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及预防2008-11-04 17:33:48 药物 迄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可谓品种繁多,不断更新。但是,归结起来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硝酸、亚硝酸脂类;冠状动脉扩张剂;中草药制剂。 硝酸脂类抗心绞痛的机理,目前多数人认为,主要是通过扩张周围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减少心肌氧的消耗,最终导致心绞痛的缓解。本类药物有:硝酸甘油、亚硝酸异戊酯、复方硝酸甘油(硝酸成四醇)、硝异梨醇(消心痛)、脉心导敏(吗导敏)、硝苯吡啶。 冠状动脉扩张剂,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对氧的利用率,并能促进侧肢循环的建立,某些药还具有阻止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以及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常用药物包括潘生丁、心可定、心脉舒通、延痛心、脑心舒等。 中草药的作用,在于活血化瘀、芳香温通、宣痹通阳、滋阴理气。该类药有冠心苏合丸、活血通脉片、复方丹参片、瓜萎片、苏冰滴丸、冠心(号、冠芍片(冠脉康)等。 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可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选取一种或数种药治疗。原则是:以胸闷、气短为主者,可采用冠心苏合丸、瓜萎片、脑心舒;如出现急性心绞痛发作,则立即舌下含硝酸甘油、消心痛或口服苏冰滴丸、冠心苏合丸、吗导敏(注:因亚硝酸异戊酯可引起头痛等不适,非属病情重笃,较少动用);对心绞痛伴有早搏者可用心可定治疗;如心绞痛合并高血压时,选用硝苯吡啶或心可定为宜;对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伴时有心绞痛发作者,应用消心痛或长效硝酸甘油与(-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联合治疗,同时选服l一2种中草药制剂,如复方丹参片、冠心苏合丸、活血通脉片或冠心 (号。上述各类情况均可与潘生丁、延痛心或心脉舒通合用,疗效更佳。 如前所述,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除用于缓解急性心绞痛发作外,还取其促进心脏血管疏通,有助于侧肢循环建立,减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防止血栓形成等作用,何况冠心病为慢性疾患,非短期治疗可见效益。因此,凡经明确诊断者,均应至少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连续服药治疗,目的在于预防心绞痛复发和赢得改善心肌血氧供应的机会。至于是否会因长期服药,濒临紧急情况下,产生耐药性?经实践证明,只要交替使用各药,很少出现“药物失效”现象。 预防 冠心病是危害人们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加强防治措施是十分重要的。国外开展了以早期活动和体育疗法为主的急性心肌梗塞的康复医疗,积累了经验。由于积极进行康复医疗,使病人一般能在病后2周出院,两三个月后恢复原来工作。在缩短住院日数,减少住院费用及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方面已经取得重大进展,成为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的康复医疗尚待更好的开展。 美国对无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塞,制定了几个标准康复程序。在疾病的每一阶段,由医生制定计划,包括对心脏功能的评价、心脏监测及康复活动方法和步骤。计划要在康复过程中,根据病人反应随时修正。在急性期病人刚住院后,病情严重,病人对疾病惊恐不安,应对病人及家属做与疾病有关的卫生宣教,对没有并发症、无胸痛、病情稳定的,可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按等张低强度原则,逐渐开始轻微的活动,如自行喝水,被动和主动的活动肢体,床边坐椅子或下床大便等。如有不良反应,应继续安静,避免活动。如果病情进一步稳定,已转入普通病房,体力活动应相应增多。