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论文--物种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应用.doc_第1页
生态论文--物种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应用.doc_第2页
生态论文--物种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应用.doc_第3页
生态论文--物种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应用.doc_第4页
生态论文--物种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应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种群间相互作用在农业实践中的应用专 业: 农 学年 级:10级(1)班学 号:1001014107姓 名: 刘 文 叶一、种群的相互作用在农业生产养殖中的应用利用种群生态学中种群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中国广大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很多高产和高效的生态农业种植模式,例如:1、南方稻田动、植共生模式(利用稻田养萍、鱼、蛙、蟹、虾);2、农林间作或混林间作模式(如枣粮间作、果粮间作、桐粮间作等);3、多种多收的时间结构优化模式(一年四季将粮食和经济作物进行多层次间作套种,利用各作物之间的生长时间差及对养分的要求差进行合理配置,促进各种作物互不影响而生长良好),达到提高土地生产力的目的;4、多层高效的空间结构模式(农田作物按地形划带立体种植与同一块田内多种作物多层立体种植);5、基塘结合模式(桑基鱼塘、蔗基鱼塘、稻基鱼塘、果基鱼塘、花基鱼塘等);6、生物能多层循环再生模式(鸡、猪、沼、鱼模式);7、庭院立体经营模式(利用池塘养鱼、繁殖蚌珠、圈鸭、鹅,塘边种植牵蔓性葡萄、瓜类,向水面延伸向空间发展,并在葡萄和瓜架下圈养鸡);8、多样性、有序性增强抗灾力模式(立体农业为丰富天敌种群创造了适宜的生态环境,自然而然地控制了病害的发生,使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之中);9、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促使人工林快速生长,又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10、多系统、多种群结合提高整体效应模式(通过调整各个亚系统及各亚系统内各个组分来达到大系统的协调发展,而发挥整体效应的目的。整体效应的优化模式主要由各种生产结构优化来体现)。(一)、稻田养鱼 稻田养鱼应以水稻为主,兼顾养鱼。这一指导思想是根据稻鱼共生理论,利用人工新建的稻鱼共生关系,将原有的稻田生态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转化,达到水稻增产鱼丰收的目的。根据促进水稻增产兼顾养鱼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稻田养鱼应以草鱼为主(50%-70%),因地制宜搭配一些鲤和尼罗罗非鱼等。浙、闽、赣、黔、湘、鄂、蜀等省的山区稻田养鱼较普遍,养殖鱼类以草鱼、鲤鱼为主,也养殖鲫、鲢、鳙、鲮等鱼。在施用化肥、 农药和烤田、耘草时,应充分考虑到鱼类生长的要求,可分片间隔施放,以免影响鱼类生长。 (二)、种群间的互利共生作用与立体农业结构1鱼桑鸡 池塘内养鱼,塘四周种桑树,桑园内养鸡。鱼池淤泥及鸡粪用作桑树肥料,蚕蛹及桑叶喂鸡,蚕粪和鸡粪喂鱼,使桑、鱼、鸡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试验表明,每500公斤桑叶喂蚕,蚕粪喂鱼,可增加鱼产量25公斤。桑园内养20只鸡,年产鸡粪1200公斤,相当于给桑园施氮肥18公斤,磷肥175公斤。 2鸡猪 用饲料喂鸡,鸡粪经发酵等再生处理后喂猪,猪粪是农田的良好肥料。一般情况下,每40只肉子鸡1年的鸡粪可养1头肥猪(从子猪断奶至育肥到75公斤左右出栏)。3鸡猪牛 用饲料喂鸡,鸡粪再生处理后喂猪,猪粪处理后喂牛,牛粪作农田肥料,这样大大减少了人畜争粮的矛盾,有效地降低了饲料成本,提高了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4鸡猪鱼 用饲料喂鸡,鸡粪喂猪,猪粪发酵后喂鱼,塘泥作农作物的良好肥料,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生物链,达到粮增产、猪鱼饲料成本下降的目的。试验表明,以年养100只鸡计算,将鸡粪喂猪,可增产猪肉100公斤左右,猪粪喂鱼可增捕成鱼50公斤左右,加上塘泥作肥料,合计可多获利1000多元。 5牛鱼 将野草、稻草或牧草经氨化处理后喂牛,牛粪经发酵后喂鱼,然后再清塘泥作农田肥料。通常情况下,2头牛的粪可饲喂1亩塘鱼,年增产成鱼200公斤左右。 