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冠囊肿56例临床分析.doc_第1页
卵巢冠囊肿56例临床分析.doc_第2页
卵巢冠囊肿56例临床分析.doc_第3页
卵巢冠囊肿56例临床分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卵巢冠囊肿56例临床分析【关键词】 卵巢冠囊肿 卵巢冠囊肿是妇科常见病,位于卵巢与输卵管之间的系膜内,卵巢门上方,来源于中肾管或副中肾管。镜下检查分为间皮型、卵管型和中肾型。与卵巢冠囊肿发生来源不同,多见于生育期妇女,远比卵巢赘生性囊肿的发病年龄小,由于呈囊性,生长缓慢且张力低,活动度大,一般可无自觉症状,就诊时多被诊断为卵巢赘生性囊肿,故术前常易误诊,我院从19942004年共收治56例卵巢冠囊肿,误诊率为90%以上。我们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来源 56例患者,年龄1860岁,平均36岁,2040岁者42例。其中原发不孕3例,继发不孕2例,合并蒂扭转5例。1.2 临床表现 卵巢冠囊肿小时无症状,常在复查或其他手术时发现,部分患者出现月经紊乱,肿物较大时,患者可自行触及或并发蒂扭转而发现。妇科检查发现附件区中等或较小质软、壁薄、张力小、活动度大囊性肿物。1.3 超声表现 均提示附件区囊性肿物。术前诊断几乎均为“卵巢囊肿”,术中见肿物位于左侧32例,右侧20例,双侧4例,无一例破裂,最大约22cm15cm10cm,最小5cm3cm2cm,囊肿囊壁薄,囊液色清,张力小,合并扭转者可呈现紫色。1.4 手术治疗 根据患者年龄、生育史、合并症等情况决定术式,即单纯囊肿剥除术29例、卵巢冠囊肿及输卵管切除术16例及患侧附件切除术9例,子宫全切加患侧附件切除术2例。1.5 病理 肿物位于患侧输卵管与卵巢门之间,输卵管系膜内,单房、薄壁、囊液清亮,镜检囊壁被覆单层立方上皮或柱状上皮。2 讨论卵巢冠囊肿具有以下特点:卵巢与囊肿完全分开;囊壁薄,囊壁本身的血管网与阔韧带的血管网相交叉重叠;肿物下方及内侧能触及正常卵巢。卵巢冠囊肿的组织来源于中肾纵管、横管及副中肾管,后者为输卵管胚胎发育残迹或成为体腔上皮的间皮细胞陷。部位与输卵管、卵巢接近,且形态类似赘生性囊肿,在妇科检查时不易鉴别。本组误诊率为90%以上。3 总结卵巢冠囊肿的发病年龄处于生育高峰期,以2540岁多见。由于正值卵巢功能成熟期及卵巢活动高峰期,使部分患者出现月经紊乱。妇科检查发现附件区中等或较小质软、壁薄、张力小、活动度大囊性肿物时要考虑卵巢冠囊肿的可能,若在肿物下方及内侧能触及正常卵巢时更有助于诊断。B超下若发现子宫左或右上方囊肿,单房、薄壁、内为密集光点时,稍将肿物上推,在囊肿的切面仔细寻找显示同侧卵巢的正常图像,以提示卵巢冠囊肿的可能性。卵巢冠囊肿发生扭转后更增加断困难,患者出现急腹症,类似卵巢冠肿瘤扭转症状。本组5例均以卵巢囊肿扭转作为第一诊断而手术治疗,所以在妇科检查时发现来自子宫左前、右前及附件之囊性活动包块,有压痛,应警惕卵巢冠囊肿的可能。卵巢冠囊肿多为良性生长,极少恶性病变,个别卵巢冠囊肿表现为增生或低度恶性改变,呈乳头状突入管腔,可与卵巢恶性肿瘤相似。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尽可能保留输卵管,行单纯囊肿剥除术,于输卵管处做切口,尽量避免损伤系膜血管;对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可将卵巢冠囊肿及输卵管切除或患侧附件切除术,本组行患侧附件切除术9例。总之,卵巢冠囊肿与卵巢囊肿的组织来源、性质和预后不完全相同,术前、术中、术后处理自然不同,我们应该力求术前诊断准确,以指导治疗。从而减少误诊率及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生理和心理负担。腹腔镜已广泛用于妇科临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