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声现象复习课学案.doc_第1页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课学案.doc_第2页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课学案.doc_第3页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课学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课学案编写人:崔、董 课型:复习 课时: 时间: 【复习目标】1、知道声音的传播要依靠介质。2、知道回声现象,能进行简单的计算。3、理解乐音的三个特征,并能熟练解决生活中常见问题。4、知道声的利用,能解决生活中常见问题。【重难点】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特征,防止噪声的途径。其中尤以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的三个特性、噪声的控制为热门考察对象。 难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超声波、次声波的危害及在生活中的应用。【预习导学】课前预习:构建知识网络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靠 , 不能传声。3、声以 的形式向前传播。4、声速:(1)声速的大小与 和 有关。(2)v固 v液 v气(3)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5、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要发生反射,反射回来传入人的耳朵形成“回声”。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秒,那么人耳才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即听到回声;若人离障碍物很近,回声就跟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响度增大,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就是这个道理二、声音的特性:(乐音的三要素)1、音调:定义:声音的 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越高,音调越 (1)频率的定义: ;(2)频率的单位: ,符号: (3)人的听觉频率范围: ;超声波: ;次声波: 。2、响度:定义:声音的 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1) , 越大,响度越 ;(2) 3、音色:影响音色不同的因素: 、 。三、噪声:1、定义:物理学角度: 。环保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2、用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3、控制噪声的途径:(1) ;(2) ;(3) 。四、声的利用:1、声可以传递 ,例如: 2、声可以传递 ,例如: 【典型例题】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例1: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可以传播声音。变式训练: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例2利用回声进行计算:探测船上装的“声呐”发出的超声波以每秒1450m的速度射向海底,经7.2s后声呐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试求海底深度。变式训练:1、小明看到闪电后5秒钟听到雷声,请问:打闪处距离小明多远?二、声音的特性:例3: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 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定的。例4: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是主要根据声音三个特征的( )A.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三个特征全都有。变式训练:1、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音调变低,可采取的方法是( )A、拉紧弦线B、增加发声部分弦的长度C、改换较细的琴弦D、用更大的力弹拨琴弦2、俗语“震耳欲聋”、“声音刺耳”、“闻其声知其人”,分别反映声音的哪种特性? 、 、 。女同学的声音较尖细,是指她声音的 较高。3、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音色会逐渐改变B、音调会逐渐改变C、响度会逐渐改变D、音调、响度和音色都要改变三、噪声例5: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变式训练:1、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两侧设有3m左右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 )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2、车门车窗己关闭的汽车内的乘客几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这是从 减弱噪声; 广州市区内禁鸣喇叭是从减弱噪声。四、声的利用:例6: 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波 (选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例7大街上的“超声波洁牙”美容店中,超声波之所以能洁牙,是因为( )A.超声波是清洁剂 B.超声波引起液体的振动,振动把污垢敲下来C.超声波发生反射 D.超声波传递去污信息 变式训练:1、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是迄今为止400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有关专家指出:地震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关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的自救措施中正确的是( )A大声呼救 B静下来等待营救人员来营救C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 D见缝就钻,说不定能从废墟中爬出来2、下列选项中说的声波能传播能量的是( )A.突然大声叫喊把别人吓一跳B.发出怪声引起别人的注意C.用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D.听到远处传来的雷声【目标检测】1(2010 泸州)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后,中国救援队第一时间到达灾区抗震救灾,被困在建筑屋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这种做法主要是利用铁管能够向外( ) A传热 B传声 C通风 D导电 2(2010 烟台)吉它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3(2010 镇江)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的歌声,小凡说:“是刘欢在演唱”他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4、(2010年北京)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5、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少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6、(2010年山东莱芜)自然界中有许多奥妙的声,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