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受力分析(一).doc_第1页
30受力分析(一).doc_第2页
30受力分析(一).doc_第3页
30受力分析(一).doc_第4页
30受力分析(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厦门一中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 编者:hzj 审核:gcd 自编练习30 受力分析(一)班级 姓名 座号_ 一、选择题(1-6为单选,7-10为多选)1(2017全国甲卷T16)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F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 B C D 2如图,滑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A、B接触面竖直),此时A恰好不滑动,B刚好不下滑。已知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A与B的质量之比为A112B1-1212C1+1212D2+12123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A4mg B3mg C2mg Dmg4在建筑装修中,工人用质量为M的磨石对斜壁(斜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进行打磨,如图所示当对磨石加竖直向上的推力F时,磨石恰好沿斜壁匀速向上运动,已知磨石与斜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磨石受到的摩擦力是A(Fmg)cos B(mgF)sin C(mgF) D(Fmg)5(相似三角形)如图,不计重力的轻杆OP能以O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P端用轻绳PB挂一重物,另用一根轻绳通过滑轮系住P端在力F的作用下,当杆OP和竖直方向的夹角(0)缓慢增大时,力F的大小应A恒定不变B逐渐增大C逐渐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6长直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个铁块,木块由水平位置缓慢一向上转动(即木板与地面的夹角变大),另一端不动,则木块受到摩擦力随角度的变化关系图象是7(2016四川成都检测)如图所示,物体P、Q用轻绳连接后跨过定滑轮,物体P静止在倾角为37的斜木板上,物体Q悬挂在定滑轮的另一侧,已知P、Q的质量关系为mQ=mP。今将斜木板的倾角从37增大到45,物体P仍保持静止,若不计滑轮处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的张力大小不变 B物体P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变小C物体P对斜木板的压力将变小D绳子张力和物体P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均不变8如图1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已知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AB受到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BC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CC有沿地面向右滑动的趋势,一定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D将细绳剪断,若物块B依然静止在斜面上,此时地面对C的摩擦力为零9(2019全国I卷T19)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N。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N,直至悬挂N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已知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A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BM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C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D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10(2017全国乙卷T21)如图,柔软轻绳ON的一端O固定,其中间某点M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初始时,OM竖直且MN被拉直,OM与MN之间的夹角为 (90)。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不变。在OM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AMN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BMN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COM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DOM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11如图所示,质量为m15 kg的滑块,置于一粗糙的斜面上,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大小为30 N的力F推滑块,滑块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斜面体质量m210 kg,且始终静止,取g10 m/s2,求: (1)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2)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和支持力12质量为m的四只完全相同足球叠成两层放在水平面上,底层三只刚好接触成正三角形,上层一只足球放在底层三只足球的正上面(与底下足球之间仅存在弹力),系统保持静止,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底层每个足球对地面的压力?