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弦外之音苏州古典园林中的佛教文化弦外之音苏州古典园林中的佛教文化引言建筑向来被视为“凝固的音乐”,建筑园林文化中的象征文化恰如这音乐中的弦外之音,向游人传递着在园林表面意思之外的另一种含义。象征文化在园林中的应用使得园林建筑更加的意味深长。尽管在苏州大多数的古典园林是文人归隐后所建造的,常常会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标榜隐居,但中国是佛教大国,所以除了有能反映文人气节的物品外,在很多的细节之处也会体现出佛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渗透。现就以狮子林和留园中的部分景观为例:第一章 狮子林狮子林原为菩提正宗寺的后花园,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禅师来到苏州讲经,受到弟子们拥戴。第二年(元代最后一位皇帝顺帝至正二年),他的弟子们买地置屋为天如禅师建禅林。整园前寺后院,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维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又因大智度论中说“佛为人中狮子”, 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取名“师子林”、“狮子林”,后易名“普提正宗寺”、“圣恩寺”。明万历年间加建佛殿,经阁,山门。清顺治年间重修经阁,一时香火旺盛,乾隆年间又改名“画禅寺”。 公元1917年,上海颜料巨商贝润生花了80万银元购得狮子林,又用了将近7年的时间整修,新增了部分景点,并冠以“狮子林”旧名,使得狮子林一时冠盖苏城。全园假山构成上,中,下三层,有山洞二十一个,曲径九条,以构建“山深重峨,峰高峦清,净土无为,佛家禅地。”中国是多神教国家,特别是佛教传入后,很快与本土道教并行相融,形成佛道互补的局面.狮子林在假山中设一“棋盘洞”,典出道家吕洞宾和铁拐李对弈,这就是佛道相融的表现。还有,狮子林以假山象征须弥山,也是受道教“壶中天地”的影响。而“壶中天地”这则故事常被园艺家比喻以小见大的私家园林。狮子林假山以小见大还借助于石头的象征义。宋徽宗在艮岳记中道出了园中假山的象征义。正所谓心中有山山便大,假山亦作须弥山。那么把这园中的假山象征为佛教的须弥山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以小见大,禅味隽永,借助于象征引人想象,在想象中悟道。“卧云室” 也是狮子林中最富有禅味的地方。“卧云室”是禅房,处假山中央顶端,开门便见峰峦环抱,但是山体实为太湖石,人工堆叠而成,高不过十几米,远没有真山气象,更无云可卧,但在特定的环境中,“卧云”二字却能让人有云生高山,绕之峰腰,卧云者必居于高山群峰间的感觉。狮子林一堆太湖石,佛道中人看来就是浙江天目山狮子岩,似像非像的石狮子就是佛像。狮子林面积不过十六亩七分,在空间上不过是一粒芥子而已,却不仅容纳了一座天目山,更是容纳了整座须弥山和佛教的全部精神。狮子林虽地处闹市,但由于禅的引导,僧人在此却可以达到止息杂虑,远离凡尘,归于寂静的境界。狮子林作为寺庙园林,除了假山富含禅意外,还有许多宗教遗存。园内还有“禅窝峰”“狮子峰”,“翻经台”题名都在文字上直接让人看出狮子林的寺院性质。用的较有宗教性质的题名则有“修竹阁”,“修竹”取自洛阳伽蓝记:“永明寺房厂,连亘一千间,庭列修竹,檐拂高松。”以借名寺声望。还有“立雪堂”,它取义自景德传灯录记载:禅宗二祖慧可见菩提达摩,夜遇风雪,但他求师心切,不为所动,在雪中站到天亮,积雪盖过了他的膝盖,达摩见他心诚,就收他为弟子,授予楞伽经四卷。“立雪堂”原为僧人传法的地方,所以用此题名。“揖峰指柏轩”,它的题名原出自禅宗公案“赵州指柏”,说从谂禅师在赵州主持观音寺时,弟子多次询问祖师达摩自西来东的目的,从谂重复答曰:“庭前柏树子”,暗示不应执著一念,万事要顺其自然。但后人取朱熹诗“前揖庐山,一峰独秀”和高启诗“人来问不答,笑指庭前柏”的意思,这也是狮子林从寺庙园林向文人园林转变的表现。在这几百年的变迁中狮子林将传统造园手法与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及近代贝氏家族把西洋造园手法和家祠引入园中,使其成为融禅宗之理、园林之乐于一体的寺庙园林。第二章 留园留园现在归于清代园林,但是要真正了解它,就必须从它建园之初说起。