6牛羊 利用牛吃高草、羊吃矮草的特点,对有限的草场实行轮流双层次放牧,先放牛,后放羊,可大大提高草牧场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7牛蘑菇蚯蚓鸡猪鱼 利用野草、稻草或牧草喂牛,牛粪作蘑菇培养料,用蘑菇收后的下脚料培育蚯蚓,将蚯蚓喂鸡,鸡粪发酵后喂猪,猪粪发酵后养鱼,养鱼塘泥作肥料。 8家畜食用菌蚯蚓鸡猪鱼 秸秆经氨化、碱化或糖化等方法处理后饲喂家畜,家畜粪便和饲料残渣用来制取沼气或培养食用菌,利用食用菌下脚料繁殖蚯蚓,将蚯蚓喂鸡,鸡粪发酵后喂猪,沼气渣和猪粪养蚯蚓,将残留物养鱼或作肥料。 9家畜蝇蛆鸡猪牛鱼 家畜的粪便人工喂蛆,蝇蛆是鸡的高蛋白质饲料,鸡粪再生处理后喂猪,猪粪经发酵后喂牛,牛粪喂鱼,鱼塘淤泥是农作物的优质有机肥料。 10羊猪鱼 用草饲喂奶山羊,羊奶喂猪,猪粪发酵后喂鱼,养鱼塘泥作肥料。通常情况下,每只奶山羊每天可产奶153公斤,可作510头猪的蛋白质饲料。11秸秆家畜沼气食用菌蚯蚓鸡猪鱼肥料 秸秆经过氨化、碱化或糖化处理,做饲料喂家畜,家畜粪便和饲料残渣制取沼气或培养食用菌,食用菌下脚料繁殖蚯蚓,蚯蚓喂鸡,鸡粪发酵喂猪,沼气渣、猪粪和养蚯蚓残留物养鱼或肥田。 12草牛蘑菇蚯蚓鸡猪鱼肥料利用野草、牧草、稻草喂牛,牛粪作蘑菇培养料,蘑菇收后下脚料培育蚯蚓,蚯蚓喂鸡,鸡粪发酵喂猪,猪粪养鱼,养鱼塘泥作肥料。13草奶山羊猪鱼肥料 用草饲喂奶山羊,羊奶喂猪,猪粪发酵后喂鱼,养鱼塘泥作肥料。一般每只奶山羊每天可产奶153千克,可作510头猪的蛋白质饲料的需要量。14饲料鸡猪鱼肥料用饲料喂鸡,鸡粪经发酵处理后喂猪,猪粪发酵后喂鱼,养鱼塘泥挖出肥田。以年养100只鸡计算,全部鸡粪喂猪可增产猪肉100千克左右,猪粪喂鱼可增捕成鱼50千克左右,加上塘泥作肥料,合计亩增收入800元以上。15草牛鱼肥料用草喂牛,牛粪喂鱼,挖养鱼塘泥作肥料。一般2头牛的粪经发酵处理可饲喂1亩鱼塘的鱼,每年可增产成鱼200千克左右。(三)、循环链式养殖首先用奶粉、红糖养殖苍蝇,苍蝇产卵利用现代EM菌生物技术发酵工农业废弃物(如麦麸、农作物秸秆、豆渣、酒糟)等喂养蝇咀,用蝇咀喂养鸡、猪、兔等家禽(由于蝇蛆高蛋白、低胆固醇,并富含而几丁质、甲壳素,而几丁质、甲壳素可以提高家禽的抵抗力、免疫力,这样就减少之至杜绝了一些药物、激素和添加剂的滥用)。家禽的粪便用EM菌发酵后加工农业废弃物又养蝇咀,蝇咀的粪便喂养蚯蚓,蚯蚓的粪便加上未利用的蝇咀粪便生产有机肥料,作用于果树、农作物等,同时基地将剩余的家禽粪便用作沼气池的原料,沼气渣用作养殖蚯蚓的配料。沼气液过滤后喷洒果树农作物既增加了农作物的营养,又防止病虫害。最后利用上述养种植产生的粪便、沼渣等废弃物,生产有机生物肥料。实现了链式养殖的生态链,既改善了环境,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又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是真真正正的农业生态环保、综合利用、降低养殖污染的低碳经济模式。(四)、种群间相互作用与临海地区的水产养殖中国有沿海滩涂200万公顷和浅海可养殖面积8939万公顷的水面,推广行之有效的立体养殖模式,如对虾与扇贝混养、对虾与海参混养,以及浅海外区养藻、内区养贝、中区贝藻间养、海底增殖海珍品等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福建沿海渔民根据不同藻类植物放苗和收获时间不同,以及贝藻所需水中营养不同的特性,借助生产设施对海带、紫菜进行轮养,海带与紫贻贝、海带与牡蜗等进行套养。这样,既可充分利用养殖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域生产率,又可增加收人和市场水产品供应。1、热带虾与青虾轮养利用罗氏沼虾或南美白对虾生长快的优势,池塘先养一茬热带虾,起捕上市后再养一茬青虾,养殖产品除鲜活销售外,可供速冻、暂养和加工虾仁等产品内销或外贸。2、大水面鱼、虾、蟹混养一般亩产商品鱼100公斤200公斤、成蟹25公斤50公斤、青虾10公斤左右。要在提高规格、质量上加以改革,在品种结构上进行改良,同时还可采取鱼、畜、禽、林、果、草等复合生态循环种养殖,以提高综合养殖经济效益。3、池塘或大水面套养“小品种”在池塘或大水面的养殖塘口,在不影响主养品种的前提下,套养或设置网箱养殖泥鳅、黄鳝、鳜鱼等地方“小品种”。4、草食性和滤食性鱼类“双当家”混养利用天然河道多、水草丰富、畜禽养殖量大、有机肥料廉价的优势,发展草食性的草鱼、团头鲂和滤食性的鲢、鳙鱼,这种养殖模式以利用劳动力捞草积肥为主,投入低,可轮捕轮放,常年均衡上市。一般亩产商品鱼500公斤750公斤。(五)、稻田养蟹稻田养蟹是上海海洋大学王武教授这些年来致力推广的一种农业养殖模式。在农业部的推动下,海洋大学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开展合作项目,有望在全国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新技术500万亩,更多的稻田里将出现河蟹、小龙虾等水产品。有了河蟹、小龙虾的稻田不仅不会减产,还可以不用农药,种出的都是有机大米。王武教授介绍,2005年,他在辽宁盘山发现了“稻田养蟹”这种模式,把河蟹养在稻田里,能实现两者的互利共生,还能提升稻田单位产出的经济效益。经过研究和改进,王武带领团队摸索出了一套稻田综合种养新技术。