特点 1 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 孢子体发达 配子体退化 2 二者都能独立生存 3 受精作用摆脱不了水的束缚 2n n 2n n 2n n n 蕨类和苔藓植物生活史的最大不同点有两点 孢子体和配子体都独立生活 孢子体发达 配子体弱小 是孢子体占优势的异形世代交替 其它的生殖现象 p1321 无孢子生殖由孢子体的营养细胞直接形成配子体 2 无配子生殖由配子体不经过配子结合直接形成孢子体 四 蕨类植物的分类 分为5个亚门石松亚门水韭亚门松叶蕨亚门楔叶亚门真蕨亚门 第三节石松亚门 Lycophytina 本亚门起源比较古老 在石炭纪时最为繁茂 既有草本也有乔木 到二叠纪时 绝大多数石松植物绝灭 现在遗留下来的只是少数草本类型 分石松目和卷柏目 一 石松目石松属 石松目 石松科 孢子体多年生草本 茎匍匐或直立 二叉分枝 现存有400种 我国有20种 根 不定根茎 匍匐 直立 悬垂 表皮 皮层 原生中柱 无髓和形成层 叶 小型 无叶脉或仅一条中脉 无叶舌 螺旋排列 孢子囊 生于孢子叶近叶腋处 孢子叶生于枝顶成孢子叶球 孢子囊大 肾形 孢子 四面形 同型孢子 石松 配子体 孢子需多年休眠且与特定真菌共生才能生长 配子体为不规则的块状体 有假根 精子器和颈卵器同生于配子体上 p136 精子器 颈卵器 垂穗石松 生境 产于热带 亚热带 喜酸性土壤 我国20多余种 常见种类 石松 千层塔 地刷子石松 垂穗石松 灯笼草等 二 卷柏目 p137 仅存一属 卷柏属 约700多种 我国约50多种 卷柏 中华卷柏 江南卷柏等 特征 茎通常匍匐 具背腹面 匍匐茎的中轴下生根托 其先端生不定根 叶为小型叶 有叶舌 孢子叶集生成孢子叶球 有大小孢子之分 孢子囊异型 大孢子囊产生1 4个大孢子 小孢子囊产生许多个小孢子 卷柏属 P137根 具根托 茎的结构 表皮 无气孔皮层 皮层与中柱间有巨大间隙 以辐射状排列的长形横桥细胞联接 孢子囊 生孢子叶叶腋 有大小之分 大小孢子叶集生于枝顶 成孢子叶球 孢子 异型 有大小孢子之分 并分裂发育为雌雄配子体 雄配子体 雌配子体 第四节水韭亚门只有1目1科1属 即水韭属70余种 我国只有中华水韭 水韭 宽叶水韭 种 原生中柱 孢子囊单生 孢子异型 精子多鞭毛 第五节松叶蕨亚门现存只有松叶蕨目 个小属 松叶蕨属 2种 和梅溪蕨属 1种 我国仅有松叶蕨 种 第六节楔叶亚门本亚门植物在古生代石炭纪时十分繁盛 有高大的木本 也有矮小的草本 现大多绝灭 只剩木贼科的木贼属和问荆属 我国约有10多种 节节草 木贼 问荆等 特征 1 茎 有明显的节与节间之分 节间中空 茎上有纵肋 2 叶 小型 不发达 轮生成鞘状 3 孢子囊生在包囊柄上 包囊柄聚集成孢子叶球 4 孢子同型或异型 周壁具弹丝 木贼属 多年生草本根 不定根 有时还生出块茎 茎 根状茎和气生茎 有节与节间 节间中空 具节中柱 叶 鳞片状 基部彼此联合成鞘状 边缘是锯齿 有些种类有营养枝和生殖枝之分 如问荆 有些种类不分营养枝和生殖枝 节上轮生分枝 在分枝顶端生孢子叶球 节节草 孢子叶球 毛笔头状 由许多特化的孢子叶聚生而成 孢囊柄下悬挂有5 10枚孢子囊 孢子 同型 外有缠绕着4条弹丝 经过10 12小时即可萌发 如环境不适应数天后死亡 配子体 基部为多细胞的垫状组织 下生假根 上部为带状裂片 质薄 仅一层细胞 绿色 能进行光合作用 雌雄同体或异体 第七节 真蕨亚门 Filicophytina 特征 p1461 孢子体发达 有根 茎 叶分化 根 为不定根 茎 为根状茎 树蕨类具直立茎 中柱有原生中柱 管状中柱 多环网状中柱等类型 茎表面有鳞片与毛 细筛孔鳞片粗筛孔鳞片 单细胞毛 节状毛 星状毛 叶 大型叶 幼叶拳卷 分化为叶柄与叶片 单叶或复叶 单叶叶片不分裂或浅裂 复叶叶片多分裂或叶柄上生有分离的小叶 2 孢子囊聚集为各式孢子囊群 P147 3 配子体 小 叶状体 心脏型 绿色 有假根 有精子器和颈卵器 精子螺旋型 具多数鞭毛 分类 真蕨亚门现有1万多种 我国有2500种 分为3个纲 厚囊蕨纲 孢子囊厚 大 孢子多 同型 配子体发育要与菌根共生 无环带 孢子囊由几个细胞发育而来 代表植物有瓶尔草目 观音座莲目 原始薄囊蕨纲 厚囊蕨纲和薄囊蕨纲的中间类型 孢子囊由 个细胞发育而来 有环带 代表植物有紫萁目 薄囊蕨纲 为蕨类植物门中最大的纲 孢子囊由 个细胞发育来 壁薄具各式环带 多数聚成孢子囊群 同型孢子 只有少数水生蕨类形成孢子果 异型孢子 代表植物有水龙骨目 真蕨目 95 苹目 槐叶苹目 厚囊蕨纲 孢子囊厚 大 孢子多 同型 配子体发育要与菌根共生 无环带 孢子囊由几个细胞发育而来 代表植物有瓶尔草目 观音座莲目 原始薄囊蕨纲 厚囊蕨纲和薄囊蕨纲的中间类型 孢子囊由 个细胞发育而来 有环带 代表植物有紫萁目 薄囊蕨纲 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