留园前身为明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罢官归田后所建,当时建了东西二园,在徐泰时去世后,其子徐溶将西园用作佛寺,即现在的戒幢律寺,俗称“西园寺”。现在看到的留园虽多为清代风格,但是留园的主题却是从明代传承而来,由徐泰时建园之初所定。虽同为罢官后所作,但是徐泰时与拙政园园主王献臣最大的不同在于,徐泰时更笃信佛教。徐泰时罢官回乡后,胸中积郁难解,于是借助佛教,寻觅解脱之门。东园也就是现在的留园内还保存有大量的佛教遗迹。建筑聚集的东部是园主的生活起居之处其中“伫云庵”,“参禅处”,“亦不二亭”构成了园主礼佛的场所,反映佛教信仰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那里只有一片竹林,与大多数园林中竹子象征着高洁不屈不同,留园的竹子象征着园主对佛教的信仰。因为竹子与佛教有很多关系,竹节之间的空心,是佛教概念中“空”和“心无”的形象的体现,同时由于传说释迦牟尼曾在竹园中驻留过很长时间,所以摩揭陀国的竹园与舍卫国的祈园并称为佛教两大精舍。这使得竹在佛教界被看作圣物,而居士,信徒在家中种植竹子用此来表达对佛教的信仰。“亦不二亭”题名出自维摩诘经不二法门品“文殊问维摩诘,何等是不二法门。维摩诘默然不应。文殊曰:善哉善哉,乃无有文字语言,是真人不二法门。”这段公案意为靠自己“悟”直接入道,不需文字语言。“亦不二亭”则象征着园主已经找到了入道的法门。若说“卧云室”是狮子林最有禅意的地方,那留园最有禅意的地方就是“闻木樨香轩”。木樨即桂花。但是在留园这木樨当然也就不会与传统概念中认为的那样象征着吉祥,喻科举及第了。这“闻木樨香轩”的轩名取自一段佛教公案。这段公案是:黄庭坚到晦堂处求教入门捷径的故事。这则公案反映了一个原则:直心是道。要想参得禅理,平凡直接就是悟道。在“闻木樨香轩”的西面,所依之墙嵌有二王书法碑刻,那在酒醉挥洒出的墨迹,行云流水,气韵翻腾,无阻无碍,那书法的真意与“闻木樨香轩”周围的自然布局提示了直心是道的意思,仿佛让人一下子悟道了这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即见缘起;而缘起性空的禅理,如此便知这“世间一切皆是虚妄”,色本性空,应破除“我执”。结语在苏州传统园林作为文人士大夫所营造的乌托邦,这大至造园意境、建筑形式,小至一门一窗一砖一瓦上的花纹图案,随处可见象征文化的应用,而这些象征的运用不管其造型布局如何,却都体现出园主对于生命,对于人生的感悟及对未来的希冀。参考文献1.曹林娣著:苏州园林匾额楹联鉴赏,华夏出版社,19992.苏州市园林管理局编:苏州古典园林,上海三联书店,20003张橙华著:狮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定三中选拔考试题及答案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简单机械》专项测评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 衡水三模考试题及答案
- 抖店新手出村考试题库及答案
- 西宁市七中考试卷及答案
- 湖北化学高一月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函授高起专学前教育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云南法检系统书记员招聘考试(公文写作)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江苏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类专业知识真题模拟训练试题
-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模拟试卷(2025年度)
- 消防燃烧学课件
- 铁路典型事故的案例分析课件
- 政策性农业保险政-(最终版)课件
- 五年级上册英语课件-Project1 An animal school(第一课时)|译林版(三起) (共19张PPT)
- 高中珍惜时间主题班会课件
- 银行校园招聘考试国民金融知识
-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使用计划表完整优秀版
-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8课 字体的变化丨赣美版 (24张PPT)
- 体检前注意事项
- TSG Z7002-2022 特种设备检测机构核准规则-高清正版
- 日用品采购合同范本参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