所谓“综合种养”,是指养殖对象不局限于河蟹一种水产品,小龙虾等其它经济甲壳类,泥鳅、黄鳝等鱼类动物也可养殖。与传统水稻田不同,养蟹稻田的田垄间隔不是相等的,而是采用“大垄双行”技术,原本相隔等距的田垄被两两并拢,组成一条条大垄,中间宽阔的水塘用来养蟹。在同等面积的情况下养蟹稻田的水稻秧苗数与普通稻田相同,不会减少粮食产量。二、种群间相互作用与生物防治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人为调节系统的结构,协调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改善系统的总功能,使之达到人类所需的最佳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目的,这是目前农业生态系统研究中所遵循的总体原则和宗旨。因此,就调控物种结构这一方面而言,人工或农业生态系统中,往往通过引进某些新物种来达到改变系统功能的目的。如生物防治便是通过调整某一特定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结构,引进或保护有益夭敌,调节系统的稳定性,控制害虫大爆发。以下是生物防治在农业生产中的一些应用:1本地昆虫的保护与利用和引进外地天敌昆虫我国有害昆虫的天敌资源种类多,分布广,自然存量丰富。它们对当地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和生活力都很强,对于害虫的种群密度起着自然控制的作用,但这些天敌的作用因为一些农业技术措施的影响和化学农药的毒害作用而受到破坏。因此有必要改造环境,为天敌创造适宜的生存和繁殖条件,促进天敌保护利用的发展。此外引进外地天敌也是生物防治研究和利用的重点,美国从澳大利亚引进澳洲瓢虫防治柑橘吹绵蚧和我国引进日本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都取得了成功。因此,摸清本国有害昆虫的天敌资源,在进行充分地风险评估后,有计划地引进国外成功天敌,可以在生产上发挥重要作用。2充分利用有益生物的屏障作用植物叶围、根围、体内存在大量的微生物资源,包括线虫、病毒、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以及生物产生物,如昆虫性激素、生长调节剂、毒素、生物提取物等39。这些与植物以共生方式存在的微生物及产生物对外来侵袭者起着防御作用。在害虫防治方面,微生物杀虫剂已经登记注册并成为商品。其中利用最成功的为苏云金芽孢杆菌,用以防治农作物害虫80余种,成为无公害生产中首推的生物杀虫剂品种;其次还有昆虫病毒制剂(如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真菌性杀虫剂(如白僵菌)以及昆虫病原线虫等1012都可以用于有害昆虫的生物防治。这些有益微生物及产生物对病菌同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它们不仅能帮助植物吸收营养和水分,同时产生一些物质抑制病菌,或以竞争的方式保护植物免受病菌的危害,或诱发植物产生抗性。在我国研制成功并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防治植物病害的微生物制剂有:井冈霉素、公主岭霉素、春雷霉素、多氧霉素、农抗120等,这些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发酵工程技术的商业产品,已经成为防治一些重要植物病害的首选药剂。3 杂草生物防治杂草生防是利用寄主范围较为专一的植食性动物或植物病原微生物将影响人类经济活动的杂草种群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特别是对除草剂有抗性或很难用除草剂防治的杂草、发生在特殊环境中(如水域)的杂草、外来杂草、多年生杂草和有毒杂草,生物防治往往是最理想的方法22。在杂草生物防治中天敌昆虫的利用占了近98%,近年来利用植物病原菌防治杂草的计划也在不断增加。我国杂草生防起步较晚,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大大缩短了研究进程,如20世纪60年代利用“鲁保1号”菌防治大豆菟丝子,推广面积曾达66。7万hm。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开展引进国外天敌昆虫防治豚草、空心莲子草、水葫芦的杂草生防研究,进展较快,填补了我国利用昆虫治草的空白,开辟了生物防治新领域。农业生态系统的物种引进至少有三大类型,一类是引进直接参与物质生产的生产型物种,如引进经济作物或经济动物等;一类是对系统中其它生产型物种或环节起促进作用的增益型物种,其本身不作为产品输出的中间型物种,如果园中引进某些牧草(三叶草)等;另外一类可降低系统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物种,如引进天敌控制害虫,利用昆虫控制杂草,利用藻菌共生系统处理污水等。三、参考文献:【1】万方浩,,1991,物种引进生态学理论对生物防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