逐步增加坐椅子、肢体活动、下床的时间,并可走动,练习上下楼,做些提物、负重等长性活动。活动前后应用遥测方法观察心电图和心率。一般查血压和数脉搏也可。如果出现心前区不适或气短、心率超过120次分或心律失常等现象,应停止康复活动或减少活动强度。 出院前活动量可增加,每天到病房走廊活动3次,至少3天。 在恢复期病人出院回家后,除自行料理起居生活外,还可以读书写字,并做些家务劳动,也可以参加一些轻松的文娱活动,但应注意避免费力的家务劳动以及容易引起紧张兴奋的文娱体育活动。如果在病后第8周能在一小时内走完5。6公里。而无心绞痛等症状,就可以恢复工作了,但如果是重体力劳动,则应推迟,先做些轻工作。 在复原维持期,既病后两三个月至半年左右,康复医疗的目的是恢复体力,减少复发。 这时可以做运动量较大的体育锻炼,如步行,每次散步4560分钟或每日步行10002000米;慢跑;骑自行车,在运动场内锻炼;做体操;游泳;打太极拳及做松静功等。 体育锻炼应注意掌握活动量,宜循序渐进,开始时2030分钟,以后增至4560分钟,其中包括准备活动和收尾各5一10分钟,体质差的只活动5一10分钟。如果出现运动过量的反应,如心绞痛,心动过速或过缓、头晕、恶心、气短、长时疲倦、失眠等情况,应在下次活动时减少运动量或暂时停止。 事实证明,采取综合的预防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向群众普及这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冠心病的易患因素,从而尽量避免这些因素的出现。如要加强锻炼,最好从儿童时期就开始。饮食要适宜,因为高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血脂高,冠心病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高血压与冠心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发现高血压及时治疗。肥胖、吸烟与冠心病的“瓜葛”是众所周知,因此控制体重、减肥和戒烟都应认真对待。至于普及急救知识,一旦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等进行有效处理,以减轻疾病、降低死亡率也是十分重要的。 据统计,世界各国每年被冠心病夺去生命的竞达数百万人。 通过精心观察发现,冠心病严重合并症的发生常见于中年人,但引起冠心病的动脉粥样硬化却始于年青人,甚至在儿童或婴儿时期就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开始了。所以,冠心病的预防到了中年已有些过晚。迄今,多数人认为,具有现实意义的预防必须即早进行,即起始于婴儿和儿童时代,并被称之为预防冠心病的最佳期。 营养学家指出,值得惊奇的是,目前国内外普遍盛行婴儿不用母乳喂养的现象,而采用人工喂养法,常常使婴儿摄取过多的热量,这是形成婴儿过于肥胖的一个重要原因。经研究,牛奶并不是婴儿理想的天然食物,因为牛奶的饱和脂肪和含钠量较高,而重要的脂肪酸含量却偏低。此外,牛奶中的蛋白质对人体是一种外来的抗原物质,可能使动脉血管壁的损伤。这些因素都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许多人工喂养的代用品和婴儿食物也可因含盐量偏高,引起婴儿口渴、吵闹,而父母误认为饥饿,不喂水,反复喂以牛奶,造成婴儿过胖,为成年后体重超群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婴儿的合理喂养对冠心病的预防至关重要。为此,应提倡母乳喂养婴儿。婴儿的副食也不要补充得过多,尤其脂肪、糖和盐。儿童期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不过量,限制脂肪和胆固醇过高的食物,控制糖和盐的摄入)应持久地加以保持。否则,不良的饮食习惯,养成于儿童时代,孩子长大后就难以改变,将造成肥胖,并可引起高血脂、高血压,最后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学校不宜过于加重课业负担,造成学生终日置于紧张的气氛之中。事实证明,长期情绪紧张可促成高血压。由于学龄儿童每日的强体力活动时间减少,也是引起儿童肥胖的不可忽视的原因。鉴于上述理由,学校应定期为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每隔 l一2年测量一次血压;对肥胖的儿童要提出合理建议,并应增设有关饮食、运动等卫生教育指导课,引导青少年科学地饮食,正确地进行体育运动。 总之,有计划地抚育下一代,使他们避免遭受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侵袭,已成为预防冠心病的当务之急。 