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自然资源同步测试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你把它找出来并将其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1.判断以下几项内容中,哪一项不是自然资源?( )A.空气 B.鱼 C.水 D.书本2.下列自然资源,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 B.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 C.阳光、土地、水、草原 D.森林、水、天然气、铁矿3.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 )A.生物资源 B.矿产资源 C.水资源 D.气候资源 4.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数量有限,难以大量增加B.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用一点少一点C.我国人口不断增加,数量众多D.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5.对我国土地资源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土地资源丰富,没有后顾之忧B.我国人均耕地资源丰富C.我国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D.我国难利用的土地资源比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多 6.有关我国耕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水田分布在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区C.旱地分布在年降水量200至400毫米之间的地区D.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7.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A.耕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B.草场超载,草质下降C.过度开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D.土地价格过低8.我国人与地突出的问题是( )A.国土面积大,耕地总面积很小B.后备耕地资源丰富C.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越来越少D.草场过度放牧,草地遭受破坏,数量减少9.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D.人口多耕地少10.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 )A.江河湖泊水 B.高山冰雪融水 C.大气水 D.地下水1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北方多,南方少 B.西北多,西南少C.南方多,北方少 D.东北多,西南少 12.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 )A.兴修水库 B.节约用水 C.跨流域调水 D.开发地下水13.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是( )A.冬春多,夏秋少 B.冬春少,夏秋少C.东部多,西部少 D.东部少,西部多14.调节河水水量季节变化的有效措施是( )A.兴修水库 B.节约用水 C.跨流域调水 D.防止水污染15.我国水稻种植相对集中分布在( )A.长江以南 B.黄河以南 C.秦岭淮河以南 D.阴山辽河以南16.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 )A.湿润区 B.半湿润区 C.半干旱区 D.干旱区17.下列做法,不利于节水的是( )A.自流灌溉 B.喷灌 C.滴灌 D.生活用水,一水多用18.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 )A.输水线路较短 B.人口少,最为经济 C.可以利用已有河道及天然湖泊 D.南高北低方便引水19.近年来北方冬季频繁发生沙尘暴,这是什么现象发展的表现?(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气候骤变 D.乱占耕地20.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总量越来越少,甚至有可能枯竭的自然资源是( )A.土地资源 B.气候资源 C.生物资源 D.矿产资源二、双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两个符合题意,请你把它找出来并将其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15分。)21.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石油、森林 B.铁矿、天然气 C.阳光、土地 D.水、草原22.我国土地资源遭受严重破坏的现象主要是( )A.只有耕地资源才会出现水土流失现象B.沙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C.草场资源破坏主要是被工厂、交通设施占用D.森林资源在一些重要林区有减少的趋势23.目前正在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工程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部分地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B.部分地区严重的土地流失问题C.部分地区的酸雨问题D.部分地区的土地盐碱化问题24.我国水资源分布的规律是( )A.东南多、西北少 B.东南少、西北多C.夏秋多、冬春少 D.夏秋少、冬春多25.关于水资源的论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B.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居世界前列C.地球上水面多于陆面,水体的总量很大,其中冰川约占1/3D.地球上的淡水主要以江、河、湖、地下水和冰川等形式存在地理拍档26.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5分)A.土地 B.珍珠米 C.水 D.矿产 E.水稻 F.森林 G.桂圆肉 H.纸张 I.空气 J.风景 三、读图综合题用利地难利地用可土土可利用草地32.6%林地6.6%耕地13.5%工矿交通城市用地和内陆水域等15.7%沙漠石头山地永久积雪和冰川21.6%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27.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回答问题。(7分)(1)我国耕地、林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难利用的土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我国所有的土地利用类型中, 占的百分比最大。(3分)(2)由图可以看出,我国土地资源的现实状况是 。(2分)A.耕地、林地少 B.后备土地资源不足C.难利用的土地多 D.人和耕地矛盾突出(3)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 用地将会不断增加,耕地将会 。(2分)阅读平台28.阅读有关南水北调工程材料,分析回答:(19分)社会各界关注的南水北调工程已于2002年年底正式开工建设。经过数十年研究,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确定为西、中、东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的上、中、下游调水,以缓解北方地区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适应西北、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1)南水北调工程将把我国的哪四大流域连接起来?(4分) (2)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中线是将 (河流)的水调往 地区。(2分)(3)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调水可利用 河道,经过 、 、 、 、 五个省级行政区。(6分)(4)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是从 水库调水,经过 、_ 等省级行政中心一直输往北京、天津。(3分)(5)想一想: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5分) 29.读下表,分析回答:(9分)我国人均资源与世界比较中国世界中国在世界的位次人均耕地0.1 公顷0.36公顷67位人均林地0.12公顷0.9公顷80位人均草地0.23公顷0.76公顷121位人均河流径流量2600立方米11000立方米88位(1)我国自然资源方面的基本特点是什么?(4分) (2)怎样对待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问题?(5分) 地理作坊水资源土地资源 北方2060 南方8040 30.读南方和北方水土资源比较表,根据表格绘制我国南方和北方水土资源扇形百分比示意图。(5分) 答案1.D2.C3.B4.C5.C6.B7.D8.C9.D10.A11.C12.C13.B14.A15.C16.A17.A18.C19.B20.D21.CD22.BD23.AB24.AC25.AD26.ACDFIJ27.(1)20.1% 21.6% 可利用的草地 (2)ABCD(3)建设 更少28.(1)长江 淮河 黄河 海河(2) 长江 华北(3)京杭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信银行安阳市林州市2025秋招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光大银行贵阳市观山湖区2025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平安银行烟台市莱州市2025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招商银行苏州市昆山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高频题及答案
- 兴业银行温州市鹿城区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检测卷及完整答案详解(必刷)
- 华夏银行北京市怀柔区2025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中信银行安庆市迎江区2025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平安银行西安市新城区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4年园林绿化作业人员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往年题考附答案详解
- (一检)泉州市2026届高三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一)数学试卷(含标准答案)
- 2025年福建省榕圣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项目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矿山设备检修安全培训课件
- 2025-2030数据安全合规审计服务市场爆发及等保测评机构并购价值评估
- 纤维转盘滤布滤池运行维护技术说明
- 2025至2030中国无烟产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华电集团招聘面试题解析及备考建议手册
- 2025年机器人面试题及答案解析
- 高三第一次月考总结主题班会课件
- 参考活动2 善待身边的人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苏少版七年级下册-苏少版
- 小学六年级体育教案(全册48课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