(2)足球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至少是多少?13(2016福建漳州联考)如图所示,质量为mB=14 kg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A=10 kg的货箱A放在木板B上,一根轻绳一端拴在货箱上,另一端拴在地面上,绳绷紧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已知货箱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1=0.5,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0.4。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现用水平力F将木板B从货箱A的下面匀速抽出,(sin 37=0.6,cos 37=0.8)试求:FAB(1)绳上张力FT的大小。(2)水平拉力F的大小。14(2016安徽铜陵模拟)如图所示,质量m0=23 kg的木块A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A与质量m=3 kg的小球相连。今用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F=103 N,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0、m相对位置保持不变,g取10 m/s2。求:(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1【解析】选C。在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运动时有F=mg;F的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拉动时有Fcos60=(mg-Fsin60),联立解得= ,故选C。2. 解析设水平作用力为F,对物体A、B整体进行分析,在水平方向上有F=2(mA+mB)g;隔离物体B对B分析,在竖直方向上有1F=mBg,联立解得mAmB=1-1212,选项B正确。答案B3 A解析以Q为研究对象,Q在水平方向受绳的拉力F1和P对Q的摩擦力f1作用,由平衡条件可知:F1f1mg.以P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受外力F、绳的拉力F2、Q对P的摩擦力f1和地面对P的摩擦力f2,由平衡条件知:FF2f1f2.f2N2mg,由牛顿第三定律知:F2F1mg,f1f1mg.代入得:F4mg.4A解析分析磨石的受力情况,沿斜面向上的F的分力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摩擦力之和,在沿斜面方向上Fcos mgcos f,fN,mgsin NFsin ,由此可得,只有A对5(B)6 解析:(1)开始时, =0,=0。(2)静摩擦力的大小分析:开始一段时间,物体相对木板静止,所受的是静摩擦力;缓慢竖起时,可认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由的平衡关系可知,静摩擦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因此,静摩擦力随的增大而增大,它们呈正弦规律变化。图线为正弦函数图像。(3)在物体刚好要滑动而没滑动时,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大,物体将开始滑动,静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且满足:。(4) 开始滑动后,因此,滑动摩擦力的增大而减小,呈余弦规律变化。图线为余弦规律变化。(5)最后,=,7 ABC解析:绳中张力大小等于物体Q的重力大小,且其大小保持不变,故A正确;设斜木板与水平面夹角为,物体P对斜板压力等于mPgcos ,由37变为45,则压力变小,故C正确;当=37时,P受到的静摩擦力Ff=mQg-mPgsin 37=0.15mPg,方向沿斜板向下,当=45时,P受到的静摩擦力Ff=mQg-mPgsin 450.04mPg,方向仍沿斜板向下,故B正确,D错误。8解题指导若绳对B的拉力恰好与B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则B与C间的摩擦力为零,A项错误;将B和C看成一个整体,则B和C受到细绳向右上方的拉力作用,故C有向右滑动的趋势,一定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B项错误,C项正确;将细绳剪断,若物块B依然静止在斜面上,利用整体法判断,B、C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其他外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则地面对C的摩擦力为0,D项正确答案CD9BD10【解析】选A、D。以重物为研究对象,它受三个力即重力mg、绳OM段的拉力FO、NM段的拉力FN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考虑到力mg不变,FO与FN的夹角不变,当FO由竖直向上变为水平向左时,作出如图所示的力矢量图,由图可知:FN一直变大,FO先变大后减小。【解后反思】本题是三个共点力动态平衡问题,求解动态平衡问题的基本方法有解析法与矢量图解法。对三个力中有两个力的方向在变化,抓住问题的特点,如本题中变化的两个力间的夹角是一定的,但另一个力mg是不变的,作矢量图时考虑这些特点,就会联想到辅助圆。11.解析:Fm1gsin 30f,fFm1gsin 30(305100.5) N5 N 方向沿斜面向下(2)用整体法:因两个物体均处于平衡状态,故可以将滑块与斜面体当做一个整体来研究,其受力如图乙所示,由图乙可知:在水平方向上有F地Fcos 3015 N;在竖直方向上有N地(m1m2)gFsin 30135 N.12解析: (1)根据整体法,设下面每个球对地面的压力均为FN,则3FN=4mg,故FN=43mg,(2)三只足球刚好接触成三角形,所以下层每个足球之间的弹力为零,上层足球受到重力、下层足球对上层足球的三个支持力,由于三个支持力的方向不是竖直向上,所以三个支持力在竖直方向的分量之和等于重力,如图所示,根据正四面体几何关系可得,F与mg夹角的余弦值cos =63,正弦值sin =33,则有Fcos +mg=F63+mg=FN=43mg,Fsin =33F=Ff,解得Ff=26mg,F=66mg,则=FfFN=26mg43mg=28,所以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至少为28。13 解析(1)对A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可知A受4个力作用,分解绳的拉力,根据受力平衡可得FN1=mAg+FTsin FTcos =1FN1解得FT=1mAgcos-1sin代入数据得绳子张力FT=100 N。(2)对B进行受力分析可知B受6个力的作用,地面对B的支持力FN2=mBg+FN1而FN1=mAg+FTsin =160 N拉力F=2FN2+1FN1F=200 N。答案(1)100 N(2)200 N14 解析(1)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