长途旅行常会带来疲劳、紧张和饮食起居的不规律,而这些均可成为冠心病突变的诱发因素。因此,冠心病患者长途旅行的安全性便与行前准备、日程安排以及预防措施等密切相关。 行前准备,主要是指病情准备。冠心病病人在作远行之前,有必要进行一次详尽的体格检查,以便做到“心中有数”。经观察发现,病情处在稳定状态的人,旅行的安全性可达80以上。但若有下述各种情况存在,危险性即会增加,旅行就应取消或延期。它们是:近期内反复发作心绞痛、血压显著升高或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心脏功能不全(又叫做心力衰竭)、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如频繁的室性早搏或心房纤颤)等。 已确诊的冠心病人,即使病情暂处平稳,旅行期间仍要小心谨慎,宜于乘坐飞机,因为飞机速度快、稳定性好、设备齐全、较舒适等。相比之下,船或车均不及飞机。晕车是许多人常出现的一种不良反应,剧烈的恶心、呕吐会给冠心病人带来严重的威胁,为此要尽量避免发生。预防的办法是,在做长途旅行之前,不宜吃得过饱,但也不能空腹,出发前半小时口服二片颠茄片或一片乘晕宁。如乘坐汽车则要选择靠前临窗的位置,途中不要向车外张望,面朝向前进方向,裤带要扎得紧些,防止内脏过度振荡。有人将“伤湿止痛膏”贴在肚脐上,可减轻晕车的感觉。旅行到达目的地后的1-2天内,应稍作适应性的整顿和休息,不可连续进行紧张或大运动量的体力活动;饮食不宜过于油腻,吃得不宜过多;临睡前可服用小量肌肉松弛剂或镇静安眠药,如芬那露、安定,有助于安眠和消除疲劳。此外,环境的改变,常可产生便秘,这时应适当服用缓泻剂,麻仁润肠丸即是理想药。 最后,冠心病病人外出时,除随身携带平素常服用的药物,坚持服药外,还应包括部分自救药品,如硝酸甘油、潘生丁、抗感四号、黄连素等。 维生素C治疗冠心病的现状样 维生素C在临床上应用非常普遍,也用来治疗冠心病。但对维生素 C治疗冠心病有两种不同意见。 一种认为可以治疗,理由为维生素 C服用剂量大时,可以降低胆固醇。这既有动物试验的资料又有临床的依据。有人给荷兰猪(豚鼠)喂饲缺乏维生素 C的食物,其肝脏中胆固醇代谢速度降低,而很快血胆固醇增高,动脉出现粥样硬化。若再喂含维生素 C多的食物,则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变消失。或者先喂胆固醇多的食物,再给维生素C,则可避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在临床上,给动脉粥样硬化病人每日静脉注1,0001,500毫克维生素 C,1030天后,再查病人血胆固醇,结果下降。 不主张用维生索 C治疗冠心病的根据,是大剂量维生素C,可以增高胆固醇的水平。但对临床上观察到的这种现象,还不能圆满解释。有的认为这是维生素C把动脉壁中的胆固醇转移出来的结果,有的经过计算,认为病人动脉壁中含有的胆固醇没有那么多,即便维生素 C可以把它们转移出来,但也不会使血胆固醇升得那么高。 从目前看来,两种见解,各有道理,孰对孰错,尚不能下结论,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证实。 高血压与冠心病的关系 高血病人容易患冠心病,不少冠心病人又都伴有血压高。 高血压病与冠心病似乎有不解之缘,它们在很多方面都有共同特征。如病人多为中、老年人,过了40岁以后增长迅速;城市较农村发病率高;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血脂增高,也是高血压病、冠心病的共同特点。凡此种种,有人认为高血压病与冠心病是来自一处,可能在某些情况下表现为高血压,在另外一些情况下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冠心病,或两者同时逐渐发展。 尽管对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血压升高能促使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却已有事实证明。因此,如果得了高血压病,及时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消除高血压促使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可以减少冠心病的发生。即使发生了冠心病,也可使心肌梗塞的发生率明显减少。 高血压病与冠心病在发病上的种种相似之处,使人们认识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对于减少、减轻冠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